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又稱珍珠港事變,行動代号登上新高山1208,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聯合艦隊發動大批軍機和微型潛艇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位于珍珠港的海軍基地,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歐胡島上的軍用機場之事件。這次襲擊正式将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也是繼19世紀中的美墨戰争之後,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發動攻擊。[1]
    中文名:珍珠港事件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名稱:珍珠港事件 地點:夏威夷珍珠港 時間:1941年12月7日 結果: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 交戰各方:日本,聯合艦隊,美國,太平洋艦隊 各方兵力:日軍,六艘航母、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美軍 傷亡情況:美軍,2403人 相關人物: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

概述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在2個小時内出動350餘架飛機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的重要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毀飛機200多架,美軍傷亡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号被炸彈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難。次日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争爆發。

戰争背景

1940年春夏之際,希特勒以“閃擊戰”橫掃西歐,英軍退守英倫三島,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這是向南推進,奪取英法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攫取戰略資源的大好時機,日本朝野上下爆發出陣陣“不要耽誤了末班車”的嚣叫,近衛文磨在東條英機等陸軍将領的支持下的再次組閣,近衛一上台馬上決定與德、意建立軍事聯盟,擴大侵略。1940年9月27日,日本與德、意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矛頭直指美英。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将認為,對日本要占領東南亞最大的威脅是美國。一旦日美開戰,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必然會從珍珠港出擊,從側翼對日軍的東南亞進攻進行牽制。首先必須去掉後顧之憂,先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的主力,迫使美國訂立城下之盟。

戰争準備

1941年2月山本制定“Z作戰計劃”,其成功完全有賴于兩個靠不住的假設:一是在襲擊時,美國太平洋艦隊正停泊在珍珠港内;二是一支大型的航空母艦隊在渡過半個太平洋時而不被發現。隻有賭徒才會冒這個險,而山本恰恰是賭博高手,他常他身邊的參謀說,賭徒的思維在他思考問題時經常起作用:一半靠計算,一半靠運氣。由于“Z作戰計劃”過于冒險,不僅海軍軍令部極力反對,日本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備戰,為了進一步迷惑美國,外交部派譴前駐德大使來栖三郎作為“和平特使”赴美,協助野村舍三郎大使與美進行和平會談。  

在諸多準備基本就緒後,1941年11月5日,山本根據軍令部的指示下達了“聯合艦隊絕密第1号作戰命令”。概括了行動開始後的第一階段内海軍的戰略,不但包括對珍珠港的襲擊,還包括對馬來亞、菲律賓、關島、威克島、香港和南洋等地同時進行襲擊。山本在24小時内,山本又發布了第2号命令,初步确定襲擊時間為12月8日,星期日,淩晨3時30分(夏威夷時間12月7日,星期日,淩晨8時),日本進入了臨戰狀态。  

1941年11月16日,代号為“機動部隊”的特混艦隊在内海口集中。這是一支龐大的艦隊,由海軍中将南雲忠一指揮,它包括6艘航空母艦、2艘配備有14英寸口徑大炮的快速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1艘輕型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油船和1艘給養船。1941年11月24日,根據山本的指令,參戰艦船集結完畢即作好遠航最後準備。11月25日,山本向南雲發出了絕密作戰命令:“機動部隊務于11月26日出發,竭力保持行動隐蔽,12月3日傍晚進入待機海域并加油完畢。11月26日晨6時,南雲機動部隊起錨出港,由3艘潛艇為先導,悄消地航行在波濤洶湧的北太平洋上,極其詭秘地駛向北緯42°、西經170°的待機海域,他們将在那兒等待最後命令——進攻。  

事件發生

華盛頓的日美談判還在裝模作樣地進行。日軍還派出大量艦機在日本本土活動,并模拟航空母艦編隊,頻繁進行無線電聯絡,以給美國造成“其主力艦隊仍在本土活動”的錯覺。而珍珠港的美軍則疏于防範,周末照常放假,港内一派和平景象(近來有曆史學家認為,美國最高當局已獲悉日本艦隊出動的的情報,但羅斯福總統和總參謀長馬歇爾決定不通知珍珠港守軍,讓珍珠港遭受日軍的攻擊,為美國參戰找到借口)。  

南雲機動部隊一直保持着無線電靜默,隻收不發,沿預定的北航線向東迂回前進,以避開美國的巡邏飛機和商船。航行出人預料地順利,連日來濃雲密布,如一個天然的帷幕将龐大艦隊的行動遮蔽了起來。海面也沒有出現冬季常常掀起的巨浪。 

