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

人體睡的最香的階段
深睡眠也被稱作“黃金睡眠”,是人體睡得最熟、最香的階段,此時聽不到外面的任何吵鬧,也很難被别人喚醒。雖然它隻占整個睡眠時間的25%,卻有強大的修複功能,解除疲勞的作用也最明顯。深度睡眠是孩子身體長高、智力開發;年輕人精力充沛;中年人身體強健;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保證。現代的各種媒體上不斷的宣傳在22點到23點睡覺是最好的,原因是:晚上12點到3點,是人的深度睡眠期,隻要這三個小時睡好了,保證一天有精神,如果錯過了,會對身體産生很不好的影響。
    中文名:深度睡眠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deep sleep 時間:占整個睡眠時間的25% 别稱:黃金睡眠

基本簡介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必須的。良好的催眠藥是幫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的成功手段和必要手段,能避免失眠對生命健康的嚴重危害。大多數人一生中的睡眠時間超過生命的1/3。

深度睡眠是人體睡得最熟、最香的階段,此時聽不到外面的任何吵鬧,也很難被别人喚醒,一覺醒來,會感到神清氣爽。而此刻,人體内的激素在大量分泌、免疫細胞、各種受損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在進行修複、疲勞在恢複、能量在儲存、消化系統在忙于吸收營養物資、廢物在大量排洩等。深度睡眠是孩子身體長高、智力開發;年輕人精力充沛;中年人身體強健;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保證。

解析

睡眠是指大腦為了将刺激和刺激聯結分配固化給相應神經細胞(重整信息)的需要,把興奮點(注意力)暫且轉移到原先興奮強度較弱的神經細胞,并由那些神經細胞接管人體的大部分生命活動,而原先接受處理内外刺激并做出反應的興奮度較高的神經細胞因防止沒有經過深加工的刺激聯結相互幹擾(信息過載),(也可以理解為生化能量有限而醒着時這些神經細胞以接受和處理刺激,創建和調用刺激聯結為主,睡眠時以整理、過濾和固化刺激聯結為主),必須大部分屏蔽内外刺激對這些神經細胞的作用的必要的生命過程。

精神疲勞體現為待處理或固化的刺激聯結過多,人本能的對刺激聯結儲存的不安、緊張和焦慮,睡眠起到消化這些刺激聯結的作用,這就表現為緩解疲勞。而睡眠質量不高是指屏蔽度不夠或睡眠時間不足以充分消化刺激聯結的現象。嗜睡則是病态的過多過久屏蔽。這些都是神經控制不足的表現。在睡眠中由于主動性活動減弱,人的體力也得到相應恢複。

睡眠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愉快狀态,通常發生在躺在床上和夜裡我們允許自己休息的時候。與覺醒狀态相比較,睡眠的時候人與周圍的接觸停止,自覺意識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說什麼或做什麼。處在睡眠狀态的人肌肉放松,神經反射減弱,體溫下降,心跳減慢,血壓輕度下降,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胃腸道的蠕動也明顯減弱。

這時候看上去睡着的人是靜止的,被動的,實際不然,如果在一個人睡眠時給他作腦電圖,我們會發現,人在睡眠時腦細胞發放的電脈沖并不比覺醒時減弱。這證明大腦并未休息。正如一座夜間的蜂房,外表看上去蜜蜂都已歸巢休息,但實際上所有的蜜蜂都在為釀造蜂蜜而通宵達旦地忙碌。

睡眠(sleep)高等脊椎動物周期性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和可逆的靜息狀态,表現為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和意識的暫時中斷。正常人腦的活動,和所有高等脊椎動物的腦一樣,始終處在覺醒和睡眠兩者交替出現的狀态。這種交替是生物節律現象之一。覺醒時,機體對内、外環境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并能做出有目的和有效的反應。

睡眠時則相反,機體對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肌張力下降,反射阈增高,雖然還保持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調節,可是一切複雜的高級神經活動,如學習、記憶、邏輯思維等活動均不能進行,而僅保留少量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例如,鼠叫可喚醒沉睡的貓;乳兒哭聲易驚醒乳母等。除了周期性這一特征外,睡眠還有可逆性和自發性。前者指睡眠狀态能被外界或體内的較強刺激所喚醒;後者則表示睡眠的發生是内源性的,盡管它有時在一定程度上受環境和一些化學因素的影響。

