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

漢語漢字
汗,讀作(hàn、hán、gān),漢語一級字,最早出自于《說文》。《說文》:“汗,人液也。本義:名詞,體力活動時皮膚腺體通過毛孔排出的一種含鹽的體液,引申義:”段玉裁注訂正曰:“汗,身液也。各本作人,今依《太平禦覽》訂。”又,用為動詞,出汗,使出汗。[3]
  • 中文名:汗
  • 拼音:hàn、hán、gān
  • 部首:氵
  • 五筆:IFH
  • 倉颉:EMJ
  • 鄭碼:VAED
  • 筆順:441112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十五翰
  • 結構:左右
  • 部外:3
  • 筆畫:6
  • 統一碼:6C57
  • 四角:31140

字源演變

幹,既是聲旁也是形旁,狩獵器具,代表體力活動。汗,篆文(圖A)=(圖B)(水,體液)+(圖C)(幹,代表體力活動)+(圖D)(土,代表田地),造字本義:名詞,體力活動時皮膚腺體通過毛孔排出的一種含鹽的體液。有的篆文(圖E)省去土圖G。隸書(圖G)将篆文字形中的(圖I)寫成(圖J);将篆文字形中的“幹”(圖F)寫成(圖K)。

形聲字。從水,幹聲。人及動物汗腺排出的液體。《說文》:汗,人液也。段玉裁注訂正曰:汗,身液也。各本作人,今依《太平禦覽》訂。又,用為動詞,出汗,使出汗。《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以上讀hàn。又音hán。可汗(kè hán),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對君長的稱呼,也簡稱汗。又音gān,馀汗,古縣名。故址在今江西餘幹縣。汗,石鼓文下加土,屬繁化。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hàn

名詞

形聲。從水,幹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汗,身液也。——《說文》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内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指青竹被火烤後像出汗一樣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幹青竹之水分

《太平禦覽》卷六○六引漢應劭《風俗通》:“劉向《别錄》曰: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幹之,陳楚間謂之汗。汗者,去其汗也。”

舊時維吾爾族一些上層男子名字後面所加的稱号[維han]。亦作維吾爾族表示女性的稱号,用在名字末尾。

汗濕

曹禺《雷雨》第三幕:“他光着腳,穿一件白汗衫,已經汗透了,貼在身上。”

通“旱”

《靈樞經·九宮八風》:“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汗。”

戰國時楚國有汗明。見《戰國策·楚策四》。

動詞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匈喘膚汗,人極馬倦。”

汗流下來

微微出汗的樣子

出汗失水而虛脫

hán

名詞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對其統治者的稱号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鹹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台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gān

名詞

古地名用字。

漢置馀汗縣。在今江西省·餘幹縣境。

《舊唐書·地理志三》:“漢·馀幹縣屬豫章郡,古所謂汗越也。”汗音幹。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人液也。從水幹聲。矦旰切。

說文解字注

身液也。身各本作人。今依太平禦覽訂。易。渙汗其大号。劉向說曰。汗出而不反者也。從水。幹聲。矦旰切。十四部。漢馀汗縣字如此。讀如幹。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汗·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3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人液也。《關尹子·八籌篇》心悲物淚出,心愧物汗出。《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内為血,在外為汗。故曰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易·渙卦》渙汗其大号。《史記·蘇秦傳》揮汗成雨。《前漢·劉向傳》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者也。出而反之,是反汗也。《文心雕龍》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又泮汗,水無涯貌。《左思·吳都賦》潰渱泮汗。

又澔汗,符采映耀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澔汗。

又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又汗汗,水廣大無際貌。《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又質汗,藥名。

又《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可汗,酋長之稱。讀若克韓。

又番汗,漢縣名。音盤寒,屬遼東郡。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幹。馀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應劭注》汗音幹。

又《韻補》葉彤甸切,音苋。《蘇轍·夏夜詩》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氣淨如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