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類型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曆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着、住宅、生産工具屬于物質文化的内容。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屬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曆史發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根基所在。
    中文名:民族文化 外文名:national culture 别名: 民族文化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屬于:物質和精神财富組合

基本含義

民族文化的定義有許多不同的表述形式。從總的方面來看,不外乎廣義和狹義兩類。

廣義的民族文化定義

即普遍意義上的民族文化定義,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共同創造并賴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總和。

這一成果包括物質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兩者之間的制度方面的成果。其中,物質方面的成果實質上就是民族在物質生産活動中創造的全部物質産品,以及創造這些物品的手段、工藝、方法等,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用所屬的多種物品,以及制造這些物品的物品。如食物、服裝、日用器物、交通工具、建築物、道路、橋梁、通訊設備、勞動工具等等。精神方面的成果是觀念性的東西,通常以心理、觀念、理論的形态存在,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們心中的心态、心理、觀念、思想等。如倫理道德、價值标準、宗教信仰等。二是已經理論化對象化的思想理論體系,即客觀化了的思想。如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制度方面的成果是精神成果的外顯,是人們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會關系并對這些關系進行整合和調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規範體系,包括政權體系、法律法規等。如曆史上少數民族的土司制、寨老頭人制、合款制、各種規約等。又如黨和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少數民族的實際,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狹義的民族文化定義

狹義的民族文化專指民族的精神創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其實,人類文化很難将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截然分開。所有以物質形态存在的創造物,都凝聚着創造者的觀念、智慧、意志,這些都屬于精神的因素。之所以提出狹義民族文化概念,就是要排除純粹的物化自然世界,集中研究人類自身的心理狀态。因此,狹義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說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經傳承積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的總和, 包括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民間工藝等等。

民族事務工作意義上的民族文化

在中國,為了幫助少數民族加快發展,黨和國家不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規,還專門成立了管理民族事務的工作部門。為了管理好民族事務特别是民族文化事務,筆者認為有必要從民族事務工作意義上對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範圍進行進一步的明确和細化。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國務院管理民族事務工作的職能部門,各省、市、自治區也有相應的省級民族事務委員會,在其中都設置了專門管理民族文化事務的文化宣傳司(處),其主要工作任務和職責就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文化、藝術、衛生、體育和新聞宣傳事業的發展。由此可知,民族事務工作意義上的民族文化是指少數民族的曆史、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和地理環境的特點在意識形态上的反映,主要表現形式是流行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歌舞戲劇、文學藝術、民族醫藥、傳統體育等。

主要内容

顧名思義,就是指各民族在其曆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 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個層面。 飲食、衣着、住宅、生産工具屬于物質文化的内容;語言、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屬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法律條文,規範,約束機制等屬于氣度文化。它是維系和促進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規約與發展的重要紐帶。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曆史發展的水平和獨特文化氣質。

語言是民族文化顯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遞該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民族文化對外交流的重要表現形式。如曆史、文學(包括口頭文學)、曆法、醫藥、科學技術等,都是用一定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宗教在不同的社會曆史時期對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的階級社會中,宗教對文化的影響很大,波及人們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随着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必然王國的逐步掌控,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影響逐漸減弱。

民族文化作為意識形态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在階級社會裡,每一種民族文化中都有剝削階級的與被剝削階級的兩種文化,反映着兩個對立階級的利益和思想。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民族文化是具有社會主義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

重要特征

民族文化在自身發展中,會形成很多獨特的地方。因此,要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就要很好的把握其主要特征。

民族性

民族性就好比是一個人的性格一樣,體現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表現。例如,我國的藏族,漢族,就語言,就生活習慣等方面,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就宗教而言,漢族人不信仰宗教,但大部分推崇儒家思想,崇拜孔子;而藏族人就信奉藏傳佛教,形成了自己的藏文化。各民族一方面在本族内不斷創新傳襲自己的文化,又在對外交流中通過各種方式顯示自身文化的不二性。而漢族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自身的優勢,并深刻影響其他民族,顯示自身的民族性。

交融性

盡管民族自身都形成自己的優勢文化,但在衆多文化比較中卻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性當中,有先進的東西存在,是全人類發展所需要的,但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或者是緻命的弱點。每個民族都希望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都幸存下來。那麼,幸存的途經是什麼呢?一個是自己不斷在生存中去适應性地摸索。這需要很長的過程,或者本來就沒有結果。另一個,就是民族在重視自身民族發展的過程中,意識到,發展是個開放的過程。不斷開放自身的胸懷,大膽接納優勢的文化,同時也不失本民族的特色。即自己的個性。這個途經就會促進人們不得不走向大融合。這體現出民族的相互交融性。各自的半徑在對方區域内延伸,直至合二為一,把各自的文化精髓發展到極緻。

與其他相關文化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和學術研究中,“文化”一詞使用相當頻繁,其中有許多是與民族文化相關的,或者内涵相近,或者内容交叉,或者關系密切。在此,就幾個主要的與民族文化相關的概念及其與民族文化的關系進行探讨。

國别文化

國别文化是以國家為劃分文化的社會依據,以國家特有的曆史與國情為基礎,有着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中國的國别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也稱中華文化。由于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所以,中華文化具有多維性的特點,是由境内56個各自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構成的共同體文化,即多元一體的文化。這種多元一體的文化有二個重要的内涵,這其中也體現了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其一,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曆史發展過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吸納,互相浸透,互相促進,多角度地交融,全方位地契合,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其二,漢民族文化作為主流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曆史發展中,起到了引導、團結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主導作用。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在我國是指以中華文化為源頭的、中國境内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曆史發展所積澱的文化,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産,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發展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民族文化是一個不以時代劃分的、動态的和發展的曆史範疇。民族文化與傳統文化兩者之間的關系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每個民族都因區域和發展程度的差異而形成了自已的傳統文化;第二,任何一種民族傳統文化,在各個曆史時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納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這些被引進和吸納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結合,它便也就成為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第三,民族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如果離開了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民族文化就不成其為民族文化,就會失去民族特色,就失去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主流文化(強勢文化)

