國際素食日

國際素食日

1986年來源于印度的一個節日
國際素食日(或國際素食節),是一個自1986年開始來源于印度的一個節日;原稱“世界無肉日”。定于每年的11月25日。漸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節日。這一天世界各地許多屠房停宰、飯堂醫院監獄等會供應全素食品。當年就有超過950萬人響應該運動。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世界無肉日 節日時間: 節日類型: 流行地區: 節日起源: 節日活動: 節日飲食: 節日意義: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 中文名稱:國際素食日 公曆日期:11月25日 起源時間:1986年 起源事件:1986年印度發起了群衆性的素食運動,确定每年聖誕節的前一個月即11月25日為世界無肉日。

簡介

"國際素食日的前身是印度的“無肉日”,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節日,素食是主要指以水果、蔬菜、豆類、谷物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于人體健康,由于素食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因而不但能減輕腸胃和身體負擔,還能有效排毒,降低血脂血糖,精神壓力大的人士常吃素食還可以緩解神經系統壓力,達到放松的作用;健康一線視頻網提醒您:飲食種類應多樣,盡量遵循低油、低鹽、低糖的三低原則,飲食更平衡,生活更健康。

“世界無肉日”是一種獨特的嘗試:人們希望能夠通過食素的方式摒棄一切形式的暴力,并喚起全世界人類對一切生命的珍愛和同情。

來曆

無肉日的來曆:世界無肉日1986年始于印度。1986年印度發起了群衆性的素食運動,确定每年聖誕節的前一個月即11月25日為世界無肉日。當年,全球就有950萬人積極響應。

在11月25日這一天,人們不吃肉食,隻吃素食。

素食好處

實踐表明,對人體來說,肉食不如素食健康。人體的消化結構适合于素食而不是肉食。

食肉動物因為進食的脂肪、蛋白、膽固醇含量高,為防止易腐的肉類在體内停留太久毒化血液,所以它們的消化道會比較短,約為體長的3—4倍。食草動物因為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高,養分須慢慢吸收,所以腸子很長,消化系統約為體長的12倍。而人的腸子長度約為體長的8-10倍,更接近于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從這一點看,人吃太多的肉沒有好處。

有人擔心,素食營養不足,其實,人們無須擔心。豆類的蛋白質是肉類的兩倍;豌豆、小麥、燕麥含的鐵是牛肉的2倍;至于每百克食物所含的鈣質(毫克),素食也不比肉食差:雞肉為5,牛肉為8,豬肉為12,魚為30,相比之下,豌豆為71,香菇為125,木耳為207,紫菜為850。

現代人喜歡吃肉導緻了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富貴病”,而吃素并不會讓人營養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而且,茹素還能素心,使人内心平和,有一個良好的心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