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

樂毅

戰國時期四大名将之一
樂毅(yuè yì),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将樂羊後裔。拜燕上将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争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趙國,被封于觀津,号為望諸君。[1]樂毅卒年不詳。
  • 本名:樂毅
  • 别名:永霸
  • 字:
  • 号: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中山靈壽
  • 主要作品:《報燕惠王書》(存在争議)
  • 主要成就:輔助燕昭王振興燕國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樂毅先祖樂羊為魏文侯(魏斯,魏國開國君主)手下的将領。曾率兵攻取中山(參見魏滅中山之戰),因功被封在靈壽,樂羊死後,葬于靈壽,從此樂氏子孫便世代定居在這裡。中山複國後,又被趙武靈王所滅(參見趙攻中山之戰),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

樂毅少年聰穎,喜好兵法,趙國曾有人舉薦他出來做官。到了武靈王在沙丘行宮被圍困餓死後,他就離開趙國到了魏國。

後來他聽說燕昭王因為子之執政,燕國大亂而被齊國乘機戰敗,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齊國,不曾一天忘記向齊國報仇雪恨。燕國是個弱小的國家,地處偏遠,國力是不能克敵制勝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禮賢下士,他先禮尊郭隗借以招攬天下賢士。正在這個時候,樂毅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國,燕王以賓客的禮節接待他。樂毅推辭謙讓,後來終于向燕昭王敬獻了禮物表示願意獻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為亞卿,他擔任這個職務的時間很長。

合縱攻齊

當時,齊湣王很強大,南邊在重丘戰勝了楚國宰相唐眛,西邊在觀津打垮了魏國和趙國,随即又聯合韓、趙、魏三國攻打秦國,還曾幫助趙國滅掉中山國,又擊破了宋國,擴展了一千多裡地的領土。他與秦昭王共同争取尊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東帝的稱号,仍歸稱王。各諸侯國都打算背離秦國而歸服齊國。可是齊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

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就向樂毅詢問有關攻打齊國的事情。樂毅回答說:“齊國,它原來就是霸國如今仍留着霸國的基業,土地廣闊人口衆多,可不能輕易地單獨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聯合趙國以及楚國、魏國一起攻擊它。”于是燕昭王派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盟立約,另派别人去聯合楚國、魏國,又讓趙國以攻打齊國的好處去誘勸秦國。由于諸侯們認為齊湣王驕橫暴虐對各國也是個禍害,都争着跟燕國聯合共同讨伐齊國。

樂毅回來彙報了出使情況,燕昭王動員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将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樂毅于是統一指揮着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

齊湣王聞報,親率齊軍主力迎于濟水(在今山東省濟南西北)之西。兩軍相遇,樂毅親臨前敵,率五國聯軍向齊軍發起猛攻。齊湣王大敗,率殘軍逃回齊國都城臨淄(參見濟西之戰)。樂毅遣還遠道參戰的各諸侯軍隊,拟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滅齊。謀士劇辛認為燕軍不能獨立滅齊,反對長驅直入。樂毅則認為齊軍精銳已失,國内紛亂,燕弱齊強形勢已經逆轉,堅持率燕軍乘勝追擊。

率軍追擊,果然令齊國大亂失度,齊湣王拜逃。

連戰連克

燕國軍隊在樂毅指揮下單獨追擊敗逃之敵,一直追到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見臨淄孤城難守,就逃跑到莒邑并據城固守。樂毅單獨留下來帶兵巡行占領的地方,齊國各城邑都據城堅守不肯投降。樂毅集中力量攻擊臨淄,拿下臨淄後,把齊國的珍寶财物以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奪取過來并把它們運到燕國去。燕昭王大喜,親自趕到濟水岸上慰勞軍隊,獎賞并用酒肉犒勞軍隊将士,把昌國封給樂毅,封号叫昌國君。當是燕昭王把在齊國奪取繳獲的戰利品帶回了燕國,而讓樂毅繼續帶兵進攻還沒拿下來的齊國城邑。

樂毅留在齊國巡行作戰五年,攻下齊國城邑七十多座,都劃為郡縣歸屬燕國,隻有莒和即墨沒有收服。燕國前所未有的強盛起來。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所以他對莒城、即墨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功敗垂成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樂資即位,稱燕惠王。燕惠王從做太子時就曾對樂毅有所不滿,等他即位後,齊國的田單了解到他與樂毅有矛盾,就對燕國施行反間計,造謠說:“齊國城邑沒有攻下的僅隻兩個城邑罷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來的原因,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有怨仇,樂毅斷斷續續用兵故意拖延時間姑且留在齊國,準備在齊國稱王。齊國所擔憂的,隻怕别的将領來。”