在同一文化系統中,處于主導地位、決定共同體文化發展方向、起着團結和凝聚其他文化作用的文化就是我們通

常所說的主流文化或者說是強勢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認為,在事物由多種矛盾所構成的矛盾體系裡,各種矛盾力量發展是不平衡的。處于支配地位的、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着複雜矛盾體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其他處于從屬地位的非主要矛盾,與主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在中華文化這個多元一體的共同體文化中,漢族文化毫無疑義地處于主導地位,是主流文化,其他55個少數民族文化處于從屬地位,是非主流文化。漢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就是主流與非主流關系,就是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關系,這種關系是辯證的。第一,由于曆史發展條件和文化本身的結構、功能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發展中,在這一或那一曆史時期,相對而言,有比較昌盛、發達、普及的;也有昌盛、發達、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會因此而失去其鮮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是獨特的,所以作為一種價值而言,它們均處于平等的地位,對于這一或那一民族本身說來,都是同樣重要的,對于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在中國曆史上,漢族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的發展水平以及與這種生産力水平相适應的生産方式始終處于領先地位,這就決定了其文化的發展也處于領先,在中華文化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影響、團結和凝聚着各民族的文化。第三,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曆史發展過程中與漢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浸透、相互促進。

漢族文化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曆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并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

曆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産生着深刻的影響。

漢族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别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占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漢族主要從事農業,主食以小麥、玉米、稻米等為主,輔以蔬菜、豆制品和雞、魚、豬、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傳統飲料。以大米為主食的,習慣将大米做成米飯、粥或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以小麥為主食的,習慣将麥面做成饅頭、面條、花卷、包子、餃子、馄饨、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講究并善于烹任,是漢族的一大飲食特點。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民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饪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的粵、閩、皖、魯、川、湘、浙、蘇等八大菜系,聞名于海内外。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制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從古到今,變化很大。古代服裝有裙裝、袍服、襦褲服等。到近現代,漢族服飾開始改變,古代服裝幾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簡化了的長衫和馬褂,頭戴呢帽、皮帽、毛線帽,也有的穿西式禮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簡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後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連衣裙作禮服。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穿中山裝,城鄉男女則穿對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藍幹部服,男女服裝的區别隻在于領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進入80年代以後各地流行起西服、夾克、風衣、運動衫、呢大衣、羽絨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裝更是款式新穎多樣,追逐着服裝時尚的新潮流。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彜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着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唢呐、木葉、“咚咚喹”、“打家夥”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幹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以包谷面為主,适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将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馓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谷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幹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将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逢年過節或親朋臨門,滿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擺臘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後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隻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份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别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粑粑、雞鴨和五谷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曆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将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竈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谷燒酒一起上桌;團馓,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反思選擇

按照一般理解,我們所說的民族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在過往的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顯特色的傳統文化。而對民族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又是近代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非常重要的學術思潮和社會思潮。我們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過程中,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雖也有諸多的肯定,但更多的卻是對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負面因素進行理性的清算,以求厘清傳統文化對中國曆史前進的阻礙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來看,不論是對其精華的肯定,還是對其負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為了簡單地繼承或割裂,而是為了把在事實上割不斷的傳統文化揚棄之後,得以有效的延續,并創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然而,在所謂的全球文化以鋪天蓋地的氣勢滾滾而來,威脅着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生存,而與之相關聯的民族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現了許多令人憂慮的問題時,又促使我們必須對民族文化作出反思之後新的反思,并且作出理性的選擇。

所謂理性的選擇,即是說,我們不僅意識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們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時的重要意義,從而堅定一個基本的立場,那就是要弘揚民族文化的精華,延續民族文化的命脈,創造與時俱進的新的民族文化,而且,我們還必須強化對民族文化的研究,擴大民族文化對下一代的教育機會,使我們的民族文化以宣傳和學校教育的基本方式傳達給我們的受教育者。

在這樣的傳達過程中,不論是社會宣傳還是學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不是讓受教育者被動地接受傳統的民族文化,而是在學習、研究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提高理解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和自立能力,不僅使受教育者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而且形成對民族文化的鑒賞能力,從民族文化的内容到它發展的曆史,從民族文化的表達到文化形式的審美演進,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動态理解。那樣,才能更好地通過民族文化的教育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知古鑒今,繼往開來,去進行更為有價值的民族精神的創造。

意義價值

所謂民族文化的國家意義,是說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中形成了自己燦爛的文化,這種文化對于民族的延續,對于國家的存亡,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義。從一般的認識來說,在中國古代史上,民族文化中的不少思想觀念與精神因素對于鞏固和延續封建的國家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自近代以來人們的強烈批判。然而,其中的精華部分所蘊涵的哲學意識、道德觀念和藝術見解,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又都在培育民族的優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雖然從上世紀以來,中國已經發生文化轉型的重大曆史演進,傳統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大有以西方文化取代傳統的民族文化的“革命”之勢。但是,經過一個曆史階段的劇烈動蕩和時間淘汰之後,多數人還是清醒地認為,傳統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它的精華不僅凝結成了它的過去,也可以滋生出新的未來。尤其是其中所包涵的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精神品質,對于這個民族的發展,對于我們國家的進步,都是不能拒斥的。因而,它的國家意義、民族意義便得到了普遍認可。從文化本身來看,人們所主張的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護民族文化的特色,才會使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意義的觀點,也同樣意味着民族文化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國家意義、民族意義。

所謂民族文化的教育價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體内容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識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備的教育功能。

