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

汪海

原雙星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
汪海,高級經濟師,大專文化,原雙星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自1974年起在雙星集團工作,曾任青島橡膠九廠黨委副書記、書記、廠長。在雙星集團領導崗位上工作近30年,具有豐富的鞋業制造經驗及專業知識,管理經驗豐富,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管理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中文名:汪海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青島科技大學 職務: 就職企業: 主要成就: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管理專家 出生地:山東微山

人物經曆

汪海,1941年10月生于山東微山,原雙星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青島雙星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膠鞋協會理事長。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

1960年參軍,曆任26軍某部炮兵指揮排班長、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曾參加抗美援越戰争。

1971年轉業回青島,曆任青島市化工局秘書,青島市橡膠九廠(雙星集團前身)政治處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廠長,青島雙星集團公司總裁兼黨委書記,青島雙星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年,擔任橡膠九廠黨委書記,經過十多年的奮鬥,将昔日一個專業制作“解放鞋”的中型鞋廠,發展壯大為全國規模最大、效益最高、信譽最好的國有制鞋集團,創出中國人自己的名牌。

1995年青島雙星集團公司成立,任黨委書記兼總裁至2013年5月份退休。因創立“雙星九九管理模式”而榮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特等獎。曾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特等獎、并連續四屆當選為全國膠鞋協會理事長,因此被國内外一緻稱為中國“鞋王”。被美國名人傳記協會與美國名人研究所推薦為1995年世界風雲人物。

1995年12月被民政部、國務院軍轉辦評為“全國優秀退伍軍人”。

2004年12月獲“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稱号。

2011年1月榮獲”2010年度中國十大風雲魯商稱号“。

2013年5月6日青島雙星晚間公告,公司董事長汪海因退休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辭職後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人物成就

1959年青島市先進工作者; 1959年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1987年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

1987年獲“五一”勞動獎章;

1988年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

1988年山東省優秀共産黨員、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

1989年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89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管理專家;

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

1990年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特等獎;

1991年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

1992年山東省出口創彙先進企業經理;

1993年被編入“世界5000名偉人”系列傳記; 1995年世界風雲人物;

1995年首屆優秀退伍軍人;

1996年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1996年全國優秀體育企業家;

1996年10月,以其“西進戰略”對沂蒙革命老區人民的突出貢獻而榮獲第三屆“古漢杯”全國十大“扶貧狀元”稱号;

1997年獲國際優秀企業家貢獻獎;

1997年被美國中小企業聯合會和美國美中友好協會授予“國際優秀企業家貢獻獎”;

1999年中國惟一入選大型文獻記錄片《共和國外交風雲錄》的企業家;

2000年中國優秀轉業退伍軍人企業家;

2000年世界傑出人士;

2000年中華十大管理英才;

2000年經北京無形資産開發研究中心評估,企業家身價10.2099億元,成為中國企業第一人。

主要事迹

原雙星集團總裁汪海曾說,一個優秀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能忘記農民兄弟。上世紀80年代,汪海就提出“出海越洋是開放,上山下鄉也是開放”的新思想,提出“出城、上山、下鄉”的戰略大轉移,變國家的“輸血”扶貧為企業的“造血”扶貧,并在革命老區沂蒙山區投資建起了兩座鞋城,直接安置了上萬名老區農民就業,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幫助10多萬貧困農民脫了貧。受到中國經濟界的廣泛關注。從革命老區沂蒙山到大别山,從百萬移民的三峽庫區,到中國西部的貧困山區,先後在農村創辦14家大型企業,共投資人民币20億元,靠着一大批貧困農村的農民,出口創彙2億美元,銷售收入100億元。汪海也因此獲得“全國十大扶貧狀元”的榮譽稱号,雙星成為靠農民發展起來的中國民族品牌企業,榮登中國企業500強。

