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巧雲

潘巧雲

古典名著《水浒傳》中人物
潘巧雲,小說《水浒傳》中的人物,稱風韻寡婦,原是一屠夫之女,曾嫁與本府王押司為妻,王押司去世後,改嫁與楊雄。兩年來,楊雄因公務繁忙,經常在衙門當值,疏冷了潘巧雲。不想潘巧雲水性楊花,耐不住寂寞,終與海阇黎裴如海勾搭成奸。後來,被石秀發覺,卻又不思悔改,乃進讒言與楊雄,教楊雄趕走石秀。石秀不忍楊雄受蒙騙,乃暗中設計殺害裴如海,并與楊雄将潘巧雲騙上翠屏山。楊雄得知真相,怒殺潘巧雲。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飾演: 配音: 登場作品: 生日: 年齡:25 身高: 體重: 三圍: 本名:潘巧雲 國 籍:北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薊州 丈 夫:楊雄 情 夫:裴如海 結 局:被楊雄殺死 出生地:薊州

經典唱詞

翠屏山唱詞

(二段)

忍不住心頭火與她争吵!

潘巧雲:(白)好,你敢打嫂子嗎?

石秀:(白)不敢!

潘巧雲:(白)你敢罵我嗎?

石秀:(白)也不敢!

潘巧雲:(白)恩!量你也不敢!

潘父:(白)哎!石夥計,慢着慢着!常言道的好,好男不跟女鬥,好雞不跟狗鬥!她有什麼不好?你們都瞧着爺爺了!

石秀:(西皮原闆)還看在楊仁兄生死故交。

走向前施一禮老丈别了,

俺此去奔天涯海角走一遭!

潘父:(白)石夥計,這就要走了?

石秀:(白)再住無益了。

潘父:(白)你有盤纏錢嗎?

石秀:(白)這?

潘父:(白)怎麼着?

石秀:(白)慚愧!

潘父:(白)年青青兒的人,愛挂這般火,莺兒,拆我的棉褲,有包銀子給掏出來!

丫鬟:(白)你那是銀子?

潘父:(白)啊。

丫鬟:(白)眼藥包!

潘父:(白)别掏亂啦!石夥計!這是一點小意思,你帶着它吃飯不飽,喝酒不醉,弄包耗子藥,你搬搬家就得了!

石秀:(白)愧領了!

潘父:(白)算不了什麼!

石秀:[西皮原闆]謝過了潘老丈恩高義好!

潘父:(白)小意思,咱都有交情!

石秀:[西皮原闆]令愛她待石秀不如蓬蒿。

俺一見潘家女就把牙咬!

潘巧雲:(白)你咬牙?白咬牙!

潘父:(白)石夥計要走了!

潘巧雲:(白)越走越遠,拐了彎,看不見。

潘父:(白)過去說兩句好話,灌兩句迷魂湯,不就得了嗎?

潘巧雲:(白)說好話呀?石夥計!啊啊,哈哈!嫂子我不會吃酒,吃了幾杯早酒,酒言酒語的,把您得罪了,把那包袱拿回來,在我們家住上三兩天。

石秀:(白)哦?三兩天?

潘巧雲:(白)嗯,一半天。

石秀:(白)一半日?

潘巧雲:(白)你哥哥不在家,嫂子我也作不了他的主意,要走您還是走吧!

詳細介紹

不知觀衆有無留意,電視連續劇《水浒傳》中,常有令人歎為觀止的“神來之筆”,比如李雪健演的那個宋江,夾着兩條大腿走路的扭捏姿勢?又如宋江那厮,在浔樓大醉題反詩,下樓後在雨天大街上,如蛤蟆般蹦蹦跳跳的一組鏡頭,不知怎的在筆者看來,勝似千言萬語。作為水浒女性人物,給筆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潘金蓮,而是薊州兩院押獄兼劊子手“病關索”楊雄的老婆潘巧雲。而對潘巧雲其人的那些糗事,感觸最深的,也不是來自《水浒傳》,而是電視連續劇《水浒傳》中,潘巧雲臨被殺前,給老公丢下的一句大實話,說是她自嫁與楊雄做老婆,兩年來的床上生涯,還不如與海和尚通奸的兩個晚上,來得快活!竟令筆者目瞪口呆,可謂石破天驚!

宋元時代的舊曆七夕,乃是民間盛節。《東京夢華錄》說,初六初七日晚,貴家多在庭院中結彩樓,謂之“乞巧樓”。鋪陳瓜果、酒炙、筆硯、針線,女士們各自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使針,或把小蜘蛛放在盒子内,次日看之,若小蜘蛛結網圓正,謂之“得巧”。又《夢粱錄》記,南渡後的杭州,民間亦有此俗,“此東都流傳,至今不改”。由是可證,以七夕為“乞巧”,風行于兩宋,而七月七日生人,則多以“巧”為名,這大概就是潘巧雲取名的由因。

原著中的潘巧雲:“黑鬒鬒鬓兒,細彎彎眉兒,光溜溜眼兒,香噴噴口兒,直隆隆鼻兒,紅乳乳腮兒,粉瑩瑩臉兒,輕袅袅身兒,玉纖纖手兒,一撚撚腰兒,軟膿膿肚兒,翹尖尖腳兒,花蔟蔟鞋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

