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硯

澄泥硯

中國傳統書法用具之一
澄泥硯是中國傳統書法用具之一,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并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制過程及時間的不同,可以是多種顔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等品種。澄泥硯由于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曆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贊譽。在中國硯文化的曆史長河中,澄泥硯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曆來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中文名:澄泥硯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Chengni inkstone

概述

始于漢、盛于唐宋的澄泥硯,為我國傳統工藝品和文房用具之一。從唐代起,它便和端硯、歙硯、洮河硯并稱為“四大名硯”。其還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的非石制硯,在唐代更是被奉為“衆硯之首”。它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制過程及時間不同,可為多種顔色,有的還一硯多色。澄泥硯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由于它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故其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且具有貯水不涸、曆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的特點。

簡介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 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武則天、蘇東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鐘,并著文記之;乾隆皇帝贊譽: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宋代李之彥《硯譜》載:“虢州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硯細膩堅實,形色俱佳,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比肩。

澄泥硯不施彩釉,采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顔色,而且燒制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歎為觀止。具備古硯“澤若美玉、擊若鐘磬、 易發墨、不傷筆、冬不凍、夏不枯、寫字做畫蟲不蛀等特點。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顔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鬥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這些雕硯刀筆凝練,技藝精湛,狀物摹态,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頭,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

制作方法

宋人蘇昀簡在其著的《硯譜》中對澄泥硯的制法簡述如下:“作澄泥硯法:以瑾泥令入于水中挼之,貯于甕器内。然後别以一甕貯清水,以夾布囊盛其泥而擺之,俟其至細去清水,令其乾。入黃丹團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至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随意,微陰幹,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暴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并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入墨臘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亞於石者。”上述之法在今天未必适用,但其工藝繁雜可見一斑,況實際操作之法比此還要繁雜得多。宋代的《賈氏談錄》和《文房四譜》中的說法,大緻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系繩再抛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然後入窯燒成硯磚,再雕鑿成硯。

澄泥硯的工藝十分講究,一般是用絲絹陶泥沉澱所得的極細的泥料經處理後制作而成,也可利用河水自然沉積于絹袋中的細泥制作。然後把河泥曬的微幹,加入黃丹等料,再放在泥模中,泥壓緊成坯,用竹刀刻成硯的大體形狀,然後再用金屬刻刀進行精雕細琢,在日光下曝曬幹燥,加麥糠等入窯中燒成陶質,取出後加墨蠟、米醋上籠蒸一下,這樣就最終制成,其質地堅硬細密,發墨而不傷筆頭,前人多有贊譽,明代高濂贊其曰:"澄泥硯'品硯以為第一,因其質細如石,其堅如玉故耳'。其性能有:'一匙之水,經旬不涸,一窪之墨,盛暑不幹"。

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藝繁複而産量甚低了。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更多。到清代,澄泥硯己經沒落衰微,偶有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特點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武則天、蘇東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鐘,并着文記之;乾隆皇帝贊譽: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以“朱砂紅、鳝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顔色,尤以朱砂紅、鳝魚黃最為名貴。華夏澄泥硯不施彩釉,采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顔色,而且燒制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歎為觀止。經專家評鑒确認,完全具備古硯“澤若美玉、擊若鐘磬、易發墨、不傷筆、冬不凍、夏不枯、寫字做畫蟲不蛀等特點。

曆史

澄泥硯始創于唐代(公元618~907年),曆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澄泥硯”。後來由于種種原因,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其制作工藝就已失傳。随着澄泥硯制作方法的失傳,绛州澄泥硯的生産出現了一個近三百年的斷檔;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版畫藝術家蔺永茂攜其子蔺濤曆經千辛萬苦終将澄泥硯恢複生産後,绛州澄泥硯又重新在硯海中展露新姿,重新成為古城绛州的一大地方特産。

绛州澄泥硯

绛州澄泥硯産于山西省新绛縣,是我國名硯中唯一的陶硯。其制作可追溯至西漢時期,至唐宋達于興盛,明代取得進一步發展。曆代都将澄泥硯奉為貢品。n

绛州澄泥硯制作技藝利用汾河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擇取沉積淤泥,經過濾、制坯、雕刻、煅燒等幾十道工序,曆時年餘制出成品。正因為如此,這種硯産量稀少,價值頗高。澄泥硯的特點是質堅瑩潤,哈氣生津,撫似童膚,紋理紛呈,色澤素雅,應用時晶瑩細膩,不損筆毫,貯水不涸,厲寒不冰,發墨極速,墨色泛光。澄泥硯可按顔色分成多個品種,其中“鳝魚黃”、“綠豆砂”、“玫瑰紫”、“朱砂紅”等都是難得一見的上乘佳品,深為曆代帝王和文人學士所喜愛。

由于曆史原因,绛州澄泥硯制作技藝至明末清初已基本失傳。為了搶救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绛州人蔺相如的後裔蔺永茂、蔺濤父子多方搜集資料,潛心研究,反複實驗,苦磨精煉,終于恢複了澄泥硯的生産,使這一國之瑰寶得以重放異彩。

“銅沙”款伏虎澄泥硯

該硯為清仿唐伏虎澄泥硯,細質澄泥,硯仿虎形,大若握拳,表面灰黑,胎薄質堅。硯分上下兩層,虎背為蓋,虎身為硯;采取模壓、雕刻、手捏,精制而成;身蓋相合,一隻神形兼備的老虎躍然眼前。