1941年12月2日,正當南雲機動部隊剛剛越過東西經日期變更線,進入中途島以北的西經海域時,山本用新密碼給南雲發出來密令:“攀登新高峰1208”,意即按原計劃12月8日發起攻擊。南雲随即下令各艦長熄燈行駛,并把“Z作戰”行動向全體官兵傳達。随時作好戰鬥準備。 

1941年12月3日,南雲機動部隊轉向東南。12月6日油船給部隊加滿了最後一次油,離開編隊。作戰部隊随即轉向正南,航速增加到24節,高速逼近珍珠港。12月8日黎明,南雲機動部隊到達珍珠港以北約230海裡處。航空母艦開始轉變航向,朝北逆風行駛。南雲的旗艦“赤城”号升起了“Z”字旗。

全面進攻

1941年12月7日早上6時,南雲機動部隊接到了進攻命令,各航空母艦的飛行甲闆上的綠燈亮了,飛機一架接一架飛離航母,不到15分鐘,擔任第一波攻擊任務的183架飛機就全部飛離甲闆,其中戰鬥機43架,水平轟炸機49架、魚雷機40架,俯沖轟炸機51架,在領航機信号燈導引下,迅速編好隊形,然後繞艦飛行一周,在淵田美津雄海軍中校的率領下撲向珍珠港。 

美軍太平洋艦隊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艦船計有戰列艦8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9艘、潛艇5艘、輔助艦船30艘。岸上機場停有飛機262架,其餘的2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艇和14艘驅逐艦分别在威克島、中途島運送飛機,以及在約翰斯頓島演習。由于是星期天,大部分官兵離開了戰鬥崗位,整個珍珠港呈現出一派假日景象,沒有一點戒備。 

1941年12月7日7時49分,日軍發出突擊信号,各飛行突擊隊立即展開攻擊隊形,俯沖轟炸機隊率先順山谷進入。7時55分,成批炸彈暴雨班傾瀉到美太平洋艦隊基地四周的希凱姆機場、惠列爾機場和福特島機場,将機場上成比翼排列的數百架美機炸成一堆堆廢鐵,摧毀了機庫。僅僅幾分鐘,日本人徹底敲掉了珍珠港的防空設施,向“赤城”号航空母艦上的南雲拍發了襲擊成功的信号:“虎!虎!虎!”。 

1941年12月7日7時57分,日本魚雷機從幾個方向突入,在僅僅掠過水面12米的高度上,向福特島東西兩側的美國軍艦發射魚雷。8時05分,日本水平轟炸機從正西方向進入,再次轟炸了福特島東側停泊的戰列艦,同時轟炸了高炮火力集中的依瓦機場。大火和爆炸引起的煙霧,頓時遮蔽了整個珍珠港,不少美國軍艦來不及作戰鬥準備就沉入海底。8時40分,第一攻擊波攻擊結束,日機順利完成首次空襲任務後安然返航。 

日軍擔任第二波攻擊的168架飛機,于7時15分起飛,8時46分展開攻擊隊形,從瓦胡島東部進入,8時55分開始攻擊,俯沖轟炸機主要攻擊濃煙滾滾的美國艦船,水平轟炸機則繼續攻擊各機場,戰鬥機擔任空中掩護。與此同時,潛入珍珠港内的日本袖珍潛艇施放水雷,發射魚雷,攻擊美艦,封鎖港口。  

全軍覆沒

在日機第一攻擊波突然襲擊開始時,美軍混亂不堪,驚慌失措,毫無招架之力。島上高射炮直至6分鐘後才零星射擊,33個高炮連,僅有4個連開火,但擊落日機甚少。港内的軍艦在最初的幾分鐘内,幾乎沒人能夠意識到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排列在艦列最後的戰列艦“内華達”号剛升起旗艦,就被日機上的機關炮刹那間撕得粉碎,大驚失色的升旗手緊接着又升起幾面星條旗,無一不被打爛。當第一枚魚雷命中戰列艦“亞利桑那”号時,美國人還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戰列艦“馬裡蘭”号正在升旗,一名水兵漫不經心地對一群沖向附近的機場飛機看了一眼,還以為是自己的飛機,沒等他回過神來,炸彈已落在頭上。直到8時,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才把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發往海軍部:“珍珠港遭空襲,這不是演習。”此時,“俄克拉荷馬”号和“西弗吉尼亞”号已被炸裂了,“亞利桑那”号和1000名水兵也被彈藥庫引發的一系列毀滅性爆炸淹沒了。到這時,美軍艦上驚魂初定的高射炮手才投入戰鬥,但奏效甚微。8時15分,美軍未遭日機轟炸的哈羅瓦機場起飛了4架戰鬥機,此後陸續起飛25架,與日軍飛機展開了空戰,但由于寡不敵衆,倉促應戰,協同不好,因而或被日軍戰鬥機擊落,或被美軍自己的高射炮擊毀。正在返航的美航空母艦“企業”号上18架俯沖轟炸機,和從美國本土飛來的12架“空中堡壘”式飛機,剛飛到珍珠港上空,就遭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攻擊。一名美軍飛行員喊到“不要開炮!不要開炮!這是美國飛機!”話音剛落,他的無線電波就消失了。将近2個小時,日本人控制着珍珠港的海空,随心所欲地進行着轟炸掃射。 

