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樹

泡桐樹

植物
泡桐樹,為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屬(Paulownia)物種的統稱。屬于落葉喬木。泡桐樹又被稱為白花泡桐、大果泡桐,原産于我國,多生長在南方地區。[1]共7種,除東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區正在引種。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撾也有分布,有些種類已在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引種栽培,主要用其木材。我國具有完整的泡桐屬植物種群,這為選育良種,實現泡桐生産良種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泡桐為玄參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泡桐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泡桐樹 分布:除個别種【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分布到越南、老撾外,其他各種均為我國所特有

簡介

泡桐為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屬(Paulownia)落葉喬木。原産我國,除個别種【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分布到越南、老撾外,其他各種均為我國所特有。我國具有完整的泡桐屬植物種群,這為選育良種,實現泡桐生産良種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泡桐樹是一種喜陽植物,喜歡在排水良好的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中生長,在栽培期間要多加氮肥。而且植株的适應性很強,不論是在酸性或者堿性土壤中都正常生長,而且耐寒性也較強,在我國多個地區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泡桐樹皮灰色、褐色或黑色。幼樹樹皮光滑但皮孔顯著,大樹逐漸縱裂。葉枝稀疏,樹冠呈圓錐狀或傘狀。大多數樹種屬假二杈分枝頂芽越冬後枯萎。

葉對生,葉大而長柄,随樹齡增大葉面積逐漸變小,花序為聚傘圓錐形,花具柄,花萼肉質,倒圓錐狀或鐘狀,花冠大,紫色或白色。果為蒴果,卵狀或橢圓狀,種子橢圓狀,很小,數量多。

各種概況

我國泡桐天然類型很多,包括野生型和半野生型,泡桐種源分布數量在世界上是最豐富的國家。據中國農林科學院初步調查,我國泡桐有九個種和兩個變種。

即白花桐、蘭考桐、楸葉桐、毛桐、台灣桐、鄂川桐、南方桐、川桐、米氏泡桐(海南島桐)。一個變種為光泡桐,是毛泡桐的變種;另一個變種為成都泡桐,是鄂川泡桐的變種。

(一)白花泡桐

泡桐(中國植物圖鑒)、大果桐(河南)、大泡桐(四川),P.fortunei(Seem)Hemsl

樹幹通直高大,是本屬幹形最好的種。葉長卵狀心形,背面為長柄樹枝狀毛。花序枝窄小,成圓柱狀或窄圓錐狀,是本屬最小的。花萼淺裂至1/4鐘狀,毛一般在開花前就開始脫落,開花時極大部分脫光。

花冠白色或淺紫色,腹部皺褶不明顯,基部稍前弓曲,上唇至檐部處向下唇壓扁然後反卷,花長8—12厘米。果長6—11厘米,殼厚3—5毫米。花和果均為本屬最大的。生長迅速,高可達40米以上胸徑近3米。

本種是南方分布最廣的種;遍布于長江以南,東起台灣,西至雲南最西面的高黎貢山;南到兩廣直至越南和老撾的北部。普遍存在于100—500米低海拔地區,雲、貴、川山地及鄂西可分布到1500米。

解放後引種到陝西武功、山東泰安和北京,現在北方地區分布較為廣泛。

(二)鄂川泡桐

主幹較通直,樹皮在7—8年生前呈灰白色,較光滑。葉卵狀或長卵狀心形,成熟葉厚革質,上面光滑具光澤,背面密生具有長的毛發狀側枝,短柄樹枝狀毛,花序枝較長,一般40厘米左右。

花序枝呈窄長的圓錐狀,有時不具側枝呈長的圓柱狀,聚傘花序總梗一般短于花序近2倍。

萼淺裂1/3—1/4,萼筒較細長,開花時毛一般不脫落,以後逐漸脫落或不脫落,花紫色,長7—8厘米,内有紫色細斑點,花冠漏鬥狀。

果矩圓狀橢圓形,4—6厘米。先端往往偏向一側。成熟果被毛大部不脫落。分布于鄂西的恩施地區、川東及四川盆地,野生或栽培。多在海拔200—600米低海拔丘陵山地。自然接幹性強,果形似楸葉泡桐,但花冠形狀、葉形、被毛和自然分布區等均不同于楸葉泡桐。

它與鄂川泡桐的區别主要是成熟葉光滑無毛,花冠内無紫色斑點,成熟果大部脫毛,一般不結實,過去有人誤認是川泡桐,顯然是不正确的。

果矩圓狀,長4—6厘米,最寬處直徑1.5—2.5厘米,果殼厚2—2.5毫米。

有明顯總梗的聚傘花序,淺裂的萼片等等,明顯區别于川泡桐。它的分布區别與川泡桐。它的分布區基本與鄂川泡桐相吻合,它自然接幹性強,在四川盆地大量栽植。

(三)楸葉泡桐

山東泡桐(山東)、無籽桐(河北)、小葉桐、楸皮桐、麻杆桐(河南)、楸桐(山西),P.catalpifolia Gong Tong。

主幹較通直,分枝角度小。一般于主幹夾角小于40°。葉長,長卵狀心形、長為寬的近兩倍,下垂,背密生短柄樹狀毛,上面無毛。花序枝圓錐狀或窄圓錐狀,矩傘花序總梗幾乎與花柄等長,花萼淺裂至1/3—2/5,萼筒呈狹圓錐狀,被毛。

