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

珲春市

吉林省下轄市
珲春市隸屬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級市。[1]位于吉林省東部的圖們江下遊,是吉林省最東端的城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窗口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截至2013年,珲春市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1個中國圖們江區域(珲春)國際合作示範區、1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含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2011年末,珲春市戶籍總人口為226,530人。珲春既是中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國從水路到韓國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歐的最近點。以珲春為中心,周邊分布着俄、朝衆多天然不凍港。
    中文名:珲春市 外文名:Hunchun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中國,吉林省 地理位置:東經130°03’21”至130°18’33”;北緯42°25’20”至43°30’18” 面積:5145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4街道4鎮5鄉1國家邊境合作區 政府駐地:河南街1991号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中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防川4A級國家級風景區 機場: 火車站:長春--珲春高鐵 車牌代碼:吉H7***,吉HF***,吉HL***,吉HS***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森林之城 建立時間: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人口:25萬人(2008年) GDP:46643元/人 電話區碼:0433 郵編區碼:133300 建立時間: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人口:25萬人(2008年) 行政類别:縣級市 電話區碼:0433 郵編區碼:133300 地方方言:漢語、朝鮮語

簡介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的圖們江下遊地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地帶,是東北亞地區的幾何中心。

珲春東南以珲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中俄邊境線長232.7公裡。珲春西南隔圖們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中朝邊境線長139.5公裡。

珲春市是一個新興的邊境開放城市,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古迹。珲春依山面海,氣候宜人,植物繁茂,江河縱橫,山川錦繡,自然風光秀美獨特 。

珲春市是一個新興的邊境沿海開放城市,也是一座近海口岸旅遊城市。發展迅速,是國家級森林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和國家雙擁模範城。珲春市總人口30萬,農村人口10萬,城區人口20萬,按照國際标準珲春市已經屬于中等城市。

珲春現有三個國家一類口岸,一個二類口岸,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珲春長嶺子公路口岸和珲春中俄國際鐵路口岸與俄相通;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與朝鮮通客過貨。

1992年3月9日,國務院批準珲春市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邊境城市,同時批準設立珲春邊境經濟合作區。

珲春是國家級戰略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窗口,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有便利的投資環境,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2012年4月13日國務院确立珲春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城市,同時批複珲春市為中國圖們江區域(珲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珲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于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國際瀕危物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北虎、豹及栖息地。總面積108700公頃。

命名由來

關于“珲春”之名,最早在《金史》中有“渾蠢”名,後來在《明史》中也出現了“渾蠢”一名,并說明“渾蠢”來自女真語,也就是後來的滿語。在此後的諸多史料中“渾蠢”還寫作“渾淖渾”、“溫車恨”、“渾蠢渾”、“弗出渾”、“弗出”、“訓春”等,最後音譯漢化為“珲春”。從“渾淖渾”到“珲春”,變化很大,但都是不同曆史時期,由于滿語音譯時所用的漢字不同而造成的差異,珲春是其最後較穩定的譯音。據《珲春縣志》和《珲春鄉土志》記載:珲蠢金時稱作渾蠢,為魏晉時“沃沮”二字的變音。凡勿吉、窩集、扶餘皆此音之轉。《明史》又載,珲春為滿語“邊地、邊陲、邊陬(角落)、近邊”之意。

據吳桭臣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著《甯古塔紀略》中載:“在甯古塔西南(應為東南)地名紅旗街與高句麗接壤頗近海,今設官府,出海參為頭等”。其所說的“紅旗街”亦即珲春。

另外,在民間有“珲春”是“渾(混)春”的轉語之說。其根據是:因珲春近海,晨霧較多,尤其在春夏之交季節,晨霧濛濛缭繞近午方消,故曰“珲春”。

地理位置

珲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位于吉林省東部圖們江下遊地區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内,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是中國唯一瀕臨日本海的沿海城市,距離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最近處不到50公裡遠。是東北亞地區的幾何中心。曆史上珲春曾經是唐代附屬國渤海國的首都東京龍源府。

珲春東北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46公裡,現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鐵路口岸與俄濱海邊疆區相通;珲春東南隔圖們江與朝鮮鹹境北道相鄰,邊境線長130.5公裡,現有圈河口岸和沙駝子口岸與朝鮮通客過貨,其中圈河口岸對面就是朝鮮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從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圖們江而下,不到15公裡便可進入日本海,珲春距離日本海的最近處(在中俄邊境敬信鎮六道泡子)不到2公裡遠,肉眼清晰可見日本海的波謝特海灣。圖們江發源于長白山東麓,長516公裡,她連接中、朝、俄于一體,是中國從陸路進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借這一通道,曆史上珲春曾一度成為中原地區與日本,俄羅斯等東北亞國家友好交流的橋梁,唐渤海國有著名的橫穿東海/日本海到達日本的“日本道”,成為了著名的将中國大唐文明東傳到日本北部“海上絲綢之路”。唐渤海國當時和日本的經貿,文化等交流十分活躍。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珲春具有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也使其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珲春市氣候溫和濕潤,屬于中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無霜期140—160天,由于靠近東海/日本海,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熱,8月份平均氣溫21.2℃,是盛夏避暑之勝地。