若問《水浒傳》中兩大淫婦潘金蓮和潘巧雲,何以都姓潘?上世紀50年代初,曾有人在對所謂“水浒作者施耐庵”的來曆,作實地調查,認為當年施耐庵寫《水浒》時,因站在張士誠立場上,很卑視潘元紹、潘原明哥兒倆的為人。兩潘原系張士誠反元起事時的夥伴。張士誠稱吳王時,二潘大見寵信,潘元紹招為吳王愛婿,潘原明則手握重兵,出鎮杭州,但二厮在張士誠危難時,竟先後投降了朱元璋,從而加速了張士誠的失敗。因而,施耐庵寫《水浒》,有意将書中兩個背夫偷偷打野食的不貞之婦,都取姓為“潘”,以示恨極。筆者以為,此雖為小說家言,恐也有些道理,比如筆者早就準備好一大批生平恨極之人的黑名單,以備寫小說時一一采用之,隻可惜了此殘生,恐怕也寫不出《水浒傳》般足以傳世的大着,乃至遺恨終生,奈何?

由于《水浒傳》講,潘巧雲在河北薊州翠屏山被殺,使翠屏山也沾了些淫蕩之氣。翠屏山,據清道光《薊州志》卷二《盤勝》說,此山在城西北,又稱“翠屏峰”,屬于盤山風景區。“翠屏峰在天成寺後,古木幹章,悉從石罅中進出,層層鱗砌,春夏之交,綠翠參天,霜黃碧葉紛遍地,乃山之曲室,殆非人間”。但也有人稱翠屏山在山東梁山縣壽張集或平陰縣西25裡的玫瑰莊,系水泊梁山附近的一座小山。并說北宋時,翠屏山玉帶河畔有潘巧兒、楊大牛訂為娃娃親,後潘巧兒為翠屏山和尚海能奸污霸占,楊大牛因此大鬧翠屏山,殺死海能和巧兒,投奔梁山。近人冒廣生《小三吾亭詩集》也有《翠屏山》五古一詩,有注說:“舞鶴樓,在薊州城内大街,相傳即潘氏妝樓。”以上諸說紛纭,不過是小說家言,固未足信。

至于與潘巧雲竄同作奸的貼身丫頭迎兒,宋元筆記和話本多以丫頭命名為“迎兒”者,如宋話本《簡帖和尚》說,皇甫松家13歲丫頭名喚迎兒;《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也有丫頭迎兒。

迎兒作為丫頭例名,隻是一種符号,宋元多采用,被《水浒傳》順手撿來而已。

與裴如海

潘巧雲的奸夫、薊州報恩寺和尚海阇黎,俗家名裴如海,出家法名海公。阇黎,是“阿阇黎”的簡稱,梵語意譯為“軌範師”,大概是佛家寺院的職事之一。海阇黎看來有些音樂細胞,唱經好嗓音。按,海阇黎唱經,乃是正宗和尚借用民間通俗樂曲講解經文,采用為佛事儀式制作的法曲,結合梵唱以及演奏佛曲的樂器,并摻進中國傳統器樂和道教音樂。

在海阇黎生活的兩宋時期,法樂更加系統而完整,且形成了南峨眉、北五台兩大流派。其中北五台派又分為東西兩路:東路以太行山東(今河北)為區域,以演奏铙钹為著;西路以太行山西(今山西)為區域,以曲調演唱華麗見長,所以《水浒傳》中海阇黎唱的音樂當屬于東路。俗語雲:聲色犬馬,可見導緻人性的堕落,美聲猶在美色之上。海阇黎和楊太太吊膀子,因性丢命,罪有應得,本不足惜,可半個世紀前,竟有人将海和尚改編為原是絨線店小老闆,與潘小姐青梅竹馬,後潘為王押司強娶,故海出家當和尚雲雲。其實那海和尚那厮唱的一口好梵音,無異現代的流行音樂,人生寂寞如潘小姐,就算不曾與老海青梅竹馬過,一聽此靡靡之音,嬌軀上下,恐怕早已酥麻半邊矣。

本夫楊雄

潘巧雲的本夫楊雄,其綽号在《宣和遺事》和元雜劇《誠齋樂府》中,本作“賽關索”。

拼命三郎石秀

楊雄的好兄弟“拚命三郎”石秀,《大宋宣和遺事》有名無事迹。石秀綽号“拚命三郎”,也不見他書載,似由“拚命”加“三郎”拼合而成。石秀為何拼命?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說:“石秀拚命,志在金寶,大似河豚,腹果一飽。”原來小石拚命,隻為錢财,竟如貪食之河豚。

熒幕形象

《央視版水浒傳》中飾演潘巧雲的是春晚常客演員牛莉。

《楊雄與石秀》中的潘巧雲

《新版水浒傳》中飾演潘巧雲的是演員孟瑤。

電影《楊雄與石秀》中飾演潘巧雲的是香港演員溫碧霞。

上一篇:秦可卿

下一篇:六指黑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