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勁松

汪勁松

西北工業大學大學校長
汪勁松,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男,漢族,1964年生,四川萬縣人。1981年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1986年獲機械制造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和1991年先後獲機械制造專業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中文名:汪勁松 民族:漢族 出生地:萬縣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學位/學曆: 職業:教授 校長 專業方向: 職務: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 籍貫:重慶市萬州區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 政黨:中國共産黨

人物經曆

1981年9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學習,1986年2月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0年12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

1990年12月起,先後擔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研究生工作組組長、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長。

1997年至1998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系做訪問學者。

1998年9月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副主任,

1998年12月任教務處處長,

1999年5月任機械學院副院長,

2000年6月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主任,

2001年6月任教務處處長,2003年2月任教務長兼研究生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4年2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教務長,

2005年4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

2007年12月連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09年7月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2013年1月,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榮譽

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第三屆GM中國科技成就二等獎,教育部首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人選,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發明類)一等獎,2005、2009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近40餘項科研項目,論文120餘篇,ASME、IEEE會員,SME高級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國家973項目專家委員會,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

評價

汪勁松作為清華大學副校長,是中國青年科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很有才氣的藝術家。曾于2006年10月28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舉行“汪勁松、陳輝、潘魯生三人畫展”

。他的藝術作品表面看來與傳統繪畫有同工之處,但卻表現出當代學人的氣質和風骨。汪勁松雖不刻意于追求

筆墨意趣和意象的營造,但仍然流露出清新自然、沉靜空曠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層疊纏繞的水田、鱗次栉比的民居、雲霧缭繞的山巒、閃爍迷離的山澗飛瀑等等,活躍生動,向觀衆叙說着自然的造化和湧動的生命激情。

論文及着作

着作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系列教材:産品綠色化工程概論》

作者:汪勁松,向東,段廣洪着,譯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3月

《二級城市新經濟》

作者:陳雯,向俊波,汪勁松着,譯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5月

論文

[1]劉悅 汪勁松 王立平.重型混聯機床XNZH2430的靜剛度優化[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6(8):1418~

[2]夏必忠 汪勁松 傅新 楊華勇.雙活塞液壓自由活塞發動機原理樣機的研制及其壓縮比[J].機械工程學報,2006,42(3):117~

[3]楊建新 汪勁松 郁鼎文.空間并聯機構運動學與動力學逆解的模塊化計算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5,41(5):104~

[4]張蘭霞 解順強 王立平 汪勁松 龍運佳.遞推牛頓——歐拉動力學算法的推廣及其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5,35(2):65~

[5]葉佩青 陳凱雲 張輝 汪勁松.葉片進排氣邊緣測量型值點插值方法研究[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5,27(9):1617~

[6]汪勁松 張文雪 汪蕙 張佐 宗俊峰.創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26(4):1~

[7]曹家勇 朱煜 汪勁松 尹文生 段廣洪 張鳴.平面電動機設計、控制與應用技術綜述[J].電工技術學報,2005,20(4):1~

[8]汪勁松.在全國高校繼續教育學會200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J].繼續教育,2005,19(2):4~

[9]劉辛軍 汪勁松 王啟明 李鐵民.一種空間3自由度并聯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和轉動能力分析[J].自然科學進展,2005,15(2):212~

[10]汪勁松.研究型大學如何加強本科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5,(13):8~

[11]汪勁松 張文雪 汪蕙 張佐 宗俊峰.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1):10~

[12]汪勁松 潘魯生.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汪勁松、潘魯生對話錄[J].設計藝術,2005,(4):4~

[13]汪勁松 張文雪 陳永燦.名師上講台制度化營造教書育人濃厚氛圍[J].中國高等教育,2005,(1):11~

[14]楊建新 郁鼎文 汪勁松.平面三自由度并聯機構逆動力學的模塊化計算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8):1043~

[15]歐陽興 陳懇 趙明國 楊東超 汪勁松.仿人機器人支撐轉換期振動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5):641~

[16]鄭浩峻 張秀麗 關旭 汪勁松.基于生物中樞模式發生器原理的四足機器人[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2):166~

[17]汪勁松 關立文 王立平 李鐵民.并聯機器人機構構型創新設計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11):7~

[18]高建剛 武英 向東 劉學平 段廣洪 汪勁松.機電産品拆卸研究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7):1~

[19]唐曉強 汪勁松 劉辛軍.球面射電望遠鏡主動反射面支撐機構運動學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04,40(6):127~

[20]陳濤 劉偉強 史長虹 汪勁松.頸椎前路内固定鋼闆系統的結構分析與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04,28(2):128~

相關信息

西工大校長汪勁松在寒假幹部會上的講話

西工大校長汪勁松在寒假幹部會上的講話2013年02月27日

大家好!

