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定

楊懷定

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出生于1950年,人稱“楊百萬”、“中國第一股民”,祖籍江蘇鎮江,原上海鐵合金廠職工,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1]随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隻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于證券市場。
    中文名:楊懷定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務: 就職企業: 主要成就: 性别:男 職業:金融家

個人策略

楊百萬能夠笑傲風雲變幻的中國股市數十年不倒,不僅源于他對政策的正确把握,他面對風險時平和的心态,更源于他過人的智慧和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這些寶貴的實戰經驗與技巧無疑是值得現在投資者借鑒的。開發一套體現自己十幾年炒股心得的獨特軟件,以服務更多的散戶投資者,幫助他們實現财富之夢,這一直是楊百萬的宿願。現在,在杭州及時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緊密合作下,楊百萬的願望終于得以實現。

人生經曆

在工廠

祖籍江蘇鎮江的楊懷定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初中畢業生,曾在上海鐵合金廠當過工人,後來又當了倉庫保管員。當時由于生活不富裕,他就和妻子悄悄地幹起了第二職業,妻子承包了浙江上虞一家鄉鎮企業的銷售業務,他自己也在業餘幹點推銷活兒。由于第二職業收入不錯,慢慢竟有了2.9萬。

元餘款,這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可是個不小的數字,于是老楊便出手大方起來,有時也買上幾條外煙請廠裡的工友們抽抽。不料這一來,卻引起了工廠保衛科的注意。有一次由于他管的倉庫被盜,人家懷疑他監守自盜,公安局竟突然請他"談話",他驚呆了。6天後,事情查清了,是别人幹的,可這事卻深深地刺激、傷害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想:我對工廠這麼負責、熱愛、到頭來卻不信任我。士為知己者死,不相信我,我就走!在提出辭職時,他寫的第一篇經濟論文《用活獎金、促進生産》在行業報刊上被發表,廠裡這時才發現他是塊"材料",遂百般挽留,但為時已晚。就這樣,在人們一個心眼往國營大工廠鑽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他卻橫下一條心,辭職了。這一天是1988年4月21日。

抓住商機

"置于死地而後生"。沒退路了,怎麼辦?幹個體戶,他想過,但卻又不甘心。他想讀書想學習,"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他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他多麼想掙一筆錢,第一,将他從40歲辭職到60歲退休這20年的工資掙回來;第二,将他60歲退休到以後和妻子度晚年、照顧兒子的錢掙回來;第三,将他讀大學、買書的錢掙回來。但幹個體戶,能掙回來嗎?他不敢相信。于是,他鑽進了最有名的上海圖書館,去年報紙,看看報上有什麼緻富信息。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他的2萬餘元也在一天天地減少--畢竟是坐吃山空啊!但他還是堅持天天去看報、學習。

突然有一天,他眼前一亮,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貴鮮的一個講話赫然映入眼簾:經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地内的公民可以自由買賣國庫券--國庫券可以由死錢變活錢了,可以流通了!他立即想到了很多很多。在南京路郵局買下了當天的《人民日報》之後,他又興沖沖地跑到上海一家大銀行的金融研究所,一位西裝筆挺、戴眼鏡的研究員接待了他。當楊懷定問他"什麼時候真正可以買賣國庫券"時,研究員怔住了,"不行!買賣國庫券是非法的!"楊百萬笑了,心想:"别看您西裝革履的,卻原來是位不讀書不看報的。"他顯得很老實地從口袋裡拿出《人民日報》,研究員一看又怔住了,"啊!我們還沒接到紅頭文件呢!"楊懷定于是托他打聽:什麼時候可以買賣,全國哪些城市可以買賣。研究員十分客氣謙虛地答應了。

幾天後,楊懷定就弄明白了,全國有6個城市可以買賣,除上海外,最近的是安徽合肥市。怎樣才能用最快的時間知道那兒的國庫券價格呢?老楊又去查《安徽日報》(他多次講:我的事業是從看報紙開始,報紙裡邊有黃金!),他發現,在上海100元面值的國庫券賣102--103元(因為已過了一段時間了),而《安徽日報》上介紹合肥的同種國庫券隻賣100元(說明當地人民急于兌現,等活錢用)。楊百萬眼睛一亮,心裡豁然開朗。當天,他和妻子商議後,從銀行裡取出了全部存款2萬元,并又從親友處借了9萬元。

