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鑒

伍秉鑒

清末世界首富
伍秉鑒(1769年—1843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生于廣州。[1]伍秉鑒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一個從福建來到廣東廣州的小家庭在他手中時已經營成全球首富的大家族,最顯赫的家族。1842年12月23日,他寫信給在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友人J·P·Cushing說,若不是年紀太大,經不起漂洋過海的折騰,他實在十分想移居美國,通篇怆然難禁之情。1843年9月,風燭殘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鑒,溘然長逝,終年74歲。2007年4月初被亞洲華爾街日報選為近千年世界最富有五十人裡六位華人富豪之一。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紛紛破産。
    本名:伍秉鑒 别名:伍敦元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廣東廣州 主要成就:成為世界首富

人物生平

職業:貿易人

财富來源:進口,出口,錢莊

資産:約2600萬兩(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也隻有700萬兩)

成名原因:在他那個時期最富有的商人

伍秉鑒的先祖在康熙初年由福建泉州遷至廣東廣州,原在武夷山種茶為業。是允許與外國人交易絲綢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他的父親伍國瑩曾在廣州首富潘啟家中做賬房,1783年開設怡和洋行而成為行商。與潘啟一樣,伍家的祖籍來自福建泉州府。作為廣州十三行後起的福建商人,他将福建商人在廣州的勢力推向了另一個高峰。伍秉鑒家隻接受白銀的付款;他們并不是所有的外國商品都想要。在1789年,伍秉鑒接管了他父親的生意。他借出大量的數目給外國商人(每次百萬銀元)以交換部分的船隻出貨。他也是公認的慈善家,捐贈第一個鴉片戰争後的一百一十萬兩賠款的銀元。在那個時期,伍秉鑒名聲遠播,他的肖像仍然在一些和他有過生意來往的Salem,Mass.,andNewport,R.I.-美國人建造的官邸懸挂着。

傳奇人生

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劉瑾、宋子文和伍秉鑒。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伍秉鑒(1769年~1843年),字成之,号平湖,别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并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

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面,伍秉鑒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并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内擁有地産、房産、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并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0年6月,鴉片戰争爆發。盡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他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财富以求得短暫的安甯。1843年,伍秉鑒在中國的動亂中病逝于廣州,享年74歲。伍家所積累的财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财産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于今天的50億元人民币。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曆史背景

1686年春,廣東巡撫李士祯在廣州頒布了一項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實”之人,隻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

17世紀後期,康熙皇帝暫時放寬了海禁政策,來華從事貿易的外國商人日益增多。于是,廣東地方政府于1686年招募了13家較有實力的行商,指定他們與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關征繳關稅。從此,近代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廣州十三行”誕生了。在以後的發展中,這些行商因辦事效率高、應變能力強和誠實守信而深受外商歡迎。

所謂的“十三行”,實際隻是一個統稱,并非是13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則隻有4家。但由于它享有壟斷清朝海上對外貿易的特權,凡是外商購買茶葉、絲綢等國貨,或銷售洋貨進入内地,都必須經過這一特殊的組織,故“廣東十三行”逐漸成為與兩淮的鹽商、山西的晉商并立的行商集團。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港口。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直接促使廣州十三行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從而給行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在此後的100年中,廣東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17世紀後期,廣州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口岸”。依托這個黃金口岸,手持官府賜予的壟斷外貿權,加之自身的努力經營,廣州十三行商人群體迅速崛起,與兩淮鹽商、晉陝商人一起,被後人稱為清代中國的三大商人集團。

在财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廣東十三行”中也湧現出了一批豪商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盧文錦、伍秉鑒、葉上林等,以至于當時就流傳有“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說法。

台灣學者陳國棟根據官方檔案統計:1773年到1835年,十三行總共捐獻了五百零八萬五千兩,而這僅僅是見諸史冊的記錄罷了。無休止的攤派和募捐還不是行商們最難忍受的事情。清政府為了保證天朝大國的尊嚴,要求十三行不得對外商欠,一旦發生,所有行商負連帶責任,其債務由其他行商負責清償。此外,清政府還規定任何外商都必須由十三行中最富有的商家作擔保,一旦外商拖欠清政府稅款,則由行商負連帶責任。這就形成了十三行的“保商制度”。

十三行不僅僅受到政府和官吏的盤剝,他們還必須看那些外國大商人的臉色。伍氏家族如果沒有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密切關系,就不可能獲得最大的貿易份額,也成不了世界首富。而那些小的行商們,在官吏的盤剝之後,經常缺少周轉的現金,這個時候就隻能向外商們借款才能勉強維持。在這種情形下,十三行的行商們無時無刻不處在風險之中。台灣學者陳國棟評價說:“對絕大多數行商而言,破産根本是必然的,早在他們一當行商的時候就已注定了。”行商們無不渴望掙脫這個牢籠。

