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楊超

中國内地導演
楊超,1974年1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陽市,中國内地導演、編劇、制作人、教師,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
  • 中文名:楊超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信陽市
  • 身高:
  • 體重:
  •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 職業:導演、編劇、教師
  • 經紀公司:
  • 代表作品:燈、待避、旅程、唐碑記、小英雄雨來、長江圖
  • 主要成就:
  • 性别:男

人物經曆

1980年,楊超在信陽鐵路第一小學讀書。1985年,考入信陽市第七中學。1988年,考入信陽高級中學。1991年,考入信陽高級中學(重讀)。1993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故事片創作專業(本科)。1996年,自編自導個人首部短片《燈》。

1997年,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故事片創作專業畢業;同年,執導短片《待避》,該片獲得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基石獎、台北電影節國際學生電影銀獅獎。

1998年,執導電視劇《人生百味》;同年,擔任電視劇《愛我家園》的執行導演;随後,擔任電視劇《留美房客》的執行導演。1999年,執導曆史文化紀錄片《晉頌》;同年,擔任電視劇《漢劉邦》廣告片的撰稿和導演;随後,擔任電視劇《大明宮詞》廣告片的撰稿和導演。

2000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同年,擔任電視劇《三坊七巷》廣告片的撰稿和導演。2001年,與羊子等人創建獨立電影社團“實踐社”;同年,主演話劇《北京無冬天》;随後,擔任電視劇《大宅門》宣傳片的撰稿和導演。

2002年,執導由耿樂、常潔萍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旅程》,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别獎(金攝影機特别獎)、第4屆韓國光州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委會獎。2003年,開始擔任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視聽語言”和“導演創作”兩門專業課的教學工作。

2005年,執導紀錄片《信使六章》,該片完整重現了長江上的風情;同年,執導紀錄片《窗前随筆》;随後,創作電影劇本《長城講習所》。2006年,執導由徐僧、張恩珂、張恩琦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唐碑記》。2008年,自編自導由張淙洋、張雷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小英雄雨來》,該片改編自作家管桦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雨來克服種種困難救出被鬼子抓住的老師的故事。

2012年,開始擔任中國戲曲學院影視導演專業教研室主任,并主持招生和畢業論文;同年,監制由楊明明執導的微電影《女導演》;随後,監制由丹.沃爾曼執導的戲曲電影《新聲》。2013年,監制由楊文微執導的電影《福地》。

2016年,自編自導魔幻現實主義愛情電影《長江圖》,該片講述了發生在長江上兩個時空交錯的魔幻愛情故事,入圍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工作室”單元、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借該片入圍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2019年,監制由許振昊執導的劇情電影《乘客;同年,擔任劇情電影《時光分岔的夏日》的制作人,該片由王茂豐執導。

其他成就

創作之餘,楊超也涉足寫作領域,《壓力下的戛納标準》發表于《南方周末》,《悲歌時代——陳凱歌影片創作的關鍵詞》發表于《新電影》創刊号,《凝視世界,雕刻時光》發表于《北京青年報》,《交流的神話》發表于雜文集《雜碎》,《合流者——面對全球化與好萊塢霸權的中國藝術電影》發表于加拿大電影刊物《24 imagines》。

獲獎記錄

戛納電影節電影基石獎

台北電影節國際學生電影銀獅獎

戛納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别獎

光州電影節評委會獎

台灣金馬影展中影後制大獎

人物評價

楊超是一個滿懷熱情的創作者。他與其他中國第六代導演一樣,對現實社會和曆史有一種近乎“極端”的态度。

在電影《長江圖》中,他在嘗試一種更偏于實驗的故事講述手法,用地理上溯源而上,和時間上的溯源而上相對照,而時間順序上正好相反的叙事脈絡,再加上20年時間跨度上的縱向關聯——這種講述手法大膽并有很強的表現力。

在成片抱憾的背景下,更顯出這位獨立電影創作者的勃勃野心和這野心的落寞(《電影世界》、《電影》綜合評)。

上一篇:黃彬

下一篇:AWM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