首先,民族文化中蘊涵的優秀精神品質可以在經過動态解讀之後,與現代思想相結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過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論是中華民族曆史上形成的哲學、政治、道德觀念,還是它所創造的音樂、繪畫、書法、舞蹈等藝術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築藝術、園林藝術、風俗習慣中所凝結的審美意識等等,都可以彙聚成人們自身的素養逐漸積澱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們的民族獲得持續不斷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為精神力量的疲軟或坍塌失去生存與發展的動力。

其次,民族文化中作為其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藝術特征的部分,如古典繪畫、古典音樂、古代書法、古典建築等等,不僅包涵了我們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念、審美表現意識,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許多有益的啟迪。這些啟迪在現代化程度比較發達的今天,不僅沒有失去意義,反而彰顯出它的不朽價值。

第三,更為重要的是,在以民族文化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然存在的重新解讀,積極思辨,這本身也是開啟我們心智的過程。愛國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質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為學生所接受,也最容易發揮作用的,是這些以審美的藝術教育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學生帶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藝術宮殿,在那裡閱讀我們民族的藝術史、審美史、心靈史,在那裡發現真,發現善,發現美,逐漸形成優秀的精神品質。

主要困難

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與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密切相關,經濟發展水平、思想開放程度明顯制約着資源開發,同時,它自身也有一定的規律性。

(一)封閉與局限制約着旅遊發展的科學決策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産生了不少沉痛的教訓。湧現了張家界、九寨溝、麗江等成功的案例,說明在經濟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後的情況下,隻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去克服困難,就能夠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但也有一些資源條件不錯的地方,起步發展旅遊的時間并不晚,但年年不見大的起色,長期處于"溫冷狀态"。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與同類條件下已崛起的地區相比,起碼說明經濟不發達并非最主要的問題,首要的在于決策是否科學化,在一定意義上超過了資金的缺乏、基礎設施的落後。決策不科學主要在于眼界閉塞、思想不解放,直接影響了對資源的評價、策劃和創意。比較明顯的:一是決策搖擺不定,一屆政府一種決策,耽誤了發展機遇。二是長官意志大于專家意見,尤其是在各路專家意見不一、領導又有自己觀點的情況下,在事關産業定位、重點突破、發展步驟、發展思路的大問題上,出現了決策上的偏差,遺害無窮。三是大事不抓、小事不斷。在事關旅遊發展的關鍵環節、瓶頸制約因素上,不去加強領導、不下決心予以突破,而終年決策一些瑣碎的事務,例如,編一點宣傳冊子、參加一次展銷會、到外地參觀取經、舉辦一次研讨論壇。

(二)可開發條件與文化資源品位呈反比

民族文化資源普遍存在可開發的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的問題。一是民族地區大多距離中心客源城市或交通樞紐較遠,加大了旅遊開發的成本;二是可開發條件與文化資源品位呈反比,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稍好一些的城鎮,民族文化資源則破壞較重,而民族特色較濃的地方,則基礎設施又非常落後。以雲南怒江州為例,它是全國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地處怒江和瀾滄江大峽谷,保存了比較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它沒有飛機場,距離昆明市600多公裡,核心景區丙中洛距昆明市900公裡,公共汽車單程需要12、20小時,而神秘的獨龍江流域每年隻有一半時間勉強通車;旅遊接待規模較小、檔次也較低,2004年"五一"黃金周貢山縣僅接待8000餘人、600多輛汽車,已感到遠遠超過了可能的承受力。

(三)缺乏科學可行的發展機制

對民族文化資源開發緩慢的主要原因,當地人與外地人的觀點有很大出入。當地人一般認為,主要是嚴重缺乏開發建設資金;外地人(如投資商、旅行商、研究者)一般認為,更主要的是缺乏科學可行的發展機制。某水電集團下屬的旅遊開發公司每年有1.6億的旅遊投資額度,雖然也有明确的投資項目,但由于投資環境的不确定性,這些投資遲遲投入不了。有的開發商認為,一些民族地區投資開發比較難,主要是掣肘的部門太多、能夠做事情的人很少、投資環境讓人不敢投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首要的問題不是招商引資,而是改善投資環境,或尋找投資商能夠接受的其他方式,例如,采用有償轉讓開發經營權的方式,給予投資商更多的自主權。目前,一些地區"獨立自主"開發的意識過于強烈,普遍認為當地資源就應由當地人來開發,這實際上阻礙了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就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開放程度而言,由當地人為主導開發民族文化資源,不可能有超前的意識或思路,開發出的旅遊産品也不能有高的品位。

(四)人文資源開發比較困難

在衆多類型的旅遊資源中,文化類的旅遊資源開發難度較高,它不象山水景觀類資源,隻要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就可以自然對外展示。文化類旅遊資源的開發,需要進行提煉、概括和濃縮,也需要尋找比較好的依托和表現形式;需要注意避免雷同化問題,如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等都很容易發生這類問題;還要堅持嚴格保護與科學利用相結合,保護第一、開發第二。要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即使國内高水平的專家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更何況僅憑當地的經濟實力、策劃思路。

節日文化

藏族

藏族年節文化随着時間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并且在藏族年節文化中蘊含着深邃的内涵,它的系統性、多樣性、喜慶氣氛,充分地顯示了藏民族務實求真,誠摯友愛,内聚親合的精神和性格。

燃燈節:藏語稱“葛登阿曲”,藏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燈節。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在這天圓寂。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轉經隊伍川流不息,信徒們紛紛把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爐,祈祝神佛為自己帶來好運,來年風調雨順。

驅鬼節:藏語稱之為“古突”,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行,這一天各地寺廟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家家戶戶打掃衛生,驅鬼銷災,迎接新年。

