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溫嬌

殷溫嬌

《西遊記》中人物
殷溫嬌,清代版本的《西遊記》(《西遊證道書》)中的人物,殷開山之女,陳光蕊之妻,唐僧之母,小名叫“溫嬌”。明代百回本《西遊記》中,唐僧生母為殷開山之女,并提到她曾被歹徒欺占、在唐僧十八歲時與他相認等,但未提及她的名字。後來《西遊證道書》等版本對唐僧身世做了擴充和改動,稱唐僧生母是殷溫嬌,在随夫赴江州的路上為船夫所劫,并被船夫劉洪霸占。殷溫嬌有孕在身,忍辱負重生下下一子,并将他放入江中以便他逃生。唐僧十八歲時,二人相認,随後合力鏟除劉洪等人的報仇雪恨,陳光蕊也得以還魂。一家團圓後,殷溫嬌卻還是選擇了自盡。
  • 中文名:殷溫嬌
  • 别名:滿堂嬌
  • 性别:女
  • 所屬作品明代百回本《西遊記》、清本《《西遊證道書》第九回國籍:中國

人物形象

殷溫嬌,清代版本的《西遊記》中的人物,殷開山之女,生得“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腰”,真所謂“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這位小姐還有個小名叫“滿堂嬌”。

人物經曆

明代版本

明代百回本《西遊記》中,有關于唐僧生母及唐僧身世的零星描寫,例如:

•投胎落地就逢兇,未出之前臨惡黨。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出身命犯落江星,順水随波逐浪泱。海島金山有大緣,遷安和尚将他養。年方十八認親娘,特赴京都求外長。總管開山調大軍,洪州剿寇誅兇黨。狀元光蕊脫天羅,子父相逢堪賀獎。

•當日對衆舉出玄奘法師。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一心不愛榮華,隻喜修持寂滅。

•三藏道:“你的災屯,想應天付,卻與我相類。當時我父曾被水賊傷生,我母被水賊欺占,經三個月,分娩了我。我在水中逃了性命,幸金山寺恩師救養成人。記得我幼年無父母,此間那太子失雙親,慚惶不已!”

•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抛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

從這些情節看,唐僧生母是殷開山之女,嫁給海州人士、狀元陳光蕊,後來可能在陳光蕊赴洪州任的路上遭遇水賊,唐僧生母被欺占。當時,她已有孕在身,被劫後三個月産下一子。此子在出生時險遭殺戮,後于滿月時抛入江中,并被金山寺的僧人搭救。唐僧十八歲時,二人相認,後唐僧赴京師向殷開山求助,得以報仇雪恨,而陳光蕊也得到了搭救。

清代版本

老版《西遊記》中的殷溫嬌

清代《西遊證道書》第九回描寫道,殷溫嬌在抛繡球招親時,狀元陳光蕊在樓下經過,小姐一見光蕊人材出衆,知是新科狀元,心内十分歡喜,就将繡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烏紗帽,兩人締結秦晉之好。後來,陳光蕊被任命為江州知府。在陳光蕊到江州上任的路上,劉洪、李彪兩個艄公起了謀财害命之心,陳光蕊被推入河中,殷小姐被劉洪霸占,而劉洪拿着陳光蕊的官诰堂而皇之地到江州上任,殷小姐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夫仇未報,又身懷有孕,隻得暫且忍辱負重。

後來,殷溫嬌生下一男嬰,在南極星君的指點下知道此子非比尋常、丈夫已得龍王相救等事。當日,她敷衍了欲殺害此男嬰的劉洪。次日,她趁劉洪外出,把男嬰放入江中一木闆上,還寫了血書,請求看見孩子的好心人收養他。那男嬰後被一和尚收養,在寺院中長大,即為玄奘。他與殷溫嬌相逢,攜溫嬌書信找到外公殷開山,帶兵捉住了劉洪、李彪兩個惡徒,陳光蕊也得龍王相助起死回生,本來一家團聚皆大歡喜,然而殷溫嬌小姐因為自己失節,最終自殺身亡。

不過,清代《西遊證道書》仍保留了部分明代百回本《西遊記》中的情節,從而與新增的關于殷溫嬌的記述發生矛盾。例如,該書第九回提到殷溫嬌是在生下唐僧的次日就将他抛入江中,但第九十九回曆數唐僧劫難時仍說是“滿月抛江”;又如該第九回稱殷溫嬌随劉洪生活在江州,剿滅劉洪也是在江州,但第十一回仍說是在洪州剿匪,等等。

