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紅

火石紅

古代瓷器出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
火石紅俗稱“窯紅”或“枇杷紅”,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鎮瓷器和龍泉瓷器露胎處所出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它實際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鐵分子在高溫中流動聚集,燒窯結束時在冷卻過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現出來的色調,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結合處。其分布的特點是與胎釉結合處成平行的、寬窄不一的火石紅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結合線,火石紅晶體密度就越大,顔色就越濃重,随着遠離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紅晶體的密度和顔色也就越淺淡直至消失。一般來講真火石紅多由胎釉結合處析出,色澤柔和鮮豔,和諧自然,越遠離胎釉處火石紅色澤就越淺淡;而假火石紅在器物胎底随處可見,色澤深淺不一,或過濃或過淡,很不自然。放大鏡下觀察,真火石紅晶瑩閃亮,深入胎内,與胎土融為一體;而假火石紅則缺乏生氣,浮在胎體表面。
    中文名:火石紅 外文名: 别名: 俗稱:窯紅 特色:露胎處所出現的橘紅色 主要出現部位:底足的胎釉結合部

簡介

火石紅是對瓷器露胎部位的專門稱謂。瓷器在燒制過程中,露胎部位由于含鐵量較高,燒成後呈現出斑駁狀不規則的紅色與胎體本身的白色相結合的現象。這種現象多在明代瓷器上出現,是由于胎土淘洗不淨、含鐵量較多等原因造成的,其顔色恰似被火燒過後的泥土或石頭,故稱“火石紅”。

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鑒定》第3頁雲:"元、明以來胎體足部所呈現的火石紅痕,時代越早便越濃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第374頁又說:"火石紅:胎體内含有礦物質,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自然泛出,或有意塗的醬泥,現今景德鎮複制的元、明青花器,以新砂墊燒,或是入窯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會出現火石紅現象。"

張福康先生在《中國古陶瓷的科學》第122頁中雲:"元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處常呈現出淺淺的橘紅色,俗稱"火石紅",俗稱"窯紅"。火石紅是由胎中的鐵質和可溶性鹽類在幹燥過程中在露胎的器底處富集,在燒窯結束後的冷卻過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現這種色調,現代景德鎮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為地在器底塗上一層含鐵量較高的醬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墊燒,也會出現火石紅。"火石紅及其成因本人曾将火石紅作過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褐鐵礦的色澤由淺黃至黑褐。

火石紅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嶺土而燒成的。瓷石和高嶺土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鐵,瓷石中的鐵元素多數以鐵的氧化物晶體的形式存在,而高嶺土中的鐵元素則是以膠體鐵離子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鐵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溫燒瓷過程中就會形成瓷鐵礦晶體,出窯後磁鐵礦晶體經過長期的氧化和分解就會形成褐鐵礦,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火石紅。

實驗礦物學的理論和我們實際所觀察到的情況相吻合,實際觀察到的情況是:瓷器在出窯時是不會有火石紅的,因為出窯時是磁鐵礦在短時間内是不會被氧化成火石紅的,我們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紅痕時由于磁鐵礦長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礦物,不是燒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我們所見到的火石紅都是經過百年以上的時間氧化而成的。這與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是燒窯時降溫階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

原因

影響火石紅的主要因素有:

1.出窯後氧化的時間長短對火石紅有直接的影響,時間越長火石紅就越濃重。

2.與胎土中的含鐵量有關,含鐵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紅就越濃重。

3.瓷器燒造的溫度和氣氛對火石紅有影響。

4.與胎釉的細密、粗松程度有關。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紅就越濃重。

5.與後天的使用情況有關系。傳統"火石紅"觀念需要商榷之處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石出窯之前在降溫階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這種觀點首先與實驗礦物學的現有理論相沖突,在高溫條件下鐵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鐵礦,隻能生成磁鐵礦,而磁鐵礦是黑色的,這與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相吻合的。

磁鐵礦在出窯前降溫階段是不會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紅的,原因是時間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見的火石紅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生成。而事實也證明景德鎮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紅不是在燒瓷過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塗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紅能夠燒出來,景德鎮的仿古高手就不必為仿不出火石紅而苦惱了。

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時代越早就越濃重,到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而大量的實物證實,時代晚的火石紅也可能比時代早的火石紅濃重,乾隆之後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顯的火石紅痕。

