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肉

牦牛肉

牦牛臀尖肉為主的菜品
牦牛肉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牦牛臀尖肉、豆油等。牦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極高。[1]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胡蘿蔔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熱量特别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
    中文名:牦牛肉 外文名: 分類:肉類 口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主要食材:牦牛 營養成份:蛋白質、脂肪、氨基酸 儲藏:常溫

簡要介紹

牦牛屬地球之巅的高寒、無任何污染環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見的潔淨未受任何污染、空氣清潔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動物,與北極熊、南極企鵝共稱為“世界三大高寒動物”。全世界存欄的牦牛約有95%集中在中國。牦牛長年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帶,抗寒能力特别強,體質粗壯結實,可以在零下38℃下生存。由于常年生活在高寒地帶,那裡沒有工業污染,沒有化學肥料和農藥的危害,然而卻有天然、廣闊的牧草高原,潔淨的生态環境造就了這一優良的畜種。

牦牛終身無勞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一生中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使牦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牦牛肉極高的營養價值是其他牛肉所無法比拟的,《呂氏春秋》載“肉之美者,牦象之肉”,在港澳和西歐市場上,牦牛肉被譽為“肉牛之冠”。牦牛肉以富含蛋白質和低脂肪而名列肉類前茅,是國際市場上稀少的高級肉類,它以名、優、稀、特征服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牦牛的肉經過鹽鹵,切成薄片,拌上辣椒不失為一道好的下酒菜,當然,酒要喝當地的青稞酒。

牛全身都是寶,肉可食,皮可縫制成衣,靴、袋等。牛頭可加工成工藝品,牛尾可制作成彈掃灰塵的掃帚,牛鞭則是一道壯陽藥,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幾千米米以上地區,這些地方生長着許多野生藥種如貝母、蟲草等,牦牛常食這些藥材,其肉鮮美無比,殺後可炒紅燒、清沌或涼曬成千巴等,其味獨特。

做法

原料

牦牛臀尖肉500克(黃瓜條肉),豆油500克(實耗75克),大蔥50克,生姜25克,精鹽20克,醬油20克,料酒15克,白糖25克,花椒5克,芝麻10克(焙好),辣椒油5克,幹紅辣椒5克,味精5克,牛肉湯750毫升,芝麻鹽15克。

制作過程

牦牛肉改成兩個整齊的塊;大蔥去皮;洗淨,剖開切成段;生姜切成片;幹紅辣椒洗淨,去把、籽,切成1厘米長的節;芝麻焙好炒熟。

牦牛肉用蔥段、生姜片、精鹽、料酒腌1小時,沸水旺火上籠蒸爛,取出晾涼,改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

炸鍋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放入牛肉條,炸幹水分,撈出,控油。

鍋内放豆油75克,燒熱,放入花椒,炸糊後撈出,棄之。油稍涼一些,放入幹紅辣椒炸成紫黑色時,加入蔥、姜炒一下,放入牛肉湯,加醬油、味精、牛肉條,用中等火力将汁收濃,汁盡時澆上辣椒油,撒上焙好的芝麻。

食用時揀去辣椒、蔥段和姜片,入盤。

常溫保藏

牦牛肉脯是以四川西部高原天然無污染的牦牛肉為原料制作的高檔次肉制品,其色澤棕紅,形狀規則、平整,肌纖維清晰,口感有一定韌性,柔軟适中,嚼後留香。但由于其含水量在20%~22%,常溫下保質期較短。為了延長産品保質期、提高食用品質,在牦牛肉脯的加工過程中将天然食品防腐劑Nisin與傳統食品防腐劑山梨酸鉀複配使用,采用透明複合膜真空包裝,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Nisin(尼辛)亦稱乳鍊菌肽或乳酸鍊球菌素,它是由乳酸鍊球菌(StreptococesLactis)合成的一種多肽抗菌素類物質,由3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是一種高效、安全、無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劑。1969年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Nisin,其中許多國家如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對添加量都不作任何限制。中國衛生部也于1990年批準将其列入GB2760—86的1990年食品添加劑增補品種。

營養價值

牦牛肉含蛋白較其它肉都高,而脂肪較其它肉中脂肪含量都低,且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氨基酸結構比例更與人體相近。同時該畜種長年生活在無污染的高寒地帶,其肉質天然、保健,是人們選擇消費肉食的最理想産品。

蛋白質

蛋白質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如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一些機制的增補、調節和人體生長發育都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因此,人體想要蛋白(Pro)保持平衡狀态,則食物中Pro含量必須能滿足人體所需,否則一旦長期缺乏Pro,會造成生長發育緩慢甚至人體抵抗力下降和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中國營養協會經實驗證明,一個成年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能低于40g(40g為人體最低生理需要量),中國營養協會推薦量為80g。牦牛肉蛋白質含量22.5%,較普通黃牛肉高出近3.6個百分點,是人們食用畜肉類當中Pro含量最高的一種肉,且由于球蛋白含量高,易被人們吸收,其營養價值極高。

脂肪

脂肪是一種産能、産熱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後大部分被血液帶入肝髒,小部分貯存于皮下,維持正常體溫。進入人身的那部分脂肪主要轉變成了磷脂,作為組織細胞膜及神經細胞膜的主要成分。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食肉量不斷增加,在獲得較多蛋白質的同時,人們脂肪的攝入量遠遠超過了50g(50g已經滿足人體生理需要)。

因此,高蛋白、低脂肪肉将會是人們追求的目标。牦牛肉脂肪含量僅為3.5%,低于普通黃牛肉近4個百分點,牦牛肉應時而生,恰到好處,自然就變成了人們關注的對象。

氨基酸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磚,人們常說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其實質就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含量及其結構比例。如果一種食物的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比例跟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比例相似,則稱這種食物營養價值高,否則無論它氨基酸含量有多高,也不能稱為有營養的食品,因為它們結構比例不恰當,直接影響到人體對它的吸收和消化。牦牛肉較普通黃牛肉氨基酸的結構更恰當些,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消化。

FAO理想模式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根據雞蛋和人乳中氨基酸結構比例而建議人體氨基酸供給量,因為實驗證明雞蛋和人乳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相近,故作為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參考值。

礦質元素

各種礦物質營養元素構成人體的營養元素除了上述宏量營養元素外,還包括Ca、Fe、Zn、Mg、Cu等多種微量營養元素,因為這些元素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通過食物來補充。它們雖然含量都不高,但功能非常大,它們是構成機制、維持生命活動、機體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不可缺少的因子,一旦哪種元素供應不足,都會引起生命正長活動的不良表現,甚至缺乏症。

上一篇:秃鷹

下一篇:大紅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