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鳎

條鳎

海洋生物
條鳎,zebra(鳎科)拉丁名:Zebriaszebra(BolchetSchenider),英文名:blendbandedsole,stripedsole,zebrasole,俗名:花鰙鳎、花闆、花牛舌、花鞋底、花利、虎皮、花條鳎、花手絹、貓利、九平分、萬平分。綱目:鳎科。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一帶均産之,尤以東海産量最多。舌鳎兩眼均在頭部左側,體長側扁呈舌狀,口小,颌不發達,吻部一般均向下後方延長成鈎狀突,包複下颌,牙細小呈絨毛狀,眼小,背臀鳍完全與尾鳍相連,有眼側有側線2~3條,無眼側通常無側線或1~2條。
    中文名:條鳎 拉丁學名:Zebriaszebra(BolchetSchenider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輻鳍魚綱 亞綱: 目:鲽形目 亞目: 科:鳎科 亞科: 族: 屬:條鳎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太平洋西部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條鳎 中文别名:花鰙鳎、花闆、花牛舌、花鞋底、花利、虎皮等 英文名:blend banded sole

産地産期

屬暖水性底層魚類。栖息于近海泥沙底質海域。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一帶均産之,尤以東海産量最多。

種類介紹

條鳎體呈舌狀,一般體長15~20厘米、體重100克左右。眼睛小、眼間隔平坦,兩眼均在頭的右側。體兩側均被小栉鱗,頭前部的鱗變形為絨毛狀感覺突。口小、兩側口裂不等長。颌不發達,牙細小,僅無眼一側兩颌有絨毛狀齒帶。有眼一側(背面)呈淡黃褐色,并具深褐色橫帶花紋,上下均延伸至背鳍和臀鳍;無眼一側胸鳍退化,體呈乳白色,尾端背面有豔黃色縱點花紋6~7條。背鳍、臀鳍和尾鳍全相連接。側線明顯,呈直線狀。

鳎目魚主要産自黃渤海區,中國的東海以及朝鮮,日本沿海也有一定的分布,是一種典型的地方性魚類。因此類魚種本身繁殖能力非常弱,所以比較稀少珍貴。

鳎身體呈鞋底狀或舌狀,兩眼均在右側,吻部有時鈎狀下彎,口小,前位或下位,前鰓蓋骨邊緣不遊離,有的種類背、臀、尾鳍相連,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已知中國有18種,帶紋條鳎分布可達黃渤海。

舌鳎兩眼均在頭部左側,體長側扁呈舌狀,口小,颌不發達,吻部一般均向下後方延長成鈎狀突,包複下颌,牙細小呈絨毛狀,眼小,背臀鳍完全與尾鳍相連,有眼側有側線2~3條,無眼側通常無側線或1~2條。中國常見的寬體舌鳎,俗稱牛舌、鳎目,而半滑舌鳎在黃渤海分布較廣,産量較多。

據魚類學家研究發現,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區的豹鳎,其背、臀鳍基小孔内的鳍線所分泌的液體,具有毒性,即使兇猛的鲨魚見了也要退避三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nilaevis,短吻舌鳎(“鞋底魚”)Cynoglossusobbreviatus

雙線舌鳎Cynoglossusbilineatus,黑尾舌鳎Cynoglossusmelampetalus

卵鳎SoleaovataRichardson

條鳎卵子形态

1.條鳎卵子也是圓球形、分離的浮性卵,在鹽度為30殉左右時的靜止海水中,活卵都浮在水面上。活卵的胚盤(動物極)在卵子的最下方,這個時候油球則集中在上部(植物極)。

2.卵膜上有較大的六角形網杖,各個邊椽均有隆起,呈蜂窩狀,對角距為0.17一0.20毫米。

卵徑變化範圍在1.42一1.69毫米之間,主要為1.50一1.60毫米;也是産卵初期的較大,以後越來越小。

3.油球透明無色,數目變化極大,少則10個,多則60個,但以20一30個的最為普遍;因此油球徑的變化也極大。油球都分散在植物極附近,或植物半徑。

4.卵黃均勻,無色透明。卵黃周隙窄小。如果機械地把活焦卵卿動任何角度的方向,卵黃在卵膜内能搏回到原有的位置,即胚盤保持在卵子的最下方。

上一篇:生活美學

下一篇:貓力亂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