以上3個特征有助于區别睡眠和其他睡眠樣狀态,如冬眠主要由外界環境溫度降低引起,昏迷和昏睡則表現為睡眠狀态的不可逆性。催眠是由暗示所誘導的睡眠樣狀态,被催眠者的意識并未喪失,但其行為受催眠者的暗示所支配。有人研究,在睡眠過程中周期性地出現夢,并伴有獨特的生理表征,有人認為夢是獨立于覺醒和睡眠之外的第3種狀态。其實這3種狀态有着内在的密切聯系,如長時間覺醒會導緻“補償性”睡眠和夢的增加。

睡眠從來就是人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因為人的生命約有1/3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并且睡眠可以恢複精神和解除疲勞。自20世紀初,借助腦電圖的分析,發現睡眠時腦電活動呈現特殊慢波。1952年又有人發現睡眠過程中經常發生短時間的、快速的眼球運動,并伴有快速低幅的腦電波。這一重要發現導緻睡眠研究的蓬勃發展。

已經證明。睡眠是大腦的主動活動過程,而不是被動的覺醒狀态的取消;腦内許多神經結構和遞質參與睡眠的發生和發展(從而開展了夢的生理學研究以及臨床睡眠紊亂症的鑒别診斷和治療等)。但至今對睡眠的起源、發生和發展的機制,時相轉換的生理基礎,以及睡眠如何消除疲勞等重要問題仍然不甚了解。

正常睡眼的時相

睡眠由兩個交替出現的不同時相所組成,一個是慢波相,又稱非快速眼動睡眠,另一個則是異相睡眠,又稱快速眼動睡眠,此時相中出現眼球快速運動,并經常做夢。非快速眼動睡眠主要用于恢複體力,快速眼動主要用于恢複腦力.

慢波睡眠

根據人腦電波的特征,通常将此時相區分為4個不同的期,即相應于睡眠由淺入深的過程。第1期呈現低電壓腦波,頻率快慢混合,而以4~7周/秒的頻率為主,它常出現在睡眠伊始和夜間短暫蘇醒之後。第2期也是較低電壓腦波,中間插入短串的12~14周/秒的睡眠梭形波和K複合波,它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代表淺睡過程。第3期的腦電圖常有短暫的高電壓波,超過50微伏,頻率為1~2周/秒,叫做δ波。

第4期,δ波占優勢,其出現時間占總時間的50%似上,代表深睡狀态。因此,3、4兩期僅有量的差别,而無質的差異。一般認為慢波睡眠第4期具有消除疲勞的功能,因為人在長時間體力勞動或不睡後,在恢複睡眠中此期延續很久。随着睡眠由淺入深,意識逐步喪失,血壓略降,心率、呼吸減慢,瞳孔縮小,體溫和代謝率均下降,尿量減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減少,發汗功能增強等。

異相睡眠

它是在睡眠過程中周期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态。腦電圖呈現快頻低壓電波,類似清醒時腦波。自主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壓升高,腦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在男性則有陰莖勃起。此外,睡者時時翻身,面和指(趾)端肌肉不時抽動。在實驗動物還記錄到單個神經細胞的放電活動非但高于慢波相,有時還超過清醒狀态下的活動水平。

人的異相睡眠,和動物的一樣,表現出3個特征:

①低電壓,快頻腦波;

②頸部肌肉張力松弛以及脊髓反射被抑制,此時運動系統受到很強抑制;

③頻繁出現快速的眼球運動,同時在一些和視覺有關的腦結構,包括大腦皮層視區,出現高大銳波,統稱腦橋-膝狀體-枕區皮層波(PGO)。由于快速眼動隻存在于異相睡眠中,故後者常被叫做快速眼動睡眠。

睡眠時相的轉換

正常成年人入睡後,首先進入慢波相,通常依次為1~2~3~4~3~2等期,曆時70~120分鐘不等,即轉入異相睡眠,約5~15分鐘,這樣便結束第1個時相轉換,接着又開始慢波相,并轉入下一個異相睡眠,如此周而複始地進行下去。整個睡眠過程,一般有4~6次轉換,慢波相時程逐次縮短,并以第2期為主,而異相時程則逐步延長。以睡眠全時為100%,則慢波睡眠約占80%,而異相睡眠占20%。将睡眠不同時相和覺醒态按出現先後的時間序列排列,可繪制成睡眠圖,它能直觀地反映睡眠各時相的動态變化。

