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

河套

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圈大的河道
河套,是指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圏的河道。亦指這樣的河道圍着的地方。其中較為著名的河套地區,有黃河河套、遼河河套。
  • 中文名:河套
  • 拼音:hé tào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西北
  • 地理位置:内蒙古西部,甯夏

基本内容

1.[thebendofariver]∶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圏的河道。亦指這樣的河道圍着的地方。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曾于開福寺前開一河套,為泊舟所,工未就而罷。”張志民《死不着·搬家》:“分給我三間大北房,河套裡五畝黑土地。”

2.[theGreatBendoftheHuangheRiver]∶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黃河流經地區。因黃河流經此形成一個大彎曲,故名。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銀川平原為西套。又舊以黃河以南、長城以北的地區稱前套,和黃河北岸的後套相對稱。清俞樾《春在堂随筆》卷十:“逆流繞積石而北至河套,入龍門。”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黃河笑》:“富庶的河套,是黃河所給的一點甜頭。”。

3.指西遼河流域,西拉木倫河、老哈河附近一帶。《職方考》:河套稍南有故木林,稍北有老母林,離薊邊五、六百裡。此地有北虜土密駐牧。《關東演義》:“遼河套柳林百裡,和我這梅花不相幹吧?”他故意說得很神秘。“遼河套義勇軍多是綠林出身,居士你現在雖然是梅花,可是梅花、楊柳同是一宗嘛”。袁金铠話裡點出梅花居土是大柳字。

黃河河套

内蒙古和甯夏境内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黃河流經的漢族地區。因黃河流經此形成一個大彎曲,故名。“河套”一名始于漢代。因其地曆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明史》對河套地理範圍的叙述是:“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經衛(按指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南,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按即黃河),自甯夏衛(今甯夏銀川)東北流經此,西經舊豐州西,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經舊東勝衛(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又東入山西平虜衛(今山西朔州平魯區)界,地可二千裡。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

《明史紀事本末》雲:“河套周圍三面阻黃河,土肥饒,可耕桑。密迩陝西榆林堡(今陝西榆林),東至山西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西至甯夏鎮(今銀川),東西可二千裡;南至邊牆,北至黃河,遠者八九百裡,近者二三百裡。”

河套地區自古以來就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生活資源,民諺亦講“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種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裡絕無僅有。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着河套地區,正如衆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由此可見,明代河套所指是這樣一個地區:黃河經今甯夏北流至内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與臨河之間,以烏加河為主幹道東折,然後流經包頭、托克托縣,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幾”字形,形似套狀,故稱河套,與今鄂爾多斯市及巴彥淖爾市“後套平原”的地理範圍大體相當。明以前,河套稱“河南地”等,在近現代,河套的範圍所指地域較為寬廣,除河套外,尚有東套、西套、前套、後套等多種稱謂。該文所稱的河套,與明代所稱河套相同。

河套地區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鮮卑管轄。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号夏。唐屬關内道。北宋大部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陝西布政使司,後為鞑靼人所據。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陰山橫亘黃河之北,其溝谷多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賀蘭山聳峙于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于黃河之東,南鄰陝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裡為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内之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準了内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内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後與磴口縣,烏拉特中後前旗合并,成立巴彥淖爾盟,現已改為巴彥淖爾市。

國家批準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内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确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因為全國是不能重名的)。

曆史探源

先秦

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遷徙3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河套為匈奴占據。

兩漢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收複“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東漢時期大部分歸屬并州,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争奪的重地。

隋唐

北周隋唐時這裡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至唐太宗時,據《貞觀政要·論安邊》載,唐太宗把突厥安置在黃河以南地區。

