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祖

汪輝祖

古代官吏
汪輝祖(1730年-1807年),字煥曾,号龍莊,浙江蕭山瓜瀝原雲英鄉大義村人。清代乾、嘉時期的良吏。早年多次應試未中,随入幕僚為紹興師爺。于乾隆四十年得中進士,五十二年為甯遠知縣,五十六年為道州牧。告官退養在城裡蘇家潭,享年78歲。
  • 本名:汪輝祖
  • 别名:汪龍莊
  • 字:煥曾
  • 号: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浙江蕭山瓜瀝鎮大義村
  • 主要作品:《學治臆說》、《佐治藥言》等
  • 主要成就:進士、知縣、“紹興師爺”
  • 出生時間:1730年1月21日
  • 去世時間:1807年3月24日

人物簡介

汪輝祖,字煥曾,号龍莊、歸廬,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人。生于雍正八年十二月十四日(1730年1月21日),卒于嘉慶十二年(1807)三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三年舉于鄉,四十年成進士。早歲遊幕,後知湖南永州府甯遠縣。著有《元史本證》、《二十四史同姓名錄》、《學治臆說》、《佐治藥言》等。事具阮元《揅經室集二集》卷三《循吏汪輝祖傳》及瞿兌之《汪輝祖傳述》。

清學者、藏書家。字煥曾,号龍莊,晚号歸廬。浙江蕭山人。39歲時遊京師,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官湖南甯遠知縣、新田知縣,署道州知州,以廉潔見稱,後以足疾引退,老幼泣擁于前。歸家閉戶讀書,專事著述。嘉慶初诏舉孝廉方正,當地文士勸他應诏,他堅辭不就。所論述以務實有用之學為宗。富于藏書,先後所積數萬卷,藏于“環碧山房”之中,經史之書收留為多。閑暇時則手執一遍,躬自校雠。

編撰有《環碧山房書目》。藏書印有“蕭山汪氏環碧山房珍藏印”。尤精于史學,對姓氏研究頗有成就。著有《元史本證》、《讀史掌錄》、《楚中雜詠》、《龍莊四六稿》、《史姓韻編》、《九史同姓名略》、《二十史同姓名錄》、《二十四史稀姓名錄》、《遼金元三史同姓名錄》、《學治佐證》、《佐治藥言》、《續佐治藥言》、《學治臆說》、《學治續說》、《晚廬歸稿》等20餘種。四子汪繼培,字因可,藏書甚富。

生平事迹

汪輝祖家境貧困,父早亡,為養生母和繼母,二十歲就開始幕僚(師爺〉生活,他好學不惚,精明幹煉,博覽群書,尤對法家學說鑽研甚深。乾隆中期,東南沿海各省發現使用"寬水錢"甚多,朝遷懷疑有人私鑄,下令嚴查,閩、浙總督嚴繼善委托汪輝祖聾辦此案。汪查明"寬水錢"系日本錢币,由商船帶入,非民間私鑄,避免了一場冤案。嚴繼善對汪大加贊賞,感慨地說:"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讀書人"。汪在任甯遠知縣期内,關心民間疾苦,鼓勵發展生産,教化民風,崇尚節儉,興修水利,創辦學院:處理民間糾紛和訴訟案件,力主審慎公允,深得民心,有"廉明聽正"之稱當其回鄉經甯遠時,人們夾道相送,有人送至長沙仍依依不舍。

汪輝祖在《佐治藥言》的“選擇幕府宜謹慎” 一節中專門談到自己的經曆。   

汪輝祖在幕中供職的時間,共三十四年。除了開頭兩年輔助的人是其嶽父大人王坦人先生,不在賓主之數外,其餘的一共輔佐了十六個主人,其中在無錫和慈溪兩處幕府中,隻是很偶然的在那兒依托了一段時間。實際上有十四個人。   