有些自主神經活動随睡眠過程的發展而變化,似和兩個時相關系不大。例如,體溫從睡眠開始便逐漸下降,5~6小時達最低點,然後又逐漸回升。有人提出,睡眠時仍能學習口述材料,可是腦電圖的分析證明,睡者實際上是處在朦胧狀态。夢呓多發生在慢波睡眠的第2期,而夢遊則無例外地發生在慢波第4期中,并且兩者一般都和夢的内容無關。

個體發生

新生兒平均每天睡16小時,嬰兒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至2歲時約睡9~12小時。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通常為6~9小時不等,一般認為7小時半是合适的。可是老年人的睡眠經常少到6小時。根據腦電圖的分析,新生兒的異相睡眠約占睡眠總時間的50%,并且入睡後很快就進入異相時期,成年人約占20%,而老人則不到20%。在成年人凡異相睡眠時間低于15%或高于25%的則被認為不正常。同樣,慢波相第4期也随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

至于睡眠與覺醒的周期更替,新生兒一天中約5~6次,嬰兒逐漸減少,學齡兒童每天約1~2次的睡眠。有些老年人又恢複一日睡幾次的習慣。以上随年齡增長所産生的睡眠變化可能和個體發育,特别是腦的覺醒系統的發育有關,此外也和家庭、學校環境以及社會活動的需要有關。在哺乳動物,随着腦發育進程的不同,睡眠的成熟過程也不相同,例如,初生小貓出生第1天幾乎都是異相睡眠,從第2天起出現慢波睡眠,一月後,接近成年貓的睡眠類型;大鼠則在出生後兩周内,幾乎全部是異相睡眠,一月後,異相睡眠縮短到10%;初生豚鼠異相睡眠不到10%,随後很快發展到低于5%。

種系發生

按照上述睡眠的3大特征:周期性、自發性和可逆性,并以動物的安靜不動和感覺敏感性降低作為衡量指标,則從高等脊椎動物才開始出現睡眠行為和腦電變化。在魚、兩栖和爬行動物,可以觀察到覺醒和睡眠的周期轉換,但無異相睡眠。至溫血動物鳥類,才有明顯的異相睡眠,約占睡眠時間的3~5%。哺乳類動物從鼠到象,都有明确的慢波相和異相睡眠,不過它們各自所占比重随種别而異。

若從動物生存競争角度來分析,大體可歸為兩類:一類是被獵食動物,如齧齒類、食草及反刍動物攝食後需要長時間咀嚼,因而睡眠時間縮短,異相睡眠也短,一般不超出5%,如母牛為1.6%,食蟻獸居然沒有異相睡眠;另一類是獵食動物,如食肉類,它們的進食快,有較多時間的睡眠,異相睡眠也較長,可達20%或更長,如貓、狗等都如此。

剝奪睡眠

實驗性地剝奪人或動物的睡眠是一種研究睡眠的生理意義及其必要性的可行方法。

剝奪全部睡眠

24~48小時後,腦電頻率變慢,近似慢波相第1期,但外觀行為正常。繼續剝奪,則警覺性降低,嚴重的會發生幻覺、谵妄或夢呓。3~4天後,任其入睡,在第一夜中慢波第4期明顯增多,而異相睡眠相應減少,在以後數晚,異相睡眠才代償地增多。一例11天不睡的青年,入睡後,慢波第4期和異相睡眠都明顯增加。相反,被剝奪睡眠的貓在第1夜增多的是異相睡眠,而不是慢波第4期睡眠。

剝奪部分睡眠

使受試者每天僅睡3~4小時,幾天後,異相睡眠或分比平時睡眠頭4小時内的異相成分加多。停止實驗後,受試者連續數夜多次出現異相睡眠。在長期每天隻睡4小時的受試者慢波第4期增多,第3期相應減少。在恢複睡眠過程中,慢波相無明顯變化。如将受試者睡眠縮短到3小時以下,則會影響第4期睡眠的發展,從而嚴重影響受試者的工作能力。

選擇剝奪睡眠某時相

如果選擇剝奪慢波第4期睡眠,則在恢複過程會代償地隻增加第4期睡眠;如選擇剝奪異相睡眠,也産生同樣的代償情況,許多心理學實驗結果表明,長期剝奪異相睡眠不産生明顯的心理紊亂;而長期剝奪全部睡眠的人,不能長時間工作,否則差錯加多。這可能和大腦皮層不能持久維持警覺狀态有關。此外,少數人還會發生短暫幻覺和荒誕行為。總之,這些實驗結果似不支持長期不眠或嚴重失眠會導緻精神變态的假說,可是從另一方面卻表明,長期缺乏睡眠極易引起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視、觸覺的錯亂等。