第二天,老楊換上一身舊衣服,夾着一個舊黑包,買了張夜班去合肥的火車票,一坐就是13個小時,趕到合肥去買國庫券。當時,合肥市工商銀行接到上級通知,不得不買進10.65萬元的國庫券,正發愁這筆死錢怎麼用活。楊懷定一來,就說:"全買下。"女業務員一聽吓一跳,趕緊請了銀行經理。經理說:"我們有10萬元,不是1萬元,你聽清楚啦?"楊懷定笑了,将10捆1萬元一紮的錢放到了桌上,說:"點錢吧。"這樣一來,銀行樂了,《安徽日報》的記者也趕來采訪了。楊懷定隻是講了一通國券利息高的一般道理,并請他們繼續按國家規定收購國債券;然後留下一句以後我還會來的就走了。

次日,他又一宿不歇地趕到上海去賣掉。辛辛苦苦第一次易地買賣國庫券竟掙了1060元,而這才來回兩天時間。這在上海工人人均收入200--300元的年頭,可不是個小數字,楊懷定和妻子别提有多高興了。 楊懷定休息了一天,又穿上舊衣服,挎起了舊皮包,再次坐夜車趕到合肥……坐夜班車多累啊,有一次打盹,他的錢箱被一夥小偷提走了,幸虧鄰座叫醒了他,他追了幾節車廂,才找回來--小偷說"對不起,我們提錯了"。這一追把楊懷定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小偷們知道包裡邊有9萬元,非死死地搶走不可。

他說:"如果錢追不回來,我也就不是今天的我了。人生平時不起眼的某一個成功的事件,或失敗的事件都可能大大改變人的一生。”

從此以後他晚上坐車再也不敢打盹了。這一來他的身體也就更累了,可是楊懷定心裡卻是溫暖的、亮亮堂堂的,因為他知道他正在艱苦而又明明白白地奔向一個大金礦啊!就這樣,楊懷定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地默默無聞來回于上海與合肥之間,說心裡話,他從此對鐵路、對安徽都有了感情。正是通過這種理智的異地證券交易,通過這種錢生錢的特殊的長途跋涉,楊懷定皮包裡的貨币不久就以6--7位數計算了。

但是有了錢,楊懷定心裡還是不安,這麼做合法嗎?起先,他怕秘密洩露出去,隻敢悄悄地幹,但後來,他發現國庫券買賣的市場非常大,就是有10--20個楊懷定也不會影響兩地的價格。于是,他主不怕洩露地去求教于律師事務所。專門研究經濟法的律師聽了一怔,說:"異地交易國庫券?沒聽說過,待我們研究一下再回答你。"

研究的結果,完全合法。律師們說,國家和地方政府,一般總以為是當地買賣,但細細一想,兩地買賣亦完全正當、合法,而且這還有利于全國性國債市場的形成。說實在的,今天中國的股票市場、國庫券市場如此四通八達,遍及全國400多個城市,其淵源,其實質,和楊懷定當時辛辛苦苦地帶着錢奔波于兩省市間是完全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他真成了中國第一個異地證券交易的勇敢的吃螃蟹者--功勞大大的!

與股票結緣

楊懷定仍是心裡不定,他想到了國家,想到了交稅。我這麼賺錢,該向國家交稅啊!可是查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卻沒有關于國庫券交易要征稅的規定。他仍不放心,又怯生生地來到上海市稅務局,找到領導同志。領導同志問:"您是來補稅的嗎?""不,我是來問問題的。""您做什麼工作啊?一般都得交稅的。""但我做的事是買賣國庫券,稅法上沒講要交稅。"領導同志先是一怔,繼而又驚喜地說:"你是楊懷定吧?早聽說你買賣國庫券發了财。"他們趕快打開《稅法》一一細查,果然,沒提這事。楊懷定問:"是不是上邊忘了?""好,我們請示一下上級再答複您。"幾天後,國家财政部稅務總局回電:為了促進國庫券發行、流通,方便群衆,國庫券買賣不征稅。

