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

沈惟敬

明朝抗倭将士
沈惟敬,嘉興人,關于此人的來曆,史料上衆說紛纭,但有一點倒是相當一緻——市中無賴也[1]。沈惟敬,他生命的前60多年一直都是平淡無奇的,市井無賴算是很貼切的形容,石星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整日在京師與一幫遊手好閑的混混煉丹,胡鬧;然而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以區區一介布衣之身,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大膽的計劃,當然還有運氣相助,一手颠複朝鮮戰場上的戰和之事,把東亞國際格局玩弄于股掌,也實在是個奇人,最後雖然是被斬首,卻也是以高齡之身伏法,算是傳奇的一生了。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不詳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沈惟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人物介紹

沈惟敬,嘉興人,關于此人的來曆,史料上衆說紛纭,但有一點倒是相當一緻——市中無賴也。

明朝的萬曆20年(1592年),日本的實際掌權者,著名的政治家豐臣秀吉出兵15萬侵略朝鮮。4月12日,渡過對馬海峽,13日淩晨搶攤登陸,5月2日,拿下了朝鮮的國都漢城,那時候的朝鮮是大明朝的屬國,也是重文輕武。對于突如其來的十幾萬虎狼大軍,全國隻組織了兩次象樣的抵抗,上陣的軍隊,一次僅僅八千餘人,一次一萬人稍多。

實際上早在日軍動手之前,就已經有了種種迹象,在日華人有人冒死通過種種渠道向朝廷禀報日本在整軍備戰,對馬海峽日本一側軍隊戰船雲集;豐臣朝廷甚至還向李氏朝鮮正式提出要其立即歸順自己,兩國共同出兵,入主中原,豐臣甚至把進軍中國的詳細策略都向朝鮮表明了,朝鮮當然立即向明朝禀告了此事,提醒明朝有所防範。萬曆雖然不怎麼瞧得起小日本,卻也做了一些準備,要不然也不會在戰事剛起便能火速支援朝鮮。沈惟敬就是這些準備措施中算不得很重要的一環。

沈惟敬的任務是:“拖”。

明朝準備任用李如松為朝鮮方面軍總司令。他是名将李成梁的長子(李成梁和五個兒子、三個兄弟合稱李門九虎,為明後期重要的軍事人物)。但是當時李如松正率遼東軍在甯夏平叛,正到了關鍵時刻,馬上甯夏戰事一結束李如松便會率領遼東軍會合南方調集的軍隊時刻準備入朝。

朝鮮國王李昖(YAN,二聲)雖然暈頭,卻沒轉向,趕緊向大明萬曆皇帝求救。明清的皇帝,習慣上不再稱谥号或者廟号,而稱年号,這位萬曆皇帝叫朱翊鈞,廟号為神宗,他确實神得可以,共在位48年,居然有接近30年的時間一個大臣也不見,可朝廷大權愣是掌握得牢不可破。雖然後世都評論“明朝實亡于萬曆”,但他接到朝鮮的求救信,還是做了件光彩奪目的事情(足以讓後世的憤青們也提不出意見來),他決定出兵援朝!

甯夏未平,朝鮮那邊必須先拖延一下。明朝的制度,一直是由文官擔任兵部尚書。這時的尚書叫石星,此時他主持朝鮮事務,他也想借朝鮮戰事能有所功名以助自己的仕途,天知道他是怎麼找到了非曆史名人傳的第四位出場者,京師街頭一個老無賴,沈惟敬。曆史上沈惟敬據說懂得日語,石大人便極力推薦,朝廷給他封了個不大不小的官,派到朝鮮戰場上先去忽悠日本人。

沈惟敬這個老無賴到了朝鮮借自己天國上朝的特使的身份一下子就顯露了自己老騙子的本色,還真把朝鮮日本兩方都給忽悠住了。他一方面安撫朝鮮君臣說天兵很快就會來救,一方面對日本将領不屑一顧的威脅,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還真把朝鮮局勢給拖延了下來。