1941年12月7日8時50分,正當日本第二攻擊波飛機飛臨瓦胡島上空時,美國國務卿赫爾才接到野村大使和來栖特使遞交的最後通牒,日本外交部規定遞交通牒的時間是華盛頓時間下午1時,延誤了50分鐘,目的是把襲擊時間保持到開戰前半小時,避免“偷襲”和“不宣而戰”的臭名,赫爾頓時目瞪口呆,憤怒地說:“在我整整50年的公職生活中,從未見過這樣一份充滿卑鄙的謊言和歪曲的文件。”

1941年12月7日10時整,日本飛機全部撤離珍珠港,返回母艦。得意洋洋的淵田,要求南雲再發起一次攻擊,摧毀珍珠港的修船廠和油庫,并建議派出搜索機,搜尋美航空母艦。南雲沒有同意,認為這一戰,艦船油料幾乎耗盡,如果在這裡耽擱,艦船就開不回去了。于是他下令北撤。同來時一樣,日本艦隊迅速地,靜悄悄地溜走了。而此是美國人幾乎還處在目瞪口呆之中。  

這是一場海上、水下、空中閃電式的立體襲擊戰,在短短的的1個多小時裡,日軍共投擲魚雷40枚,各型炸彈556枚,共計144噸。擊沉、擊傷美軍各型艦船總計40餘艘,其中擊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和油船1艘;重創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2艘;擊傷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艘和輔助船5艘。擊毀飛機265架。美軍傷亡慘重,總計2403人陣亡,1778人受傷。日軍隻有29架飛機被擊毀,70架被擊傷,55名飛行員死亡,5艘袖珍潛艇被擊毀,1艘袖珍潛艇被俘。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這場賭博,這是他最為冒險、收益最大的一次賭博,這一賭使他名震世界海戰史。 

事件過程

3:42:一美國掃雷艇秃鷹号在檀香山港前發現一個潛望鏡。

6:00:距珍珠港370海裡的航空母艦企業号從370海裡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将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于歐胡島北220海裡。

6:20:第一波183架轟炸機和戰鬥機起飛飛向珍珠港。(這些戰鬥機飛行員全部未攜帶降落傘)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号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号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艦上的3吋炮擊中指揮艙而沉沒。

6:53:沃德号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7:02:位于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裡處發現不明飛機。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7:20:美軍空防司令部認為不明飛機是從本土來的B-17轟炸機,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7:40:第一波到達歐胡島北岸。

7:49:第一波指揮官下達攻擊令。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8: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日軍魚雷攻擊機正從翔鶴号航空母艦上起飛。從日機上拍攝的攻擊開始的情景,亞利桑那号戰列艦前彈藥艙被日機投擲的炸彈直接命中,由此引發的大爆炸導緻了艦上逾千人喪生8:00:從美國本土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号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準備,因此無法插手。

8:02:内華達号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内華達号在尾部受一條魚雷。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号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8:10:亞利桑那号戰列艦前部彈藥庫中彈爆炸,亞利桑那号在9分鐘内沉沒,80%船員陣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鬥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号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内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内發現一艘潛艇并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并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道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沖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鬥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沖轟炸機進攻。内華達号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堵塞整個港口。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裡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态。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35:三架P-40戰鷹從未受損的跑道起飛應戰。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并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将讨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長期影響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的山本上将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赢得一場對美國的戰争,因為美國的生産力實在太高了。美國海軍主力艦四艘被擊沉,三艘受傷。日本的主目标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内:企業号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頓号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号正在聖地亞哥維修。

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将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擊沉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隻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隻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和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将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将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将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些曆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隻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1941年12月9日,中國正式對日本宣戰,10日又對德、意宣戰。接着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也相繼對日宣戰。11日德意作出反應,對美宣戰。美國同樣也對德、意宣戰。至此戰争名符其實地打成了一場世界大戰。 

這場戰役是有曆史決定性意義的,由于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隻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這次襲擊徹底地将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緻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标志着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島海戰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