病态睡眼、失眠症、根據失眠發生的時間先後,可區分3種失眠症。

①發生在睡眠初期,表現為很難入睡,也是最常見的失眠症。

②表現為全夜時醒時睡。

③發生在睡眠終期,患者過早蘇醒,不能再入睡。這些患者的異相睡眠都少,并易誘發腦電的喚醒反應。從腦電圖分析波看,他們的睡眠時間總是比主訴的為多,失眠的後果并不嚴重,長期失眠者有時精神萎靡,可用藥物洽療糾正。

多眠症

表現為白晝多眠或瞌睡過多,或者夜間睡眠過久。患者睡眠期間心率并不減慢,說明患者在睡眠期間休息不充分。原發性多眠症多屬遺傳病,這和下丘腦功能障礙有關。此外,還有一種伴有食欲亢進,肥胖和呼吸不足等症的多眠症。

發作性睡眠症

發作時患者突然入睡,不能自控,但隻持續數秒至數分鐘,還經常伴發由肌張力喪失産生的猝倒。發作時腦電波和異相睡眠的相似,多屬先天性的。中樞興奮藥可減輕其症狀。

夢遊

此症發生在慢波睡眠的第3、4期,也是回憶能力最低的時期。與患者做夢無關。夢遊時大腦警覺性和反應性均降低,運動也欠協調。

遺尿症

多半發生在睡眠的前1/3時期,腦電波呈慢波第4期型式。遺尿開始即轉入2期或1期。喚醒後患者不訴夢境,若不喚醒,則在數小時内不再出現3或4期腦波。遺尿症可用藥物或其他方法治療。

睡眼機制

И.П.巴甫洛夫觀察到狗在不強化的條件反射實驗中會自然入睡,于是提出内抑制過程擴散到大腦皮層和皮層下結構便産生睡眠的學說。但以後的實驗研究未能提供更明确的支持論據。1949年意大利的G.莫魯齊和美國的H.W.馬古恩發現中腦的上行網狀激舌系統是産生大腦覺醒狀态的重要結構,随之有人設想,睡眠僅是覺醒活動暫時中斷的結果,而疲勞則是引起中斷的重要原因,這種認為睡眠為被動過程的看法,和切斷中腦或切斷感覺神經傳入纖維所造成的睡眠狀态的實驗結果相吻合。

長期積累的神經生理學實驗資料表明,局部電刺激動物下丘腦或腦幹的一些結構均可引起睡眠,以後人們發現異相睡眠中機體處于激動狀态,說明睡眠是一個主動活動過程,并提出存在“睡眠中樞”的觀點。從60年代起開展了大量實驗研究工作。莫魯齊等提出腦幹尾段存在睡眠中樞的假說。他們認為延髓和腦橋内存在上行抑制系統,這一系統的活動可以導緻睡眠。此系統一方面接受來自軀體和内髒的感覺傳入沖動,另一方面又受到前腦梨狀區皮層、扣帶回和視前區等結構的下行控制。

與此同時,M.儒韋提出關于覺醒-睡眠周期的單胺學說。他認為從藍斑前部發出的上行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維持大腦皮層覺醒态電活動,加上乙酰膽堿能系統的活動,才能完成注意、學習、記憶等高級功能;而黑質-紋狀體環路的多巴胺能系統,則維持覺醒的行為表現,至于睡眠過程,則由中縫核群前段發出的上行5-羟色胺能系統維持慢波睡眠,而其中段核群一旦觸發藍斑區域細胞活動後,後者的上行沖動激活大腦皮層電活動,使之出現快頻低幅波,同時,其下行沖動則抑制脊髓運動系統,從而形成異相睡眠。

但作者未說明睡眠怎樣開始。應當指出,這兩種假說并無根本分歧。因為他們争論的僅是和睡眠有關的腦結構的部位。當今許多工作正是沿這兩種設想向縱深發展。從70年代起,莫尼埃和J.R.帕彭海默分别從入睡的兔和羊腦内提取出多肽物質,将它注入另一隻動物腦室内,可誘導δ波,酷似慢波睡眠。這一發現為睡眠機制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

睡眠對于大腦健康是極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并且必須保證高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麼會危害生命或對大腦就會産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複,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青少年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就應适當增加睡眠的時間,比如夏天午睡片刻,并且要設法改善睡眠狀況等。