接着李如松入朝,他帶兵在朝鮮打出了國威,連戰皆捷,收複平壤(平壤之戰值得大書特書,戰鬥中李如松的坐騎被日軍鐵炮打死,弟弟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置之不顧,指揮若定!歲其有深表敬佩!)。但在漢城一帶孤軍深入,被日軍包圍。他處亂不驚,以三千孤軍和精良的火器沉着應戰,硬是抵擋住了兩萬多日軍的多次進攻,一直堅持到援軍到來。

這次漢城被圍(也叫碧蹄館之戰,在日本被大書特書,宣稱為碧蹄館大捷;朝鮮史上稱中朝聯軍以少勝多,也叫碧蹄館大捷),給了石星之流一個口實,打日本并非輕松之事。于是,跟日本議和,就再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這個時候其實雙方都已經打的很艱難了,戰線維持在漢城附近。豐臣還是極力要求繼續進攻的,可是日軍一線的作戰部隊和将領都已經疲憊不堪,而明軍方面由于朝鮮政府松散的組織,後勤也遇到了很大困難,這個時候石星也希望見好就收,在打下去萬一出個什麼閃失自己可也小命不保了,談判對于雙方都是一個可以下的的台階。

勇敢的一面

獨闖日軍大營去談判

然而問題并沒有就此解決,因為這位小西行長同時表示,他雖然願意談判,卻不願意出門,如要和平,請朝鮮和大明派人上門面議。

柳成龍這回高興了,沈惟敬,你就吹吧,這次你怎麼辦?派誰去?

然而他又一次吃驚了,因為沈惟敬當即表示:

誰都不派,我自己去。

包括柳成龍在内的許多人都愣住了,雖說他們不喜歡這個大忽悠,但有如此膽量,還是值得佩服的。于是大家紛紛進言,說這樣太危險,你最好不要去,就算要去,也得帶多幾個人,好有個照應。

沈惟敬卻哈哈一笑,說我帶個随從去就行了,要那麼多人幹嘛?

大家想想,倒也是,帶兵去也白搭,軍隊打得過人家,咱也不用躲在這兒,不過為了方便,您還是多帶幾個人上路吧。

當然,這個所謂方便,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出了事,多幾個人好收屍。

于是,在衆人的注視中,沈惟敬帶着三個随從,向着平壤城走去。

大家又一次達成了兩點共識:第一,這人很勇敢;第二,他回不來了。

但沈惟敬卻不這麼想,作為一個混混,他沒有多少愛國情懷。同理,他也不做賠本生意,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着大混混的另一個特性--随機應變,能屈能伸。

小西行長之所以同意和談,自然不是為了和平,他隻是想借此機會摸摸底,順便吓唬明朝使者,顯顯威風,用氣勢壓倒對手。

于是他特意派出大批軍隊,于平壤城外十裡列陣,安排了許多全副武裝的士兵,手持明晃晃的大刀和火槍,決定給沈惟敬一個下馬威。

柳成龍也算個厚道人,送走沈惟敬後,感覺就這麼了事不太地道,但要他陪着一起去,他倒也不幹。

于是他帶人登上了平壤城附近的一座山,從這裡眺望平壤城外的日軍,除了平複心中的愧疚外,還能再看沈惟敬最後一眼(雖然比較遠)。

然而在那裡,他看到的不是沈惟敬的人頭,而是讓他終身難忘的一幕。

當沈惟敬騎着馬,剛踏入日軍大營的時候,日軍隊列突然變動,一擁而上,把沈惟敬圍得嚴嚴實實,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然而沈惟敬卻絲毫不見慌張,鎮定自若地下馬,在刀劍從中走入小西行長的營帳。

過了很久(日暮),沈惟敬終于又走出了營帳,毫發無傷。而柳成龍還驚奇地發現,那些飛揚跋扈的日軍将領,包括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人,竟然紛紛走出營帳,給沈惟敬送行,而且還特有禮貌(送之甚恭)。

數年之後,柳成龍在他的回憶錄裡詳細記載了他所看到的這個奇迹,雖然他也不知道,在那一天,沈惟敬到底說了些什麼或許永遠也沒人知道。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沈惟敬确實幹了一件很牛的事情,因為僅僅一天之後,日軍最高指揮官小西行長就人來了--對沈惟敬表示慰問。

來人慰問之餘,也帶來了小西行長的欽佩:

"閣下在白刃之中顔色不變,如此膽色,日本國内亦未曾見識。"

日本人來拍馬屁了,沈惟敬卻隻是微微一笑,講了句牛到極點的話:

"你們沒聽說過唐朝的郭令公嗎?當年回纥數萬大軍進犯,他單人匹馬闖入敵陣,絲毫無畏。我怎麼會怕你們這些人(吾何畏爾)!"