開花時逐漸脫落、花冠淡紫色長7.5—8厘米,筒内常密布紫色細斑點,花冠筒較細,呈管狀漏鬥狀,中部直徑1.5厘米、檐部直徑不超過3.5厘米。果矩圓形,長4.5—5.5厘米,果殼厚2—2.8毫米。

本種分布東起膠東半島,沿黃河流域經太行山和中條山向南至豫西山地,向西至陝西洛河下遊地區,北到北京、南至淮河流域,河南西部山地可分布至海拔1000米以上。

(四)蘭考泡桐

大桐(山東),P.elongata S.Y.Hu。

本種樹幹為間歇接幹型,即往往以形成徒長枝向上接幹,所以樹冠往往是兩層樓式,不象前幾種為圓錐形樹冠。葉形為卵狀心形,全緣或有時基部具角,背面為無柄的樹枝狀毛,上面無毛。

花序枝為圓錐狀,大部不超過30厘米。

萼淺裂1/3—1/2,花冠7—9厘米,淡紫色漏鬥狀,直徑2厘米以上,檐部直徑4厘米以上,冠内密布紫色細斑點。果為橢圓狀卵形,果殼厚為1.5—2毫米。在華北地區往往結果很少,但到長江流域結果顯著增加。

本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遊至黃河中下遊,是北方幾種泡桐中生長較快的。已在河南、山東、河北、陝西、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廣泛栽植。引種到四川省也生長良好。

(五)南方泡桐

P.catalpifolia Gong Tong。

樹圓錐狀或廣圓錐狀。葉心圓形,葉背密生樹枝狀毛和粘質腺毛,初生葉往往帶紫色。圓錐花序枝寬大,一般40厘米以上,長達80厘米,在下部的聚傘花序具短總梗,上部的總梗短而及不明顯。

花萼開花後部分脫毛,少不脫毛,淺裂達1/3—2/5,花冠紫色,長5—7厘米,腹面有兩條縱摺。果橢圓狀、長約4—5厘米,果殼厚1.2—2毫米。結實多。

本種分布區:東起浙江、福建經江西至廣東北部、湖南以及川、鄂、湘、黔四省交界的山區。在浙江、福建、川東的丘陵山地均建有野生。

從本種的形态特征來看,處于白花泡桐和台灣泡桐之間,而且分布區與這兩個種相吻合,所以我們有理由推測,它可能是白花泡桐和台灣泡桐的天然雜交種。本種的變異比較大,從形态上有的偏似白花泡桐、有的偏似台灣泡桐的不同類型。

(六)川泡桐

P.fargesii Franch。

樹冠傘狀或圓錐狀,成熟葉卵圓狀心形,全緣或微波狀,葉背面具黃色,長樹枝狀毛,毛的“幹”部粗壯,分枝較稀少,近無毛,幼葉上面具無柄的樹枝狀毛和腺頭毛混生。

花序枝廣圓錐狀,側枝稀疏粗壯,下部聚傘花序總梗無或極短,上部無總梗,花萼深裂,稍過半不脫毛。

成熟果期萼一般不反折,花梗密生黃色星狀毛和軟鱗片,花紫色或白色花冠長6—7厘米、基部突然膨大呈鐘狀,蒴果卵球形長3—5厘米,最寬部2—2.5厘米,果皮厚1毫米左右殼質,結實多。

本種分布區:湖北西部的神農架南坡、宜昌地區和湖南西部以及四川、貴州、雲南山地。大多為野生,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在四川野生可達2000米。溝谷最高達2400米,據記載雲南東北部分布到2490—2990米。

(七)台灣泡桐

糯米泡桐(廣西)、鐵泡桐(四川),P.kawakamii Ito。

樹冠傘形。葉卵圓狀或廣卵狀心形,成熟葉背面毛為直帶關節的單毛,隻有單個分叉的毛、星狀毛和腺頭毛混生,葉粘手。花序枝為廣圓錐狀,分枝稀疏、粗壯。聚傘花序無總梗。

花萼深裂過半,不脫毛。花冠長3—5厘米,為本屬最小者,蒴果卵球形,果小長2—2.5厘米,寬2厘米。果殼薄殼質,不足1毫米,結實多。

種子長圓形,種翅褐色,包括種翅長2.5—3.5毫米,寬2.5毫米,也為本屬最小的。本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東南各省,包括: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等省區,鄂西南、川東南也有分布。