當時燕惠王本來就已經懷疑樂毅,又受到齊國反間計的挑撥,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任将領,并召回樂毅。樂毅心裡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的,害怕回國後被殺,便向西去投降了趙國。趙國把觀津這個地方封給樂毅,封号叫望諸君。趙國對樂毅十分尊重優寵借此來震動威懾燕國、齊國。

齊國田單後來與騎劫交戰,果然設置騙局用計謀迷惑燕軍,結果在即墨城下把騎劫的軍隊打得大敗,接着輾轉戰鬥追逐燕軍,向北直追到黃河邊上,收複了齊國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齊襄王從莒邑迎回都城臨淄。

燕惠王很後悔派騎劫代替樂毅,緻使燕軍慘敗損兵折将喪失了占領的齊國土地;可是又怨恨樂毅投降趙國,恐怕趙國任用樂毅乘着燕國兵敗疲困之機攻打燕國。燕惠王就派人去趙國責備樂毅,同時向他道歉說:“先王把整個燕國委托給将軍,将軍為燕國戰敗齊國,替先王報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沒有不震動的,我哪裡有一天敢忘記将軍的功勞呢!正遇上先王辭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誤了我。我所以派騎劫代替将軍,是因為将軍長年在外,風餐露宿,因此召回将軍暫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計。不想将軍誤聽傳言,認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棄了燕國而歸附趙國。将軍從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麼對得住先王待将軍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為此,樂毅慷慨地寫下了著名的《報燕惠王書》,書中針對惠王的無理指責和虛僞粉飾,表明自己對先王的一片忠心,與先王之間的相知相得,駁斥惠王對自己的種種責難、誤解,抒發功敗垂成的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的曆史教訓申明自己不為昏主效愚忠,不學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于是燕惠王又把樂毅的兒子樂間封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于趙國、燕國之間,與燕國重新交好,燕、趙兩國都任用他為客卿。樂毅死于趙國。

主要影響

統帥燕、韓、秦、趙、魏五國聯軍攻破齊國,大獲全勝。這場戰争,史稱五國代齊之役。樂毅的卓越軍事天才在是役中得到了淋漓盡緻的表現。其最大的特色是,總攬全局,牢牢把握戰争主動權,綜合分析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制定适宜的戰略決策和作戰指導方針,并根據戰場情勢的變化,随時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

當時,齊國大事擴張,窮兵黩武,在軍事上雖暫時取得滅宋的勝利,但卻激化了齊國的内部矛盾,同時也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和戒懼。齊國的敗象已顯露端倪。樂毅針對這一情況,及時向燕昭王分析了齊燕雙方的戰略态勢,提出了變弱為強,進而戰勝齊國的策略方針,即争取與國,聯合諸侯共同進兵,舉天下而圖之。燕昭王采納其議,積極開展伐交活動,并取得了預期的理想效果,很快形成了聯合攻齊的格局。不僅趙、韓、魏答應出兵,連秦國也抱着弱齊圖霸的目的參與進來。這樣,齊國不僅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軍事上也完全處于劣勢地位。

樂毅見伐齊時機基本成熟,就在獲得燕昭王授權的情況下,當機立斷發起攻齊之役。公元前284年,樂毅與趙、秦、魏、韓等國約期會師。他以燕上将軍職,佩趙國相印,統帥五國聯軍浩浩蕩蕩向齊地挺進。樂毅深知奪取初戰勝利對于主宰戰争全局的意義,立足于先發制人,予敵以出其不意的打擊。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樂毅指揮五國聯軍及時發起濟西之戰,在濟水之西一舉擊破齊将觸子率領的齊軍主力。濟西之戰勝利後,樂毅鑒于當時齊軍主力已被消滅,難以組織起有效抵抗的實際情況,果斷遣返秦、韓兩國的軍隊,并讓魏軍去攻取宋國的故地,讓趙軍去攻占河間,免得諸國繼續分享伐齊的勝利果實。爾後,他針對齊國兵力空虛,主力被殲後的恐懼心理,指揮燕軍主力長驅直入,直搗齊國國都臨淄,再次體現了審時度勢、應變如神的軍事才能。

樂毅的這一戰略部署,曾遭到謀士劇辛的反對。劇辛認為,齊國大,燕國小,燕軍應該乘勢攻取齊國邊邑以壯大發展自己,作長久之計,而不宜舉兵深入,進行冒險。樂毅則認為,燕軍必須乘勝前進,攻占齊都,否則便會贻誤戰機,葬送勝利。于是他拒絕了劇辛的意見。指揮燕軍實施戰略追擊,攻克臨淄。從而摧毀了齊軍的指揮中樞。

