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蛙

玻璃蛙

瞻星蛙科小附蛙屬動物
玻璃蛙(Glass Frogs),原産于委内瑞拉,屬于兩栖類中的瞻星蛙科。玻璃蛙身體呈透明狀,移動時仿佛能夠改變體色,背景環境可透過透明皮膚映襯出來,從而有效逃避掠食者。覆蓋玻璃蛙内髒器官和四肢的皮膚絕大部分沒有色素,并且一些部位非常纖薄。這樣就能夠看到它們遍及身體的血管,以及一直處于工作狀态的身體内部器官。背景色彩可穿透青蛙的身體,使它們完全隐形于綠葉之上。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綱:兩栖綱Amphibia 亞綱: 目:無尾目 Anura 亞目:新蛙亞目 Neobatrachia 科:瞻星蛙科 Centrolenidae Taylor, 1951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玻璃蛙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玻璃蛙 分布:原産于委内瑞拉

概述

玻璃蛙屬于瞻星蛙科。瞻星蛙科是由Edward Harrison Taylor于1951年建議的。大約有138種玻璃蛙生活在中央雨林以及南美地區。

覆蓋玻璃蛙内髒器官和四肢的皮膚絕大部分沒有色素,并且一些部位非常纖薄。這樣就能夠看到它們遍及身體的血管,以及一直處于工作狀态的身體内部器官。背景色彩可穿透青蛙的身體,使它們完全隐形于綠葉之上。當玻璃蛙栖息在葉片上很難分辨哪一部分是青蛙的身體,這種透明身體特征具有隐形效果。

并且在繁殖期,玻璃蛙會定期地在卵上添加一層黏液保護膜,使卵保持濕潤避免真菌和寄生蟲感染。

演化及分布

玻璃蛙源自于南美洲并以多倍的速度向中美洲擴散。其特征的演化非常複雜,包括多重的獲得及失去上膊棘、前肢蹼的退化、及完整的腹部透明化。

于1950年代及1970年代之間,大部分的玻璃蛙都是從中美洲發現,尤其是哥斯達黎加及巴拿馬,隻有少數的是在南美洲發現。于1973年,John D. Lynch及William E. Duellman探索了厄瓜多爾的玻璃蛙,發現它們集中在安第斯山脈。後來的學者加入了更多從中美洲、委内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的玻璃蛙。

科學分類

玻璃蛙的分類備受争議。1991年的研究指瞻星蛙科的分類是基于支序分類學原理,且為一個單系群。那些擁有上膊棘的成年雄性玻璃蛙被建議分類到瞻星蛙屬;小跗蛙屬則包含了擁有球狀肝髒的物種。不過,科蛙屬則一個異相的分類,它們包含了缺乏上膊棘及球狀肝髒的物種。于2006年,就外趾擁有基本蹼的物種成立了Nymphargus屬。玻璃蛙的四個屬(瞻星蛙屬、科蛙屬、小跗蛙屬及Nymphargus)已被證實為多系群或并系群。另外亦有建議一個新的分類。

生物形态特征

玻璃蛙一般都較為細小,隻有3-7.5厘米長,會吃同類的幼體。除了透明的腹部外,全身都呈綠色。外觀像一些卵齒蟾屬及樹蟾。不過樹蟾的眼睛是向兩側的,而玻璃蛙的眼睛則是向前的。一些樹蟾,如Hyloscirtus palmeri及光夭雨蛙,其下腹也像玻璃蛙般透明,但腳跟有距。由于缺乏色素沉着,玻璃蛙的内髒、骨骼以及肌肉透過皮膚清晰可見。

生理習性

栖息

玻璃蛙大部分都是樹栖的。繁殖季節間會沿河流生活,尤其散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山區雲林,也有一些物種在亞馬遜雨林及半落葉林。

産卵

玻璃蛙一般會在山區河流、小溪及小河上的葉子或叢林上産卵。其中一種會将卵産在瀑布邊的石上。産卵的方法會随物種而有所不同。雄蛙一般會在近卵的葉子上叫。比在水中産卵,在這些地方産的卵并不易受掠食者侵襲,但一些寄生性的蛆卻影響着它們。故此,一些玻璃蛙會照顧其卵。當孵化後,蝌蚪會掉落到水中。蝌蚪體型較長,尾巴及底鳍強壯,很适合水流急速的水體。繁殖季節以外的時間,一些物種會栖息在林冠。

環境中的“晴雨表”

玻璃蛙一類的兩栖動物被看着是指示物種,它們的數量多少反映出整個環境狀況的好壞。這些兩栖動物的皮膚具有極好的滲透功能,直接暴露于自然環境中,能提供有關環境退化和氣候變化影響的早期警示。玻璃蛙對環境中的變化非常敏感。

生存現狀

由于采伐和農田開墾破壞了它們的雨林栖息地,已經有許多玻璃蛙品種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上一篇:罂粟殼

下一篇:企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