按照一般的觀點,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就會嚴重影響大腦的機能,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青少年學生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總之,一個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正當的良好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會頭錯腦脹、全身無力。睡眠與健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甚為密切。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提高睡眠質量也沒有特效方法。研究發現,有四個要素對睡眠質量有很大影響,"哪四要素呢?"。就是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勢,睡眠的時間,睡眠的環境。

健康睡眠

現代的各種媒體上不斷的宣傳在22點到23點睡覺是最好的,原因是:晚上12點到3點,是人的深度睡眠期,隻要這三個小時睡好了,保證一天有精神,如果錯過了,會對身體産生很不好的影響。而從入睡到進入深度睡眠一般要30-60分鐘,所以,晚上10:00-10:30睡覺最好。

然而這樣的“觀察”是比較“片面”的。這是因為“觀察者”是以“睡覺一定要在晚上”為“前提”進行觀察的。

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看看“現實狀況”就知道了:城市裡上“夜班”的工作者,特别是“夜班司機”都是晚上工作,早上睡覺的,如果上述的發現是“正确”的,那麼這些上“夜班”的人,就都死光了,或者至少都是感染了各種各樣的“疾病”,最後不能工作等。然而他們卻都活得好好的,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并且“白天”與“晚上”的區别在現代社會裡,真的很小很小,因為如果您在中國的晚上,搭飛機到了“美國”,但那裡卻是“白天”,那麼我們是要睡覺呢還是不睡覺?而我們都有“電燈”,又多數時間在“室内”等。

那麼身體默認的“生物鐘”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做到“工作”與“休息”時間的“最優化配置”?

您隻要做一個小實驗您就會知道了:當您拿一天晚上來看“連續劇”進行“通宵”,等到早上6點開始“睡覺”,最後您将會在下午12點-14點自然“蘇醒”過來。這時,您隻要算一算睡眠時間,您就會知道:剛好是6-8個小時。您覺得這是個“偶然”嗎?為什麼它就不是按照您長期以來的“起床”時間7-9點呢?

那麼也就是說:默認的“生物鐘”的“睡眠時間”,就是在睡後的6-8小時“蘇醒”;而什麼時候“睡覺”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且隻要您“睡覺”了,那些睡後會發生的“生理活動”還是會照樣進行的,或者說:隻要您的“睡眠時間”足夠了,無論您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睡覺的,都不會影響您的“身體健康”;而“作息時間”,隻是一個“習慣”而已,是可以随意改變的。當然,一個新習慣的養成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一般是3-6天,所以這種習慣的交替最好不要太頻繁。

這樣大家才可以“安心”的進行各種“加班”或“上夜班”的活動了,否則總是會有一定的“心理障礙”,那就不太好了。

一般睡覺時間:

1.正常人睡眠時間8--10小時.

2.美容覺的時間10點--淩晨2點。

3.長時間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時,幾年下來會容易内分泌失調,生理時鐘也會亂掉

4.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覺,因為長身體時生物鐘的需要

5.青少年應該在晚上10:00左右睡覺

6.至于愛美的人,應該在淩晨2:00之前睡,(在午夜12:00之前睡覺最好)因為皮膚在淩晨2:00前新陳代謝

7.老人應該在晚上9:00--10:00之間睡覺比較好。

還有:晚上12:00一定要去睡覺,每個人的體内都有生理時鐘,在不同時間擔負着不同的生理作息使命,可别輕易忽視了哦!

生理時鐘說明:

1. 00:00--01:00 淺眠期--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适者易在此時痛醒。

2. 01:00--02:00 排毒期--此時肝髒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态,讓肝髒得以完成代謝廢物的作用。

3. 03:00--04:00 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4. 09:00--11:00 精華期--此時為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為工作與學習的最佳時段。

5. 12:00--13:00 午休期--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正午不可飲酒,易醉又傷肝哦!

6.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發揮淋漓的極緻時段!

7. 16:00--17:00 低潮期--體力耗弱的階段,最好補充水果來解饞,避免因饑餓而貪食緻肥胖。

8. 17:00--18:00 松散期--此時血糖略增,嗅覺與味覺最敏感,不妨以準備晚膳來提振精神。

9. 19:00--20:00 暫憩期--最好能在飯後30分鐘去散個步或沐浴,放松一下,纾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10. 20:00--22:00 夜修期--此為晚上活動的巅峰時段,建議您善用此時段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思慮周密的活動。

11. 23:00--24:00 夜眠期--經過鎮日忙碌,此時應該放松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别讓身體過度負荷,那可得不償失哦!

上一篇:商後母戊鼎

下一篇:健忘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