郭令公就是郭子儀,曾把安祿山打得落荒而逃,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不世出之名将。

相比而言,沈惟敬實在是個小人物,但在我看來,此時的他足以與郭子儀相比,且毫不遜色。

因為他雖是個混混,卻同樣無所畏懼。-----《明朝那些事兒:帝國飄搖》

冒着被斬首風險找李如松

但在出發的前一刻,一個人卻突然闖入了李如松的軍營,告訴他不用大動幹戈,僅憑自己隻言片語,就能逼退倭兵。

這個人就是沈惟敬。

雖然宋應昌嚴辭警告過他,也明确告訴了他談判的條件,這位大混混卻像是混出了感覺,不但不回家,卻開始變本加厲,頻繁奔走于日本與朝鮮之間,來回搞外交(也就是忽悠)。

當他聽說李如松準備出兵時,便匆忙趕來,擔心這位仁兄一開戰,會壞了自己的"和平大業",所以一見到李司令員,便拿出了當初忽悠朝鮮國王的本領,描述和平的美妙前景,勸說李如松同意日方的條件。在他看來,這是有可能的。

他唾沫橫飛地講了半天,李如松也不答話,聚精會神地聽他講,等他不言語了,就問他:說完了沒有。

沈惟敬答道:說完了。

說完了就好,李如松一拍桌子,大喝一聲:

抓起來,拉出去砍了!

沈惟敬懵了,他并不知道,李如松對于所謂和平使者,隻有一個态度--拿闆磚拍死他。

老子手裡有兵,殺掉他們就好,談判?笑話!

眼看沈大忽悠就要完蛋,一個人站出來說話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應試,時任參謀,雖說名字叫應試,倒不像是應試教育的産物,眼珠一轉,攔住了李如松,對他說了一句話。

随即,李如松改變了主意,于是吓得魂不附體的沈惟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暫時),被拖回了軍營,軟禁了起來。

李應試的那句話大緻可概括為八個字:此人可用,将計就計。

具體說來,是借此人假意答應日軍的條件,麻痹對方,然後發動突襲。

-----《明朝那些事兒:帝國飄搖》

第二次談判失敗的過程

總體

談判代表的人選肯定是沈惟敬。

談判初期,日軍先是主動讓出了已經被他們蹂躏成廢墟的漢城。之後豐臣秀吉提出了7個不切實際的條件(割讓朝鮮四道、明日通好等)。沈惟敬一一答應,答應後他并沒有如實彙報,而是說他已經說服日方。

萬曆22年(1594)十二月七日,日使者内藤如安前來兌現承諾。十二月十九日,石星提出了真正的條件:日軍撤退、封豐臣秀吉為王,永不侵犯朝鮮。

豐臣秀吉得到的關于談判結果的彙報,是明朝主動乞求和平,承認他為大明王,管理包括當時的日本和朝鮮,跟萬曆平起平坐。诏書讀到一半時,他憤怒地說:我當王還用你們來封?(吾欲王則王)

李如松一直盯他盯的很緊,最後李如松手下一名軍校帶着一隊騎兵,在沈惟敬偷偷溜去日軍大營的路上把他抓獲,拿回京師。再說石星在獄中抑郁交加,不幾日便絕食身亡,沈惟敬确是該吃吃該喝喝,一直在獄中待到了2年以後壬辰倭亂結束,明庭秋後算帳,處理了一大批諸如漢奸,逃兵,作戰不力的将領時,沈惟敬這時人頭落地,一代"豪傑"終于煙消雲散。

