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

佛教哲學
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煩惱即菩提,是站在大菩提心的角度而言的。是修行者達到一定境界後的感悟。也可以說,衆生即是佛。隻是衆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的衆生。衆生通過戒定慧、四念處、六度萬行等即可轉煩惱為菩提。
    中文名:煩惱即菩提 外文名: 别名: 釋義:人産生了煩惱就離菩提智慧近了 出自:《佛光大辭典》 相關:宋嶽庭在歌曲中所引用到的歌詞

​基本内容

《佛光大辭典》:“【煩惱即菩提】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稱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稱為菩提。然貪、嗔、癡等煩惱,其當體為菩提;離此菩提法性之外,則别無諸法可言,故于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兩者相即不離之意。”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煩惱即是菩提”,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是什麼?從本質上說,它隻是一個念頭、一個妄想,其産生離不開衆多因緣的和合。當我們看不清這些因緣時,煩惱就産生了。若能在衆多因緣中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所以,煩惱到底會不會成為菩提,關鍵在于覺或不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下便是菩提。煩惱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菩提同樣也是如此。隻是煩惱生起時,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顯現時,煩惱則煙消雲散。

其他釋義

1、台灣歌手宋嶽庭在歌曲“生命的掙紮”中所引用到的歌詞。巧妙的運用佛家名句,寫出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歌曲詞彙尖銳,明朗。這一句恰恰是點睛之筆。

2、“即”,接近。人産生了煩惱,就離菩提智慧很近了。佛經認為,貪、嗔、癡等煩惱,與“菩提”智慧,皆源于心。心是什麼?是個影子,不能說有,不能說無:所以無形段,不過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對起了認識,叫做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以是集起的,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緣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所以說諸法空相,哪裡分什麼真心與妄心、煩惱與菩提呢?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