春播節:又叫播種節、試種節,是給第一次學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試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個吉祥日舉行。在春播節前三四天,各家要釀造青稞酒并給牲畜準備好裝飾品。到春播節那天日出之時,由一個當年屬相的婦女和幾個老農民,穿上節日盛裝,将準備好的茶酒、經幡、香爐帶到破土耕地之處祭祀土地神、農業神,然後回村寨。這時,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牽着耕畜一起來到準備開耕的那塊耕地上。大家歡歡樂樂地分成幾攤子,喝茶飲酒。茶酒之後,由幾個男人在開耕之處燒香、豎經幡、高唱頌詞、祭祀神靈,準備試耕。一般說來,每戶帶來一對耕牛,由該戶主婦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腦門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當年屬相的婦女撒出吉祥種子,然後開始翻耕。敬神儀式之後,還要舉行跑步、角力等娛樂活動。

“六月六”歌舞會:“六月六”歌舞會藏語稱“周格勒柔”,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歌舞為主的文藝盛會。有的地方尚稱“周格麻則”,意為六月練兵。因為“六月六”歌舞會起源于吐蕃軍隊的六月練兵。據傳,吐蕃時期,吐蕃軍隊長期駐紮在甘肅、青海,因高原上氣候寒冷,就利用每年夏季的最佳時節---藏曆六月進行訓練軍隊。主要進行射箭、賽馬、武術等項目,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事過境遷,這一練兵活動逐漸演變成為群衆性文體娛樂活動,以緻成為今天所進行的“六月六”歌舞會。

每逢藏曆六月,草原上牧草茂盛,牛羊肥壯,此時便舉行一年一度的“六月六”歌舞會。“六月六”歌舞會一般在藏曆六月六日舉行,有時早幾日,有時遲幾日,按情況而定。歌舞會原則上進行一天,但有時進行兩三天不等。

每當“六月六”歌舞會臨近,人們就習慣地來到風景秀麗,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或選在蔥郁茂盛的樹林裡,各自選擇滿意的地點,下帳房,挖鍋竈,宰牛羊,安營紮寨。歌舞會正式開始這天,男女老少一大早就興高采烈地趕到會場。大家身着素日舍不得穿的鑲有水獺皮邊,用各色綢緞做面子的藏袍,婦女們還戴着插有各色小花的大禮帽,腰系彩色腰帶,佩帶着金銀飾口。頓時,整個歌舞會場成了藏族服裝展覽會。整個會場歌聲四起,一個個男女歌手無不亮亮歌喉,即中五六十歲的老太太和八九歲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小商販臨時搭起的商店、飯館、小攤,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也大顯身手。素日字根表的草地或寂寞的樹林頓時變成了繁榮的鬧市:人歡馬叫,人流縱橫,到處是歌聲和笑聲。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西藏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雪頓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随着曆史發展,後來雪頓節的活動内容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藏戲節”。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每年的6月29日,各地藏劇團一早到布達拉宮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戲的“孜洽列空”報到,并進行簡單的儀式表演,然後趕到羅布林卡向達賴緻意,當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6月30日)為哲蚌雪頓節,演一天藏戲。7月1日,由拉薩、瓊結、雅砻、堆龍德慶、尼木等地的藏戲團在羅布林卡進行聯合演出。7月2日至5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薩等藏戲團輪流各演一天。在雪頓節期間,拉薩廣大市民和效區農民也穿上節日服裝,帶上吃喝用品,前往羅布林卡觀看藏戲演出。民主改革以後,雪頓節除了進行藏戲會演外,還有其他各專業文藝團體和業餘文藝隊參加演出。藏族人民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歌頌黨,歌頌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當今,随着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和廣大人民群衆的文化素質的日益提高,改變過支單一的文藝活動方式,将文化藝術和商品展銷物資交流經貿洽談、人才交流以及體育節目融為一體,使傳統的雪頓節成為一個“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廣交朋友、招商引資”的既歡騰又隆重的盛大節日。

