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驢肉火燒

河間驢肉火燒

中國河北省傳統名吃
河間驢肉火燒是河北省河間市漢族傳統名吃,其味道外熱裡爽,清爽醇香。河間驢肉火燒具有悠久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洛陽。2018年8月,河間驢肉火燒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中文名:河間驢肉火燒 分類:冀菜 口味:口感勁道 主要食材:面,驢肉 評價: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曆 史:唐代大火燒夾驢肉

曆史概況

據有河間獨特風味的“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曆史,最早的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來到河間,一書生“殺驢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

清乾隆帝下江南水旱兩路必經河間,一次錯過住處在農家吃飯,農家為了讓皇帝吃着方便,把精心煮制的驢肉加到層次松軟的火燒裡,乾隆吃後連連稱贊美味可口。問農家此為何物,農家如實回答:大火燒加驢肉,乾隆吃後連連稱贊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形狀和風味。

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

河間是火燒驢肉的故鄉,河間火燒驢肉發源于河間市米各莊鎮田行石村。

從那個并不為人熟知的村落,走出了很多知名的火燒驢肉老店,其中有高瑪納、瀛香閣、薄利、恩賜、孫喜樂、天賜、蛤蟆吞蜜、老孫頭、神糧等在河間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的火燒驢肉老字号品牌。

這些品牌的創始人,在三十年前,卻大多數都是在集市上賣火燒驢肉的小商販。而米各莊及其周邊的配件市場的繁榮為他們的經濟活動提供了經濟條件,很多趕集賣配件的人都是在集市上吃火燒驢肉。從這時開始,火燒驢肉開始逐步成為河間名吃。

特色

在驢肉的各種吃法中,數驢肉火燒最為常見,而在驢肉火燒中,數河間的驢肉火燒為上品。河間府在古代就是水草豐美之地,出産的驢肉也格外鮮美。河北附近正宗驢肉火燒店的驢肉都來自于河間,加上店老闆祖傳的烹制手藝,煮出來的驢肉色澤紅潤、鮮嫩可口。

做法簡介

原料

面粉500克,熟驢肉200克。n

調料

安琪酵母6克,酥油30克,色拉油20克,A料(一品鮮醬油30克,香菜末、紅椒末、芝麻油各10克)。

制作

    面粉與酵母、清水300克和勻成光滑面團,包上保鮮膜,靜置饧發5分鐘。将發好的面團擀成0.5厘米厚的面皮,塗上酥油,卷起,下劑後制成10×15厘米的薄餅,放入平底鍋中煎至兩面金黃色,取出。将煮熟的驢肉切成薄片,與A料拌勻,夾入燒餅内即可。

熟驢肉

    帶皮驢肉2.5千克改刀成大塊,焯煮10分鐘,撈出沖涼鍋放色拉油100克燒熱,下入蔥、姜、蒜各50克煸香,下入桂皮、八角、花椒、草果、肉豆蔻、香葉各10克煸香,加海天生抽100克調味,倒入清水2.5千克,鹵煮2小時即可。

營養價值

驢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它的氨基酸構成十分全面,驢肉的不飽合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遠高于豬肉、牛肉。驢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營養補充。

上一篇:亞洲雨林蠍

下一篇:平壤水族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