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營湯

清營湯

中醫方劑名
清營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營解毒,透熱養陰之功效。主治熱入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臨床常用于治療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腸傷寒或其他熱性病證屬熱入營衛者。
    中文名:清營湯 外文名: 分類:清熱劑-清營涼血 口味: 功用: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 出處:《溫病條辨》

歌訣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夜甚神不甯,角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組成

犀角(水牛角代替)、生地、銀花、連翹、元參、黃連、竹葉心、丹參、麥冬。

用量

犀角(水牛角代替)30g,生地黃15g,元參9g,竹葉心3g,麥冬9g,丹參6g,黃連5g,銀花9g,連翹6g。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牛角鎊片先煎,後下餘藥)。

主治

熱入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配伍特點

清營解毒為主,配以養陰生津和“透熱養陰”,使入營之邪透出氣分而解。

運用

本方用于熱入營分證,臨床應用以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斑疹隐隐,舌绛而幹,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寸脈大,舌幹較甚者,可去黃連,以免苦燥傷陰;若熱陷心包而竅閉神昏者,可與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合用以清心開竅;若營熱動風而見痙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鈎藤、地龍以熄風止痙;若兼熱痰,可加竹瀝、天竺黃、川貝母之屬,清熱滌痰;營熱多系由氣分傳入,如氣分熱邪猶盛,可重用銀花、連翹、黃連,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葉、闆藍根、貫衆之屬,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禁忌

使用本方應注意舌診,原着說:“舌白滑者,不可與也”,并在該條自注中說:“舌白滑,不惟熱重,濕亦重矣,濕重忌柔潤藥”,以防滋膩而助濕留邪。

附注

附方

清宮湯

組成

元參心、竹葉卷心、犀角(水牛角代替)、連心麥冬、蓮子心、連翹心。

用量

元參心9g,蓮子心2g,竹葉卷心6g,連翹心6g,犀角(水牛角代)30g,連心麥冬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心解毒,養陰生津。

主治

溫病液傷,邪陷心包證。發熱,神昏谵語。

方義

“宮”乃心之宮城,即心包。本方證乃溫熱之邪陷入心營,逆傳心包所緻,治療以清心解毒,養陰生津為主。故原書用藥特點是犀角取尖,餘皆用心,意取同類相投,心能入心,即以清心包之熱,補腎中之水,且以解毒辟穢。用于上證,可使心營熱清,水火交融,熱毒清解,心神得安。若與清營湯相較,則本方重在清心包之熱,兼以養陰辟穢解毒,清營湯重在清營中之熱,兼以透熱轉氣,故所治各有不同。

加減化裁

痰熱盛,加竹瀝、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欲神昏,加銀花9克,荷葉6克,石菖蒲3克。

文獻

方論,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方中犀角、黃連,皆人心而清火。犀角有清靈之性,能解夫疫毒;黃連具苦降之質,可燥乎濕邪,二味為治溫之正藥。熱犯心包,營陰受灼,故以生地、玄參滋腎水,麥冬養肺金,而以丹參領之入心,皆得遂其增液救焚之助。連翹、銀花、竹葉心三味,皆能内徹于心,外通于表,辛涼清解,自可神安熱退,邪自不留耳。”

《溫病條辨》卷1:“脈虛夜寐不安,煩渴舌赤,時有谵語,目常開不閉,或喜閉不開,暑入手厥陰也。手厥陰暑溫,清營湯主之。”

上一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下一篇:中華藥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