如何教育、引導農村員工适應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汪海總裁開辦了“雙星教育學院”培養他們,并輸送到雙星全國各地的工廠和市場經營一線。例如,1993年進入雙星的張力,原先是一名沂蒙山區農村青年,在雙星的培養下成長為業務能手。2006年,他被調到位于青島市的雙星輪胎公司擔任密煉中心主任,管理着一個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的密煉中心。

已有100多名“新型工人”被提拔為集團中層管理人員、200多名車間主任,800多名“新型工人”成為班組長以上的管理骨幹,在企業“大舞台”上盡展風采。近兩年,共有1300多人獲得優秀承包人、創新能手、質量标兵的稱号。這些變化,源于雙星以人為本、積德行善的獨特企業文化理念,這種理念摧毀了小農意識,發揮了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而這正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髓所在。

實現了“三個轉變”:轉變了農民的思維模式;轉變了農民的生活觀念;轉變了農村的民風。實現了“三個帶動”:帶動了十幾萬貧困農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帶動了農村生産生活環境設施的改善;帶動了農民精神面貌的改變。實現了“三個促進”:促進了貧困農村和諧發展;促進了貧困農村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促進了貧困農村的人才培養。

雙星打破了城鄉身份界限,樹立“新型産業工人”概念,汪海總裁提出了雙星沒有“農民工”,他們就是雙星人,享有雙星員工同等待遇,政治上尊重,生活上關心。通過“上山下鄉”,雙星為勞動密集型産業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也為工業反哺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出了企業發展的新思路,在中國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上,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積累了寶貴經驗。

涉足輪胎、機械等行業。雙星專業運動鞋、雙星旅遊鞋、雙星皮鞋和雙星輪胎榮獲“中國名牌”,雙星品牌價值492.92億元。

曾獲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管理專家、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華十大管理英才、世界風雲人物、國際優秀企業家貢獻獎、世界傑出人士、中國石油(11.15,-0.27,-2.36%,吧)和化學工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中國最受關注企業家等稱号。

在雙星集團門口,有兩個貓的雕塑,左邊是黑貓,右邊是白貓。黑貓臉上略顯憨态,正緊緊抓着一隻耗子,同時還瞪圓了眼睛盯着前方,尋找着下一個目标。漂亮的白貓不但不抓耗子,還在與耗子戲玩。雕塑的底座上分别镌刻着:“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不管說三道四,雙星發展是硬道理”。後一句話是汪海加上的。 在國有企業裡,做一輩子廠長、經理的大有人在——這個企業幹三年,那個企業幹五年,一直幹到退休。然而,在一個國有企業做一輩子廠長、經理的卻不多,雙星總裁汪海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不多見的長壽企業家。他是中國國企改革的開拓者,是創造民族品牌的實踐者,是中國優秀企業家的成功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

三十年的時間裡,雙星已經從生産單一的解放鞋的國有企業,發展成為跨國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國際型企業集團,形成了鞋業、輪胎、機械、服裝、熱電五大支柱産業及包括印刷、繡品、三産配套在内的八大行業。汪海把雙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983年到1992年為初級階段,以淘汰解放鞋為标志,對産品進行不斷地更新換代,從最初的追随模仿到後來的創新超越,成為全國制鞋業的領頭羊;1992年到2000年為發展階段,建立了一支專業化的産品研發隊伍,成為全國鞋類首家馳名商标獲得者,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2000年起為高級階段,開始與世界名牌抗衡,全面實現了由低檔、單一産品向高檔次、系列化的轉變,在母體鞋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又成功涉足輪胎和機械等産業。

汪海說:“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具有強烈的民族責任心,要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發展好自己的企業,積極為社會創造财富。”雙星30多年來所取得的業績,正是來自于一貫堅持誠信經營理念和創出中國人自己的名牌,為國家增光,為民族争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永遠是市場的一個兵。這個兵呢,就是要勤奮,要永遠做戰士。在市場上應當是永不滿足,你一滿足了,就要完蛋。”“另一方面,社會在發展,環境在變,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去适應這個環境,随着社會向前發展。”“青島有十多萬人罵我很正常”“我對雙星比對兒子還親”“我是成功者,也是幸存者”

