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李治

唐王朝第三任皇帝
李治(628~683)字為善,小字雉奴。唐太宗第九子。唐王朝第三任皇帝,公元650~683年在位,廟号高宗。幼封晉王,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立為太子。繼位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為宰相,社會發展,政治清明,史稱“永徽之治”。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皇後。李治為人軟弱,缺乏決斷,加之體弱多病,自顯慶五年(公元660年)起武則天參與裁決政事,權勢日熾,終于釀成身後武後改唐為周的局面。[1]
    本名: 别名: 字:字為善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長安城太極宮,東宮之麗正殿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開創永徽之治

人物生平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長安東宮的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貞觀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職。

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麼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着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谏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唐太宗聽聞大喜,說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貞觀十年(636年)六月,文德皇後長孫氏去世,晉王李治才九歲,悲哀思念之情感動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從此特别受到寵愛。不久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将軍。

唐太宗晚年,由于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緻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争奪儲位。貞觀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驸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将“殺子傳弟”,表示将來将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吓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于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着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重臣面前因為諸子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面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诏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贊他的才能。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将讨伐高句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發兵日期之後,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請求驿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馬奏事,從此開始。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李治跟從唐太宗到并州。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扶着車辇步行跟從了多日。

主要作品

《監國求賢令》

《為攝太傅高儉設榻令》

《為文德聖皇後薦福令》

《建東都诏》

《建大慈恩寺令》

《谕普光寺僧衆令》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

《答張行成因旱請緻仕表手制》

《加潞王周王上柱國别食實封制》

《定樂舞制》

主要成就

政治

緩和矛盾

唐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使“貞觀之治”出現危機,李治登基後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帶就爆發了陳碩真領導的農民起義,階級矛盾再次尖銳。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時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

人事方面

即位之後,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蕭規曹随,照太宗時法令執行,頗有貞觀之治之遺風。永徽二年(651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還給百姓。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将、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唐太宗冷落。

編纂法律

永徽三年(652年),編成《唐律疏議》,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當時周邊國家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相對來說,這一時期的執法狀況寬平公正,犯罪率較低。史載,有一次,大理寺卿唐臨向李治報告說:監獄中在押的犯人隻有五十多個,其中隻有兩人需要判死刑。

軍事

永徽元年(650年),高侃擒車鼻可汗,平定漠北。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至龍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于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占平壤,滅亡高句麗。

上一篇:孝端文皇後

下一篇:唐代宗李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