行政區劃

珲春市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1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含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

4個街道:靖和街道、新安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

4個鎮:春化鎮、敬信鎮、闆石鎮、英安鎮。

3個鄉:馬川子鄉、密江鄉、哈達門鄉。

2個民族鄉:楊泡滿族鄉、三家子滿族鄉。

邊境經濟合作區:珲春邊境經濟合作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位于珲春市區南部。2000年和2001年,國務院又在珲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内批準設立了珲春出口加工區和中俄互市貿易區,從而使合作區成為目前全國唯一集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和中俄互市貿易區“三區”一體,具有工業生産、邊境互市、保稅倉庫、商業服務、居住旅遊等多功能綜合開發區。

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據《明史》記載,原稱“渾蠢”,其語源于女真語,即“邊陬”“近邊”之意。“珲春”為“渾蠢”的轉音。明代稱此地為“珲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 此地早在周秦為肅慎地,漢、晉為挹婁,北魏時期屬勿吉地,隋至唐初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東境,後屬渤海南京南海府,金代為完顔部肇基王業之地,後屬上京海蘭路,元屬開元路,明代于此地設置珲春衛,明末為滿族舒穆祿氏所據。

清順治十年(1653年)此地為甯古塔昂邦章京統轄地,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珲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珲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珲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于甯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于渾蠢水(即珲春河)之北,并開始建城。雍正七年(1729年)隸屬甯古塔副都統,同治九年(1870年)屬吉林将軍,光緒七年(1881年)撤銷協領,改設珲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珲春副都統管轄,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珲春府,光緒二十八年(19O2年)兼署延吉廳理事同知。宣統元年(1909年)改珲春副都統為東南路兵備道,移駐延吉。

宣統二年(1910年)設置珲春廳,隸屬東南路道。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改珲春廳為珲春縣,三年(1914年)六月民國政府重更道制,東南路道改為延吉道,珲春縣為延吉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珲春縣直隸吉林省,為二等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複,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珲春縣為松江省所轄,1949年劃歸吉林省所轄。

關于“珲春”之名,最早在《金史》中有“渾蠢”名,後來在《明史》中也出現了“渾蠢”一名,并說明“渾蠢”來自女真語,也就是後來的滿語。在此後的諸多史料中“渾蠢”還寫作“渾淖渾”、“溫車恨”、“渾蠢渾”、“弗出渾”、“弗出”、“訓春”等,最後音譯漢化為“珲春”。從“渾淖渾”到“珲春”,變化很大,但都是不同曆史時期,由于滿語音譯時所用的漢字不同而造成的差異,珲春是其最後較穩定的譯音。

《明史》又載,珲春為滿語“邊地、邊陲、邊陬(角落)、近邊”之意。也有人說,珲春是滿語“尾巴”的意思,表達河流的概念,可譯為江岔、河岔子,或意為“末端”、“邊陲”。還有人說,珲春是以水得名,滿語意為“邊遠之城”。綜合起來,珲春是滿語大概無疑,可做3種意思理解:一、可當尾巴和末梢之意來講;二、作為河流的概念可當作岔子、江岔、河岔來講;三、由于珲春東部、東南部瀕臨大海,頗有天涯海角之感,故又可當作邊陲來講。

雖然多數人同意珲春是滿語,但其中有人認為是針對自然地理形态而言;有人卻認為是由古代土著部落名演化而來的。珲春群巒拱衛,瀕臨江海,是渚水流入江海的地方,正所謂“九河下梢”之地。這些情況适于滿語的譯解,且因其最早見于《金史》。據《珲春鄉土志》(1935年)河流部分記載:紅溪河又名珲春河、紅旗河(舊作渾蠢、一作烏春),源于珲春東北通肯山。因紅旗河當時亦稱珲春為紅旗街,因而推測,金代以前,當地先民因地理形貌而取河名,始有珲春河;此後因河名而派生珲春政區名珲春協領;最後因珲春政區名而派生城區名(聚落名)。

據《三國志》和《新唐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7年(漢河平二年),今珲春市境内的溫特赫部城就已是高句麗的栅城。唐渤海國時期,在珲春溫特赫部城設東京龍原府,領慶、鹽、穆、賀4州。

785年—794年,這裡是渤海國國都。明朝奴爾幹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密拉衛、烏爾珲山衛、童寬山衛(今珲春通肯山)等,都設在珲春一帶。清初珲春屬封禁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珲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珲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珲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于甯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于渾蠢水(即珲春河)之北,并開始建城。