“我不善于在辦公室裡來做決策,我的很多決策都是在市場上、車間裡想出來的。我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幾乎都是在第一線,不是在工廠,就是在市場,這是我的工作作風,隻要有時間我就要下去。”

“我經曆了文化大革命、經曆了計劃經濟、經曆了改革開放這麼一個全過程。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當中,雙星改革了三十年,奮鬥了三十年,創新了三十年,發展了三十年,也輝煌了三十年。”“我評價自己是一個改革者、開拓者、創新者。也可以講,在各界、各方面以及廣大員工和同事的共同努力、共同支持下,我又是一個成功者。我能走到今天,可以說,我還是一個幸存者。”

與鞋結緣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優秀企業家,汪海掌舵雙星已超過了30年,是中國經濟界少有的“常勝将軍”、“長壽總裁”。2005年,汪海帶領着雙星向建設國内最大輪胎生産企業的目标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2005年上半年,雙星成功重組了東風輪胎,因東風輪胎曾是全國輪胎行業的四大家族之一,這一事件被業内稱為“輪胎業國企重組第一案”,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重組東風輪胎,雙星的輪胎生産能力已經突破1000萬套,一躍成為國内最大的輪胎生産企業。即把雙星打造成中國鞋業第一名牌後,汪海為汽車造“鞋”的規劃也變得十分清晰。雙星已成為跨國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國際型企業集團,并形成了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熱電五大支柱産業及包括印刷、繡品、三産配套在内的八大行業,2004年銷售收入達68億元。從為人做鞋到給車造“鞋”,汪海目标明确,也很富有傳奇色彩,他的目标是要将雙星打造成叫響國際市場的民族品牌,汪海的精彩言論:“在制造加工業堅持創造自己的品牌,要挺得過去,不可能13億人的市場都被外國人占去,相信這個民族一定會有自己的名牌”,引起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帶領雙星由一個隻能生産黃膠鞋的虧損企業迅速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生産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并成功涉足輪胎、機械等行業。雙星已形成了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熱電五大支柱産業及包括印刷、繡品、三産配套在内的八大行業的新格局,擁有5萬名員工,140餘家成員單位,資産總額59億元,出口創彙1.6億美元,年銷售收入80億元。

汪海說“對于企業來說,我認為凡是能适應企業發展要求,給企業帶來效益的人都叫人才。人就要有人品、職業道德;才就是要有真才實學。MBA與職業經理人、企業家存在着“學位”和“崗位”的區别,成功職業經理人是在實踐中依靠不斷地摸爬滾打和總結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硝煙彌漫的市場就是競技的舞台,用錢買教育,可以買到書本的一些知識,但重要的要在實踐中學習總結。”

雙星企業已有87年曆史,但發展過程并不是簡單的數字增長,而是企業資産和品牌價值的不斷增量。在汪海的帶領下,雙星已從過去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形成了擁有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等支柱産業,年銷售收入100億元,品牌價值達492.92億元的國際型企業集團。

“雙星幾十年的發展,是一步一步做強做大的。國際國内市場很大,企業發展各有各的招,抓住機遇發展就0K。”汪海介紹,“從名牌經營到經營名牌”就是雙星發展快人一步的招。早在上世紀90年代,許多國内企業還沒認識到品牌的作用時,雙星就開始推動了産品經營走向品牌經營,并向全國擴張。在國家正式啟動西部大開發之前,雙星1997年挺進大西南并迅速發展,尤其是将原國有經營體制的雙星西南一些經營銷售公司的賣斷,充分調動了雙星代理商的積極性,成都、重慶、貴陽、昆明雙星連鎖網絡建設勢如破竹,遍布城鄉的連鎖店迅速湧現,使衆多代理商踏上了制造百萬富翁的流水線。