虎身密布紋飾,主要有頭、腰、尾三組,鼻耳為立雕,其餘皆為淺浮雕。先看虎頭,高鼻梁,大眼睛,立耳朵,頭頂王字,吹胡瞪眼,龇牙咧嘴,極具唐代辟邪的神韻。再看虎腰,虎背從頭至尾直排一條凸起的乳釘紋,兩邊同向各列一條凸起的圈狀紋,估計是由虎背和虎斑抽象而成。而虎尾則精雕成一條弧形向上的曲線,與虎屁股突出的旋狀紋飾一起,構成第三組優美的圖案。4隻虎腳曲于硯底,右前腳離地,從放置平穩和矮足不易燒制變形來看,像是有意為之;虎硯因此更顯動感生機。捧硯在手,穿越時空,向前看,紋飾明顯帶有青銅器的遺韻,向後看,它簡直就是現代北方布老虎的“祖先”。

揭開硯蓋,硯身呈橢圓形,硯堂與硯池之間有弧形脊棱相隔,池作新月,堂為箕形,前低後高,與唐硯風格相符。硯堂磨痕清晰自然,上有厚重墨鏽和靛青痕,擦洗難除;硯堂細膩,堅潤如石,發墨而不吸水,翻看本硯的硯蓋和硯底的背面,可見細密的麻布紋和手指壓捏痕迹;整硯完美無損,包漿自然蒼古,為不可多得的全品相實用硯。

此外,本硯與常見的清仿唐澄泥硯還有以下兩點不同,一是在硯底中央,印有雙線圍框的豎排陽文“銅沙硯”三字,字為楷書,模壓而成;二是硯體上細密的金銀色粉末,呈熔融狀深入硯體,大大地增添了本硯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中國澄泥硯傳承人:李喜陽

李喜陽,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黃河澄泥硯”第七代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河南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手工藝品大師,河南李氏澄泥硯有限公司負責人。n澄泥硯作品曾獲民間藝術“金鼎獎”、中國四大名硯精品展“金獎”、第八屆中國文房四寶名師名硯精品大賽“金獎”、中華硯文化聯合會精品硯台評選“金獎”、 2016年,新華網對李喜陽先生進行專題報道。2016年,河南電視台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原老字号》,拍攝李喜陽先生的澄泥硯傳承經曆。n2017中馬傳統工藝美術品“二等獎”等,入選河南省知名文化産品、河南省文化旅遊商品定點生産企業、2017博鳌亞洲論壇中國館、2018鄭州航展指定禮品等,中央電視台、新華網、中國網、河南電視台、中國商報、河南日報、大河美術、河南商報等媒體專題報道。并受到國家領導人賈慶林、解放軍上将張文台、中國武警副司令員、中華硯文化聯合會會長劉紅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淑芬、硯界收藏第一人陳國源等領導與專家學者的接見與肯定。

辨别真僞

綜述

澄泥硯起源于秦漢時期的磚瓦,燒造工藝經後世逐步完善,至宋代,已為“四大名硯”之一。宋、元、明、清是澄泥硯發展的高峰期,但由于統治階層更替以及文化差異,澄泥硯在這一時期展現出不同的工藝特點。了解這些不同的工藝特點,可以說是澄泥硯辨僞的關鍵所在。

宋代澄泥硯

硯最重器型,修泥簡約大氣,自内而外蘊含儒雅之韻,柔美但不失剛勁,故有“宋形”之稱。因此鑒别宋代澄泥硯的關鍵在于“觀其形”,細細體會便可感受到宋人運刀所流露出的文人氣息。

元代澄泥硯

硯由于受蒙古族草原文化影響,一改宋形之雅,外形古拙厚重,展現出遊牧民族粗犷的風格。如元蟬形澄泥硯,體積碩大,造型渾圓粗犷,好似蒙古力士一般,與宋代蟬硯比較,顯得有些“野蠻”,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明代澄泥硯

明代澄泥硯泥質最優,最為堅密,各類金沙藥粉的配比運用已是爐火純青。其修泥風格也逐漸由元代的“野蠻”轉變為“雄健”,既得雅緻,又見肅穆。如明龍首澄泥硯,其造型澄泥硯寫意誇張,龍頭威猛方正,目光炯炯,須發四面披散,足見其“雄健”内韻。而更為巧妙處在于,龍嘴外寬内深,可作一水盂。試想,用毛筆從龍口中取水研墨,多麼意趣盎然!

清代澄泥硯

雖在泥質上不及明代緻密,但修泥雕刻工藝卻精細至極,可謂是各代澄泥硯中的“巅峰之作”。如清雲鳳紋澄泥硯,刀工細膩寫實,層雲之間恰有一鳳凰探出,身姿妩媚,翎毛畢現。其卷雲紋飾的修泥刀法側鋒斜入,行刀連貫,一蹴而就,毫無滞澀之感。其他方法了解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澄泥硯的工藝特點,回過頭再看當今市場上的衆多仿品、赝品,其糙制拙劣處即能一目了然。以一方現代仿品卧牛望月澄泥硯為例,粗看去,硯體泥質堅硬細滑,硯面卧牛雕刻細緻,毛紋清晰,深陷的墨池恰與浮雕雲月紋凹凸呼應,右側硯邊還制有仿端石皮,用指輕叩,亦有沉悶之聲發出。不過如仔細觀察,還是可以輕易看出仿品的漏洞所在。其一,硯體不是澄泥質。此硯泥質雖和“鳝魚黃”極為相似,但實為石粉與化學膠脂混合鑄成,雖表面緻密光滑,卻不見金沙閃現,更不能用來研墨。其二,刻工呆闆。所雕雲紋刀法不為側鋒斜入,且描刻痕迹較重。同時,新月的位置有悖常理,澄泥硯紋飾中,無論新月或滿月都深入雲間,半隐半現,而此新月完全挂置雲前,不似古人風格。其三,印款僞制。在硯背面右下角印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識其字迹,松懈渙散,章法淩亂,較真款相去甚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