這次幹部會的主題是讨論我們在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階段目标後,如何為實現第二階段目标努力工作。首先感謝張駿同志帶領相關部門的同志寒假中的辛勤工作,他們收集整理了非常豐富的資料數據,認真研究了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特征和一些評判标準,并針對我校的現狀,從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國際化辦學、辦公資源、财源結構以及軟實力等八個方面,結合國内外一些著名大學的數據,認真地進行分析研究,指出了我們存在的差距,并對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議。我想在這些方面,同志們比我更有發言權。今天大家看到的這份報告,就是他們的工作的成果。我是認真的看了這份報告,我認為,報告内容很豐富,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眼光向外,按照國際辦學慣例和國内外著名大學的辦學标準和核心指标來研究我校的工作,體現出一種高度的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希望大家都認真地讀一讀,深入地想一想。結合這份報告,圍繞如何強化我校工作,我也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抛磚引玉,供大家讨論時參考。

一、 關于人才培養

能夠成為世界級大學的根本标志是産生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和有國際影響的人物,而有影響的成果是由人完成的,所以我認為歸根到底能夠培養在世界範圍内有影響的人才,才有可能成為世界級大學,才有可能是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學。這也是大學的核心使命所決定的。

對于大學的使命有很多觀點和論述。哈佛大學認為:大學的使命是發現和創新知識并為探索者提供探尋真理的氛圍;牛津大學認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是推動未來發展和繁榮的源泉,大學就是一個培育這種人才的場所;MIT認為其使命是增進知識,在科學、技術及其他學術領域把學生培養成在21世紀服務于國家和世界的最優秀的人才;耶魯大學認為他們的使命是保護、傳授、推進和豐富知識與文化,為國家和世界培養領袖和公民。我們還可以羅列出許多,盡管不同的研究者所提出的、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大學在實踐中所形成的關于大學使命的描述不盡相同,關注和側重的方面不盡一緻,但是一個最基本的共識就是:無論什麼樣的大學,人才培養始終是大學的核心使命,也是大學承擔的根本任務。認真去研究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曆史,無論是從1088年意大利創立的世界第一所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所産生的以教學為基礎特征、以傳授知識為基本任務的“博洛尼亞傳統”,到形成今天研究型大學基礎的、強調大學在教學之外要開展研究的“洪堡理念”,還是現代美國大學崛起、在20世紀初所關注的走出象牙塔、使大學與社會結合的“威斯康辛精神”,都會清晰地得出人才培養是大學核心使命這一結論。另一方面,從衆多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通常社會公衆提起一流大學都會記得她培養了多少著名的人物,而這些著名的人物是因為他們對科學技術發展、社會進步的貢獻被人們銘記,從而為母校赢得聲譽。因此,我們畢業生廣泛的影響力、強大的凝聚力和獨特的精神氣質,是形成學校聲望的最根本的基石。可以肯定的認為,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衡量大學水平、形成大學聲望、确立大學地位、決定大學未來的關鍵,也是構成大學核心競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西北工大能否不斷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歸根到底是取決于我們能否不斷強化我們的使命意識,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培養出一批能為科學研究與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拔尖創新人才。比如北大、清華,大家認為應該是我國最好的大學了,可是沒有人準确地說出他們拿了多少獎和經費,發了多少文章,但卻能說出他們培養的那些社會管理、科學研究和企業管理的畢業生。所以,堅持大學的核心使命,并把這句話變成工作中實實在在的行動,是達到我們第二階段目标的基礎。關于人才培養,我想除了培養我們的學生,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培養我們的師資隊伍,關于師資隊伍我後面再談。

關于學生培養,我認為有三個主要發力點要認真研究。第一是招生,第二是培養過程,第三是引導學生就業。

西工大汪勁松調研基礎教育中心

2013年3月27-28日,校長汪勁松先後到學校基礎教育中心、圖書館和工程訓練中心等部門調研,聽取部門負責同志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讨發展之路。

學校全力支持幼兒園、附小和附中發展

3月27日一大早,汪勁松就來到西工大附中調研。

學校基礎教育中心主任、附中校長王永智就基礎教育中心基本情況和附中的學生構成、高考升學情況等做了彙報。他特别介紹說, 2015年附中将努力再上新台階,争取成為全省頂級、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中學。西工大附小校長王彩鳳和幼兒園園長王莉也分别就小學和幼兒園的曆史沿革、目前狀況和改革發展等做了介紹。

“要建設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我們不能隻聚焦在大學的建設上。”汪勁松說,擁有基礎紮實、發展良好的幼兒園、附小和附中,“是西工大的福氣”。在學校的整個教育體系中,良好的基礎教育既為學校提供了好生源,也在吸引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礎教育這個環節助力我們的目标實現”。他說,從幼兒園到中學的基礎教育階段是一個人終生學習和全面成長的最基礎部分,幾乎決定了人一生的發展。希望幼兒園、附小和附中的教師們多研究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在目前發展良好的基礎上,在激發潛能的個性化教育方面多做研究。他特别指出,幼兒園、附小和附中要認真研究、梳理和提煉“為什麼能夠在陝西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的根本性和規律性内涵,以制度保證發展,以制度保持持續領先。

汪勁松說,西工大要将學校的發展和基礎教育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互相促進、互相激勵。

上一篇:胡爾克

下一篇:範雲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