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

泡囊草

茄科泡囊草屬植物
為茄科植物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 Don)的全草。初夏植物生長茂盛期采全草,陰幹。生于山坡、山溝、草地。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味苦,性涼。有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癰腫瘡毒、咽喉腫毒、鼻淵、聤耳等病證。
    中文名:泡囊草 拉丁學名: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 G. Don 别名:大頭狼毒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管狀花目 亞目: 科:茄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泡囊草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泡囊草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苦,涼。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癰腫瘡毒,咽喉腫毒,鼻淵,聤耳等病證。

相關配伍

治急性胃腸炎:泡囊草(根)3g,青木香,石榴,荜撥3g。共研細末,每次開水送服,日服2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0.3-0.6g;或研末。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初夏植物生長茂盛期采全草,陰幹。

二、炮制方法

取泡囊草片,在羊奶中浸4h,撈出再用濕草紙包3~5層,埋入熱草木灰中,煨透、備用。

生理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肉質肥大。莖直立,自基部叢生,被毛。葉互生;葉柄長2-6cm,被長柔毛,莖下部葉鱗片狀,中部及上部葉卵形、闊卵形或三角狀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通常闊楔形,而沿葉柄下延,全緣或微波狀。傘房花序頂生,有鱗片狀苞片;花萼鐘形,裂片5,短,紫色;花冠鐘形,筒長1-2cm,5裂,裂片長圓形,長約1cm;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絲狀。蒴果中部以上環裂,包藏在膨大的宿存萼内。種子多數,扁腎狀。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境:山坡草地或林邊。

性狀鑒别

藥材性狀:根略呈長圓柱形,長10~14cm,直徑2~3.5cm。根頭頂端有2~3個莖基痕及點狀突起,主根下部常有2~3分枝。表面棕褐色或淺棕色,有明顯橫向突起的皮孔。質輕,斷面木部占絕大部分,可見4~5層同心環紋,且有多數放射狀裂隙。莖圓柱形,有長柔毛,黃綠色,質脆。葉深綠色,多卷縮,展平後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9cm,寬2.5-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心形而沿葉柄下延,全緣或微波狀。氣微,味微甘苦。

顯微鑒别根橫切面:木栓層為10數列木栓細胞,栓内層和韌皮部均較窄,韌皮射線寬。形成層環狀,木質部占大部分,導管多單列,其間有略等距的導管群排成4-5層同心環狀,導管内側可見木間韌皮部;木射線常有裂隙。支根中導管較少。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上一篇:骨舌魚

下一篇:鳥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