大多生長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多野生。本種從果的大小來看。顯然存在大果和小果兩個類型。

(八)毛泡桐

籽桐(河南),P.tomentosa(Thunb.) Steud。

樹冠傘形。葉廣卵圓狀心形,背面具長柄的樹枝狀毛,或粘質腺毛,上面具直立的單毛。花序枝廣圓錐形,側枝較細長,聚傘花序有總梗與花柄近等長。萼深裂過半,不脫毛。在紫色花冠内有紫線條或無,長5—6厘米。果卵圓形,果殼薄、殼質。一般結實很多。

本種是北方分布最廣的種,在長江中下遊以北至遼南、北京、太原、天水一線廣大地區均有栽培;長江以南地區多有引種,分布範圍較廣。鄂西北的漢水流域,陝南及豫西山地有野生,湖北神農架山區分布到海拔1800米處,四川的岷江流域也有記載。

毛泡桐在鄂西北山地還有一個類型,其特點是萼外密被黃色絨毛,花冠寬大,基部突然膨大,似川泡桐花,幹形較通直。分布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地。

優點

泡桐樹的五大優點:

生長快、分布廣、材質好、用途多,既适合四旁綠化和成片造林,又适于華北、中原廣大地區實行農田林網化和農桐間作。先說其分布廠。它的分布範圍很廣,二十三個省、市、自治區都有。

特别指出這幾年 來,不少地區在四旁大量種植泡桐,還大搞農桐間作和在方田林網中栽種,有些地方還逐漸。

向山地造林發展。 次說生産快。如果管理得好,五六年即可成材,并引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這句俗。

最說明其成材之快。 再說适于農桐間作的原因及其對抗禦幹旱、風沙、幹熱風、早晚霜雪災害的巨大作用。

再說材質好。由于它木質輕,易加工,紋理鮮明美觀,不易翹裂變形,不易燃燒,絕緣 的導音性能好,還具有隔潮、耐腐、易幹燥等優點。所以不但用于工農業及日常生活等各個 方面,而且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物資。

最後說"用途多"。其時、花還可做飼料、肥料,還能用來誘捕害蟲;其葉、花、果。

樹皮均可制藥;泡桐樹态優美,花的色彩絢麗,葉片可淨化空氣。因此不僅是優良的用材樹 種,而且也是"藥用樹種"、"觀賞和工礦區綠化的好樹種",

在植物保護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二十三個省、市、自治區都有自然分布和 人工栽培的",二十三個省、市、自治區,已占據了當時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的大部分,可見其"廣"。

在談到近幾年不少地區在四旁大量種植泡桐,還大搞農田間作和在方田林網中栽種,又說,河南省栽植泡桐近二億株左右,農桐間作面積在一幹萬畝以上。

"二億"、 "一千萬畝"都給人"相當多的具體印象。一般十年生的泡桐,胸徑平均約三十至四十厘米,材積可達零點五至 零點六立方米。

廣西桂林市磚廠有一株白花泡桐,生長十一年,樹高二十點七米,胸徑七十 五點一厘米,材積三點六九立方米,年平均材積生長量為零點三三五立方米。河南省民權縣有一株蘭考泡桐,十三年胸徑就達七十三厘米,樹高十七點玉米,材積三點五立方米。

四川省酉陽縣一株七十五年生的白花泡桐,樹高四十四米,材積二十二點五立方米一組是泡桐吸收根, 百分之八十八分布在離地表四十厘米以下的土層中。

一組是農作物吸收根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分布在四十厘米以上的耕作層中。兩組數字一比較,清楚可見作物與泡桐的根系是基本錯開了,所以争水肥的矛盾較小,自然可以充分利用地力。通過這兩組數字,泡桐可與農作物 間作的原因說得一清二楚。

在說明大面積農桐間作,可以改善農田小氣候時,又舉了三個數 字,即農桐間作七至十年後,(1)可降低農田風速百分之二十六至五十八,(2)可減少地面蒸發百分之十七至二十四,(3)能增加空氣相對濕度百分之十一至二十九。風速、地面水蒸氣、 相對濕度是農田小氣候的重要因素,這三個方面都得到了如此的改善,當然,農田小氣候的改善不言自明。 

泡桐的特點 功用

1 品種多,分布廣 大範圍造林綠化

2 成長快,材積多 解決木材供應不足問題

3 屬深根性樹種 适宜大面積農桐間種

4 木質又輕又好 被各方面廣泛應用

5 葉、花富含肥分、養分 作肥料、飼料,葉還能誘殺害蟲

6 葉、花、果、樹皮可制藥 治療氣管炎,療效顯著

7 樹态優美,花色絢麗,葉片分沁沾液 淨化空氣,供觀賞,綠化工礦區

上一篇:黃檀

下一篇:橡膠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