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

洋水仙

石蒜科水仙屬植物
洋水仙,又名黃水仙、喇叭水仙,拉丁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是石蒜科、水仙屬植物,原産于地中海沿岸地區, 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由于洋水仙是溫帶性球根花卉,喜好冷涼的氣候,忌高溫多濕,生育适溫為10~15℃。在我國南方不易培養開花球,每年均由國外進口球根,經短期培養而開花,開花觀賞後即可廢棄,來年再購買球根栽培。[1]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地中海沿岸地區,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地。我國在19世紀末就已引進了洋水仙,現部分城市有零星栽培。
    中文名: 拉丁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水仙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洋水仙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英格蘭和威爾士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洋水仙 中文别名:喇叭水仙、黃水仙 花語:新的開始,欲望

形态特征

鱗莖球形,直徑2.5-3.5厘米。葉4-6枚,直立向上,寬線形,長25-40厘米,

寬8-15毫米,鈍頭。花莖高約30厘米,頂端生花1朵;佛焰苞狀總苞長3.5-5厘米;花梗長12-18毫米;花被管倒圓錐形,長1.2-1.5厘米,花被裂片長圓形,長2.5-3.5厘米,淡黃色;副花冠稍短于花被或近等長。花期春季。

生長習性

喜好冷涼的氣候,忌高溫多濕。

地理分布

原産于歐洲西部,分布于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英格蘭和威爾士等地。在歐洲的很多花園中都有生長,野外生長于森林、草地和岩石地面上。自19世紀起,英國的黃水仙大量減少,這是由于農業耕地增加、森林砍伐以及園藝用鱗莖的大量挖掘。

品種分類

常見分類

紅口水仙:原産法國、希臘至地中海沿岸。鱗莖較小,葉寬線形,粉綠色。花莖花葶與葉等長或略高。頂生一花。花被片純白,副花冠淺杯狀,邊緣紅色,頗為嬌豔,有芳香。花期4月。休眠期很短,宜早栽種。

丁香水仙:鱗莖較小,葉狹線形,表面有凹溝,鮮綠色。花莖與葉等長。頂生花2~6朵,鮮黃色,副花冠也為鮮黃色,邊緣波狀。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單朵花開放7~10天,芳香。耐寒,鱗莖繁殖系數20以上。種子5月下旬成熟,秋播5~6星期出苗。喇叭水仙耐寒性強,好光照,也耐陰,喜水分,喜肥沃,适宜在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長。

類似植物

洋水仙與中國水仙的區别

洋水仙與水仙(中國水仙)同為石蒜科水仙屬的植物,是水仙屬的不同物種,都是深受人們歡迎的花卉。正如她的名字,洋水仙,是漂洋過海從外國引進的品種,而水仙則原産于中國。這兩類水仙外形上比較相似,但仔細辨别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洋水仙的花比水仙的花大許多,而且顔色更加多變、豔麗。水仙花除了外面的六片花瓣以外,在中間還有一個像衣領一樣的構造稱為"副冠",中國水仙的花瓣一般白色(稀有黃色),副冠金黃色,洋水仙的花瓣和副冠的顔色都很多變化,有白色、紅色、黃色等各種顔色,不同的顔色組合在一起,使得洋水仙的品種非常繁多。而且,洋水仙副冠的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裙邊,有的像碟子,有的幾乎平貼在花瓣上。這些形态上的差異都是人們長期栽培變化的結果。

第二,洋水仙的花香味不如水仙那麼濃重。走在洋水仙叢中,你聞到的隻是一般草花的香氣,是一種大自然的春天的氣息,而不像中國水仙那樣在較遠處就被她那濃香吸引過來了。

第三,洋水仙每根花葶裡一般隻長一朵花,而水仙的花葶一般長着3~8朵花。

第四,洋水仙的花期比較晚,一般在早春至仲春的3月至4月間比較溫暖的時節,而水仙的花期在冬末春初的1月至2月間,氣候相對寒冷的時節。

第五,洋水仙的鱗莖分枝比水仙少。我們都看到過水仙的鱗莖,一個鱗莖上往往有好幾個

芽苞,每一個都會長出一個花葶,我們在購買水仙的時候往往說一個箱子裡裝得越少越好,因為那樣的鱗莖必然很大。但是,洋水仙的鱗莖一般隻有2~3個芽苞,整個鱗莖相對來說要小不少。此外,洋水仙鱗莖的外表皮是黃褐色的,比較幹,很容易剝下來,水仙的則顔色比較深,不容易剝下。