楊懷定知道後,這才完全定了心。上海市稅務局的有關領導很高興,專門在《新聞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公民的納稅意識》的文章表揚他,說:"正當不少人千方百計地逃稅、漏稅的時候,一位不必納稅的同志,卻主動來請示稅務局,是否要交稅,這位同志--就是楊懷定。"從此,楊懷定的大名就在上海的幹部、群衆傳開了。人們紛紛猜測他有多少錢,有的估計有幾十萬,有的估計有上百萬,于是都稱呼他"楊百萬"--和成都市帳子大王的名字一模一樣。楊懷定聽到後樂了,他覺得這名字挺響亮的,既然這樣,那就叫"楊百萬"吧。于是,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也公然印上這個名字。久而久之,人們反倒把他的真名都給忘了。

楊百萬從此開始變得引入注目起來,但他真正的更高速度的發财,還是從1989年7月14他買股票開始的。當時,鑒于1988年開始的宏觀經濟中的治理整頓已取得了成效,而市場上的不少生産資料、消費資料賣不出去,出現了不少工廠停工,工人拿70%工資在家下崗,市場疲軟的情況--這意味着社會上流通的貨币太少了--國家決定再資進行宏觀調控:放松銀根,将銀行的貸款利率降下來--中央電視台一天三次不停地播送這條消息,這就是說:國家在告訴人民,現在你們不必将全部錢存銀行了,該去買東西啦,該去搞投資啦。

楊百萬看着電視,心裡想開了:銀行利率下降了,流向社會的錢就會多起來,物價就會上漲,錢就會貶值,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保值呢?他想了很久,猛然心裡一動,銀行利率降了,說明國家鼓勵居民這段時間多消費,從而不也就是鼓勵工廠多生産商品、多投資嗎?這麼一來,股票--這種投資證券,不也就會漲了嗎?想了一宿,次日早上,他和妻子一商量,說幹就幹了起來。上午九點不到,他就來到上海惟一的兩間門面的靜安證券門市部。不少人一見他,就圍了上來,"老楊,多日不見了,今天賣什麼?國庫券嗎?"他笑而不答,排起了隊。營業開始,輪到他時,營業員見是楊百萬以為他又要買賣國庫券了。

不料,楊百萬一語驚人:"現在還有多少種股票,多少數量待售的?"這一下,門市部轟動了。楊百萬聽到回答後說:"按它們的賣出價計算,我全要了。"他買了面值100元的真空電子股票2000股(相當于現在的20萬股)就走了。也不知是楊百萬的舉動提醒了人們,還是楊百萬看得準,過了不多日子,股票就隻有委托買進,而沒有賣出的了;半年以後,股市開始猛漲,一下子就擺脫了在100多點徘徊2年多的曆史,從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漲階段。--看,100元的"真空電子"漲到2200元,50元的"飛樂音響"漲到400、600元……這一樣,楊百萬可真發了!

及時變通

但是潮漲總有潮落時,當股市猛漲,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炒"延中"、炒"二紡機"時,當上證指數達到1400點時,楊百萬看到了樂極生悲,股市炒得太高的危險性,不久,就悄悄地抛掉股票又買回了國庫券。

1992年5月,股市終于從高往下走了。同年11月,上海股市經過五個多月台票的連續下行,指數從1400點跌到了392點。有人整天悲悲戚戚;有人則因想不開而自盡了;一批很沉得住氣的幹部,也被跌怕了。他們派代表到專門研究股市的研究所去請教,幾位青年股市分析家告訴他們,大概要跌到200點呢。這批幹部聽了面如土色--還要跌一半啊--回去後便紛紛"壯士割腕"了。說來也真慘,1400點不抛,900點不抛,392點了,股價跌去3/5了,損失75%了,倒來抛了。

-這也正應了那句股諺:"股市無專家"。但是股價狂跌到人人都絕望的時候,往往也就光明即将到來的時候。上海市證交所、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直至國務院領導都親自出面,召開上市公司座談會,希望新上市公司能夠拿出1/10的以股票募集的資金來托一下市,并要求股份制公司千方百計搞好内部管理,提高效益,給股民較多的彙報……國務院領導一再表示,希望上海股市要穩定……此時,楊百萬也正在關注着、思考着這一切,他不是神,他是人,雖然他無法估計股市會跌到多少點,但是他意識到已經跌得很低了,至少離底部已經不遠了。