藏曆年:藏曆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藏曆年初一,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紮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薩爾桑”(新年好)。新年裡,孩子們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盡情歡樂。城鄉演唱藏戲,跳鍋莊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熊熊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節日期間,民間還有角力、投擲、拔河、跑馬射箭等一系列比賽活動。傳統的藏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從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供過年吃、穿、玩、用的東西。這時家家戶戶開始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藏曆年初一那天,要将長了一二寸的青苗,擺于佛龛茶幾之上,預祝新年糧食豐收。從十二月中旬開始,家家戶戶準備酥油和白面,并陸續炸果子(卡賽),這是家庭主婦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卡賽”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苦過”,有長條形的“那夏”,有大麻花似的“木東”,有圓盤狀的“不魯”,還有勺子形的“賓多”。接近新年,每家每戶都要準備一個叫做“竹素琪瑪”的五谷鬥,鬥内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和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雞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闆(名叫“孜卓”),還要準備好一個彩色酥油花塑的羊頭(名叫“魯過”)。所有這些擺設,标志過去一年的收成,預祝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農牧業獲得豐收。除夕的前兩天,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擺上新卡墊,貼上新年畫,二十九日晚飯以前,要在打掃幹淨的竈房正中牆上,用幹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象征吉祥、永恒的“卐”号;有的人在自家的房梁上畫很多的白粉點,表示人壽糧豐。這天的晚飯,各家要吃面團土巴,叫做“古突”。這是按照日期名稱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羹的意思(藏話“土巴”)。這與漢族吃年夜飯的習慣一樣。這一頓飯,全家圍坐歡聚。土巴的面團裡包着各種東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看看誰吃到這些東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團,預示将到的一年裡他的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的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東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興。除夕晚上,根據各家經濟條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準備好節日的新裝。家庭主婦将煮好的“觀颠”(放有紅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熱青稞酒),初一早上天剛亮就送到各人被窩面前,讓他們喝。大年初一的傳統習慣是家庭主婦首先起床,洗漱完畢,到井裡打上第一桶水,喂飽牲畜後回屋喚醒一家人。全家人穿好新衣以後,按輩序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谷鬥,每人都先抓上幾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着依次抓一點送進自己的嘴裡。這時,長輩順次祝“紮西德勒”,後輩總要回賀:“祝您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預祝明年新年,全家又如此團聚歡慶”。舉行了新年儀式後,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參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年初一這一天,一般是閉門歡聚,互不訪問。從初二開始親戚好友互相拜年持續三至五天。藏曆年的确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關系的。藏曆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O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這種曆算法,與中原文化交流者有密切關系。本來,西藏高原上的曆算并不是當今社會這種樣子。據文字記載,公元前一百多年前,西藏便有自己的曆算法,當時是以月亮的圓、缺、朔、望來計算月份的,運算很簡單。那時的新年初一,相當于當今的藏曆十一月一日,這就是笨教曆法。在山南地區,曾發現過一部曆書,叫做《紡線老人月算》,這部古老的曆算法,詳盡地總結了當時藏族人民豐富的生産經驗和天文曆算知識。這部曆算法對後來藏族地區天文曆法有很大影響。以後,随着藏地區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藏族曆算法不斷完善和發展。到了唐朝,文成公主進藏,帶來了許多經書典籍,其中也有關于天文曆算的書籍,它對藏曆的完善和發展,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時,計算新年第一天的方法已從月的亮度進步到以星辰為主要依據的計算方法。例如新年的确定,是以鬼星的亮度、位置為标準。但是,仍然是以現藏曆十一月一日為新年。直到現在,日喀則地區一些地方,也還按照這種推算法過年。從宋仁宗天聖五年開始,藏曆與皇曆(即陰曆)逐步統一,到了八思巴的薩迦王朝統治全藏時,藏曆完全成熟了,過年的儀式也固定下來,一直沿襲到當代社會。從元朝開始,藏曆确定一年為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一千日左右,便有一個閏月,用來調整月份和季節的關系。并且學用漢族農曆的天幹、地支計算紀年。不過,藏曆把天體分為十二宮,即:白羊、雙魚、金牛、魔羯、雙子、獅子、巨蟹、寶瓶、人馬、室女、天蠍、天秤。用十二地支屬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戍狗、亥豬,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來紀年。這與農曆的紀年法相似。藏曆以十二年為一小循環,六十年為一大循環,稱為一個“饒瓊”,第一“饒瓊”便是從公元一O二七處開始,一九八O年是第十六“饒瓊”的五十四年。根據天幹地支的紀年法,一九八二年農曆是壬戊年,藏曆稱為水狗年。

阿壩藏區地處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交界的橫斷山脈,現名為阿壩藏族自治州。由于此地地處交通要道,多民族雜居于此,因此阿壩藏區的新年呈現出多種文化的格局。

阿壩的藏族,可分為草地藏族和嘉絨藏族,其年節以這兩地藏族最為典型。

草地藏民節,當地又叫藏曆年,是阿壩草地藏族傳統的新年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舉行,為期一個星期左右。節

日前,每家每戶都要打掃衛生,并按照當地的習慣,在太陽快要下山時,将污水、髒物一律往西邊倒掉,表示讓一切不吉利、不利于人們身體健康的東西随日落而消失。然後各家釀青稞就,做油餅、奶餅,準備血腸、肉腸、鮮奶子和手抓肉等節日食品。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的女主人必須在天剛亮時起床,帶上水桶到河邊、井池背水,背回來的水,要放一些鮮奶子,用這種水給全家人洗臉洗手。梳洗完畢,大家興緻勃勃地玩“龍燈”,燒柏香,祝願當年水草豐茂,牲畜肥壯,接着全家聚餐。飯前,每人必須先吃點糌粑面,表示自己是吃糌粑的人,不忘祖宗。此地新年的頭三三,村塞裡的人一般不外出,大家聚集在一起觀看“跳神”。“跳神”是一種宗教色彩很濃的舞蹈,參加者頭戴面具,身穿法衣,在铙、钹鼓、鑼、海镙等樂器伴奏下,跳一陣,休息一陣,直到将神靈鬼怪的種種情節跳完。另外,男女青年則歡天喜地地随着鑼鼓、笛子、二胡等樂器的節拍歌舞。三天後,人們扶老攜幼,走村串寨,彼此登門拜年祝賀。按照當地傳統習慣,節日間,姑娘們和大嫂經常結伴“搶”男子的東西吃,男人們不得表示任何不滿和反抗。有的村寨的青壯年還展開“奔牛”活動,比賽時,兩人相距兩米左右,擡一條牦牛繩;中間作一個标記,誰将對方拉過标線為勝。夜間,村寨男女多聚集在村外,歡歌喜跳。

嘉絨藏區年節:嘉絨藏族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自稱嘉絨哇。并且依地區不同而稱呼各異如汶川原瓦寺土司所屬嘉絨藏族,自稱為德布利,四土的則自稱為“壟巴”或“壟巴布”,理縣五屯的則自稱為喜卡布等等,因而在嘉絨藏族中,年節文化也各放異彩。在嘉絨藏族聚居的土司區,每年的十月十三和冬月十三要過糌粑年。早晨吃糌粑茶、肉,休息一天。第二天用荞面包糌粑肉包。第三天,也吃糌粑(平時不吃);熬茶,一般沒有酥油。并且還吃冷燒麥面餅。第四五天,送羊,熏煙祭墳。黨壩十一月十三也過年,敬奉“阿美日各”神,據說此神是一男一女。十三日晚做長饽饽,其數目依家中男子人數,饽饽上頂做雙角,十三日早晨用連麸面在竈房牆上畫"阿美日各"諸神像,把長角馍放在盤内敬神。另設酒、面,生一盆火,架上柏枝,枝上放馍,并撒一些面,一點豬膘,由當家人跪在神像前禱告一家老小平安,牲畜健旺,莊稼豐收。然後喝四天酒,吃豬膘、馍馍,咂酒。不出汴,不請客。小金藏族冬月十三也過年。據說古時惡鬼(期侖布)吃人,有一老婦生有一子,三天後能吃能說。後來吃得多了,養不起,就送到山林中去捕食野獸。此孩長大後,力大無比,打死了惡鬼,群衆要選他為王,國王也讓位給他,他不肯,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的平民,為百姓除害造福。因此每月十二日晚,二三日晚,家家以面做羊頭,家裡有幾人就做幾個,十二日晚打掃廚房衛生後供在廚房内,另以面印日月星形,放置酒内。到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各家在房頂熏煙祭奠這位英雄。在嘉絨的宅壟、汗牛、丹巴等地,都在冬月十三過年,紀念他,并且,在紀念時還專門念一種經文。