前半期

第二次談判就此開始。

所謂談判,其實就是忽悠的升級版,雙方你來我往,吹吹牛吃吃飯,實在的東西實在不多。

客觀地講,明朝在談判上,一向都沒什麼誠意。相對而言,日本方面還是比較實誠的,他們曾滿懷期望的期盼着明朝的使者,等到的卻是火槍大炮。

說到底,這是個認識問題,因為當時的明朝,管日本叫倭國,管日本人叫倭奴,而且這并非有意歧視,事實上,以上稱呼是一路叫過來的,且從無愧疚、不當之類的情感。

一句話,打心眼裡,就從沒瞧得上日本人。

第一次談判,是因為準備不足,未能出兵,等到能夠出兵,自然就不談了。

半年前,這位仁兄滿懷激情地來到李如松的大營,結果差點被砍了頭,關起來吃了半年的牢飯,到今天,終于又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三月,沈惟敬前往日軍大營,開始了第二次談判,在那裡等待着他的,是他的老朋友小西行長。

雖然之前曾被無情地忽悠過一次,但畢竟出來搶一把不容易,死了這麼多人,弄不到點實在東西也沒法回去,日方決定繼續談判,平分朝鮮是不指望了,能撈多少是多少。

日軍的談判底線大抵如此,而在他們看來,事到如今,明軍多少也會讓一兩步。

會談進行得十分順利,雙方互緻問候完畢,經過讨價還價,達成了如下意見:

首先,明朝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會見豐臣秀吉。其次,明軍撤出朝鮮,日軍撤出王京(當時尚未撤出)。最後,日本交還朝鮮被俘王子官員。

沈惟敬帶着談判意見回來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一次,李如松和宋應昌都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

沈惟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悅,他認為,一切都将在自己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但他并不知道,所謂談判和執行,那完全是兩碼事。

在第一次談判時,明軍隻是為了争取時間,壓根兒不打算要真談判,而這一次……,似乎也沒這個打算。

因為在戰後,宋應昌曾在給皇帝的奏疏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夫倭酋前後雖有乞貢之稱,臣實假貢取事,原無真許之意。"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日本人是想談和的,但我是忽悠他們的,您别當真。

這就是說,明軍從上到下,是萬衆一心,排除萬難,要把忽悠進行到底了。

但協議畢竟還是簽了,簽了就得執行,而接下來,李如松用行動證明了這樣一點:他除了會打仗,搞政治也是把好手。

根據協議,明軍要撤出朝鮮,但李如松紋絲不動,反而燒掉了日軍的糧倉,端掉了對方的飯碗。

日軍是真沒辦法了,打不過又鬧不起,明知李如松是個不守信用的家夥,偏偏還不敢得罪他,就當吃了個啞巴虧,硬着頭皮派出使者。

那意思是,你不撤我認了,但互派使者的事,麻煩你還是給辦了吧。

在這一點上,李如松還是很夠意思的,他随即派出謝用梓與徐一貫兩人,随同沈惟敬一起,前往日軍大營。

小西行長十分高興,因為自從談判開始以來,他遇到的不是大混混(沈惟敬),就是大忽悠(李如松的使者),感情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但他不知道的是,明朝派來的這兩位所謂使者,謝用梓是參将,徐一貫是遊擊,換句話說,這兩人都是武将,别說搞外交,識不識字那都是不一定的事。

之所以找這麼兩個丘八去談判,不是明朝沒人了,而是李如松根本就沒往上報。

這位仁兄接到日軍要求後,想也沒想,就在軍中随意找了兩人,大筆一揮,你們倆就是使者了,去日本出差吧。

老子手裡要是有兵,早就打過去了,還談什麼判?!

李如松沒當真,但日本人當真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五月中旬,小西行長帶領沈惟敬、謝用梓以及徐一貫前往日本,會見豐臣秀吉,進行和談。

對于明朝使臣的來臨,豐臣秀吉非常高興,不但熱情接待,管吃管住,會談時更是率領各地諸侯權貴到場,親自參加,張燈結彩,搞得和過節一樣,儀式十分隆重。

當沈惟敬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他明白:這下算是忽悠大了。

雖然日本人糊裡糊塗,但一路過來,他已經很清楚,身邊的這兩位使者到底是什麼貨色。

但事已至此,也隻能挺下去了。

沈惟敬就此開始了談判,雖然從名義上講,謝用梓和徐一貫才是正牌使者,但這兩個大老粗連話都說不利索,每次開會口都不敢開,隻能指望沈惟敬忽悠了。

于是每次開會之時,大緻都是這麼一副場景:豐臣秀吉滿懷激情,口若懸河,謝用梓、徐一貫呆若木雞、一言不發,沈惟敬随口附和,心不在焉。所謂的外交談判,其實就是扯淡。

就這麼個扯淡會,竟然還開了一個多月,直到六月底,才告結束。

在談判終結的那一天,豐臣秀吉終于提出了日方的和平條件,該條件也再次證明了這樣一點:

