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

清熱解毒

具有清熱邪解熱毒作用的藥減緩火毒
用具有清熱邪、解熱毒作用的方藥治療裡熱熾盛證、火[熱]毒證及癰腫疔毒等病證的治法。症見高熱煩擾、口燥咽幹、便秘尿黃、或吐衄發斑,或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常用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連翹、闆藍根、蒲公英等,代表清熱類食物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宜于治療熱證。
    中文名:清熱解毒 外文名:clearing away heat and toxic material 别名: 通用名:清熱解毒 适應症:瘟疫、溫毒及多種熱毒病證或瘡瘍疔毒 是否處方藥:是

概述

清法之一,運用寒涼解毒作用的藥物治療各種熱毒病證的治法。此法适用于:①瘟疫,如大頭瘟、爛喉丹痧、疫痢、白喉、麻疹等;②高熱、煩躁、吐血、衄血、斑疹等火熱毒勝之證;③外科瘡瘍、癰疽、疖疔、丹毒、腸癰、肺癰等屬熱盛者;④西醫所指的惡性腫瘤、血液病見火熱毒盛證候者。常用的清熱解毒藥物有黃連、黃芩、黃柏、銀花、連翹、闆藍根、升麻、玄參、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敗醬草、土茯苓、半邊蓮、蚤休等。常用的方劑有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犀黃丸。清熱解毒法常與清氣分熱,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透疹,軟堅散結等治法配合使用。如熱毒充斥氣血,宜與清氣涼血法配合,方如清瘟敗毒飲;瘡瘍腫毒,紅腫痛,或乳腺癌、瘰疬、流注,宜與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法配合,方如犀黃丸;如麻疹未發,或發而未透,宜與透疹法配合,方如升麻葛根湯。

臨床注意事項:①寒性癰疽忌用;②脾胃素虛,氣血不足,陰液虧虛者慎用,必要時須與補氣養血、滋陰、健脾等法配合使用。

清熱食物

香蕉-- 味甘、性寒。作用,清熱解毒,潤腸。宜于腸燥便秘;近代用于習慣性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 

西瓜-- 味甘、性寒,歸心、胃、膀胱經。作用: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宜于胃部灼痛,胃熱口臭。虛寒證、濕證忌食。 

芹菜 --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作用:平肝清熱、祛風利濕。宜于肝胃郁熱胃痛,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證、洩瀉者忌食。 

白菜(菘菜、小白菜)-- 味甘、性平,歸腸、胃經。作用:解熱除煩,通利腸胃。宜于腸胃燥熱便秘。苋菜 味甘、性涼。作用:清熱解毒,通利二便。宜于濕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 

茭白-- 味甘、性寒,歸肺、脾經。作用: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濕通便。宜于濕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苦瓜-- 味苦、性寒,歸心、脾、胃經。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明目。宜于濕熱洩瀉,胃熱口臭,胃熱疼痛。虛寒證忌食。 

黃瓜 --味甘、性涼,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解毒,利水。宜于胃熱口臭,濕熱洩瀉。虛寒證忌食;不宜與白蘿蔔、芹菜同食。 

枇杷 --味甘酸、性涼,歸肺、肝經。作用: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氣止嘔。宜于胃熱口臭,胃熱嘔吐。濕證、虛寒證忌食。 

梨 --味甘酸、性涼,歸肺、胃經。作用: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宜于胃熱吐血,胃熱口臭,腸燥便秘。虛寒證忌食。 

小米(粟米)-- 味甘鹹、性涼,歸腎、脾、胃經。作用,清熱和中,利尿通淋。宜于脾虛胃熱,反胃嘔吐,洩瀉。不宜與杏仁同食。 

綠豆 --味甘、性涼,歸心、胃經。作用:清熱解毒,消暑利尿。宜于胃熱疼痛,胃熱口臭,濕熱洩瀉。虛寒洩瀉者忌食。綠豆芽 同綠豆。 

豆腐 --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和中,生津止渴。宜于胃熱疼痛,陽虛胃痛,腸燥便秘。氣滞證、胃腹脹滿者忌食。 

黃豆 --味甘,性平。作用和宜忌同豆腐。 

小麥 --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作用:養心安神,清熱止渴。宜于胃熱疼痛,濕熱洩瀉。 

葛根(粉葛) 味甘辛、性平,歸脾、胃經。作用:清熱解肌,升陽止瀉,宣散透疹,生津止渴。宜于久瀉,近代用于胃下垂。清熱類食物對胃腸熱證有治療作用,可用于胃腸熱證的飲食治療方有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清熱藥物

常見及常用的清熱藥物有:

一、牛黃解毒片: 

       

牛黃解毒片是一種家庭常備瀉火解毒的中成藥,有丸劑、膠囊等劑型,由人工牛黃、大黃等成分組成,清熱解毒,通便,消炎,一般應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牛黃解毒片   

【成       分】 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苓、桔梗、冰片、甘草。   

【性       狀】 本品為薄膜衣片,出去包衣後顯棕黃色;有冰片香氣,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内盛,咽喉腫痛,牙龈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标準文号】 國藥準字Z43020715

二、上清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上清丸     

【成       份】大黃(酒炒)、黃芩(酒炒)、連翹、菊花、白芷、黃柏(酒炒)、栀子、荊芥、防風、薄荷、川芎、桔梗。   

【性       狀】本品為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甘、苦。   

【功能主治】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于頭暈耳鳴,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瘡,牙龈腫痛,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6克,一日1~2次。       