“乾隆皇帝十九年甲戌二月,供職于常州府知府胡公的幕中。胡公名文伯,字偶韓,山東海陽人。那一年冬天,胡文伯升任蘇州府松常鎮大糧儲道,我也随他赴任。第二年,胡文伯又到臨清監督運糧。我有病沒能同去,暫時在無錫縣魏君幕府中供職。魏君名延慶,直祿鄉人。到了六月份,仍然回到胡文伯幕府。算起來,總共在胡文伯幕中呆了六年。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我想專門從事法律工作,接受了長洲縣的聘請,辭别了胡文伯幕府。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到了長洲縣鄭君的幕府,鄭君叫流賢,山東濟甯人。

這一年十二月,由于我的教師孫景溪先生召請,我辭退了長洲縣的職務,到他所在的眼水縣幕府工作。乾隆二十六年三月間,到了艉水。我的教師字爾周,山東昌邑人,是我受業的恩師。    

第二年八月,我的教師升任河南開封府同知而離職赴任,我就接受了平湖縣劉君的聘請,當月就到了平湖。劉君字國煌,号冰齋,奉天人。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劉君又離平湖縣而升職為江西九江府吳城同知。我就接受仁和縣李君的延聘,二月裡到了仁和。李君字學李,陝西三原人。   

同年十月,仁和李君因事離職。我又被烏程縣蔣君延聘入幕,當月到了烏程。蔣君宇志擇,号振庵,奉天人。   

到第二年五月,蔣君因事離任。接替他的是戰勁,曾号為魯村,直祿甯津人,延請我繼續工作。九月間承蒙鄉裡的舉薦,因此十二月時就因要參加會試而辭職。   

乾隆三十四年五月,會試落第,就職于錢塘芮公幕府。芮公名叫泰元,号亨齋,雲南泰和人。   

到了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由于參加會試而辭别錢塘芮公幕府。第二年五月,再次落第歸來。受海甯劉君聘請,但因為以前的朋友戰劾君在嘉善任職,請求辭職末被批準,于是我回絕了海甯的聘任。到了嘉善,呆了七個月,戰動調任富陽,我也随同赴任。   

同年九月,孫含中先生,号西林,赴任于紹台兵備道。他是我恩師孫景溪的兒子,于義而言都不能推辭。于是離開富陽,在甯波道幕府中任了四個月幕賓。   

在十二月份由于去參加會試而辭職歸家,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又考試落第。海甯劉君再次聘請,七月到海甯。劉君名雁題,号仙圃,河南光山人。   

在海甯呆了兩年多。到了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海甯縣升為州,劉君解職,我也隻好回家鄉。乾隆四十年,我通過了會試成為進土。後來因為母親去世而歸家守喪。九月又到慈溪黃君幕中任職,黃君名元偉。不到一個月又辭職回家。   

當時戰動已由歸安提升到海甯州,來聘請我,于是又一次到海甯。十二月由于平湖劉君要我踐以前的約定,辭别海甯。劉君是先前海甯縣令。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到了平湖,一共呆了四年多。   

乾隆四十五年,劉君升職杭州東海防同知。我于是接受了烏程縣與君的聘請,當年五月到烏程幕府。與君名德,号勉庵,滿州人。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前任縣令徐君回任烏程,繼續聘用了我。徐君由于遭父母之喪辭官守喪,我也回到故裡。   

就在這年九月,又接受了龍遊王群的聘請,十月間到.了龍遊。王君名士聽,号晴川,奉天義州人。我在龍遊工作了一年多,乾隆四十七年七月,王君調到歸安任職,我和他同去赴任。在歸安我又在幕府中呆了三年多,在乾隆五十年八月,王君以母親年老需要侍奉為由辭官,我也就回到了家鄉。”