1859年(清鹹豐九年),珲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

1881年(清光緒七年),增設珲春副都統,統轄延邊大部分地區。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繼續在珲春築城,初在今珲春市靖和街東部(第一百貨商店東—東關路一帶),俗稱舊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珲春招墾局,開放荒圍。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前後在珲春相繼建有副都統衙門、招墾總局、邊務行營等軍政機構。

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珲春廳,轄密江以東之地,治所仍在珲春城。添設吉林省東南路分巡兵備道,珲春廳撫民同知衙門與道台衙門同城。從此廢除了吉林圍場,實行“移民實邊”政策,招民墾荒,駐靖邊軍,置防俄炮台,修通道路,整設驿站等,使珲春進入了重新建設時期。

1913年(民國二年),珲春廳改為珲春縣。珲春初建縣時縣城稱首善鄉珲春城。

1914年撤珲春廳建縣。

1930年後改稱第一區。

淪陷時期,1936年改稱珲春街。

1945年以後先後稱珲春縣、城區、城關區、第一區、珲春鎮等。

1945年10月,籌建珲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管轄。

1945年11月,成立珲春縣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隸屬于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5年10月,籌建珲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管轄。

1945年11月,成立珲春縣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隸屬于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88年撤銷珲春縣,改置珲春市。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0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88)行批4号]文件批複,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珲春縣,設立珲春市(縣級市)。以原珲春縣行政區域為珲春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珲春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被中國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

1992年3月9日,中國國務院批準珲春為進一步對外開放沿邊城市。

2010年10月珲春至長春高速公路通車。

2015年11月4日,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1993年,中俄兩國重新勘定東部邊界,在珲春市春化鎮東北部瑚布圖河畔從俄羅斯劃入中國珲春4.7平方千米土地。

2014年,經中國國務院批準,在劃歸的土地上新确定了“界牌嶺、托倫崗、吉龍溝、紅漆樁、藍香坪”五處地名。

2015年11月,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這塊土地劃歸中國後,珲春市版圖上新增了瑚布圖河這條唯一向北流淌的河流。河流對岸毗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烏蘇裡斯克地區,距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城市烏蘇裡斯克市僅有60公裡。

區劃沿革

1945年11月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1947年12月26日,汪清春芳區劃歸珲春縣。全縣轄10個區。1948年,珲春縣城區更名為城關區。

1950年12月6日,将10個區改用序數排列命名。

1956年4月14日,全縣轄1個鎮:珲春鎮,1個區:春化區、21個鄉:楊泡、馬川子、炮台、二道泡、九沙坪、闆石、春景、沙坨子、三家子、英安、密江、涼水、英豪、自興、哈達門、三道溝、馬滴達、五道溝、西土門子、中土門子、草坪86個村。

1958年1月,調整為1個鎮、14個鄉。9月,全縣改劃為10個人民公社,87個大隊。

1960年8月27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将珲春縣的三岔河、小山、桦樹枝子劃歸黑龍江省東甯縣管轄。

1961年,又平劃英安、楊泡、鎮郊3個公社,共為13個公社。

1964年11月26日,改珲春鎮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珲春鎮人民委員會。全縣劃為1個鎮、12個公社。

1980年初,珲春縣轄12個公社、1個鎮:128個生産大隊,641個生産小隊。

1983年,調整為1個鎮、12個鄉。1984年,調整為4個鎮、8個鄉。

1988年8月2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珲春市的珲春鎮,設立春城鄉及靖和、新安、河南、光明四個街道辦事處。撤銷英安鎮,設立英安鄉。

1992年11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珲春市敬信、闆石鄉,設立敬信、闆石鎮。

1995年12月,珲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8個鄉;83個居民委員會、126個村民委員會。

1999年12月1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珲春市春城鄉、英安鄉,設立英安鎮,将原春城鄉和英安鄉管轄的

行政區域劃歸英安鎮管轄;撤銷馬滴達鄉,将原馬滴達鄉管轄的塔子溝、馬滴達等6個村劃歸哈達門鄉管轄,四道溝等6個村劃歸春化鎮管轄;将原闆石鎮管轄的支

邊、太陽2個村劃歸近海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珲春市轄5個街道、3個鎮、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211091人,其中:靖和

街道 43852人、新安街道 33168人、河南街道 25851人、光明街道 13055人、近海街道 9012人、春化鎮 11384人、敬信鎮 

5673人、闆石鎮 7767人、英安鄉 10082人、馬川子鄉 5101人、楊泡鄉 3955人、三家子鄉 8727人、密江鄉 

2386人、哈達門鄉 7372人、馬滴達鄉 5865人、春城鄉 17841。

2001年9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珲春市光明街道辦事處,将其劃歸英安鎮管轄。

2002年12月,珲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

2003年,珲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新安街道、靖和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春化鎮、敬信鎮、闆石鎮、英安鎮、哈達門鄉、三家子滿族鄉、楊泡滿族鄉、密江鄉、馬川子鄉,共有120個行政村。全市面積5145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市人民政府駐河南街1991号。全市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珲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含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

