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

沙芥

十字花科沙芥屬植物
沙芥(學名: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是十字花科、沙芥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厘米;根肉質,莖直立,多分枝。瓣黃色,寬匙形,種子長圓形,黃棕色。6月開花,8-9月結果。沙芥的根及莖葉的營養成分全面,氨基酸成分豐富,含量也較高,為醫食同用的天然保健食品。
  • 中文名:沙芥
  • 拉丁學名:Pugionium cornutum(Linnaeus)Gaertn.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超目:
  • 目:罂粟目
  • 亞目:白花菜亞目
  • 科:十字花科
  • 亞科:
  • 族:獨行菜族
  • 亞族:
  • 屬:沙芥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沙芥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L.)Gaertn.,1791
  •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肉質,手指粗;莖直立,多分枝。

葉肉質,下部葉有柄,羽狀分裂,長10-20厘米,寬3-4.5厘米,裂片3-4對,頂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長7-8厘米,全緣或有1-2齒,或頂端2-3裂,側裂片長圓形,基部稍抱莖,邊緣有2-3齒,莖上部葉披針狀線形,長3-5厘米,寬2-5毫米,全緣。

總狀花序頂生,成圓錐花序;萼片長圓形,長6-7毫米;花瓣黃色,寬匙形,長約1.5厘米,頂端細尖。

短角果革質,橫卵形,長約1.5厘米,寬7-8毫米,側扁,兩側各有1披針形翅,長2-5厘米,寬3-5毫米,上舉成鈍角,具突起網紋,有4個或更多角狀刺;果梗粗,長2-2.5厘米。種子長圓形,長約1厘米,黃棕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常見于流動沙丘間的低地、落沙坡腳及平坦沙地和田邊、渠旁。沙芥适應性強、生長旺盛、耐幹旱、耐貧瘠。沙芥喜生于向陽背風坡,坡度越大越好,并要求比較細的疏松的沙子,大于0.05毫米的粗沙則生長不良。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内蒙古(昭烏達盟翁牛特旗)、陝西(榆林)、甯夏(靈武、陶樂)、甘肅及東北地區。

生長習性

沙芥地上莖分枝極多,可耐沙埋,主根發達,深可達160厘米,為莖高的3倍多,可由沙地深層吸收水分,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少有病蟲害,但它對土壤的要求卻比較嚴格,且要求一定的地貌條件。

繁殖方法

沙芥種子萌發要求濕沙層厚度達50-60厘米。沙芥一般選沙丘凹處向陽背風的沙坡中下部。4-5月趁雨後帶狀穴播。播前浸種,播深4-6厘米,行距50-60厘米,穴距35-40厘米。

當第3至第4片真葉展開時,每穴留苗2株。株高約16厘米間拔幼苗供食,每穴定苗一株。株高、株幅達30厘米時開始采收嫩葉,7-9月為盛采期。農區内選沙土地栽培,播前施足基肥,深耕整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穴播,行株距各30-35厘米,可單作或套種。

栽培技術

出苗至生長前期澆水1-2次,一般不追肥。10月上旬刈割地上部分,留根越冬。翌年3-4月份重新萌發,5月摘食頂梢,促進分枝。

沙芥地上部分分蘖能力極強,留心摘外圈葉可大大增加其産量,生長期間,待植株長成6片葉時,既可采摘食用或加工,采時及時去除黃葉,霜凍前将最後的地上部分全部摘掉,地下部分除來年采種之外,全部挖出,可單獨加工食用。

主要價值

食用:沙芥的根及莖葉的營養成分全面,為醫食同用的天然保健食品。

飼用:嫩葉作飼料。

藥用:全草供藥用,有止痛、消食、解毒作用。

藥理作用:促進胃腸蠕動、行氣等。

病蟲防治

引入農田栽植時要特别注意防蟲,以大青蟲和蚜蟲為多,蚜蟲一般在6-7月份發生,大青蟲一般發生在7-9月份。若發現有以上蟲害可噴施低殘留、無公害、微毒、滲透性強的殺蟲劑進行防治。發病初期3-4天防治1次,一般防治2次。

上一篇:舞草

下一篇:瘦身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