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

炒茶

茶葉的制作工序
炒茶分生鍋、二青鍋、熟鍋,三鍋相連,序貫操作[1]。炒茶鍋用普通闆鍋,砌成三鍋相連的炒茶竈,鍋呈25-30度傾斜。炒茶掃把用毛竹紮成,長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徑約10厘米。這與炒青綠茶先殺青後揉撚的制茶技術顯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濕熱條件下葉子較柔軟,可塑性好的機會,促進粗老葉成條,又可以克服冷揉進斷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青是一個術語,是指在制作茶葉的過程中利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痿凋的手法,通過人工的揉撚另茶葉水分快速蒸發,阻斷了茶葉發酵的過程,并使茶汁的精華完全保留的工序。
    中文名:炒茶 外文名:Stir-drying Tea 别名: 分類:生鍋、二青鍋、熟鍋 拼音:chǎo chá

方法

當地茶農概括為三句話:“第一鍋滿鍋旋,第二鍋帶把勁,第三鍋鑽把子。”生鍋主要起殺青作用,鍋溫180-200℃,投葉量0.25-0.5公斤,葉量多少視鍋溫和操作技術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鍋中旋轉炒拌,葉子跟着旋轉翻動,均勻受熱失水,要轉得快,用力勻,結合抖散茶葉,時間約1-2分鐘。待葉質柔軟,葉色暗綠,即可掃入第二鍋内。

二青鍋主要起繼續殺青和初步揉條的作用,鍋溫比生鍋略低。因茶與鍋壁的摩擦力比較大,用力應比生鍋大,所以要“帶把勁”,使葉子随着炒茶掃帚在鍋内旋轉,開始搓卷成條,同時要結合抖散茶團,透發熱氣。當葉片皺縮成條,茶汁粘着葉面,有粘手感,即可掃入熟鍋。

熟鍋主要起進一步做細茶條的作用,鍋溫比二青鍋更低,約130-150℃。此時葉子已經比較柔軟,用炒茶掃帚旋炒幾下,葉子即鑽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條,稍稍抖動,葉子則又散落到鍋裡。這樣反複操作,使葉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殺青失水和搓揉成條巧妙地結合起來。這與炒青綠茶先殺青後揉撚的制茶技術顯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濕熱條件下葉子較柔軟,可塑性好的機會,促進粗老葉成條,又可以克服冷揉進斷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條索緊細,發出茶香,約三四成幹,即可出鍋。

工藝差别

人工與機器炒茶的差别:n人工炒制的茶葉一般都較完整、鮮亮,口感比較清純,機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為不能控制輕重度會産生斷裂或過火。

上一篇:bdrip

下一篇:苗方清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