2.4萬次播放02:12

真實原因揭秘:唐僧母親殷溫嬌為何以賊為夫

人物評價

角色類型

殷溫嬌

唐僧父母的遭遇是一個典型的“水賊占妻型”(劉勇強語)的故事。這類故事的标準形态是:一官員攜家眷由水路赴任,船主心生不良,将官員推堕入水害死,并霸占其妻或女,冒充上任。若幹年後,官員之妻女或其子借機複仇。關于這類情節,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比較典型的有唐傳奇《謝小娥傳》、宋元話本《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在此,我們不想讨論隐藏在這類故事背後的社會背景。我們關注的是,作為主要當事人的溫嬌,在這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為叙述人的作者,對溫嬌自盡後衆人的反應隻字不提,因為在一般人看來,對一位有違“婦道”的女人來說,沒有大加撻伐就已經不錯了,更遑論會有什麼褒獎呢?而事實上,殷小姐在這一故事中所表現出的堅韌意志足以讓衆多男性汗顔。為雪丈夫之仇,為全兒子之命,她忍受奇恥大辱,含恨度日,受盡折磨,身心均遭到嚴重摧殘。作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她的所作所為可歌可泣,表現了一個偉大女性和母親的善良而高貴的品質。這樣的女性怎麼能輕易被人忽略呢?

曆史背景

殷溫嬌

但如果将她的遭遇放在明代那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社會環境中去考察的話,我們會發現,對溫嬌的處理已經是夠“仁慈”的了。《明史》卷302,“張烈婦”在大亂将臨之際對她女兒說:“婦道惟節是尚,值變之窮,有溺與刃耳。”面對突發事件,為了保全名節,婦女隻有自盡的份。母親對女兒的這番“教導”讓我們不寒而栗。正是有如此深厚的禮教傳統為基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當溫嬌知悉丈夫被害後,要以死殉夫了。但正所謂“節”“孝”不能兩全,由于溫嬌此時已有身孕,事情便變得複雜起來。如果自盡全節的話,固然能夠博得一個節烈的美名,但對陳家來說,便要冒斷子絕孫的危險。而對于死去的陳光蕊來說,更沒有人為他沉冤昭雪了。此時,失節變成了“小義”,而為陳家保留血脈和為丈夫報仇成為了“大義”,這正是溫嬌忍辱偷生的強大精神支柱。馮夢龍曾在《情史》卷一“情貞類”補遺中發過一段議論:“婦人自裁,乃夫死後第一幹淨事,況迫于強暴,計無複之者乎!若所夫尚在,又當委曲以求再合,非甚不得已,不必悻悻懷怒,争尋結局以明志也。”馮氏的這段話,既強調了守節的重要性,同時也網開一面。雖然這個“不得已”還比較含糊,但可以确信的是,溫嬌的遭遇應該歸于此列。

生不如死

必須說明的是,雖然溫嬌活下來了,但這種苟且偷生事實上是生不如死,因為在她内心世界,正忍受着難以排遣的的痛苦的煎熬。小說中,溫嬌對父親的一番表白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

殷溫嬌

丞相直入衙門正廳坐下,請小姐出來相見。小姐欲待要出,羞見父親,就要自缢。玄奘聞知,急急将母解救,雙膝跪下,對母道:“兒與外公,統兵至此,與父報仇。今日賊已擒捉,母親何故反要尋死?母親若死,孩兒豈能存乎?”丞相亦進衙勸解。小姐道:“吾聞‘婦人從一而終’。痛夫已被賊人所殺,豈可顔從賊?隻因遺腹在身,隻得忍恥偷生。今幸兒已長大,又見老父提兵報仇,為女兒者,有何面目相見!惟有一死以報丈夫耳!”

盡管有殷丞相這樣開明的父親和陳玄奘這樣理解母親苦衷的兒子,也不能使她從深深的負罪意識中解脫出來。

小說中曾提到過溫嬌的三次自盡。第一次是要殉夫,但考慮到孩子和為丈夫報仇,沒有付諸實施,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在支撐着她;而第二次則有所不同,此時,丈夫的血海深仇已報,對于她來說,生存的意義已經沒有了,故而這次她是從容面對死亡,不過在父親殷丞相和兒子玄奘的苦苦哀求下,暫時沒有付諸實施;第三次則是獲悉丈夫死而複生後,此時應該是苦盡甘來,合家共享天倫之樂了,但對于溫嬌來說,此時她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感已讓位于深深的負罪意識。溫嬌以她的死,既保存了自己的名節,也為家人赢得了足以旌表的名譽,然而不免殘酷了些。