火把節: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彜族中,火把節不僅盛況家前,而且被視為新年的開始。白馬藏族與彜族、羌族等民族相處一地,因此其節日文化中的火把節獨具一格,被視為藏族年節中的重要一支。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馬山寨裡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長龍,一路高呼着,彎彎曲曲地穿過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們要用火把驅除邪氣,祈求吉祥和幸福。在白馬山寨,點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講究,要依照農曆年号屬相,推舉最年長的阿尼(爺爺--白馬藏語)承擔。屆時,老阿尼最先點燃火把緊跟着。衆人一邊跑,一邊高喊着:“喔一把”。若是兩寨相鄰,兩隊火把往往向中間靠攏,并行揉雜,然後旋成一圈兒,人們就在中間載歌載舞,歡呼雀躍。

冕甯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冕甯藏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中旬舉行。據稱他們正月不過新年,真正的過年節是六月的火把節。關于火把節的來曆據當地傳說:以前有個人六月中旬變成逆龍,并要把四山環繞之地變成大海。為了保地,大家就從早晨開始追趕逆龍,趕到天黑時就打着火把趕,最後把逆龍趕到了灌縣,并把它栓在二王廟下,因怕它再作怪,便決定每年趕一次,而且一定要殺牲見血。這樣年複一年,演變成現今的火把節。火把節期間,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羊祭祀火神。入夜全寨的人都将自己準備的火把點燃,扔到村寨中心的曬場上,霎時間,火光沖天,十分壯觀。年輕人把節前收集篩選好的朽木粉末撒到火把堆上,玩起“耍火把”的遊戲。青年男女在火把節之夜對歌,跳舞,娛樂狂歡,通宵達旦。據說最早的火把節是人們點起火把莊稼地轉悠,燒死莊稼地裡的蟲害,使來年農業得到好的收成。随着時間的推移,古老的火把節便成了人們的火神祈求豐收的傳統節日。直到現在,點火把滅蟲和蚊子,仍然是冕甯藏族防治農業病蟲害和預防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他民族

蒙古族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于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和春節大緻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扒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扒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擺上盤子裡,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扒羊肉時,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并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裡,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如今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肴。

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開齋節在回曆每年9月,從見新月到下月見新月終的一個月裡,凡男子在12歲以上,女子9歲以上,都要把齋。即從日出後到日落前,不得進食,直到回曆十月一日開始為開齋,屆時要歡慶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親友慶賀,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馃等多達二、三十種節日食品。回曆十二月十日要過古爾邦節(獻牲節),節日當天不吃早點,到清真寺做過禮拜之後宰牛獻牲。獻牲的牛羊,要體态端正,無缺損,宰後的牲畜按傳統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濟貧,一份送親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西北地區的回族還過阿述拉節,即時要選用當地的五谷雜糧,摻上牛羊雜碎煮熟食用,節日期間宴請客人必備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雞肉做成的各種菜肴。 回族民間的筵席講究各種菜肴的排列,結婚筵席一般都要8—12道菜,忌諱單數,象征新婚夫婦永遠成雙成對。盛大筵席的菜肴更為講究。如:西北地區的烤全羊,不用盛器不用爐竈,直接架在炭火上燒烤,食用時外焦裡嫩,肥而不膩;再如盛行于甯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等套菜馳名全國。“五羅”是指五種炒菜同時上齊,“四海”是指四種帶湯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詞。甘肅地區的新婚夫婦生頭胎,男方要攜帶油香等禮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親家報信,10天内嶽母要攜紅糖、米等産婦吃的營養品和小孩穿的衣物來看“小月子”。第15天左右,女方家已婚的姐、妹、至親的嬸嬸、姑姑等結伴送上10個以上每個重約2.5千克的大白面蒸馍等禮物到男方家賀喜。男方家要設宴款待來客。

喪葬食俗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區别。有的地方辦喪事三天不動煙火,由附近的親戚鄰居送食,禁止請客,三天後方進行紀念活動。舊時,很多門宦辦喪事,送喪後再請送葬人吃晚飯,第四日炸制油香,分送給參加送葬的親友和鄰居表示回謝。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周年紀念日時要誦經和向衆人分發食品。親友來者多以油香或炒菜招待。有些飯後還要每人送一個大油香,上面放兩塊牛肉。

苗族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一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彜族

彜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彜文記載的曆史、文學、醫學、曆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宇宙人文論》用問答形式論述自然觀,是彜族哲學思想史上的重要論著;《西南夷志》對研究彜族曆史、文化有重要價值;還有被譯為多種文字并在國内外廣為流傳的《梅葛》、《查姆》、《阿魯舉熱》等史詩。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 彜族服飾形式衆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寬大長褲,纏包頭,并在包頭右前方紮一細長錐形的“英雄結”;女子喜穿鑲邊或繡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長裙,有的系圍裙和腰帶,纏包頭;男女外出時,喜披“擦爾瓦”,“擦爾瓦”形如鬥篷,長可及膝,下端綴以長穗,用羊毛織成,多為黑色。住房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涼山地區多為土木結構,俗稱“瓦闆屋”。雲南則平頂土房較多,俗稱“土掌房”。廣西是形似“幹欄”式的住宅。