4個街道:靖和街道轄:文化社區、大唐社區、林園社區、沿河社區、永新社區、龍泉社區、友好社區、龍盛社區、希望社區、康平社區、民安社區、新興社區。

新安街道轄:春糧社區、團結社區、龍源社區、樂園社區、迎春社區、長城社區、長安社區、迎新社區。

河南街道轄:永盛社區、陽光社區、居安社區、沿南社區、昌盛社區、礦泉社區。

近海街道轄: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太陽村、支邊村、春景村、圖魯村、長城村等

4個鎮: 春化鎮、敬信鎮、闆石鎮、英安鎮。

3個鄉:馬川子鄉、密江鄉、哈達門鄉。

2個民族鄉:楊泡滿族鄉、三家子滿族鄉。

經濟

珲春出口加工區珲春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能源水電、林産品加工、服裝紡織和信息電子”四大支柱産業。

珲春已形成了較完備的工業體系。現有能源水電、木制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醫藥保健、有色金屬、建築材料、農

副海産品和一般加工業九大工業産業。其中,能源水電、木制品加工、紡織服裝和信息電子四大行業發展迅速、推動作用顯著,支撐了全市工業的半壁江山。工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近年來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上在50%左右,2007年珲春市工業上繳稅金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左右。特别是四大支柱産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推動珲春市工業化進程的主要動力。

以珲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為龍頭,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區内現有韓、日等國内外企業257家。韓國特來株式會社、日本小島衣料株式會社、中國寶利通信公司、深圳深林王木業公司等一批重點企業健康發展。

珲春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已獲國家批準,合作區累計投資32億多元,完成了5平方公裡起步區的供水、供電、通訊、供熱、道路等“八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了标準工業廠房、保稅倉庫、邊貿市場、酒店、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改善了合作區投資硬環境,為迎接圖們江區域新一輪開發熱潮的到來打下了堅實基礎。

人口民族

珲春市幅員面積5,145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25.83平方公裡,市内面積15.8平方千米。珲春市常住人口為258662人,農業人口10萬人,非農業人口16萬人,流動人口36676人,漢族占59.8%,朝鮮族占31%,滿族占9%,其它民族占0.2%。珲春2012年出生人口2310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别為9.14‰和2.02‰。

交通

公路情況有長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吉林市---珲春高速公路一條(G12珲烏高速公路),其中的吉林---珲春段森林極為茂密, 夏季森林,濕地,田野交相輝映,景色堪比歐洲瑞士或北歐!未來長春---珲春高速公路将延伸至有”遠東的舊金山“美譽的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去。

珲春市境内共有國、省、縣、鄉公路46 條,總裡程687.147公裡。其中珲春至圖們國道1條,裡程為28.646公裡;圈河至省界省道1條,裡程為170.001公裡;珲春至大荒溝、大荒溝至汪清、珲春至長嶺子、珲春至沙坨子、圈河至防川等縣道5條,裡程為102公裡;鄉道39條,裡程為386.77公裡。公路技術等級分别有一級公路 9.986公裡,二級公路170.55公裡,三級公路107.9公裡,四級公路374.081公裡,等外公路24.9公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連接全市、通往内地、通向國外的公路網絡。

國省幹線公路和部分縣鄉公路均鋪裝了水泥路或瀝青路面,可通行大型集裝箱貨車。橋涵最大設計荷載等級為汽車—20級,公路超限、超載标準執行國家統一标準,大件貨物運輸按國家規定程序辦理許可。沿途密江隧道最高點6.6米,最寬點7.8米,密江收費站最高點12米,收費車道寬 4.5米,便道寬2.5米,共寬7米。

全市擁有豪華型大、中、小型客車340 輛,城市出租車900輛,各類貨運車輛1084輛。相繼開通了珲春至朝鮮羅津,珲春至俄羅斯斯拉夫揚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等2條跨國客貨運輸線路;珲春至哈爾濱、沈陽、牡丹江、綏芬河、東甯等5條跨省客運線路;珲春至長春、蛟河、撫松、吉林、江源等5條跨地區客貨運輸線路;珲春至州内延吉、圖們、汪清、敦化、和龍、龍井、安圖、二道白河等9條縣市客貨運輸線路;市内短途及公交等客貨運輸線路41條。

2011年1月11日,珲春國際客運站正式開業迎客。珲春國際客運站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24平方米,總投資3,439萬元。該站建設以标志性、超前性、功能性、文化性為定位,集旅客運輸、行車服務、辦公、商貿等功能于一體。站内設置了X光安檢儀、LED電子顯示屏、條形碼驗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航空式候車座椅等先進的現代化設備,設計發車位24個,聯網微機售票窗口9個,日發送旅客能力10,000人次,是目前我市建成的第一座現代化國際客運站。該站投入運營後,營運車輛将達到248輛,班線59條,發車方向輻射全省各地、市、縣、鄰近省以及俄羅斯和朝鮮。