廉政事件

汪輝祖早年多次應考不第,随入幕賓為師爺,聰敏過人,斷案神速、多為庶民理直,頗得人心,好學不懈,精明幹練,是一代名吏。乾隆中期,東南沿海各省發現了很多“寬永錢”。清廷懷疑有人私鑄,下令嚴查。江、浙、閩三省總督、巡撫查來查去竟無結果。此案重大,而且朝廷限三個月上報結果。閩浙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莊有恭等十分着急,便委派汪輝祖接辦此案。

汪憑着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經驗閱曆,經過一番深入鄉村城鎮,實地調查研究,發現此“寬永錢”與國内流通的錢币有所不同,并通過《寬永三年序》(日本古代書名)和徐葆光《中山傳記錄》中,“市上行使寬永通寶錢”為證據,說明此種錢币乃東洋(日本)倭寇所鑄,由商船帶入,混入中國貨币中同時使用。并非國人私鑄。朝廷深感滿意,并出旨一道:“此後嚴禁商船攜帶倭錢,凡零星散發者加以處罰之例。”寬永錢一案就此了結,避免了一場冤案。尹繼善對汪輝祖大為贊賞,感慨地說:“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讀書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汪輝祖任湖南甯遠知縣時,規定庶民百姓吃淮鹽,而淮鹽的價格比粵鹽價高出幾倍,因此甯遠百姓私下食用粵鹽,粵鹽在甯遠屬私鹽,淮鹽在甯遠屬官鹽,買賣粵鹽違犯禁令。官府派人偵捕,以至“人情惶憂”。作為一縣之主的汪輝祖得知此事後,深感為百姓解決疾苦乃首要任務,暗下決心,要解決甯遠百姓食鹽問題。他身穿便服,帶上護衛,走出衙門,到百姓中去,誠懇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粵鹽銷售情況,從百姓意願角度,制定妥善方案,向上司呈文說明,“鹽愈禁則值日增,夫私不可縱,而食談可虞。”請求允許甯遠可售粵鹽,購買一次不超過十斤,告示張貼全縣。

甯遠百姓食鹽問題得到解決後,無不拍手稱好。但一些不法分子竭力反對,卻誣告汪輝祖支持販賣私鹽,汪輝祖敢作敢為,以理抗争。後湖南總督畢沅知道此事後,大加贊賞,并“立弛零鹽禁”。因此老百姓稱頌為“莽知縣”。深得民心,有“廉明聽正”之稱。後調善化縣令,因足疾辭職回鄉,途經甯遠時,人們自發立隊夾道相送,有的人送至長沙還依依不舍離去。官民如此貼近,情切感人,催人淚下。真正稱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官啊! 

汪輝祖任甯遠知縣時,發生了劉開楊與成大鵬争山一案,劉開楊乘其弟劉開祿病重垂危之際,叫來殺手王闫喜把其弟弄到山上,将他活活殺死,付給銀子30兩,達到争山、奪産二目的。劉開楊還到衙門擊鼓“鳴冤”,聲稱是為了山地,其弟開祿被成大鵬殺害,要求申冤。但成大鵬也狂喊冤枉,争山實有此事,沒有與開祿毆鬥殺害之事。汪輝祖深感内中必有緣故,先将大鵬下獄聽審。但得到群衆舉報,一向手頭拮據的王闫喜卻整日出入賭場,做起了大款的樣子,汪縣令還了解到,王闫喜夜裡一人偷偷地到離村三裡的關帝廟敬香拜佛,事情一反狀态。

