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口樹

烏口樹

茜草科烏口樹屬植物
烏口樹是海南葡桃的别名之一,還有别名如子棟樹、烏木、烏貫木、烏墨、黑墨樹,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根和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治肺結核咯血、感冒發熱、咳嗽、熱性胃痛、急性扁挑體炎等。[1]它适宜于熱帶、南亞熱帶地區生長。在我國的海南、廣東、福建等省區有栽培,是速生、豐産、優質的鄉土闊葉樹種,具有适應性強、根系發達、主根深、抗風力強、耐火、耐旱、生長迅速、萌芽力強、持水力強等特點,樹幹通直,樹冠優美、花朵清香、木材材質好,結構細緻、有光澤、耐腐等優點,是優良的水源涵養林樹種和綠化樹種,又是造船、建築、家具等重要用材樹種。果可食。廣泛用于生态公益林的營造或改造、園林綠化和速生豐産用材林的營造上。
    中文名:烏口樹 拉丁學名:PopulusL.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木蘭綱 亞綱: 超目: 目:茜草目 亞目: 科:茜草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烏口樹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秃淨喬木,高達15米;枝和小枝圓形。葉:葉革質,闊橢圓形至闊矩圓形,長6-9厘米,寬3-4.5厘米,先端鈍或鈍漸尖,基部闊短尖或鈍,兩面近同色,上面光亮,背面暗晦,葉脈密,兩面均凸起,側脈約15對,葉柄長1.5-2厘米。花:聚繖花序側生,很少腋生或頂生的,長約6厘米,多花;花芽矩圓狀倒卵形,長約5毫米;花白色,無柄,芳香,萼管陀螺形,有皺紋,長約5毫米,先端截頭狀或不明顯的4齒裂;花瓣分離,圓形,穹隆狀,直徑2-2.3毫米;花絲長4-5毫米。花期:春季。

果:漿果斜矩圓形或橄榄形至圓球形,紫紅色至黑色,長1-2厘米,寬5-10毫米。海南蒲桃及短藥蒲桃的果實都被稱為野冬青果,《雲南中草藥》中記載止咳平喘。治寒性哮喘,過敏性哮喘。

分布範圍

我國的雲南、廣西、海南、廣東、福建等省區。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宜采回成熟果實去皮,略為陰幹後即播,不宜日曬和貯藏。亦可用扡插法或高壓法繁殖,春季為最适期。

栽培養護:栽培管理容易,在氣候适宜區内,不擇土壤,病蟲害少。栽培土質以肥沃濕潤、排水佳的土壤或砂質壤土最宜。

主要價值

景觀特征:樹幹通直,速生快長,周年常綠,樹姿優美。花期長,白花滿樹,花濃香,花形美麗,潔淨素雅;挂果期長,果實累累,果形美,果色鮮。

園林應用:為優良的庭院綠陰樹和行道樹種,也可作營造混交林樹種

藥用價值

【異名】烏木、達侖木(《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烏口樹的葉及果實。

【植物形态】烏口樹,灌木,直立。枝有棱,具毛。葉對生,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近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有毛,中脈及側脈更為明顯;葉柄長0.3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0.6~1厘米,有毛。漿果圓球形,長約0.4厘米,有毛。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于灌木叢中,或石灰岩山地。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采集】10月采葉及果,略曬幹備用。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祛風藥

【功用主治】①《植物名實圖考》:"通筋骨,起勞傷。"

②《廣西藥植名錄》:"清熱,解毒,鎮痛。治頭痛,身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湯,30-60g。外用:适量,鮮葉搗敷。

上一篇:喙核桃屬

下一篇:平陰玫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