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

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生物學著作
《物種起源》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系統闡述生物進化理論基礎的生物學著作。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争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theOriginofSpeciesbyMeansofNaturalSelection,orthePreservationofFavouredRacesintheStruggleforLife)1859年11月24日在倫敦出版。
  • 作品名稱:物種起源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争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
  • 作者:英查爾斯·達爾文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首版時間:1859年11月24日
  • 類别:生物學著作

内容簡介

《物種起源》所闡述的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被譽為“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書”。

譯林版《物種起源》是國内唯一的“達爾文《物種起源》第二版”中譯本。這一版本不僅最忠實于達爾文原本的立場,并且修正了第一版的錯誤,深受當今生物學家及達爾文研究者推崇,被收錄進“牛津世界經典叢書”。

譯者苗德歲是唯一獲得“北美古脊椎動物協會羅美獎”的中國人。

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乘貝格爾号艦進行了曆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觀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達爾文首次提出了自然選擇是演化的機制,并通過《物種起源》這本書證明進化論的真實性。進化論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

創作背景

1831年,亨斯樓推薦達爾文參加“貝格爾号”的環球旅行。這次環球旅行可以說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學研究上更進了一步。達爾文跟随“貝格爾号”穿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達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達爾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質、動植物的特性,采集了無數的标本,并将自己的發現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經過了5年的時間,達爾文遊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終于回到了英國。

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地區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樣的物種,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島環境相似。但是物種卻不相同。這些發現讓達爾文更加堅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決心。

1842年,達爾文完成了《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經過了十幾年的刻苦研究,終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

作品目錄

譯者序

版本說明

緒論

第一章 家養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态下的變異

第三章生存鬥争

第四章自然選擇

第五章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理論的諸項難點

第七章本能

第八章雜交現象

第九章論地質記錄的不完整性

第十章論生物在地史上的演替

第十一章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地理分布(續)

第十三章生物的相互親緣關系:形态學、胚胎學、發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複述與結論

譯後記

附錄:譯名刍議

作品影響

1859年10月24日,《物種起源》正式發行,第一批印刷出來的1250冊在當天就銷售一空。《物種起源》一書在當時的科學界和公衆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響,宗教領袖和維多利亞王朝都非常震驚,人類和動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樣的。然而,達爾文的這一理念仍然對西方社會和思想界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并且也是現代生物學和進化論的基礎。

作品鑒賞

這是一篇精彩的演講,全文幾乎都是使人振聾發聩的警句,充滿科學的哲理和革命的激情。不要說在100多年以前,即使在現在,也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學說創立以後,在英國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論戰。這場論戰說到底,是科學與神的較量。達爾文雖然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但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指責和咒罵,卻成了一個腼腆的姑娘;與此相反,赫胥黎卻成了捍衛“物種起源說”的勇士。這篇演講就是在一片反對聲中為進化論辯護而作的。

與一般的辯護所不同的是,這篇演講并沒有從正面來論證進化論的正确,而是站在哲學的高度,用激烈的語言猛烈抨擊宗教舊勢力對人們思想的禁锢、對新生事物的仇視與扼殺。他指出:“這種反對自然科學的态度,具有異常頑固的生命力。在每次戰役中,上述的反對态度都被擊潰、受到重創,但卻似乎永遠不會被消滅。”在達爾文創立進化論之前,許多科學的預見和诠釋都被當作對神的叛逆,許多科學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都受到守舊勢力的迫害甚至殘殺。回顧這些,赫胥黎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聲讨的火舌猛烈地掃向科學的敵人。

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産業革命已經完成,“世界工場”的地位已經确立,科學的進步愈來愈顯示出她無與倫比的光輝。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宗教勢力仍顯得那麼頑固,那麼,在尚未擺脫中世紀狀态的歐洲其他國家,科學的每一項進步又顯得多麼艱難!赫胥黎是一個堅強的鬥士,不屈不撓地反對科學的死敵——宗教和愚昧。他把企圖阻止科學發展的醜角比作“現代的克紐斯式小人物”。諷刺他們企圖“命令這股巨大的海潮停止前進”。但當海潮漲上來了,現代的克紐斯們隻好逃跑。遭受失敗以後,這些醜角是不是就此罷休了呢?不,“他們隻是把寶座挪到似乎是安全的遠處,便又重複地幹着同樣的蠢事”。真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勾畫出了宗教保守勢力的死硬性。

上一篇:正版芭比娃娃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