體博會,就是為了創新招式搶占更多發展機遇。參加體博會的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評價,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已經成為了國際同類博覽會中世界第三、亞太地區老大的體育用品展會,是代表中國體育用品最高水準和展現體育事業發展成就的盛會。對此,汪海表示,雙星在成都體博會上的大手筆,就是要用多年來構建的龐大經營管理及網絡銷售平台和這個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體育用品展平台互動,展示雙星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展現民族品牌的氣勢;同時,吸引更多的商家走進雙星、走進西南。

雙星在西南已有上千畝已建和在建生産及經營項目,10餘條冠名的雙星大道、3000家連鎖經營網絡。西南在雙星的發展戰略布局中,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随着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本屆體博會呈現出了濃厚的奧運氛圍。雙星、李甯、安踏等國内知名品牌企業也在展會布置上體現、傳遞着奧運精神。在本次體博會期間,雙星還将舉辦2007“雙星杯”四川省首屆高校健康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借助體博會和奧運東風推動全民健身熱潮。

汪海認為,奧運精神就是倡導全社會大衆健康運動理念。“是将全民健康的理念及運動休閑産品通過遍布城市和二三線城鎮的雙星商業航母艦隊惠及大衆。”

但是,“雙星的産品既在滿足大衆的休閑娛樂需求,也在滿足高端市場的需要。”汪海在接受中視體育頻道的現場直播采訪時說,雙星集團是中國乃至世界生産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年産各類鞋近億雙;同時,雙星形成了運動休閑服、專業比賽服及各類運動休閑包、球類、帽、襪及運動器械等系列産品,這些産品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标”、“中國名牌産品”和“國家質量免檢産品”等榮譽稱号。行業統計資料顯示,在國内外的市場綜合占有率、市場銷售份額、市場覆蓋面三項數據中,雙星連續多年位居行業第一。汪海說,雙星優質優價的産品屬于“大衆”和“名人”,雙星注冊了“名人”商标,就是着重向高端發展。雙星“從名牌經營到經營名牌”開始,為搶占高端,首先從技術創新上破題,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幅增加對産品研發的投入,提高産品開發能力,建立了以滿足專業運動為核心的産品研發體系。各類自有知識産權的不斷研發和應用,使雙星産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質日益提升,雙星專業鞋、休閑鞋、時裝鞋等高檔鞋的開發不斷邁向了新台階。

“雙星創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這是體博會上雙星展場上最醒目的标語,但汪海表示,創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不僅是雙星的事,民族品牌的發展壯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隻有這樣,民族品牌才能做得更大、更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發揮民族的優勢。

相關報道

“在他們這個年齡的人中,隻有劉樹利喊我叫爹,但最後也是他和我對着幹,對我吓、壓、鬧,還對我搞人身攻擊。走到今天這一步,我是被逼的。”

4月10日下午,剛從北京出差返回青島的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忽然驚呆了。

這一天,關于雙星集團對西南雙星、濟南雙星實施強制斷貨的報道忽然鋪天蓋地,汪海一時如坐針氈。他當即決定,第二天下午召開“雙星市場改革真相”新聞發布會,親自出面反擊。

事實上,開新聞發布會、對付記者,一直是汪海的拿手戲。24年前,當中國的企業家們還全然不知新聞發布會為何物的時候,汪海就首開先河,廣邀媒體,對記者們推廣他的“雙星”球鞋。出盡風頭的汪海為此遭遇非議,差點丢掉雙星廠長的“烏紗帽”。

而這一次,他面對的非議更大。為此他不得不親自動筆,為發布會寫發言稿。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發言中,汪海情緒激動,對“兒子”劉樹利(雙星集團成都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和“兒媳”韓俊芝(劉樹利之妻,成都雙星CEO兼濟南雙星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背叛”深感痛心:“在他們這個年齡的人中,隻有劉樹利喊我叫爹,但最後也是他和我對着幹,對我吓、壓、鬧,還對我搞人身攻擊。走到今天這一步,我是被逼的。”此前,汪海一直把劉樹利看作自己的心腹愛将,把他從一個普通的工人一路提拔到雙星集團副總裁。