十三行之同文行行商潘正亨甚至決絕地說:“甯為一隻狗,不為行商首。”

鐵事典故

伍秉鑒在西方商人的眼裡享有不錯的名聲,衆多關于伍秉鑒的趣聞逸事也在當時外商中流傳甚廣。其中一個故事,使他成了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象征。

據說當時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與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但由于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然而他又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故也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知道此事後,并沒有為難這個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據拿出來,對波士頓商人說:"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隻不過不走運。"說完,他就把借據撕個粉碎,并向對方表示他們之間的賬目已經結清,對方可以随時離開廣州回國。

伍秉鑒這個驚人的舉動,讓伍浩官的豪爽名聲在美國脍炙人口達半個世紀之久。當然,伍家所積累的财富也令人吃驚。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财産已有2600萬銀元(相當于今天的50億元人民币),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當時珠江岸邊的伍家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相媲美。

在美國曆史上,曾有一位留下八位數遺産的"千萬富翁",他就是1848年去世的當年美國首富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阿千萬"死的時候,遺産估計有2000-3000萬美元。而阿斯特混成美國首富,靠的就是和當時的大清朝做買賣。他其中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就是當時富可敵國的伍秉鑒。

主要影響

禁煙運動

從史料上看,伍家的怡和行向來做的是正經生意,茶葉貿易是伍家最主要的業務。但是,一些伍家擔保的外國商人為了牟取暴利,往往夾帶鴉片。一方是朝廷官府,一方是多年來貿易往來的生意夥伴,兩邊都得罪不起。因此,他必須盡自己的全力化解這次危機。

三天後,伍紹榮将外商上繳的1037箱鴉片交給林則徐,希望能就此結案。但是,林則徐認定這1037箱鴉片是十三行行商與英商串通一氣欺騙官府。3月23日,林則徐派人鎖拿伍紹榮等人到欽差大臣行轅審訊,伍家再次妥協,表示願以家資報效。但是,林則徐下令将伍紹榮革去職銜,逮捕入獄。經過此番折騰,伍秉鑒顔面盡失,斯文掃地。

捐資救國

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封鎖珠江口,鴉片戰争爆發。據一位美國商人的記錄,伍秉鑒當時“被吓得癱倒在地”。他争取和平解決鴉片問題的努力徹底失敗了。伍秉鑒清楚地知道,英國發動這場戰争的根源,正是不滿十三行壟斷貿易,一旦英國獲勝,毫無疑問,十三行的獨特地位将被迫喪失。

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為這場戰争貢獻了巨額的财富。戰争甫一開始,伍秉鑒和十三行的行商們就積極募捐,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制作大炮。縱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線潰敗。1841年5月,英軍長驅直入兵臨廣州城下時,奕山統領的清軍部隊無力亦無心抵抗,于是想出了一條計策———令行商前往調停。廣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紹榮與英軍首領義律展開了讨價還價。最終,雙方簽訂《廣州和約》,按協議,清軍退出廣州城外60裡,并于一個星期内交出600萬元賠款;英軍則退至虎門炮台以外。這600萬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資,其中伍秉鑒所出最多,計110萬元。

遺憾的是,這次贖城之舉沒有給伍秉鑒們帶來榮譽和感激,而是更多的非議。從戰争一開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國人塗上了“漢奸”的陰影。不管他們捐獻多少銀兩,也抹不去這個影子。

1842年,鴉片戰争以中國戰敗結束。在戰敗賠款中,伍家被勒繳100萬元,行商公所認繳134萬元,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元。

史料記載

身死家敗

作為封建王朝沒落時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鑒所積累的财富注定不會長久。就在他的跨國财團達到鼎盛時,一股暗流正悄然湧動。1840年6月,鴉片戰争爆發。盡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由于伍秉鑒包庇外商走私鴉片,他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和懲戒,還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财富以求得短暫的安甯。《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也就是在這一年,伍秉鑒病逝于廣州。

伍秉鑒死後,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紛紛破産。更緻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的實行,廣東喪失了在外貿方面的優勢,廣東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權也随之結束。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後,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降臨到十三行街,終于使這些具有100多年曆史的商館徹底化為灰燼。

凄涼晚景

據伍秉鑒自己估算,在戰争中,伍家損失了不下200萬兩白銀。但這筆數字,對于這位号稱擁有2600萬兩的世界首富來說,并不至于傷筋動骨。況且,深謀遠慮的伍秉鑒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線。然而,此時的伍秉鑒,卻已是心灰意冷。

1842年12月23日,他寫信給在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友人J·P·Cushing說,若不是年紀太大,經不起漂洋過海的折騰,他實在十分想移居美國,通篇怆然難禁之情。1843年9月,風燭殘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鑒,溘然長逝,終年74歲。

人際關系

叔叔、伍國瑩

哥哥、伍秉鈞

上一篇:獨孤信

下一篇:沈惟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