鐵路

情況長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吉林----珲春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鐵路将于2015年全線竣工通車。

長春---吉林---珲春鐵路客運專線西起長春市,東至珲春市,途徑吉林、蛟河、敦化、安圖、延吉、圖們和珲春等8個縣市,全線設吉林、蛟河西、威虎嶺北、敦化、大石頭南、安圖西、延吉西、圖們北、珲春等9個車站。新建正線359公裡,全線有橋梁106座87公裡,隧道86座149公裡,橋隧比占66%,投資估算416億元,設計時速250公裡。這條客運專線建成後,長春---珲春的旅行時間将縮短至2個半小時,且夏秋季節風光美麗如畫!森林極度茂密!珲春至東甯鐵路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啟動。

珲春境内現已有鐵路線總長78公裡,其中圖們至珲春64公裡,珲春至俄羅斯邊境14公裡。

海路

情況珲春市‘永合号’試運行2011年6月8日早晨5時30分,随着“永合号”貨輪在俄羅斯紮魯比諾港鳴笛起航駛向韓國釜山港,一條由中國、俄羅斯、韓國共同開發的珲春經俄羅斯紮魯比諾至韓國釜山的陸海聯運定期航線正式開通。“黃金水道”再添新軍。

珲春至俄羅斯紮魯比諾至韓國釜山陸海聯運航線是從珲春陸路至俄羅斯紮魯比諾港轉水運至韓國釜山港的集裝箱貨運航線,承擔海上貨物運輸,全長約450海裡,航行時間僅需40多小時。該航線開通後,将實現每周往返一個班次。具有運距短、時間省、成本低等優勢。珲春--紮魯比諾---日本新瀉港的跨日本海定期航線已經開通運營! 珲春---紮魯比諾---韓國束草港(新藍海号郵輪)的航線已經穩定運營多年!極大地縮短了吉林省乃至黑龍江省和内蒙古東部地區到上述2個世界級發達國家的物流,客流距離!極大的促進了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水平!也為未來吉林省建設新亞歐大陸橋和新海上絲綢之路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航空情況

航空情況珲春至延吉國際機場96公裡,可直達北京、上海、沈陽、大連、煙台、廣州、青島、長春、首爾等地。

發展規劃

“十一五”期間,将繼續建設以長珲高速公路為主幹,未來将長春---珲春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延伸到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去。以兩條市區公路為連接線,以三條口岸公路和一條環城公路為支線的對外快速通道;建設以省、縣道為骨架,以鄉鎮公路為支點,輻射120 個行政村的城鄉公路網絡。

計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9.8億元,其中:長珲高速公路珲春段建設36.7公裡;路網工程老龍口水庫繞越線省道二級公路建設22公裡、環城公路省道二級公路建設46公裡、珲春至長嶺子縣道一級公路改造9.5公裡、珲春至大荒溝縣道三級公路建設58公裡、春化至汪清複興省道二級公路建設67公裡;鄉村三、四級水泥路建設209.5公裡;馬滴達至省界續建路面工程8公裡。進一步提升公路等級,改善運輸條件,為珲春及圖們江區域發展提供交通保障。

氣候特點

珲春市氣候屬中緯度、中溫度、近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又因西部、北部有高山作天然屏障,形成了冬暖夏涼的氣候特點,全年日照時數為2322小時,曆年平均氣溫為5.65℃,無霜期為140-160天,秋霜多在9月下旬出現,平均降水量為617.9毫米,年平均風速為3.6M/S。

由于靠近日本海,所以冬夏氣候受海洋的影響十分顯著。其主要特點是: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熱, 8月份平均氣溫21.2 ℃,是盛夏避暑之勝地。

自然資源

 珲春市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境内有珲春、春化、敬信等幾個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儲量7.7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全市森林覆蓋率為76.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128萬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2條,水資源總量20.5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全市土特産資源1,000多種,盛産人參、鹿茸、蜂蜜、哈什螞等名貴滋補藥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産品。

礦産資源

珲春市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境内有珲春、春化、敬信等幾個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儲量7.7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設計開采規模700萬噸/年,目前(截至2012年)年開采量為500萬噸。

珲春地區是吉林省第二大黃金帶,已發現大型礦床2處。珲春紫金礦業有限公司利用珲春豐富的金銅礦資源以及周邊國家資源,建設了礦山開采個金銅冶煉廠,年産黃金1噸,銅4000噸。

此外,初步探明珲春的鎢金屬儲量11.4萬噸,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

林業資源

珲春市市森林覆蓋率為76.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128萬立方米。域内擁有林地面積44萬公頃,木材儲積量4500萬立方米,年度采伐量12萬立方米。

主要樹種有紅松、雲杉、落葉松、水曲柳、椴木、柞木、桦木等。其中優質大徑闊葉材比重較大,柞木占活立木總儲積量的36.6%,為生産地闆,家具等林木制品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證。

森林面積50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86.5% !這一比率不僅高居中國之首,而且還高于森林覆蓋率很高的發達的北歐國家和日本! 而且夏秋季節景色如畫!

