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薊

洋薊

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
洋薊(拼音:yang jì。學名:Cynara scolymus,英語Artichoke,意:Carciofo),又名食托菜薊、菜薊、朝鮮薊、法國洋薊(french artichoke)、球洋薊(globe artichoke),是一種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香港一般按其意大利語音譯作雅枝竹或亞枝竹。它的花蕾可以用來煮菜,最初經由意大利料理而傳入華人社會。[1]
    中文名:洋薊 拉丁學名:Cynara scolymus 别名:食托菜薊、菜薊、朝鮮薊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木蘭綱 亞綱: 超目: 目:菊目 亞目: 科:菊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菜薊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加利福尼亞、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地中海其他土壤肥沃潮濕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二名法:Cynara scolymus

形态特征

根系發達。株高1.2m左右。羽狀裂順大而肥厚,密生茸毛,多分枝6-7月間枝端生肥嫩花蕾,主莖花蕾最大,稱王蕾。一般每株有花蕾3-8個,呈紫綠色,内層約40%的苞片較嫩,一個花蕾可食部分約15-50g,種子似小麥種,扁橢圓形,裼白色,千粒重44g左右。

生長習性

一般2、3年生的産最較高,4年以後需要更新。冬天地上部枯死,來年春天又發出新株。喜溫涼氣候,耐短期輕霜,喜濕潤、忌幹熱。宜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要求陽光充足,尤以抽花莖時,天氣晴朗則花莖、花蕾抽生粗而多。

分布範圍

洋薊原産地中海西部和中部地區,在古代已傳到地中海東部地區。那時食用其嫩葉而非未成熟花頭。其花供食用的類型最早于1400年左右見于意大利的紀錄。時下洋薊廣泛種植于加利福尼亞、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地中海附近各國及其他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潮濕的地區。

栽培技術

環境條件

喜冬暖夏涼的氣候條件,種子發芽适溫20℃左右,植株生長最适溫度13--20℃,高于34℃生長受抑制,低于3℃停止生長,能耐-2℃暫時低溫,低于-7℃莖葉凋萎。花蕾形成期适溫16--24℃;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輕壤土種植。需肥量較多,宜氮、磷、鉀與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抽花莖現蕾期為水分臨界期,不能缺水,整個生長周期均不耐澇,不能澆水過多,雨後畦溝積水易引起爛根;要求較強的光照條件,尤其在抽生花莖時期,陽光充足能形成寬大肥厚的葉片,花莖粗壯數量多,花蕾就多。

種苗繁殖

1、分株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的成年植株,在10月上中旬挖出,将有5片葉以上的大分蘖苗切下,在1.5m深的溝中假植,上面覆蓋土和草簾保溫,保持溝内溫度2--3℃,第2年春季定植。長江以南溫暖地區可以秋季直接定植,要注意每株帶有一定數量的根系。5片葉以下的小苗切下栽在日光溫室的苗床中,株、行距為15cmx15cm,及時中耕和澆水追肥,保持室溫15--20℃,夜間10℃左右,待來年春季長至5片葉以上時定植。

2、播種育苗

朝鮮薊春秋可育苗播種。春季在3月中下旬播種,秋季在9月中旬播種,667平方米大田用種600--800粒,因種皮厚且堅硬,先将種子在55℃溫水中浸30min(分鐘),要不停用木棍攪動種子,當水降至常溫後再浸12--16h(小時),撈出用清水沖洗後再用濕棉布包好,放至20℃左右條件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後播種。用72孔塑料穴盤或6cmx6cm的營養缽育苗,以草炭和蛭石為基質。苗期溫度18--20℃,盡量少澆水,2片葉以後适當追肥和葉面噴肥。苗齡40--45d(天),有5--7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整地定植

選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種植,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細碎有機肥3000kg以上,耕深25m以上,平整後按1--1.5m的間距做成50cm寬,20cm高的小高畦,上鋪地膜。春季10cm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方可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80--100cm,667平方米栽500--700株,栽植深度20cm左右,栽後及時澆水。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洋薊營養豐富,在每100克可食部位中,含水80.5克,脂肪0.2克,蛋白質2.8克,糖類9.9克,維生素A160mg,維生素C8mg,鈣51毫克,磷69毫克、鐵1.5毫克,還有對人類有益的菜薊素,天門冬酰胺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等。在洋薊所含有的療效成人中,以洋葡酸(Cynarin)最令人熟知,它是一種由桂酸的衍生物。

洋薊酸能夠:提高肝髒的活力促進排除肝髒中的毒素(如消化蛋白質所産生的氨)促進肝髒細胞的再生增進膽汁的分泌和脂肪的消化(調節體内的膽固醇)洋薊所含有的其他療效成份有:類黃酮(Fiavonoid:Luteotin,Cynaosid,Scdymosin等)苦味素(Sesquiterpenlacton,其中50%為Cynaropikrin)這些療效物質都有輔助洋薊酸保護肝髒和促進肝髒排毒的功能。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有益的生理效應。對惡性細胞有相當功效。對血管紫癜有緩解作用。常食洋薊有治療慢性肝炎、降低膽醇以及治療消化不良,改善胃腸功能、增加膽汁分泌和便秘、腹瀉、惡心、嘔吐等的功效,刺激膽汁的分泌,有防止動脈硬化、保護心血的功能。

食用價值

洋薊可作為觀賞蔬菜,芳香蔬菜,調味蔬菜,保健蔬菜,亦可新鮮生吃,其味清甘鮮潤,也可作火鍋燙等。其口感類似鮮筍與蘑菇之間,相當可口。具有消渴解酒之功效,可配以精肉、橄榄油、檸檬汁、辣椒、大蒜和鹽等調味配料清炒,味道鮮嫩爽口。同時亦可作湯料配以家禽肉類炖、煲,營養豐富,清肝明目,健身養顔。女士食用有助于保護肌膚,顔面潤澤。

洋薊花球除花蕾内花苞可直接生、熟食用外,其花蕾外包的花瓣也可充分加以利用,剝下的外圍粗纖維花瓣可曬幹直接泡酒服用,亦可制成薊茶泡水飲之,其味帶有特殊花類清香,口感清爽,甘味持久,是一種獨特而别有花味的“菜薊茶”。

白煮洋薊

1、洋薊一隻。用廚房紙擦一擦。準備一盆水,裡面放入鮮檸檬片。

2、把兒切掉,将外邊的一些老葉片掰掉,用剪刀把葉片上的尖刺剪掉。

3、一切兩半,立刻用切開的檸檬擦擦,防止氧化變色。

4、用勺子将有毛毛的部分挖去,浸在放了檸檬的清水裡,5-10分鐘。

5、鍋内燒熱水,水滾以後放洋薊進去煮。個頭小的煮15-20分鐘即可,個頭大的需要煮半小時。

6、橄榄油、意大利紅酒醋、鹽和黑胡椒調成蘸汁,配煮好的洋薊吃。

上一篇:五香藤

下一篇:豬毛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