元朝

釣魚城之戰蒙古帝國分裂後來成立元朝後,把它劃到首都所在的中書省。

明朝

明初大将徐達、李文忠收複了河套地區,并設置了東勝等五個衛所。永樂年間,明朝政府認為東勝衛太過遙遠,後勤供給困難,就把邊防線向後撤。自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曆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從此,河套地區就成了各路蒙古族争奪的地區,也成了後來鞑靼部落進攻明朝的前進陣地,兵馬補給處,成了困擾明朝多年的“河套之患”。一方面,蒙古部落往往揮戈南下,用擄掠的辦法去奪取物資,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牧區長期物資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明朝也經常采取報複的行動,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縱火焚燒草場,稱為“燒荒”,使牧區的牲畜因缺草而無法過冬;明軍還經常偷襲蒙古的營地,趕走大量的牲畜,稱為“趕馬”;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渠魁駐地進行快速精準的斬首行動并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稱為“搗巢”。

明朝時期,嶺北行省的蒙古族,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經濟。“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産。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須藉中國鑄造。鈾緞絹布之色衣,惟恃搶掠”,“不能不資中國以為用,在不能夠從明朝以和平貿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資的情況下,蒙古人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例如,他們缺乏布帛絹緞,“衣用全無,氈裘不奈夏熱”;又如,他們缺少鐵鍋,“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以至于明朝也于心不忍,“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态,邊人共憐之”。

後三娘子與明朝結盟市場逐向蒙古開放。農耕文明與遊牧部落達成和解,互通有無,這不僅确保了雙方邊境地區的長期和平,而且增加了雙方政府的收入。《明史》說:“自是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裡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後來清代的魏源曾評論說:“不獨明塞(明朝的邊境)息五十年之烽燧,且為本朝(清朝)開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賜”。但除了對三娘子右翼蒙古一系友好外,對左翼蒙古的示好甯願打仗也不理睬。

清代

明末清初皇太極通過戰争手段逐漸占領明蒙貿易中樞地區,逼迫内外蒙古諸部不得與明朝直接貿易,但是又要保證其能夠獲得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通過與明朝和朝鮮的貿易來獲得綢緞布帛,再通過賞賜以及貿易方式提供給蒙古;後金又通過與蒙古的交換獲得了戰争所需的馬匹以及其它牲畜、馬酪等蒙古特産。崇德三年喀爾喀紮薩克圖汗遣人試圖與明朝貿易,皇太極親征到歸化城一帶,使其被迫遠避,另外俘獲車臣汗部來貿易的一些人,清廷還為此以出征明宣、大兩鎮相威脅,不準明鎮守官允許阿魯喀爾喀與明貿易。由于清朝控制了明宣、大邊外一帶,不準喀爾喀三部與明朝直接貿易,不但使北附喀爾喀的烏珠穆沁、篙齊慶(浩齊特)、阿巴噶等部逐漸來歸附,而且迫使喀爾喀三汗遣使求和,與清朝通使貿易,開始依服清朝。後金對鄂爾多斯、歸化城土默特、喀喇沁地方采取了特别的政策。以毛罕事件為契機剝奪土默特部汗對其屬民的領有權,當時鄂術布台吉(在明中期曾因為與明朝建立貿易關系而聲名顯赫的順義王俺答三娘子的後人)年幼,主要是其乳母之夫毛罕私自允許喀爾喀通過其境與明朝貿易,這位當事人已被殺,鄂木布的罪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原諒的。但是,清廷還是剝奪了其對屬民的統轄權,不久又建立土默特左、右兩翼旗,歸清廷直接管轄。這祥做主要是為了便于控制市口。如崇德元年清廷将其遣還本土,就是利用他的名義與明貿易。并要求蒙古諸部用其與明朝貿易所得财向後金朝貢。為保證貿易順利進行,征伐明朝時清廷也不征調土默特部落參戰,給互市貿易制造有利的氣氛。鄂爾多斯部居地偏遠,在貿易上無足輕重,清朝為不驚動明朝保護其市口,仍加保留。到崇德年間,該部仍與後來降清的蘇尼特、烏珠穆沁、浩齊特一齊被允許繼續與明朝貿易和被免除了對明征伐的義務。這算是三娘子為其留下的最後一點遺産。清代在蒙古歸順後,設置了蒙漢隔離的限制政策。

民國

抗戰時期,國軍将領傅作義屯守于此,興修水利,創辦學校(即奮鬥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裡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地理環境