草原分為草地和林下草地,其面積 7.2 萬公頃,牧業用地3.6萬公頃,其中人工草地為 868.03 公頃。

牧場除三家子鄉外均有分布,價格為:每年每公頃20-80元,現可提供牧場的最大面積為:1200公頃。2013年種植了200公頃貓尾草 。

水資源

珲春市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2條,水資源總量20.5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

珲春依山傍海,雨量充沛,水系發達,泡塘遍布,經評價鑒定的天然飲用礦泉水3處,均為含锶的偏矽酸礦泉水。

農地資源

全市擁有耕地面積2.9萬公頃,耕地、林地、牧草地之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93.7%。

耕地集中聯片、地勢平坦,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占99%,有利于發展糧食、蔬菜、藥材及畜牧業。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大豆、玉米為主。此外,珲春土壤内富含曬元素,經檢測地上農作物果實均富含曬元素,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

全市土壤 PH 值:中性偏酸,大部分屬于幹地。全市耕地面積 20738 公頃,水田耕地面積7520公頃,旱田耕地面積13218公頃。

土特産品

珲春市土特産資源1000多種,盛産人參、鹿茸、蜂蜜、哈什螞等名貴滋補藥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産品 。

周邊資源

俄羅斯濱海疆區林地覆蓋面積1230萬公頃,木材總儲量17.5億立方米,每年可采伐1000萬立方米;區内有色金屬和貴重金屬礦豐富;海産品産量占全俄的14%,主要有明太魚、鳕魚、比目魚、青魚、大馬哈魚、扇貝、螃蟹、海膽等,年捕撈量370萬噸。

朝鮮東西海岸蘊藏着豐富的海洋資源,品種多、數量大,僅鱿魚蘊藏量就達500多萬噸。

科技教育

珲春市現有各類學校52所,教職工2992人;衛生機構18個,衛生工作人員983人;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藝演出團體3個,各類文化藝術協會13個,文藝人才2300多人;擁有黨政、管理、技術、農村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等各級人才13987人。

特别擁有衆多精通韓語、日語、俄語等外語專業人才;每年有大量的大中專、初高中、職業技能學校畢業生及來自周邊地區的務工人員,為在珲春投資辦廠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質并且成本低廉的勞動力資源。

珲春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與臨近的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重點城市之間有着廣泛交流與友好合作。 

經濟建設

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8.3億元,同比增長13.5%;全口徑工業總産值147.1億元,同比增長30.6%;貿易進出口總額8.1億美元,同比增長24.4%;一般預算全口徑财政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16.6%;财政支出14.2億元,同比增長8.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00.6億元,同比增長34.9%。農林牧漁業總産值8.1億元,同比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億元,同比增長18.5%;接待國内外遊客68.1萬人次,同比增長7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7,037元,同比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354元,同比增長19.2%。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規劃主要指标,工業經濟總量、地方級财政收入、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均已進入全省前十名,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12名,先後獲得吉林省工業提速增效十強市、全民創業先進市稱号和縣域突破明顯進步獎。

2012年5月21日,中國政府新近批準在吉林省珲春市設立圖們江區域(珲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标志着由中、俄、朝、韓、蒙五國共同參與的圖們江國際開發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旅遊名勝

望海閣

始建于1993年,是一眼望三國的主體建築,矗立在防川哨所之前。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為該樓題名“望海閣”。“望海閣”北幾百米的地方,為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桑鎮。西南隔圖們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豆滿江市相望。沿圖們江而下約1 5公裡,即進入日本海。如果在晴朗的天氣,海上的艦船都清晰可見 。中國作家陳運和到此采風,寫出散文《珲春:一眼望三國的地方》 。

防川哨所

被譽為“東方第一哨”,位于中俄邊界山崗上。胡錦濤、江澤民、李鵬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曾來此視察,慰問全體官兵。

1991年1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珲春視察時親自為哨所題詞為“當好國門衛士,固我中華邊關”。

土字牌

位于珲春南部敬信鎮防川村中俄邊界的起點處,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東部邊界時重立。

1886年,清朝督辦邊務大臣、督察院左副督禦使、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向俄國勘界官員拒理力争,使俄國擅自立于洋館坪處的界碑南移到這裡,從而争回了被俄國非法占據的黑頂子(今敬信鎮)地方。

“土字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質。我側正中豎向刻有“土字牌”三個大字,左側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俄側刻有“T”字,是自烏蘇裡江口至圖們江口設立的“耶”、“亦”、“喀”、“拉”、“那”、“倭”、“帕”、“土”等八個界牌之一。