次日夜裡,汪輝祖吃過晚飯,帶衙役三人,穿上便服,來到關帝廟,三衙役躲在關公神像背後,汪輝祖獨自一人蹲在關公神像前面的神桌下面,約過一個時辰,見有一鬼鬼祟祟的人進得廟内,點燃香燭,跪在神桌前的拜凳上,口中念念有詞道:我叫王闫喜,今年39歲,住附近村子裡,因前幾天經開楊的要求,叫我把開祿帶到山上殺掉,劉開楊給我30兩銀子,但我運氣不好,都已輸光,并且縣府對此案查得很緊,請關老爺保佑我平安無事,渡過這一難關。王的話音講完,汪縣令與三衙役突時出現,抓住王闫喜,帶他到衙堂,這時被吓破膽的王闫喜,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部招供。成大鵬被當場釋放,幕後唆使犯劉開楊喪盡天良,竟對自己親弟弟下此毒手,天理難容,與殺手王闫喜被判處斬刑。避免了成大鵬一樁冤案,民衆無不拍手稱快。 

乾隆五十八年(1793),汪輝祖回故裡後,應浙江巡撫覺羅長麟之召,共商修理蕭山西江塘等事。原定需切條石共一百七十八丈,需錢二萬八千九百缗。在汪輝祖精心設計安排下,到實地察看和丈量後,切條石增至二百二十餘丈,隻需錢二萬二千五百十三缗,比原先設計工程費用少六千二百八十七缗,所切條石比原先增長42丈。工程堅固,耗資又少,長治久安,造福百姓。 

錢塘江浪高潮急,加上長期沖涮,灣度越來越大,南漲北坍,逐步形成了原海甯的一部分南沙土地被沖涮到江南來了。汪輝祖上書清廷,這片南沙應由海甯劃給蕭山管轄,便于行政管理及請求減免賦稅等,得到朝廷批準。為當代蕭山圍海造陸、發展經濟空間打下了曆史性的基礎,功不可沒。 

汪輝祖出身在一個書香門第,其父做過縣府屬員,輝祖幼年喪父,由兩個母親徐氏、王氏教育有方,培養成才。所以蕭山西門外官道旁原豎有汪母的節孝牌坊,解放後大躍進時毀掉。 

汪輝祖是清乾嘉時期的一位名人,先後作了長達34年的幕僚,遍及閩浙兩個省,14個州縣的地方衙門。善斷疑案,勤政愛民,政績斐然,是一位著名的清官廉吏。他時刻牢記母親的教導,“善德人家,仁義為本”。故汪輝祖跪地說:“兒為吏,保證對得起百姓,對得起祖宗和良心。”真正實踐了他立下的“不敢負心造孽”的誓言。後果昭然,多積善德,是名吏之楷模。電視劇一代名吏于成龍很像取材于他。其後,雖年時已高,尚悉心著作,傳世之作有《學治臆談》、《佐治藥談》、《元書本證》、《史姓韻編》、《二十四史同姓名錄》等,值得後人自豪。

文化作品

汪輝祖返回故裡後,定居縣城蘇家潭,乾隆五十八年應如主持修複蕭山西江塘,其因主事得力,工程堅固,卻耗資又少,同時,還上書朝遷要求減蕭山牧地的賦稅等,此舉做了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善事。其後,汪輝祖悉心著述,著作有《元史本證》、《史姓韻偏》、《九史同姓名錄》、《二十四史同姓名錄》、《二千四史希姓錄》、《遼重元三史同姓名錄》等,尤以《學治臆談》、《佐治藥言》、《病塌夢痕錄》行世甚廣,頗為流傳。後卒于嘉慶十二年,享年78歲。汪輝祖在清朝以"一代名幕"而譽天下,紹興師爺因此而得名。汪一生所解疑難雜案甚多,深得百姓愛戴。 

汪的六世孫汪謙(1864-1935)為著名繪畫家,1894年曾為慈禧太後作畫,所畫"九老圖"為其代表作品,太後曾賜書"壽"字和"協氣祥和"匾。并到歐亞五國遊學,畫技甚精,享"皇朝第一畫家"之譽。并出版畫集《六法大觀》、《醉八仙墨稿》、《畫譜》等,亦廣為世人傳頌。現在醫學界有“世界級心血管大師”著稱的汪忠鋪博士為汪的摘系傳孫。

上一篇:陳佩珊

下一篇:小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