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鑽石模型

波特鑽石模型

分析國際競争優勢的工具
波特菱形理論又稱波特鑽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鑽石理論及國家競争優勢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的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個國家如何形成整體優勢,因而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争力。
    中文名:波特鑽石模型 外文名: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别名:波特菱形理論

産生背景

有關國與國之間從事貿易的利弊分析和國際貿易理論學說發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理論學說也分流多派。

從十六至十七世紀時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重商主義理論”,到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倡導自由貿易的國際貿易“絕對優勢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到本世紀初期強調國家資源優勢的“Heckscher—Ohlin理論”.

到六十年代中期雷蒙·弗農提出的“産品成長階段理論(又叫産業生命周期理論)”,再到七十年代出現的着眼于有限市場、規模經濟和捷足先登者優勢的“新貿易理論”等,無不試圖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面對飛速發展變化的世界經濟與貿易格局,提出更完善、更貼近現實的國際貿易理論。

1990年,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他的《國家競争優勢》一書,書中提出的“國家競争優勢”理論(也稱“波特菱形理論”),便是這一系列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最新成果。

邁克爾·波特進行國家競争優勢理論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确定在國際經濟和貿易競争中,為什麼有的國家成功,而有的國家卻失敗。波特的《國家競争優勢》一書及其理論是他與同事對遍布十個國家的一百個行業進行研究後的成果。

如同在他之前的新貿易理論學者們一樣,波特認為現有的國際貿易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問題的關鍵是應當揭示為何一個國家在某個特定行業能夠獲得國際性的成功并進而取得壟斷性的行業地位。譬如,為何日本在汽車工業經營如此出色?為何瑞士在精密儀器設備和化學藥品生産和出口領域獨領風騷?為何德國和美國在化學工業占盡優勢?

從國家資源角度論述國際經濟貿易的Heckscher—Ohlin理論無法圓滿回答這些問題,比較優勢理論也隻能給出部分的解釋。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瑞士在精密儀器設備和化學藥品生産和出口領域獨領風騷,是由于它在這些行業最有效地運用了它擁有的資源。這固然正确,但卻依然無法解釋為何瑞士能夠在該行業比英國、德國或西班牙有更高的生産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試圖揭開這個謎。

理論内容

國家競争優勢理論的邏輯起點應當是絕對優勢理論。國家優勢理論最早源于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論或稱絕 對成本論。該理論認為每個國家均有其絕對有利的适合某些特定産品生産的條件,如果各國都按照其絕對有利的生産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産并彼此交換産品,那麼它們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從而有效地提高生産效率,增加貿易各國的物質财富和社會福利。實際上這也是競争,不過這是一種低層次自然禀賦差異的競争罷了。

斯密理論固然正确,但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各國都存在有别于别國的自然禀賦,或後天的有利生産條件,即一個國家在某種産品的生産上有絕對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生産上都沒有絕對優勢,那麼這個國家是否可以參加國際分工呢?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解決了這一問題。

根據斯密的觀點,一個國家輸出的商品一定是生産上具有絕對優勢,生産成本絕對低于他國的商品,大衛·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這一觀點,他認為一個國家不一定生産各種商品,而應集中生産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出口在生産率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進口在生産率方面具有比較劣勢的商品,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生産總量提高社會福利水平。這就是比較優勢論。

比較優勢論成功地解決了絕對優勢論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但到底什麼原因造成了各國在生産不同産品上的比較成本差别呢?在這方面,Heckscher—Ohlin要素禀賦理論作出了合理的解釋。

根據該理論,在不同國家同種産品的生産函數相同的條件下,比較優勢産生的根源在于各國生産要素相對禀賦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産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國應當生産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充裕生産要素的産品,而進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稀缺要素的産品。

上述理論在解釋現實中的某些貿易形态上相當成功,并在較長時期内構成了國際分工與貿易理論的主流,但它們終究隻是粗略考察供給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忽略了需求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此外,國際貿易已經漸漸向着要素禀賦、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間的貿易發展,收入越高的國家之間,其相同産業中相似産品的“産業内貿易”越發達,這無疑構成了對要素禀賦理論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湧現了諸如新要素貿易理論、收入偏好理論、産品生命周期理論、産業内貿易理論等各具特色的解釋框架,大大深化了人們對國際分工、貿易和競争的理解。

但由于它們隻是對貿易現實的某一方面進行的解釋,又各有自己的特殊假設,相互之間以及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間尚未建立起有機的聯系,所以還存在着相當的局限性。貿易實踐的發展,呼喚着更具統一性和說服力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出現。

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ter)1990 年出版了《國家競争優勢》一書,書中提出的“國家競争優勢”理論(也稱“波特菱形理論”),發展了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實現了從比較優勢到競争優勢的飛躍。

波特的“鑽石”模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争地位的全新方法,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觀點或相互聯系的企業、供應商、相關産業和特定地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群體,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思考經濟、評估地區的競争優勢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種新方式。

波特的理論已經指導了新西蘭和其他地方國家競争力的重新評估。他的觀點和親身參與研究形成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如荷蘭、葡萄牙、哥斯達黎加和印度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美國的麻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巴斯克縣等地區。上百種集群戰略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競争時代,這種開拓性的研究已經成為衡量未來所有工作必需的标準。

波特指出,推進企業走向國際化競争的動力很重要。這種動力可能來自國際需求的拉力,也可能來自本地競争者的壓力或市場的推力。創造與持續産業競争優勢的最大關聯因素是國内市場強有力的競争對手。

波特認為,這一點與許多傳統的觀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認為,國内競争太激烈,資源會過度消耗,妨礙規模經濟的建立;最佳的國内市場狀态是有兩到三家企業獨大,用規模經濟和外商抗衡,并促進内部運作的效率化;還有的觀念認為,國際型産業并不需要國内市場的對手。

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個國家中,強有力的國内競争對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産業中。在國際競争中,成功的産業必然先經過國内市場的搏鬥,迫使其進行改進和創新,海外市場則是競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護和補貼下,放眼國内沒有競争對手的“超級明星企業”通常并不具有國際競争能力。

波特鑽石模型

是分析國際競争優勢的工具,邁克爾 波特 認為影響一個國家某一個行業國際競争優勢由以下六點:

(1)生産要素

(2)需求狀況

(3)相關産業

(4)企業策略、結構或競争對手

(5)政府行為

(6)機遇

這六個因素畫在圖上像一塊鑽石,所以稱之為鑽石模型。

上一篇:保安局

下一篇:上行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