1960年,中國政府為保護這一具有曆史完整的疆域标志不受江水沖毀,築有高6—8米不等,長1860米江岸護堤。

 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10月又被确定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張鼓峰

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北部1.5公裡的中俄邊界線上,圖們江上溯20公裡的東岸,海拔152米,山頂分水嶺為中俄分界線,是防川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緻,山頂平坦,便于眺望,因日俄之間的“張鼓峰戰役”而聞名,現在其山坡仍可發現戰争遺物。中國一側的公路邊上,建成占地300平方米張鼓峰戰役紀念館,警示國人時刻注意國防安全。

沙丘公園

沙丘公園位于敬信濕地張鼓峰南坡,由沙丘和張鼓湖組成,總面積61公頃,因海水倒灌聚集而成。錯落的丘梁沿圖們江東南綿延而卧,掩映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堪稱綠地奇觀,素有“綠洲沙漠”的美譽。沙質柔滑細膩,色澤金黃,富含硒、鐵、鋅等多種礦物質,人過不留痕迹,是滑沙的良好場所。

人稱“塞外仙人湖”的張鼓湖,緊靠沙丘之東,湖長800米,寬700米,最深處17米,湖水清澈甯谧,魚翔鷗飛。沙丘與湖水以一狹長半島有機結合,使遊人既可進行沙浴,又可遊泳、垂釣。沙浴可治療皮膚病、兒童厭食症及多動症等多種疾病。

蓮花湖

位于防川村沙草峰東南,水面面積為48萬平方米,東西寬480米,南北最長處可達1000米,潭水清澈。每年七月下旬到九月初時節天然生長出滿池的荷花。清末詩人韓文泉有佳句“幽谷如臨君子國,深山得睹美人仙”盛贊此景。

該地荷花又稱“圖們江紅蓮”,有着一億三千五百多萬年的曆史,這裡已成為我國野生荷花的研究基地。

防川村

位于中、俄、朝三國交界處,距珲春市區60公裡,被譽為“東方第一村”,所轄總面積14平方公裡,海拔僅5米,是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是珲春市單一民族(朝鮮族)的村落,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之稱。

洋館坪大堤

被譽為“天下第一堤”,坐落在敬信通往防川的公路上。曆史上的防川有如一塊“飛地”,一直孤懸“海外”,防川與内地之間有兩處“地峽”,最窄的洋館坪段于1957年被圖們江水沖斷,因此,當地百姓曾長期借走俄境出入防川。

1992年8月政府投資500萬元建設洋館坪大堤,經過挖石填江,填土築路,硬是在圖們江中屬于中國的“領江”上修建了一條江堤公路,大堤長888米,寬8米,用青石填江築成。

龍山湖

由六道泡、七道泡、八道泡、九道泡組成,水面面積達600公頃,池塘水草豐美盛産鯉魚,曾作為漁場。其東臨俄羅斯,可清晰的看到厄克斯别的青海灣。龍山湖賓館實行星級服務,客房設施齊備,可觀賞濕地、候鳥、荷花和休閑活動。

水流峰

又名鷹峰,海拔462米,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觀測輻射可達460平方公裡,其山勢陡峭,林木蔥郁,秋日登高環視能觀測日本海和三國五座城市。

1963年羅瑞卿大将來此視察時指示在這裡設立哨所,哨所設立後,此地成為軍事要地,又為此處增添了神秘感。水流峰東約6華裡有渤海國時期的古城—水流峰遺址,白馬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五家山

因清朝光緒年間曾有五戶人家在山下建屯而得名,又因此山距離日本海僅4公裡,而被譽為“海灣第一峰”,海拔325米,山型宛若卧龍,山路崎岖盤旋,山頂陡峭險峻,山中林象壯觀,有大面積的松林、灌木林,每年四、五月份當晨光熹微,朝霧缭繞,煙雲飄渺之時,會出現“海市蜃樓”的景觀。

回龍峰革命洞

位于敬信鎮回龍峰村一個山溝内的半山腰上,南面為圖們江。石洞由天然石塊組成,洞口在洞的西南側,隻能容一人出入,洞内高1.3米,南北長約4.8米,東西寬約1.8米,空間容積約為20m3。抗日戰争期間,抗日志士曾以此洞為革命據點,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敬信野生玫瑰

第四紀古生植物野生玫瑰,生長于敬信平原的沙丘林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花種,對進一步研究古生植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敬信野生玫瑰花朵和提取物具有芳香開竅、滋膚養顔、消食健脾等奇特功效,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春日,野生玫瑰成群成叢,手掌般碩大的粉紅花瓣競相盛開,香氣撲鼻,更兼枝頭蜂舞蝶繞,樹下落紅缤紛,極具科學和觀賞價值,成為敬信平原的一道美麗景象。