豐臣秀吉,是個貪婪無恥、不可救藥的人渣。

其具體内容如下:

一、明朝将公主嫁為日本後妃。

二、明朝和日本進行貿易,自由通商。

三、明朝和日本交換誓詞,永遠通好。

四、割讓朝鮮四道,讓給日本。

五、朝鮮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作為人質,由日方管理。

六、返還朝鮮被俘的兩位王子。

七、朝鮮宣誓永不背叛日本。

在這份所謂的和平條款中,除交還朝鮮王子外,沒有任何的友善、和睦,不但強占朝鮮土地,還把手伸到了明朝,總而言之,除了貪婪,還是貪婪。

這樣的條款,是任何一個大明使臣都無法接受的。

沈惟敬接受了。

這位仁兄似乎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當場拍闆,表示自己認可這些條款,并将回禀明朝。豐臣秀吉十分高興。

其實豐臣秀吉并不知道,他已失去了一個過把瘾的機會--即使他提出吞并中國,這位大明使者也會答應的。

因為沈惟敬同志壓根就不算是明朝的使臣,說到底也就是個混混,胡話張口就來,反正不是自家的,也談不上什麼政治責任,你想要哪裡,我沈惟敬劃給你就是了。反正也不是我買單。

日本和談就此結束,簡單概括起來,是一群稀裡糊塗的人,在一個稀裡糊塗的地方,開了一個稀裡糊塗的會,得到了一個稀裡糊塗的結論。可憐一代枭雄豐臣秀吉,風光一輩子,快退休了,卻被兩個粗人、一個混混玩了一把,真可算是晚節不保。

但在辦事認真這點上,豐臣秀吉還是值得表揚的,為了把貪欲進行到底,他随即安排了善後事宜,遣送朝鮮王子回國,并指派小西行長跟進此事。

小西行長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不久之後,他就會悔青自己的腸子。

和談結束了,沈惟敬回國了,他在日本說了很多話,幹了很多事,但在中國卻無人知曉,連李如松、宋應昌也隻知道,這人去了趟日本,見了豐臣秀吉,僅此而已。

按說到這個時候,沈惟敬應該說實話了,在日本胡說八道也就罷了,但軍國大事,不是能忽悠過去的,鬼子雖然腦袋不好使,也不是白癡,想蒙混過關,那是不可能的。

但這位兄弟實在是人混膽大,沒有絲毫政治敏感性,兵部尚書石星代表朝廷找他談話時,竟對日方提出"和平條件"隻字不提,隻顧吹牛,說自己已經搞定了日方,為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雲雲。

這話要換了宋應昌,估計是打死也不信的,可石星同志就不同了,從某個角度講,他還是個比較單純的人,一頓忽悠之下,竟然信了,還按照沈惟敬的說法,上奏了皇帝。

明神宗倒不糊塗,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但石星一口咬定,加上打仗實在費錢,半信半疑之下,他同意與日方議和。

于是曆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出現了,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忽悠,中日雙方終于停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七月,在日軍大部撤出朝鮮後,明軍也作出部署,僅留劉珽、駱尚志等人,率軍一萬五千餘人幫助鎮守軍事要地,其餘部隊撤回國内。

無論有多麼莫名其妙,和平終究還是到來了,盡管是暫時的。-----《明朝那些事兒:帝國飄搖》

後半段

沈惟敬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作為一個局外人,他毅然決然搞起外交,且不怕坐牢,不怕殺頭,義無反顧,實在讓人費解。

一個混混,不遠千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專程跑來插足國家大事,在我看來,這就是最純粹的摻和精神。