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國水仙主要有兩大主産地,一是福建漳州,二是上海崇明。這兩個地方産的水仙是同一種水仙,區别在于栽培方法不一樣。漳州水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仙,是栽培在水裡的,而崇明水仙是種植在土裡的。由于栽培方法和産地不同,同一種水仙就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崇明水仙一般個子更矮小而緊密,花少而嬌豔,香氣更重。中國水仙雖然不如洋水仙品種多,但也有幾種品系,比如花瓣有重瓣單瓣之分,植株的高矮也有所不同,加上鱗莖雕刻大師的加工,也是千變萬化的。

栽培技術

球根培植

由于洋水仙是溫帶性球根花卉,喜好冷涼的氣候,忌高溫多濕,

生育适溫為10~15℃。在中國南方不易培養開花球,每年均由國外進口球根,經短期培養而開花,開花觀賞後即可廢棄,來年再購買球根栽培。

購買球根時要查明球根是否經過冷藏處理,若是未經冷藏處理的球根,買回後要放到8~10℃的冰箱内冷藏40~50天,以打破其休眠期,再栽培可有效促進開花。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從1987年開始引進洋水仙進行促成栽培,供應每年的春節花市,大受群衆的歡迎。

經過冷藏處理的洋水仙球根,在春節前50天進行種植,栽培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肥沃砂質壤土為佳,土中預埋有機肥,或使用經用有機肥堆漚過的泥炭土拌少量的河沙種植效果亦好。通常視種植盆的大小采用叢植的形式每盆種3~5個種球,球根必須用泥土完全複蓋。種植後移至日照約為50%的半蔭處,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當葉芽伸出土面後,再将盆栽移至日照約為70~80%的環境下栽培。

生長期間每兩個星期用磷酸二氫鉀稀液淋一次,亦可施少量的氮肥。生長适溫15~20℃。可采用不同的光照度、濕度和溫度來調節開花期,以達到春節剛好開花的目的。

種植方法

洋水仙的繁殖常用分球繁殖,自然繁殖率可達4~5倍。一般在秋季進行。

繁殖時将母球兩側分生的小鱗莖掰下作種球,另行栽植即可。為了能加速繁殖,母球種植宜淺不宜深。過深,所發生的子球較少。另外,用切片将充實的鱗莖自莖盤向頂部交縱切3~4刀,深度約為鱗莖的一半。切割後将鱗莖置于清潔幹沙中,使其産生愈傷組織,再放入21℃繁殖箱内培養。當溫度升高至30℃,相對濕度85%時,3個月左右會産生多數子球,取下子球即可分植。子鱗莖需在3~4年的種植才能成為開花鱗莖。

洋水仙的播種繁殖在9月中旬進行,播種土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粗沙混合配制,經消毒後用于播種。播種後細管理,翌春發芽形成小植株,初夏時葉、根枯萎,形成小鱗莖。播種小鱗莖要培育4~5年才能開花。

觀賞價值

洋水仙花形奇特,花色素雅,葉色青綠,姿态潇灑,常用于切花和盆栽,實是春節等喜慶節日的理想用花,亦适合叢植于草坪中,鑲嵌在假山石縫中,或片植在疏林下、花壇邊緣。

基本文化

黃水仙是威爾士的國花,也是英國格洛斯特郡的郡花。

花語

一是“純潔”,或作“純潔的愛情”,專用于婦女,贊揚其品德。二是“吉祥”,用于親友及其家庭,祝願走好運。

上一篇:落地生根

下一篇:茶花鳳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