傳統觀念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偏差,是因為對火石紅的真正成因和影響火石紅生成的諸多因素沒有科學全面地分析。火石紅是鑒别古瓷真僞的重要依據,同樣可以作為古瓷斷代的重要參考因素。但不能僅憑火石紅斷代,那樣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胎意

元代青花

有兩種:一種是單元配方的瓷石,這種胎的底足火石紅較淺淡。因為單元配方的胎是由純瓷石配制的,瓷石中的鐵元素是以礦物晶體顆粒的形式存在的,這種晶體顆粒在胎土淘洗過程中容易被淘洗剔除,即使沒有被掏出的鐵元素,也不會均勻的分布在胎中,而是以晶體形式富聚,這種現象導緻胎中的鐵元素濃度很底,燒成之後雖經長期氧化,但生成的火石紅的濃度就很底,憑肉眼觀察不明顯。

另一種胎是二元配方的,火石紅比較濃重。采用二元配方的元青花瓷胎是由瓷石加高嶺土而制成的,高嶺土是被完全風化的沉積土,這種土中的鐵元素是以膠體形式存在,也就是以離子形式均勻地分布在胎中,胎中的鐵元素濃度比純瓷石胎的鐵元素的濃度要明顯高,所以瓷器出窯後經長期氧化就會形成較明顯的火石紅痕。

表現

筆者認為,這種胎内火石紅是瓷器胎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理由如下:

第一,從燒成機理上講,這種胎内火石紅是瓷器出窯前二次氧化的結果,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它不是窯紅,因為瓷器上的窯紅是窯爐内氧化亞鐵離子在器成降溫階段與進入窯内的空氣發生二次氧化,然後附着于瓷器露胎處的火石紅。

如果這種胎内火石紅屬于窯紅,那麼它應該是窯内氧化亞鐵離子在二次氧化階段,通過器表鬃眼以及和它相連的胎内孔隙進入胎内,并附着于孔隙周圍。但此盤的圈足露胎處,除胎釉結合部露胎一側有呈“散場效應”的胎紅表現外,其他露胎地方并沒有窯紅出現。而如果要出現窯紅附着,首先應在器外露胎處而不是鬃眼内部。

第二,它也不是釉下胎紅。盡管筆者對瓷器釉薄處為什麼能發生氧化亞鐵的二次氧化而形成釉下胎紅,從陶瓷化學原理上還弄不明白,正求教于相關專家,但釉下胎紅現象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釉下胎紅現象不但在宋元以前的“老窯瓷”和明清瓷上都有出現,而且在明清官、民窯瓷器上也都有出現。

筆者收藏的一隻明代弘治官窯嬌黃釉碗殘片标本,它的圈足内沿釉下和内足牆根部,就有明顯的釉下胎紅現象。然而這種典型的釉下胎紅中并沒有鬃眼通向瓷釉表面,說明胎内火石紅同釉下胎紅在生成機理上是不同的。

第三,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出推論:胎内火石紅是胎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它的形成機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燒成過程中要發生脫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還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轉變、液相分離、最後燒結等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礦物經過高溫作用,最後形成玻璃、氣泡、結晶及物料殘骸(參看張福康着《中國古陶瓷的科學》)。

如果瓷器胎土較粗松,燒成溫度較低,在胎質玻璃化程度較低且結晶不充分的情況下,胎内空洞和孔隙及與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氣消失,就會在胎内氧化亞鐵離子聚集于空洞、孔隙與鬃眼周圍,在未能完全逸出時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内火石紅。與呈“散場效應”的胎紅不同的是,胎内火石紅可以出現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見的“散場效應”式胎紅隻見于器物胎釉結合線之露胎一側。

識别

對于土包漿可作如下識别:

1.土包漿是自然沾入砂胎的胎骨中,分布在露砂胎的周圍,元青花瓷的砂底與底圈呈色一緻;

2.土包漿的色澤是來源于掩埋瓷器的土的顔色;

3.土包漿無法清洗,因長期埋于土中,自然滲入胎骨中;

4.土包漿砂底的周圍會出現分散自然的土鏽點,在大多數元青花瓷上有發現;

5.土包漿呈柔和色澤,缺少火石紅的那種從胎骨裡泛出的濃淡層次漸變及半金屬光澤。

隻要我們多看出土瓷片,多看館藏的出土實物标本,就會發現火石紅與土包漿的區别。

上一篇:任學峰

下一篇:油用牡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