但既然是摻和,一般說來總是有動機的。因為就算是混混,也得掙錢吃飯。可由始至終,這位仁兄似乎除了混過幾頓飯外,還沒有獅子大開口的記錄,也沒怎麼趁機撈過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真想幹點事的。

然而沈惟敬并不知道: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外交政治也是混,不過,絕不是他那個混法。如果胡混一氣,是要掉腦袋的。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七日,一個人的到來讓沈惟敬明白了一個道理:說過的話,簽過的字,不是說賴就能賴的。

小西飛來了,根據日本和談的會議精神,他作為日本的使者,前來兌現之前明朝的承諾。

沈惟敬迎來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機,因為小西飛并沒有參與他的密謀,而日方使者到來,必定有明朝高級官員接待,到時雙方一對質,事情穿幫,殺頭打屁股之類的把戲是逃不了了。

人已經到京城了,殺人滅口沒膽,逃跑沒條件,就算沖出國門也沒處去--日本、朝鮮也被他忽悠了,要沖出亞洲,估計還得再等個幾百年。

在沈惟敬看來,他這輩子就算是活到頭了,除非奇迹出現。

奇迹出現了。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十九日,兵部尚書石星奉旨,與小西飛會談。

在會談中,石星提出了議和的三大條件--真正的條件:

一、日本必須限期全部撤軍回國。

二、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但不允許日本入貢。

三、日本必須盟誓,永不侵犯朝鮮。

然後他告訴小西飛,如果同意,就有和平,如果拒絕,就接着打。

出發之前,小西飛被告知,明朝已經接受了日方提出的七大條件,他此來是拿走明朝承認割讓朝鮮的文書,如果一切順利,還要帶走明朝的公主。

割讓朝鮮是沒譜的,通商是沒指望的。日本唯一的選擇,是從明朝皇帝那裡領幾件衣服和公章,然後收拾行李,滾出朝鮮,發誓永不回來。

小西飛已經徹底懵了,他終于明白,之前的一切全是虛幻,自己又被忽悠了。

然而接下來,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

面對石星,小西飛說出了他的答複:同意。

所謂同意,代表的意思就是日本願意無條件撤出朝鮮,不要公主,不要通商,不再提出任何要求。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結論是,小西飛撒了謊。

而隻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他的确有撒謊的理由。

首先,他是小西行長的親信,這件事又是小西行長負責,事情辦到這個地步,消息傳回日本,小西行長注定是沒好果子吃的。

其次,他畢竟是在明朝的地盤上,對方又是這個态度,如果再提出豐臣秀吉的"夢幻"七條,惹火了對方,來個"兩國交兵,先斬來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務之急,把事情忽悠過去,回家再說。

聽到小西飛的回答,石星十分高興,他急忙向明神宗上奏疏,報告這一外交的巨大勝利。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明神宗竟然不信!

要知道,這位皇帝雖然懶,卻不笨,他得知此事後,當即表示叫來石星詢問此事:如此之條件,日本人怎麼會輕易接受?

石星本來腦袋就不大好使,這麼一問,算是徹底糊塗了,半天也不知怎麼回答。

最後還是明神宗替他想出了辦法:

"明日,你在兵部再次詢問日使,不得有誤。"

之後還跟上一句:

"趙志臯随你一同去!"

趙志臯,時任大學士,特意交代把他拉上,說明皇帝對石星的智商實在是缺乏信心。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二十日,第二次詢問開始。

這次詢問,明朝方面來了很多人,除了石星和趙志臯外,六部的許多官員都到場旁聽。

在衆目睽睽之下,石星向小西飛提出了八個問題,而小西飛也一反常态,對答如流,說明日本的和平決心,聽得在場觀衆頻頻點頭。

經過商議,石星和趙志臯聯合作出了結論:小西飛,是可以相信的。

然而石星并不知道,小西飛之所以回答得如此順暢,是因為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不折不扣的胡扯。

具體說來,是想到哪說到哪,撿好聽順耳的講,動不動就是"天朝神威"之類的标志性口号,反正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雖然在場的官員大都飽讀詩書,且不乏趙志臯之類的政治老油條,但畢竟當時條件有限,也沒有出國考察的名額,日本到底是怎麼回事,誰也不清楚。