攻克臨淄後,樂毅根據戰局的發展,進一步制定了征服齊國的作戰計劃。具體措施是,及時分兵五路攻取,平定整個齊地。其中左軍東渡膠水,克膠東、東萊;右軍沿黃河和濟水,向西克阿城、鄄城;前軍沿泰山東麓直到黃海,取琅*;後軍沿着臨淄東北的海岸,占領千乘;中軍則鎮守齊都臨淄,策應各路。五路大軍的行動進展順利,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連下齊國70餘城,使齊國幾乎瀕臨于亡國的邊緣。至此,燕軍的戰略目标基本上得以達到,樂毅作為一代名将亦名聞遐迩、威震敵膽了。

曆史評價

司馬遷:“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也。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于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

賈誼:“齊明、周最、陳轸、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

曹操:“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怆然流涕也。”

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

夏侯玄:“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營即墨論之。夫求古賢之意,宜以大者遠者先之,必迂回而難通,然後已焉可也,今樂氏之趣或者其未盡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賢失指于将來不亦惜哉,觀樂生遺燕惠王書,其殆庶乎機,合乎道以終始者與,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業于至公,而以天下為心者也,夫欲極道之量,務以天下為心者,必緻其主于盛隆,合其趣于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業定矣。于斯時也,樂生之志,千載一遇也,亦将行千載一隆之道,豈其局迹當時,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樂生之所屑,強燕而廢道,又非樂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則心無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則舉齊之事,所以運其機而動四海也,讨齊以明燕主之義,此兵不興于為利矣。

圍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着于遐迩矣,舉國不謀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于天下矣;邁至德以率列國,則幾于湯武之事矣,樂生方恢大綱,以縱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顧仇其上,願釋幹戈,賴我猶親,善守之智,無所之施,然則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義也,任窮則從,微子适周之道也,開彌廣之路,以待田單之徒,長容善之風,以申齊士之志。使夫忠者遂節,通者義着,昭之東海,屬之華裔。我澤如春,下應如草,道光宇宙,賢者托心,鄰國傾慕,四海延頸,思戴燕主,仰望風聲,二城必從,則王業隆矣,雖淹留于兩邑,乃緻速于天下,不幸之變,勢所不圖,敗于垂成,時運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則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齊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間,侈殺傷之殘,示四國之人,是縱暴易亂,貪以成私,鄰國望之,其猶犲虎。

既大堕稱兵之義,而喪濟弱之仁,虧齊十之節,廢廉善之風,掩宏通之廢,棄王德之隆,雖二城幾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遠矣。然則燕雖兼齊,其與世主何以誅哉。其與鄰敵何以相頃。樂生豈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顧城拔而業乖,豈不知不速之緻變哉,顧業乖與變同,由是言之,樂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劉曜:“常輕侮吳、鄧,而自比樂毅、蕭、曹。”

孫楚:“樂生誕節,寔立弘度,丹旄電麾,秦韓景附,威震濟西,齊愍失據,惠之不敏,翻然高翥,栖遲一丘,以保皓素。”

司馬貞:“昌國忠谠,人臣所無。連兵五國,濟西為墟。燕王受間,空聞報書。義士慷慨,明君轼闾。間、乘繼将,芳規不渝。”

陳元靓:“桓桓昌國,乘時厲翼。幹戈效用,疆埸底績。西卻秦兵,東下齊壁。完趙保燕,孔武之力。”

黃道周:“予觀古人尚哲簡戆,因事蟬脫,如季劄、蘧瑗、晏嬰、樂毅之流,皆值禍難飄然,有以自立。”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趙黜廉頗而亡,燕疑樂毅而偾。”

人際關系

先祖:樂羊;

子:樂間;

孫:樂叔;

宗人:樂乘;

後人:有樂瑕公、樂臣公等。

後世紀念

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曆代名将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以曆代名将十人從之。

上元元年,唐肅宗将吳起等曆史上十位武功卓着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廟内,被稱為武廟十哲,“燕王國昌國君樂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隻有吳起、白起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将設廟,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樂毅。

樂毅墓位于邯鄲市邯鄲縣代召鄉大樂堡村東北,占地不足百平方米,成圓形,高約3米。有墓碑一座,為近幾年新立,老墓碑在十年動亂時候被砸碎,現不知去處。每年過年時,鄰村小樂堡的樂姓後人都會上墳拜祭。

轶事典故

樂毅樹

戰國時期,燕大将樂毅伐齊,兵囤樂陵境内,發現此地的棗與衆不同,特别甜脆爽口,想是水土之故,便命士兵從燕國移來千餘棵棗樹,栽種于此。曆經戰亂洗劫,所存無幾,唯此樹仍枝繁葉茂,據傳,它正是當年大将軍樂毅所栽,故稱此樹為“樂毅樹”。

上一篇:馬蒂亞斯·施泰納

下一篇:宋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