龍虎石刻

龍虎石刻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珲春市沿河街龍源公園北側車大人溝河南岸。東距車大人溝河新安橋約50米,南距龍源公園東門大約50米。石刻“龍虎”二字為清末金石學家吳大徵所書。

清鹹豐十年(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占我烏蘇裡江的東約四十萬平方公裡領土後,又偷移界碑,繼續蠶食黑頂子等中國領土。

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派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會辦北洋事宜大臣吳大徵與沙俄進行勘界談判。吳大徵堅持愛國立場,據理力争,最後簽訂了《中俄重勘珲春東界約》和《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立》,改立和添立土、薩、啦等石界碑和邊界記号,争回了黑頂子地方和圖們江的航行權,為阻止沙俄繼續入侵做出了貢獻。“龍虎”二字即此次談判前篆寫。

石刻原置涼水鎮河東村(今改名龍虎村),圖們江左岸。後因水患移至路旁,1986年為配合公路建設移置于珲春市車大人溝河北岸,1994年,又因城市改造移至于此,1980年國家撥專款,興建一座具有清代風格的亭榭,以保護這塊具有曆史意義的石刻,使其流芳百世,激勵子孫後代。

靈寶寺

靈寶寺位于珲春市區海拔120米的北山旅遊文化城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0000m2,總投資為6000萬元。景區内共建有山門、鐘鼓樓、送子觀音、地藏菩薩、财神殿、滴水觀音、天王殿、彌勒佛、大雄寶殿、千手觀音、石林大佛、天壇卧佛、靈寶塔、長城、萬佛洞、水靈洞等十六處佛教景觀,每處景觀都風格新穎,各具特色。

草帽龍泉

在珲春市春化鎮東北約20華裡,有一座高大山峰,因山頂形如草帽而得名為草帽頂子。在山的西北坡海拔449米的山腰處,有一個面積約15公頃的泡子,俗稱“海眼”、“小天池”、“草龍池”。泡子清澈、甯靜,大旱不竭,霪雨不溢。在泡子東約200米處有一眼泉水,水質清甜,四季長流,日采水量可達86.4噸,為優質礦泉水,據說常飲此水可強身壯骨,白發變黑。

地下森林

在春化鎮境内距草帽山北不遠的陡峭幽深山谷中,生長着大片奇特的“地下森林”。站在崖邊下望,叢叢樹梢就在腳下,風景别緻,實屬罕見,可與鏡泊湖的地下森林相毗美。

薩其城

為渤海時期山城。“薩其”為滿語,意為“砍”或“砍平”,薩其城得名于此城為修整山坡而築之城。薩其城位于楊泡滿族鄉楊木林子村南山,距市區14公裡,城垣依山勢而建,三面萦繞溪水。在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了望台,均利用突懸外伸百餘米的山峰修建,高約3米,直徑30米,周圍環以石牆。該城遺址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山玄武岩石柱

密江地質遺迹安山玄武岩石柱遊覽區,距密江鄉所在地43公裡,是第三紀上新紀由安山玄武岩岩漿噴發形成的大山錐體。石柱有六棱、五棱、四棱之别,排列緊密均勻,遠遠望去,整個山頭就如人工打造的石條立着碼放在那裡,是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具有很高的地質科研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已被正式确定為國家地質文物。石條外呈淺黃色,内呈灰黑色,富含鐵質,相互撞擊可發出不同種的金屬撞擊聲。

大荒溝抗日根據地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北約45公裡處,現為大荒溝林場所在地。大荒溝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主要遺址有:中共珲春縣委遺址、蘇維埃政府遺址、頭道嶺軍事籌備會議遺址、北一學校遺址、兵工廠遺址、十三烈士殉難地等。出土的主要革命文物有:在兵工廠制造紮槍、改制手槍及根據地軍民使用過的生活用具等。

東西炮台遺址

清政府于光緒七年至十二年,為了抵禦沙皇侵略,在珲春修築了東西兩座炮台。西炮台位于近海街春景村,距市區4公裡。東炮台位于馬川子鄉東炮台村,距市區約6公裡。兩座炮台之間相距4公裡,各安設德國克虜伯公司制造的三尊大炮,是當時最先進的後膛裝彈的遠射程大炮,每顆炮彈重90多斤,射程可達90華裡。

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一路沙俄軍隊侵入珲春、延吉、吉林。

1907年沙俄軍隊撤出珲春時,将西炮台的三尊大炮搶走,運到海參崴修理後,作為要塞炮安于港口的一座山上。東炮台的三尊大炮一直保留到僞滿時期,後被日本侵略者切割運走,做為生産武器的原料。

八連城

位于珲春市三家子鄉八連城村北約0.5公裡處,東距市區約6公裡,西距圖們江約2.5公裡,從出土文物認定,八連城是渤海時期的古城,并且是渤海國東京龍源府所在地,公元785年至794年,八連城曾一度是渤海國的都城,号稱亞洲第二大城。

上一篇:華人捕魚

下一篇:魔界2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