于是,大家都相信了。

憑借着在明朝的優異表現,小西飛跻身成功外交家的行列,成為了勘與沈惟敬相比的大忽悠。

但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雖然是後進之輩,在忽悠方面,小西飛卻更進一步,将其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除了忽悠别人,還忽悠自己。

事情是這樣的,和談結束後按照外交慣例,明朝官員準備送小西飛回國,然而這位仁兄卻意猶未盡,拿出了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是豐臣秀吉授意,小西行長草拟的,上面列出了一些人名,大都是日軍的将領,在出發之前,他交給了小西飛,并囑托他在時機成熟時交出去,作為明朝封官賞錢的依據。

事已至此,小西飛十分清楚,所謂和談,純粹就是胡說八道,能保住腦袋回去就不容易了,可這位仁兄實在是異常執着,竟然還是把這份名單交給了明朝官員,并告訴他們:名單上的人都是日本的忠義之士,希望明朝全部冊封,不要遺漏。

明明知道是忽悠,竟然還要糊弄到底,可謂意志堅定,當然,也有某些現實理由--小西飛的名字,也在那份名單上。

更為搞笑的是,在交出名單之前,根據小西行長之前的交代,小西飛還塗掉了兩個名字,一個是加藤清正,另一個是黑田長政。

之所以這麼幹,那是有深厚的曆史淵源的,雖然同為豐臣秀吉的親信,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的關系卻很差,平時經常對罵,作戰也不配合,小西行長對此二人恨之入骨。

據說後來這事捅出去之後,加藤清正氣得跳腳:明知冊封不了的名單,你都不列我的名字?跟你拼了!

等到後來回了日本,這幾位也不消停,繼續打繼續鬧,最後在日本關原打了一仗,才算徹底了結。這都是日本内政,在此不予幹涉。

綜觀整個談判過程,從忽悠開始,以胡扯結束,經過開山祖師沈惟敬和後起之秀小西飛的不懈努力,豐臣秀吉、明神宗一幹人等都被繞了進去,并最終達成了協議,實在是可喜可賀。

而更值得誇獎的,是日本人的執着,特别是小西行長,明知和談就是胡扯,冊封就是做夢,仍然堅持從名單上劃掉了自己政敵的名字,其認真精神應予表揚。

這關終于過去了,沈惟敬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不過,這口氣也就松了一個月。

明朝的辦事效率明顯比日本高得多,萬曆二十三年(1595)正月,明神宗便根據談判的條款,對日本下發了谕旨,并命臨淮侯李宗城為正使,都指揮楊方亨為副使,帶沈惟敬一同前往日本宣旨。

沈惟敬無可奈何,隻得上路,可還沒等到日本,就出事了。

事情出在明朝正使李宗城的身上,應該說,這是一個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具體說來,就是膽小。

此人雖然是世襲侯爵,但一向是大門不出,二門不入,每天隻想在家混吃等死,突然攤上這麼個出國的活,心裡很不情願,但不去又不行,隻好一步三回頭地上了路。

就這麼一路走,一路磨,到了朝鮮釜山,他才從一個知情人那裡得知了談判的内情,當即大驚失色,汗如雨下。

其實這也沒什麼,反正沒到日本,回頭就是了,浪費點差旅費而已。

可這位兄弟膽子實在太小,竟然丢下印玺和國書,連夜就逃了。

消息傳回北京,明神宗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并命令楊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為副使,繼續出訪日本。

于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楊方亨和什麼都知道的沈惟敬,在經曆這場風波後,終于在七月渡海,到達日本。

對于他們的來訪,豐臣秀吉十分高興,他安排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并決定,在日本最繁華的城市大坂招待明朝的使者。

九月,雙方第一次見面,氣氛十分融洽,在這一天,楊方亨代表明神宗,将冠服、印玺等送給了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異常興奮,在他看來,明神宗送來這些東西,是表示對他的妥協,而他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即将到手。

因為第二天,明朝的使者,就将宣布大明皇帝的诏書,在那封诏書上,自己的所有願望都将得到滿足。

但沈惟敬很清楚,當明天來臨,那封谕旨打開之時,一切都将結束。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除非日本人全都變成文盲,不識字(當時的日本官方文書,幾乎全部使用漢字),或者……奇迹再次出現。