河套,位于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甯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甯夏、内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裡先沿着賀蘭山向北,再由于陰山阻擋向東,後沿着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甯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于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并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其範圍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區西南部,甯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陝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為古都長安北方藩籬,燕京翼側屏障。

河套地處中溫帶,深居大陸内部,受東南暖濕季風影響較弱,西北幹冷季風影響較強,氣候寒冷幹燥,多風沙。自然植被多以荒漠、半荒漠草原為主。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一一黃河在此蜿蜒而過,宜農宜牧。河套南接陝西,西隔河毗鄰甯夏,東隔河毗鄰山西,北與遼闊的蒙古高原接壤,可就地理牧養戰馬以助軍資。

經濟文化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于中國的北方軍事史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讨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于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争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巴盟人将民歌與酒文化正逐漸的完美結合,很多時候很多場合是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酒,朋友聚會酒至半酣時,經常會有人提議哼唱一曲以助酒興,也有時手持兩隻吃飯的小碗兒像山東快書那樣,唱上一段西北民歌,自娛自樂頗有情趣。俗語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适合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河套地區被稱為“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産業也很發達。

河套還蘊藏着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堿、稀土等多種礦産資源。

遼河河套

大興安嶺是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分界線,但卻并不是農耕/漁獵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遼東西北部的西遼河流域為廣袤的西遼河平原,東北地區的400mm等降水量線大體上與大興安嶺的北段、南段平齊,但是在大興安嶺中段,即遼甯西北、内蒙古東南部、吉林省西部卻驟然出現了一個突出部,而這塊位于大興安嶺以東,橫亘在東北與華北之間的地區之腹心,就是在漠南遊牧史上堪與黃河河套地區相媲美的另一個遊牧重地——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而東遼河、西遼河彙流處即今雙遼一帶。

曆史探源

晚商到戰國,活動于赤峰的主要是東胡系民族。戰國後期,燕在邊境構築的燕北長城,從赤峰南部穿過。赤峰南部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甯城黑城。燕國轄狗澤都、陽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并六國,迄于隋唐。在北燕歸善王的基礎上,隋唐時設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

遼代,全境屬上京臨潢府和中京大定府。上京是遼王朝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

金代,地方行政區域設置為路、府、州、縣。今赤峰市全境屬北京路。

元代,屬中書省的上都路、遼陽行省的大甯路、全甯路和應昌路。

明代,在邊疆地區設置都司、衛所和屬部進行控制。地區的設置大體以永樂(1403-1424年)初年為線,分兩個時期。前期屬大甯都司,後期屬奴兒幹都司所轄的兀良哈三衛。

清代,大部屬昭烏達盟,部分屬卓索圖盟。

民國前期,全境先後屬于熱河特别區和熱河省。

地理環境

大甯衛,明初置,治今内蒙古甯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為遼代中京治所大定府。其左為七老圖山,右為努魯虎兒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過,土地肥沃,水草豐美,自古為優良的牧場。其北通科爾沁大草原,東通朝陽,東南通三萬衛,南通喜峰口,西南通古北口。如《遼志》雲:“幅員千裡,多大山深谷,阻險足以自固。”自遼以後,皆為北偏重地。洪武十二年,遣馬雲征大甯,克之。二十年,馮勝讨納哈出,始修葺故城,奏置北平行都指揮使司于此,又列置興營等二十馀衛屬焉。自是屢由此出師北伐,邊地益辟。《邊略》:大甯鎮撫降夷,控扼北邊,西翼開平,南衛遼海,藩屏要地也。

經濟文化

遼河謠(新民謠):遼河水,彎又長,遼河兩岸魚米鄉。河淤土,肥又壯,年年畝産千斤糧。遼河套,樹木多,家家過着好生活。蓋房料,當地有,省錢省力省張羅。遼河套溝注多,提起吃魚不用說。邊添湯邊點火,随後撈魚就下鍋。遼河水,水肥多,灌溉莊稼更沒說。

上一篇:安大略省

下一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