彜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是副業,手工業生産也相當發達。

布依族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傳說這種風俗源于清乾隆年間,當時在貴州的部分布依族為躲避官兵的決心。然後大家把雞切成碎塊,與血米一起煮成稀飯,全村男女老少共進最後一頓團圓飯,便各奔東西,并約定日後伺機相見。能講出吃雞肉稀飯的來曆者,才能認本家。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緻。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要舉行“跳花會”。“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然後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說親。一經定親後,女方家要請親朋好友吃定親酒。婚前兩、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邊豬肉,一隻公雞和鴨,一壺水等給女方家,女方家也須殺豬辦“嫁女酒”待接親客人。過去新娘在結婚後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後才住夫家。貴州的布依族若遇婚喪嫁娶,喜用黃牛作菜。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顔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布依族喜飲酒,更後喜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隻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若是貴客或至親如:舅父母、姑父母,還要打狗殺雞款待以表敬意。在貴州望谟一帶,每年三月初三,都要殺狗過節。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于農曆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斥望豐收,全寨平安。

朝鮮族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節日菜肴品種繁多,并備時令名菜。如“神仙爐”是用牛裡脊肉和各種海鮮燒成的火鍋,味道鮮美,是入冬後一些節日的名菜;“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用狗肉加各種調料燒成的狗肉火鍋,鮮美味辛,滋補強身,是入伏後一些節日裡的名菜。明太魚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菜肴,民間認為,清明節吃明太魚,可保佑一年平安;吃明太魚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所有的節日菜肴都要有冷盤和生拌。如生拌牛肉、生拌明太魚等。朝鮮族在制作生拌菜時,要加适量香油和醋用以殺菌。節日的主食除米飯外,還有許多風味面點和小吃。如先打糕、冷面等。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滿族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逢年過節,都要殺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殺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着白線就意味着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每年都要根據不同的節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豬和豬頭為主要祭品。在大祭時要殺豬,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時要選用無雜毛的黑豬(有的還必須選黑公豬),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内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已領受,即可宰殺。此舉俗稱為“領牲”。有的地方要将豬腸和膀胱放入吊鬥挂在杆子上,讓烏鴉來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為吉利。然後把全豬卸為八塊,按原樣擺在方盤内,供于家裡屋内西山牆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輩份排列免冠叩頭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鍋熬煮,全家圍坐,蘸鹽而食。此時如有客至,隻要在祖先牌位前叩頭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謝。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嘗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谷做大黃米飯或豆面饽饽吃,以慶豐收。滿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也有稱“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

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特别是生誕婚喪之日,都要進行不同規模的宴客活動。在廣西三江地區的侗族民間,婚後婦女頭胎兒女誕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賀之習。“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蔔後十天内,選其中二個單數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選單日,生女選雙日),進行祝賀。祝賀時要置辦酒席,特别是要将小孩外祖父母家族的人邀來越宴,筵席上除備有各種魚、肉、菜外,還要備有大量的熟雞蛋和甜酒。敬酒時,主客雙方互持杯交手腕而飲,謂之喝“交杯酒”。若雙方性别不同,男方先飲,若年齡不同,長者先飲。主客之間,以客為尊。酒後大家才一起吃油茶。孩子周歲時,還要喝對周茶(有的吃吃周歲酒);此外,新房蓋成或其他公共事務辦成都要置酒進行慶賀。親朋好友之間往來都舉行婚禮時,新娘隻要踏入夫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油茶(即制作油茶),名為“新娘茶”。節慶活動中吃油茶比較講究,家裡專門備有吃油茶的小碗,并事先切好姜、辣椒等佐料,供客人自選。家裡來了貴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魚、酸肉及各種酸菜進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貴客之說。侗族民間用雞、鴨待客時,首先主人要把雞頭、鴨頭或雞爪、鴨蹼敬給客人。客人應雙手接過,或轉敬給席上的長者,以表示主客之間互相尊重,以誠相待。到侗族家裡做客,食用腌魚時,主人将一堆酸魚塊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塊,以表示“有吃有餘”。

瑤族

瑤族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肴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五嶺山脈的瑤族,節日裡喜作豆腐圓,包“荷包紮”。盤王節每隔若幹年才舉行一次。過去過盤王節時,都要大量宰殺牲畜,進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進行,一般都選在農曆三月,屆時青年男子要上山圍獵,下河捉魚;婦女則要包粽粑,蒸五色糯米飯。花籃瑤在除夕晚上要先以一塊肉和一團粑粑給狗吃,名為祭狗,然後家人才能進餐。他們認為谷種是狗帶來的,先祭狗是預禱五谷豐登。節日菜肴要豐富多彩,除雞肉外,還有河鮮和捕獵的山禽野味及豆腐。 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節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耍歌堂是連南排瑤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大型娛樂活動,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以後進行,時間的長短各種不一,約為3—9天。屆時家家備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許多瑤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機會進行擇選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雙方的家長就可通過媒人去說親,并以豬肉和酒為禮品。舉行婚禮時,都要大擺筵席,按傳統習慣,婚宴上必須要請寨老參加,新郎新娘飲交杯酒。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嘗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必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鳥鮓”是待客的上等菜。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在達山瑤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裡,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産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過去瑤族人為了得到鹽曾付出過很大代價。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開,按時赴約。

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蛋、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瑤族支系衆多,習俗各異,茶山瑤打冷齋要殺牛祭雷王,坳瑤祭盤王,為盤王獨設一份祭禮,作十三個圓頂的糯米糍粑,瑤族稱之為“頭粑”;祭時要用簸箕裝着擺在地上供奉。山子瑤、坳瑤和盤瑤對“獵神”格外崇敬,每逢獵獲野獸都要請師公作道,用整個獵物祭奠後,才能剖獸分食,此外還用酒、茶、果等供祭。瑤族辦喪事,必須砍牛祭祀。砍牛的頭數視家庭情況而定,有的殺7、8頭之多。辦喪事酒席,有些地方以豬肉豆腐為主。