【批準文号】國藥準字Z44020397   

三、銀黃滴丸

銀黃滴丸是一款現代中藥制劑,濃縮了金銀花與黃芩精華,能夠清熱解毒、消炎利腫,高效緩解咽炎症狀。同時,它采用滴丸劑型,使用方便起效較快,服用數次後就能大大改善咽炎問題。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銀黃滴丸

【成  份】 金銀花提取物、黃芩提取物。輔料為聚乙二醇4000。

【性       狀】 本品為棕黃色的滴丸;氣微,味微苦。

【作用類别】 本品為喉痹類非處方藥藥品。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炎。用于急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袋,一日4次。

【批準文号】 國藥準字Z20050702

清熱解毒茶飲

1.綠豆茶

茶材:綠豆60克、車前草30克、水600ml。   

用法:

(1)将材料洗淨濾幹、和水放入鍋中熬煮。   

(2)待茶湯熬煮至剩 300ml後即可熄火,去渣取汁,一日分2次飲用即可。

功能:清熱解暑

2.銀花清利茶   

原料:金銀花15g、白糖10g。   

用法:飲用時加入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沖飲至茶味變淡。   

功能:清熱止痢。   

用途:赤白痢、大便中挾膿血。   

來源:《惠直堂經驗方》。 

3.連翹茶   

原料:連翹20g、綠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後5分鐘泡茶即可,頻頻飲至味淡為止。也可直接用200ml開水沖泡飲用。   

功能:解毒散結。   

用途:急性腎炎;紫癜。   

來源:《玉樵醫令》。 

4.金銀花茶   

原料:金銀花5g、綠茶3g。   

用法:将金銀花和綠茶置于茶杯中,用1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飲用,至茶味變淡為止。   

功能:清熱,解毒;抗菌。   

用途:外感發熱;慢性腸炎;肺炎;扁桃體炎;腎炎;夏季熱盛時飲用。

分類

熱毒病症主要是由于火熱癰盛、郁結成毒的病症,例如常見的痤瘡,一般痘痘比較紅,出油多,都是體内有熱毒,需要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治療;若熱毒在血分,可與涼血藥配合應用;火熱熾盛,可與瀉火藥配合應用;挾濕者,可與燥濕藥配合應用。中醫辨證論治,可以用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老先生的經驗方,現在的中成藥同仁堂皮膚病血毒丸,以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等清熱解毒;生地,當歸,赤芍等涼血養血;土茯苓,天葵子,白藓皮等清熱利濕(祛濕熱毒邪);諸藥配伍,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通絡、化痰利尿、消腫止癢、祛瘀止痛等作用,打通發汗、排尿和通便等三大排毒通路,全面清解血液中、胃腸道和體内毒素以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 由于發病原因不一,病情變化不同,患者體質有異,故裡熱證有熱在氣分、血分之分,有實熱、虛熱之别。根據清熱藥的功效及其主治證的差異,可将其分為五類:

清熱瀉火藥

功能清氣分熱,主治氣分實熱證。

清熱燥濕藥

性偏苦燥清洩,功能清熱燥濕,主治濕熱瀉痢、黃疸等證。

清熱涼血藥

主入血分,功能清血分熱,主治血分實熱證。

清熱解毒藥

功能清熱解毒,主治熱毒熾盛之癰腫瘡瘍等證。

清虛熱藥

功能清虛熱、退骨蒸,主治熱邪傷陰、陰虛發熱。

秘方

1、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和北玄參的根,含玄參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堿等;藥理試驗證明、玄參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參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參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适用于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甯,自汗盜汗,傷津便秘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洩及痰濕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炖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緻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熱或肝經風熱所緻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甜菜堿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适用于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高血壓症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4、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内含薏苡素,天門冬酰胺等。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适用于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幹者9——30克;鮮者15——40克。

5、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内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堿等;藥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緻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适用于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揮發油和植物甾醇等。藥理試驗證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壓作用;有鎮痛、鎮靜、抗炎和解熱作用;對多種緻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虛寒瀉洩者忌用。

7、知母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含多種皂甙及皂甙之,此外還含有兩種黃酮類成分、芒果甙等。試驗證明:知母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潮熱均有顯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适用于肺熱咳喘或陰虛咳嗽,煩熱消渴,骨蒸勞熱,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洩者忌用。

8、闆藍根

闆藍根為十字花科大青葉屬植物菘蘭和草大青的根,含闆藍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闆藍根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對多種緻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條鈎端螺旋體作用。臨床上用闆藍根煎劑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療效,能緩解或消退症狀,促進肝功能改善;用闆藍根治療病毒性皮膚病,如單純疱疹,帶狀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腦炎、乙型腦炎、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9、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綠原酸,肌醇,黃酮類成分等;藥理試驗證明:金銀花有抗炎和解熱作用,對流感病毒和多種緻病菌、皮膚緻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毒功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适用于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瘡、癰、疖腫等熱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為6-12克;但虛寒洩瀉及瘡流清膿無熱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藥理研究證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煎劑對某些常見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多種緻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适用于肝火上炎所緻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于痰火郁結所緻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為9克左右。

11、栀子

栀子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實,含多種苦味素甙,還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膽作用,或使膽汁分泌增加;同時栀子有降溫,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還有抗微生物作用,對多種緻病菌及多種皮膚緻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适用于熱病虛煩不眠、黃疸、目赤、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堿、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膽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搗爛外敷,可用于乳癰、疹瘡、癰腫等。

上一篇:安順學院

下一篇:接待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