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豬肉

熒光豬肉

晚上會隐隐發出熒光的豬肉
熒光豬肉又稱發光豬肉或者藍光豬肉,指在近幾年我國多個地方出現晚上會隐隐發出熒光的豬肉,一時間引起廣大消費者的廣泛關注。[1]
  • 中文名:熒光豬肉
  • 外文名:
  • 别名:
  • 又稱:發光豬肉或者藍光豬肉
  • 感染細菌:革蘭氏陰性球杆菌
  • 報道機構:新華網湖南頻道
  • 出現地區:湖南省長沙市

新聞現象

2010年12月6日新華網湖南頻道發出報道:今年以來,湖南長沙市個别市場銷售的豬肉在夜間居然能發出幽幽的藍光,這一現象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恐慌。

事件:摸黑喝水發現綠光

楊婆婆住在南岸區四公裡教育學院,平時愛到四公裡農貿市場買菜。26日下午5點過,她和女兒一起去農貿市場買菜。“大媽,買點排骨嘛,每斤10元,便宜得很!”路過一個肉攤時,攤主熱情地招呼母女倆。

“平時排骨要13元一斤,現在隻要10元!”想到外孫周末要回家,楊婆婆便選好一塊不錯的排骨,一稱2.8斤,最後叫師傅宰成小截拿了回去。

當晚,楊婆婆和女兒将排骨用一個搪瓷面盆裝着,等第二天炖給外孫吃,臨睡前,她将面盆放在廚房地闆上。昨日淩晨4點,楊婆婆摸黑起床喝水,來到廚房正要倒開水,低頭看見地下出現了一團綠色熒光。楊婆婆以為自己看花了眼,揉揉眼睛,熒光還在。

“地上不是擺放着一盆排骨嗎,怎麼會發光?是不是有金屬或玻璃掉進去了?”楊婆婆充滿疑問。當她打開燈光時,發現面盆裡隻有排骨,可一關燈,熒光再次出現。楊婆婆害怕了:“天哪,活這麼大歲數,還從未見過排骨發光。”

天一亮,楊婆婆将女兒叫醒,女兒不相信有這等事,找到一間避光的卧室,将面盆放在床底一看,确實如此。

調查:發光排骨外觀正常

昨日上午10點,在楊婆婆家中,記者見到了這盆會發光的排骨,跟普通排骨沒什麼兩樣。楊婆婆端着這盆排骨,将記者帶到一間避光的小卧室,然後拉上窗簾,關上門,蹲下身子将面盆放到床下,再蒙上兩床棉被。記者看到,在這個人造暗室中,面盆中發出點點熒光,就像螢火蟲一樣,特别顯眼。

楊婆婆來到四公裡農貿市場,試圖找到當初賣肉的攤主,由于這裡正在改造,攤位變動大,加上買肉時比較匆忙,她已記不得是在哪家買的了。

在市場治安室,聽說排骨會發光,賣了十多年豬肉的攤主周健說,“還是頭次聽說排骨會發光。”

解釋:細菌作祟可以食用

想到排骨發出的綠光,楊婆婆很害怕,不敢再吃這盆排骨。但這麼白白扔掉,她也有點舍不得。“不知道這排骨到底有沒有問題。”楊婆婆說。

市場動檢員田興介紹說,凡是在市場裡銷售的豬肉,都是經過檢疫合格後才上市的,不會存在質量安全問題。

重慶市動監110指揮中心專家鐘奇興稱,豬肉發光是磷光杆菌作怪,這種細菌在冬天自然室溫中,可在瘦肉部分大量繁殖,并使肉發出熒光。鐘奇興說,豬肉晚上發光比較少見,但在我市并不是第一例,以前就接到過多次類似投訴。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所長鄧雲波介紹,豬肉之所以夜間發光是生豬屠宰後被發光菌所污染導緻。肖安東等研究人員從污染豬肉中分離到一株發光菌,通過形态和培養特征的觀察、生化特征研究及基因序列分析,對菌株進行了鑒定。

根據研究結論,這種發光菌為革蘭氏陰性球杆菌,最适合生長的溫度為18-22 °C。一般情況隻在含鹽培養基上生長,提示該菌可能來源于海洋,但隻要營養條件合适,這種菌也可以在低鹽或無鹽的狀态下良好生長。

“發光菌長期大量生長,是否對動物與人體具有毒害作用,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肖安東博士說。不過,“急性緻病試驗”顯示,發光杆菌對小白鼠沒有明顯的緻病性,試驗組小鼠均未出現體溫升高及死亡現象,但在一定條件下,發光菌在肌體内可持續生存。

此外,研究結果還表明,這種發光菌對鍊黴素、磺胺、環丙沙星等多種抗菌藥物敏感;新潔爾滅、乙醇等常用消毒劑能殺死該菌。

專家建議

早在今年3月,長沙便有市民在某大型超市中買到過這種“發光豬肉”。據悉,“發光豬肉”是由于豬肉中含有磷光發光杆菌,這種杆菌适宜在低溫的環境下生長,肉在氣溫低的環境裡放置一兩天後,杆菌就會使肉發出“熒光”。

據有關專家的分析研究,發光杆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但絕大部分存在于含有鹽分的海産品當中。此種發光杆菌屬低溫菌,發光蛋白本身無毒性,農業部已經公布的動物傳染病一、二、三類名目中均未列入此類發光杆菌。目前,我國尚未發現有關發光杆菌對人體造成危害。

吃夜光豬肉确實要承受心理壓力。毒性測試表明這種陰森的發光蛋白本身對人體無害,發光杆菌加熱到70度也可以很快被殺死,臨床上也尚未出現因食用發光畜肉、魚肉導緻發病的案例。但是,由于發光杆菌原本就是環境中的雜菌,它的出現也暗示着豬肉可能在儲存或者運輸過程中沾染了細菌,而其他未知的細菌所存在多大的風險,是很難确定的。所以已經發現豬肉出現了熒光,還是盡量不要食用了。

辨别豬肉

一、新鮮肉:

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外表微幹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複,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二、不太新鮮的肉:

脂肪少光澤,肌肉顔色稍暗,外表幹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濕潤,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複,彈性差,稍有氨味或酸味。

三、變質肉:

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肌肉暗紅,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散出。冬季氣溫低,嗅不到氣味,通過加熱燒烙或煮沸,變質的腐敗氣味就會散發出來。

四、母豬肉:

一般胴體較大,皮糙而肉厚,肌肉纖維粗,橫切面顆粒大。經産母豬皮膚較厚,皮下脂肪少、瘦肉多、骨骼硬而脆,乳腺發達,腹部肌肉結締組織多,切割時韌性大。

五、注水肉:

這種肉由于含有多餘的水份,緻使肌肉色澤變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切面上看濕漉漉的。

六、死豬肉:

周身瘀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肌血暗紅,在血管中充滿着黑紅色的凝固血液,切開後腿内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來,剝開闆油,可見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細血管網,切開腎包囊扒出腎髒,可以看到局部變綠,嗅嗅有腐敗氣味。

上一篇:羊飼料

下一篇:數字鄉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