白族

每逢節日,除必備節日食品之外,還要進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動。年節最為隆重。自臘月起家家都要置辦年貨、殺豬、磨豆腐、舂餌塊和糯米粉。除夕時,各家主事人都要帶着飯菜、茶酒用托盤順着天地、大門、水井、竈神、祖先牌位的順八進行祭拜。然後全家人吃團圓飯。隆重的團圓飯在餐桌中央擺一個大的銅火鍋,必上豬頭肉,周圍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如:藕有眼寓意開竅通暢;蒜苗白語意“順”寓意萬事通順;燒魚寓意富富有餘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湯圓,有的做面條,都寓意團圓、和順、益壽等美好的祝願。從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麼都有一定的規範。居住在碧江的白族,過年的方式與其他地區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個月,年節則在13月的下旬屬豬或屬蛇日進行。除夕晚全家都要先祭樹神,而後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節日裡,除要殺豬或宰羊置辦酒席外,還要有應時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種蒸糕、涼粉;清明節要涼拌什錦;端午節包粽子,喝雄黃酒;栽秧會吃栽秧肉、炒蠶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秋節吃白餅、酥餅;嘗新節吃摻新米飯等。 中元節和祭天是專門祭祀性節日,特别是每年陰曆七月的中元節,是祭祀祖先亡靈的節日,如果是新喪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屆時要準備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張肉、排骨、酥肉、釀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魚包肉餡,每道菜不僅用料講究,做工精備,并且要富有觀賞價值。如是直系親屬或姻親戶,在發喪前還要做名為“三滴水”全席來吊唁。所謂“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禮(做成鳳魚獅象狀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類。尤其鳳魚獅象四道菜形象逼真,其中的象是用煮熟的豬肚做象身,用一段豬腸做象頭和鼻子,栩栩如生,極富觀常價值。另外還有祭天、拜佛會等祭祀活動;但拜佛會的食品與其他祭祀活動的食品不同,需要吃齋、置辦素席,所有的菜肴都用豆腐、涼粉、芋頭、藕等制作成肉狀菜肴。

土家族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幹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将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逢年過節或親朋臨門,滿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擺臘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後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隻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份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别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牛王節為土家族的重要節日之一。

哈尼族

哈尼族傳統曆法把一年分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個季節,每季為四個月。在一年之中有過兩個年節的習慣。一個

是十月年,另一個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過,曆時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屆時家家都要殺一隻紅公雞,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内,全家每一個成員都得吃上一塊雞肉,準備出嫁的姑娘則不能吃。随後要做三個飯團和一些熟肉獻給同氏族中輩份最高的老人。寨子裡要舉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張桌子連在一起,各家各戶都争相獻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調手藝;六月年是在六月裡舉行,具體日期由祭司選定,以祭天神和谷神為主要内容。屆時也要殺雞宰羊,舉辦酒筵盛餐。在為天神建蓋秋房時,要在門口殺牛進行祭神,祭畢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賜。還有小寨神及端午節、新米節等許多傳統節日,在節日中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進行慶賀,以酒、雞和糯米飯必不可少,紅河地區的哈尼族每年七、八月間,還要舉行盛大的喝新谷酒儀式,預祝這一年五谷豐登,人畜平安。屆時要捋下新谷百餘粒,炸開花,放入酒瓶内泡酒,并備下豐盛的酒菜,請親朋友呂償新谷酒。當地産的錫制酒具非常精美。在民間不僅有許多酒節,還有許多酒歌。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在那吾熱孜節裡家家戶戶都要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等混合煮成“庫吉”(稀粥)。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抛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牧民認為:“如果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客人,是奇恥大辱。”若有貴客,主人先将羊牽到客人面前,并伸出雙手對客人說:“請允許吧。”取得客人應諾後,才将羊屠宰。如果客人謙謝,主人便反複說服客人,直到客人默許為止。十分尊貴的客人或許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将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餐後飲茶,也很講究禮儀。當客人飲茶時,多是女主人跪坐倒茶。

傣族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曆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赕佛,并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緻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種糍粑是用糯米飯舂成團,包蘇子糖餡做成的圓餅,用抹上臘油的芭蕉葉包好,食時可用火烘軟或炸後蘸蜂蜜吃。粑絲是用水把米粉攪成顆粒,蒸熟後舂成團,擀成薄而大的圓餅,冷後疊成疊,食時燙軟入碗,撒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團,包紅糖蒸熟,再裹上一層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葉包好可作待客點心。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傣曆7月15日)、開門節(傣曆12月15日),均為小乘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内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幹巴、腌蛋、幹黃鳝等。

黎族

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緻。過春節前,家家年飯、釀年酒,舂“燈葉”(即一種年糕,也吃糯米餅,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飯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彈性,然後捏出一塊,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嘗新)。燈葉可存放一段時間,即變得很堅韌,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風味。有些地區的黎族同胞還包一種沒有肉餡的過年粽子。除夕傍開始祭拜祖宗,吃年飯,喝年酒。初一都要閉門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門訪親探友,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摸蝦,并舉行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喜慶活動,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結束。黎族特有節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每逢這天,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麗的民族服裝,男的手執黑傘,攜帶山蘭酒,女的手提小腰簍,巾藏糯米餅、曬幹的臘肉等,到傳說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後一起吃帶來的食物,共同娛樂,相看意中人。相中後,男女雙方對歌互訴心曲,吃一種嵌入糖心的“燈葉”糕餅。

竹筒飯是黎族傳統風味食品。此外還有:“祥”,黎族風味菜,有兩種,即漢語稱為“魚茶”和“肉茶”;糯米餅。

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

上一篇:第九大陸

下一篇:光明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