分析總結

殷溫嬌

在對待溫嬌自盡這件事上,作者的安排雖令讀者于心不忍,然而卻真實地遵循了社會生活的真實邏輯。死比活好,死了是烈婦貞女,活着卻永遠都是戴罪之身。因此她的死,幾乎是她所能選擇的最好結局,既符合禮教下多數女性的價值選擇,又滿足了社會對女性的期望。溫嬌的别名叫“滿堂嬌”,“嬌”與“驕”同音,作者用這個名字當然有其用意。

作者是以滿懷贊賞的心态看待她的從容平靜地死去。她的死,是值得全家滿堂驕傲的。在那樣的社會裡,像溫嬌這樣以死贖罪不正是家庭、親朋好友和整個社會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嗎?

争議之處

人物出處

殷溫嬌

明代現存百回本《西遊記》中,在第十一回中有對唐僧身世的簡略描寫,其中并無無殷溫嬌之名。清代版本的《西遊證道書》,在名為“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複仇報本”的新第九回中,除大段記述唐僧出身及殷溫嬌、陳光蕊等人的事迹外,還有所謂“憺漪子”的一段話,将沒有多講唐僧出身的明百回原本說成是“俗本”,把備載出身故事(包括殷溫嬌經曆)的釋厄傳作為“古本”。當代也有文章稱,作為單獨一回的殷溫嬌及唐僧身世的故事,出自吳承恩原著(且已是吳承恩删減材料後的結果)。至于在現存的明代百回本中并無這一節,則是百回本将這一節删去的結果,而删除的目的在于為尊者諱,即編著者很難容忍作為佛學大師的唐僧竟有這樣殷溫嬌這樣一位“不潔”的母親。

然而,經過學者黃永年的考證,《西遊證道書》中“憺漪子”的說法是欺人之談,颠倒了原著和後世删改本之間的關系。不過,這種說法畢竟供認了這個新第九回是依據釋厄傳所撰寫,并提到大略堂。釋厄傳,就是在卷首卷尾有時題作“唐三藏西遊釋厄傳”的朱鼎臣的版本(簡稱“朱本”);大略堂,很可能就是朱本的另一個刻本,也可能就是朱本原版加上個“大略堂”内封面的印本。黃永年認為,朱鼎臣的版本是《西遊記》長篇講述唐僧出身故事之始,并指出,朱本中的大量改寫、增添,不見得另有不同的傳說為依據,而出自朱本編造。也有觀點稱,江流僧故事應有自己的流傳體系。無論如何,記錄殷溫嬌的名字及詳細事迹的這一回,并非明代百回本《西遊記》中所有,而是後人增添的。

人物舉動

殷溫嬌與劉洪

有文章指出,小說《西遊記》中殷溫嬌的故事多有疑點。例如,殷溫嬌在抛棄嬰兒前,為便于日後相認,一口咬下嬰兒的腳趾頭,似過于殘忍;關于唐僧父親被害及複仇的過程以及殷溫嬌的幾次自盡,也出現了陰謀論式的解釋。

其實,早在朱鼎臣本《西遊記》描寫唐僧身世時,就已經與明代百回本《西遊記》在情節上發生出入,而且編寫倉促,建陽書坊中的編寫者水平也很有限,有“胡編亂造”的批評(黃永年語)。《西遊證道書》又把這個出身故事改寫成叫做“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複仇報本”的新第九回,另把原來明百回本第九、十、十一回的内容改成第十、十一兩回。這個描寫殷溫嬌故事新第九回雖在可讀性上有所提高,但嚴格地講仍有畫蛇添足之嫌;尤其是文字粗疏,前後矛盾之處甚多,且與《西遊記》的整體風格不符。殷溫嬌故事中的矛盾和疑點,可以由此部分地得到解釋。

衍生形象

86版《西遊記》馬蘭飾殷溫嬌。

人物關系

唐僧

兒子

唐僧

兒子

相關視頻

全部

2.4萬次播放02:12

真實原因揭秘:唐僧母親殷溫嬌為何以賊為夫

清代版本

1.8萬次播放01:29

西遊記中唯一成功吃到唐僧肉的人,可惜後來自殺身亡

更多視頻

上一篇:陳光蕊

下一篇:劉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