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

火星探測器

人造衛星
火星探測器是一種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衛星,主要用來研究火星的地質結構,探尋生命特征。最早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是前蘇聯,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兩個火星探測器,但以失敗告終,美國于1975年發射的“海盜号”火星探測器成功地實現了火星登陸,進行了生命探測。
    中文名:火星探測器 外文名: 别名: 類 型:人造衛星 開 端:1962年前蘇聯火星1号探測火星 影響事件:“火星探路者”,“火星觀察者” 成功衛星:水手9号 來 源:火星探測計劃

背景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四顆。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沖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沖日期間會達到極近值,通常隻有不足1億千米,而在火星發生大沖時,這個距離甚至不足6000萬千米。火星沖日意味着這時可以使用較小花費将探測器送往火星。火星探測通常也會利用此天文現象來運作。

截止2011年10月,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它們對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并向地球發回了大量數據。同時火星探測也充滿了坎坷,大約三分之二的探測器,特别是早期發射的探測器,都沒有能夠成功完成它們的使命。但是火星對于人類卻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

發射簡史

1962年前蘇聯火星1号探測火星,在飛離地球1億公裡時與地面失去聯系,從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人類火星探的開端。

1965年美水手4号探測器飛越火星,從距離火星1萬公裡處拍攝了21幅照片。

1971年前蘇聯火星2号在火星着陸。

1972年美水手9号沿火星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

1974年蘇聯“火星6号”和“火星7号”探測器在火星着陸,探測結果沒有公布。

1976年海盜1号和2号在火星着陸。

1989年福波斯1、2号飛往火星途中失蹤。

1993年火星觀察者抵火星軌道前失蹤。

1996年俄“火星-96”發射失敗。

1997年火星環球勘探者進入火星軌道。

1997年美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陸。

1998年美國發射火星氣候探測器。

1998年7月日本發射“希望”号火星探測器,但以失敗告終。

1999年美發射火星極地着陸者探測器。

2001年4月美國發射“奧德賽”号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豐富的冰凍水。

2003年歐洲發射“火星快車”2009年俄羅斯探測“火衛一”。

2003年6月攜帶勇氣号火星探測器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号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号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陸。

2008年美國鳳凰号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系。

2013年印度“曼加裡安”号火星探測器5日下午發射升空,運載火箭已将探測器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按計劃,探測器将繞地球運行20多天後飛往火星。

各國研究

前蘇聯火星探測器

1960年10月前後,前蘇聯于這年的10月10日和14日,分别搶先發射了兩個火星探測器,但欲速則不達。前蘇聯又于1962年的10月和11月發射了兩個火星探測器,遺憾的是也失敗了。在經過多次失敗後,前蘇聯終于于1971年5月19日和28日發射成功了“火星2号”和“火星3号”,“火星3号”投放的着陸器第一個實現了在火星表面的軟着陸。此後,前蘇聯又成功地發射了4個火星探測器,但由于對火星塵暴等情況掌握不足,其着陸器少有成果。

美國火星探測器

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标之一。1960年~2008年間,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雖然有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有的在繞火星軌道上與地球失去聯絡,有的着陸後葬身火星,但也不乏十分成功的例子。

1964年11月:“水手3号”升空後和地面失去聯系。3個星期後,“水手4号”再度出擊,次年7月首次拍到火星特寫圖片,共向地球發回21張圖片。

1969年2月:“水手6号”升空。它當年7月成功飛越火星,共發回75張圖片。

1969年3月:“水手7号”升空。它當年8月成功飛越火星,共發回126張圖片。

1971年5月8日:“水手8号”發射失敗。

1971年5月31日:“水手9号”升空。它當年11月飛抵繞火星軌道,并一直運行至次年10月。

1975年8月:“海盜1号”發射。它次年6月飛抵火星,一個月後釋放着陸器在火星表面着陸,其軌道探測器一直運行至1980年,着陸器則一直工作到1982年。

1975年9月:“海盜2号”發射。它次年8月飛抵火星,也釋放着陸器着陸火星,着陸器一直工作到1980年,軌道探測器則一直工作到1987年。

1992年9月:“火星觀察者”号升空。它在次年8月即将進入繞火星軌道時,與地面失去通信聯系。

1996年11月:“火星環球觀測者”發射。它次年9月飛抵火星,進入繞火星軌道飛行,其電池2006年出現故障。

1996年12月:“火星探路者”号發射。1997年7月,它攜帶的着陸器以及“旅居者”号火星車在火星着陸,最後一次向地面傳送信号是在1997年9月。

1998年12月:“火星氣候探測者”發射。它次年9月飛抵火星後與地球失去聯系。

1999年1月:“火星極地着陸者”發射。它當年12月在火星南極降落過程中,着陸器以及攜帶的兩個小型探測器與地球失去聯系。

2001年4月:“奧德賽”探測器發射。它當年10月抵達繞火星軌道,并一直工作至今。

2003年:“勇氣”号和“機遇”号火星車分别于6月和7月發射升空。它們都成功着陸火星,目前都在超期服役。

2005年8月:“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升空。它次年3月進入繞火星軌道,目前仍在火星軌道上探測。

2007年8月4日:“鳳凰”号升空。它于2008年5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極附近區域。

中國火星探測器

螢火一号是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号。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實體等大模型,它體重僅110公斤,本體長75厘米、寬75厘米,高60厘米,将攜帶照相機、磁強計等八件武器,肩負中國首次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的重任。

“螢火一号”探測器由“天頂”運載火箭搭載,于莫斯科時間2011年11月9日淩晨零點26分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

日本火星探測器

日本國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藥科大學等合作,已開始一項火星生命探測計劃,并準備将于2020年前後發射火星探測器,尋找外星生物。日本國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表示,該機構已經組成一個由20多名有關專家構成的研究小組,準備在2010~2020年内發射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甲烷中提取土塵,并用顯微鏡确認是否真的有生命迹象存在。

“火星探路者”号探測器

1997年7月4日,攜帶火星探路者的飛船進入火星大氣層,由降落傘帶着以每小時88.5公裡的速度飄“火星探路者”号探測器向火星表面,并在着陸前數秒鐘打開九個巨大的保護氣囊。17時07分火星探路者在火星降落,在密封氣囊的保護下,經過一番彈跳翻滾之後,在火星表面停了下來。着陸成功後,飛船打開外側的三個電池闆,重10公斤的6輪“旅居者”号火星車緩緩駛離飛船,落到火星地表。其行進路線是預先确定好的,首先朝目标區西南部的一個長100公裡、寬19.3公裡橢圓形區域緩慢行進。在探測區,經對由古代洪水沖刷形成的一個488平方米的小島作詳盡觀察,科學家發現火星山谷平原暴發過多次洪水,并有衆多由水沖擊而來的圓形岩石,其中許多岩石沿同方向排列,表明它們受到同樣水流的沖擊。科學家推測當時洪水有數百公裡寬,水流量為每秒100萬立

“火星觀察者”号探測器

1992年9月25日,火星觀察者号探測器發射成功。它重2.5噸,攜帶7部儀器。經11個月飛行7.2億裡後,火星探測器到達距火星表面378公裡的近極軌道,對火星進行長達687天的觀測考察,繪制整個火星表面圖,預告火星天候,測量火星各種數據,進一步揭示火星上有無處于原始階段的生命現象,為未來人類移居火星探尋道路。但是1993年8月21日,火星觀察者号探測器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系,不再發回信息。這次探測令人失望地夭折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