想來想去,毫無辦法,沈惟敬在輾轉反側中,度過了這個絕望的夜晚,迎來了第二天的早晨。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那個夜晚,他并不是唯一無法入睡的人。

在獲知明朝使者到來的消息後,小西行長慌了手腳。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從小西飛那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卻沒有去報告豐臣秀吉。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

自和談開始,豐臣秀吉就處于一種夢幻狀态,總覺得人家欠他點什麼,就該割地,就該和親。如果這個時候把他搖醒,告訴他:其實你被忽悠了,人家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也不打算跟你談判。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更為嚴重的是,這件事情是小西行長負責的,一旦出了事,背黑鍋的都找不到。

那就忽悠吧,過一天是一天。

诏書明天就讀,無論如何是混不下去了。

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前途,小西行長經過整夜的冥思苦熬,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于是,在那個夜晚,他去找了一個人。确切地說,是個和尚。

根據豐臣秀吉的習慣,但凡宣讀重要文書,都要找僧人代勞,除了日本信佛的人多,和尚地位高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和尚有文化,一般不說白字。

小西行長的目的很明确,他找到那位僧人,告訴他,如果明天你宣讀文件時,發現與之前會談條件不同,或是會觸怒豐臣秀吉的地方,一律跳過,不要讀出來。

當然某些囑托,比如要是你讀了,我就怎麼怎麼你,那也是免不了的。

安排好一切後,小西行長無奈地回了家,鬧到這個地步,隻能過一天是一天了。

無論如何,把明天忽悠過去就好。

第二天,會議開始。

從參加人數和規模上說,這是一次空前,團結的大會。因為除了豐臣秀吉和王公大臣,大小諸侯外,德川家康也來了。

作為豐臣秀吉的老對頭,這位仁兄竟然也能到場,充分說明會務工作是積極的,到位的。

更為破天荒的是,豐臣秀吉同志為了顯示自己對明朝的尊重,竟然親自穿上了明朝的服裝,并強迫手下全部換裝參加會議(皆着明服相陪)。

然後他屏息靜氣,等待着那個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

依照程序,僧人緩慢地打開了那封诏書。

此刻,沈惟敬的神經已經繃到了頂點,他知道,奇迹不會再次發生。

小西行長也很慌張,雖然事先做過工作,心裡有底,但難保豐臣秀吉興奮之餘,不會拿過來再讀一遍。

總而言之,大家都很緊張。

但最緊張的,卻是那個和尚。

昨夜小西行長來找他,讓他跳讀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事情不妙--要沒問題,鬼才找你。

而在浏覽诏書之後,他已然确定,捧在自己手上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火藥桶。

全讀吧,要被收拾;不讀,不知什麼時候被收拾。

激烈鬥争之後,他終于做出了抉擇,開始讀這封诏書。

随着誦讀聲不斷回蕩在會場裡,與會人員的表情也開始急劇變化。

小西行長死死地盯着和尚,他終于确信,忽悠這一行,是有報應的。

而德川家康那一撥人,表情卻相當輕松,畢竟看敵人出醜,感覺是相當不錯的。

沈惟敬倒是比較平靜,因為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最失态的,是豐臣秀吉。

這位仁兄開始還一言不發地認真聽,越聽臉色越難看,等到和尚讀到封日本王這段時,終于忍不住了。

他跳了起來,一把搶過诏書,摔在了地上,吐出了心中的怒火:

"我想當王就當王(吾欲王則王),還需要你們來封嗎?!"

被人當傻子,忽悠了那麼久,發洩一下,可以理解。-----《明朝那些事兒:帝國飄搖》

結局

沈惟敬,他生命的前60多年一直都是平淡無奇的,市井無賴算是很貼切的形容,石星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整日在京師與一幫遊手好閑的混混煉丹,胡鬧;然而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以區區一介布衣之身,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大膽的計劃,當然還有運氣相助,一手颠複朝鮮戰場上的戰和之事,把東亞國際格局玩弄于股掌,也實在是個奇人,最後雖然是被斬首,卻也是以高齡之身伏法,算是傳奇的一生了。

上一篇:伍秉鑒

下一篇:朱梅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