重返股市

于是,他親自出馬,将國庫券大筆大筆地變賣成現錢。在股市一片黑暗之際,他驅車來到上海當時最大的也是人最多的交易場所--文化廣場,這裡有全國各地幾十家證券公司的分部,每天都有幾萬股民進進出出。他魁偉的身材一離開小車,就立即被人們發現了,不少股民跑過來征求他的意見:"老楊,還會跌嗎?"他笑而不答,保安人員圍了上來說:"老楊,你有什麼事就來個電話,何必親自來呢?看圍了多少人!"楊百萬邊笑邊往廣場的舞台上走,大群大群的股民圍着他,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被套了幾個月的工人、幹部、退休工人、市民,他們幾個月來食不甘、眠不安,做夢都會哭起來,有的虧了幾萬,有的虧了幾千--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時省吃儉用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工薪錢!

這時,他們都在密切關注着楊百萬--這位最著名的平民投資者、平民金融家的一舉一動。楊百萬走上舞台,當衆請工作人員以市價打進1萬股"輕工機械"(當時僅4.5元/股)。立時,人群轟動了,"楊百萬買了1萬股'輕工',楊百萬開始買股票!"--當時,股市天天跌,即便是再大膽的人也隻敢幾百股幾百股地買。事後,他對人說:當時,不能号召大家買,萬一再跌下去,不是害了人嗎?所以,隻好"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行動去告訴人們,這差不多接近底部了。"

勇者的收獲

楊百萬是很有悟性的,他的智商很高,又懂得體貼人,懂得人的心理,他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國務院、上海市領導、深圳市領導的關心、努力下,在各大券商及上市公司的配合下,也許是在楊百萬的帶動下,上海财政證券公司及一批勇敢的人在股市黑暗之際,大膽地用自己的錢大筆大筆地買進股票。

11月,"氯堿"股上市,5.4元的溢價竟跌到4.9元,績優股"聯農"竟跌到7.2元,氯堿"公司及深圳來的股民與上海股民一起奮不顧身地大膽吃進廉價股票,"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嚴寒之後是春天"--就在楊懷定買進"輕工機械"的一周後,上海、深圳股市在經曆了五個多月的下跌後開始上漲了,上海股市像是報複性地以一天50點、100點井噴式的速度迅速上沖,一浪一浪地上漲,"輕工機械"七天後漲到9元多,并且一漲就漲了三個月。楊百萬的收入又翻了個倍!

楊百萬平時非常注意學習,愛看報,看書。有了錢,幹什麼?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書,訂報。他不僅買股市操作的書,買國庫券交易的書,而用最多時還訂了大大小小118份報紙,他說:"我的事業,就是從報紙開始的。"我曾經問他:"118份報紙怎麼來得及看?""我從來不看花邊新聞,隻看經濟要聞"--看,這就是辯證法,凡事要抓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錢,他買了五套房子,這兒住住,那兒住住,因為找他的記者、朋友太多,而他則想安靜地學習。時間是寶貴的,為了趕時間,他買了輛夏利小汽車。他緻富不忘他人,當聽說一位叫羅淑珍的婦女因受丈夫虐待而緻殘,瀕臨絕境時,即給她捐款,請了終身保姆。對此,《文彙報》、《新民晚報》、《上海法制報》都作了報道。

1998年,楊懷定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風雲人物”。國外的媒體對他的成功也做了大量的報道,美國《時代》雜志、《新聞周刊》甚至肉麻吹捧他為“中國的巴菲特”。

公益講座

楊百萬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最早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作為中國證券市場散戶投資者的标志性人物,作為中國證券市場中散戶隊伍的“散戶工會小組長”,楊百萬在全國各地開辦免費公益講座,與散戶近距離交流,分享其20年股海實戰經驗,傳授證券投資心得。

上一篇:薛有志

下一篇:曾家五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