但是,決裂看來已經無可避免。在汪海親自出面召開此次發布會後,劉樹利和韓俊芝并沒有準備讓步。“成都公司改制後已經完全是私人公司了,他有什麼資格和權力來摸我的家底?”對于汪海在發布會上提出的“先資産評估,再談控股51%問題”,韓俊芝如此回應。

而汪海則選擇了繼續按部就班地推行自己的“51%計劃”。在新聞發布會後的第二天,汪海随即部署在天津召開“雙星經營工作會議”,組織全國的經銷商們參觀學習天津雙星被控股51%以後的成功經驗,繼續在全國推進51%控股工作。這也是此次斷貨事件公開爆發後,汪海本人第一次出現在全國幾十家代理商和物流商面前。顯然,此次會議,意義非同尋常。

4月13日晚上6:40,當頭戴紅色雙星名人休閑帽的汪海準時走進天津利順德大飯店二樓宴會廳時,在場的幾十名經銷商和代理商全體起立。也就是在這裡,針對媒體的種種質疑,汪海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國資委沒有調查我們”

南方周末:這次事件,影響如此之大,你在開始想到過嗎?

汪海:沒有,我們一直是想在内部解決,沒有想到把事情弄成這麼大。是他們首先找的媒體,媒體大範圍報道後,我一看不行了,如果我們再不出面澄清,誤解會越來越大,問題會越來越大。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必然會觸動一批既得利益者,這次也一樣。

南方周末:現在,政府和國資委方面的态度怎麼樣?找你本人談過嗎?

汪海:這次的事情,他們先找到政府,希望通過政府對我們施加壓力。當時我就告訴國資委的人,如果政府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那才是對6萬雙星人的不負責任。因為名人公司還有16.5%的國有股,16.5%的工會股。但名人公司是雙星集團的下屬企業,國資委不會直接監管到這個層面。而且商标授權的事情,也不是國資委的工作範圍。

最重要的是,現在是品牌時代,産品的競争就是品牌的競争。雙星是一個多年的老品牌,但是也面臨着新的挑戰。那就是品牌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一直定位在中低端,長期下去,與國際品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我一直希望成都公司借着目前的品牌知名度和渠道優勢順勢把檔次再提升一個台階,從長遠看這對大家都是有利的,可他們就是不理解。在我們向國資委說明這些後,國資委已經表示這是我們企業内部的事情,也沒有為此調查我們。

南方周末:成都、濟南方面都認為你突然斷貨,把他們逼得太緊了,是你想搶占他們的銷售渠道和網絡?

汪海:名人公司在成立後一直沒有實際運作,直到去年,為了減少關聯交易,我們把制鞋業務從上市公司進行了剝離,名人公司在受讓了制鞋業務後,這才開始進行内部整合。為此,名人公司在去年成立了“市場整頓領導小組”,因為劉樹利的西南公司在全國的業績的确不錯,他本人也很擅長搞市場,所以我提議由劉樹利來擔任這個組長,控股51%的提議也是他本人在這期間提出的。後來的實踐證明,他的這個思路是對的,但後來到他自己頭上他卻不願意了。今天我們在天津開會繼續推廣這個,也仍然是在延續他原來的思路。至于銷售渠道和網絡,我們可以一起來重新搭建新平台,大家一起受益,不存在誰搶誰的問題。

南方周末:從目前看,和成都、濟南公司的矛盾,你自己有沒有妥協的餘地?

汪海:如果他們連資産評估的要求都不同意,那根本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隻要他們同意資産評估,一切都好談。同時,談判的大門,也永遠是敞開的。

上一篇:徐明明

下一篇:海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