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

杉木

杉科杉木屬喬木
杉木(學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杉科、杉木屬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3米;幼樹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對生或輪生,常成二列狀。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側枝之葉基部扭轉成二列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呈鐮狀,革質、豎硬。雄球花圓錐狀,長0.5-1.5厘米,有短梗,通常40餘個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3(-4)個集生,綠色;種鱗很小,先端三裂,側裂較大,裂片分離,先端有不規則細鋸齒,腹面着生3粒種子;種子扁平,遮蓋着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暗褐色,有光澤,兩側邊緣有窄翅,長7-8毫米,寬5毫米;子葉2枚,發芽時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分布于中國和越南。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适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的氣候條件。杉木為中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栽培最廣、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木材黃白色,供建築、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杆、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抗風力強,耐煙塵,可做行道樹及營造防風林。同時具有藥用價值。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1]
  • 中文名:杉木
  • 拉丁學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 别名:沙木、沙樹、刺杉、香杉
  • 界:植物界
  • 門:裸子植物門
  • 亞門:裸子植物亞門
  • 綱:松杉綱
  • 目:松杉目
  • 科:杉科
  • 亞科:杉木亞科
  • 屬:杉木屬
  • 種:杉木
  • 命名者及年代:(Lamb.) Hook.,1827
  • 保護級别:(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植物學史

1803年,Lambert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杉木,他認為杉木是松樹屬的植物,所以他就給杉木命名為Pinus lanceolata Lamb.。

1826年,Rich.在研究标本時發現,R,Br.曾發現一個新植物,是杉木,但未發表出來。所以,Rich.在沒有看到Lamb.的杉木學名時,就代替R.Br.把杉木作為另一個屬(即杉木屬)的植物發表了,命名為Cunninghamia sinensis R.Br. ex Rich.。

1827年,Hooker發現了問題,同一種植物有了兩個學名。他認真研究了杉木的标本,發現與松屬的特征不符合,應該是杉木屬。但是,考慮到Lamb.發現并命名杉木在前,而Rich.在後,根據命名優先律法則,Hooke重新組合了杉木的學名,保留了種加詞lanceolata,并把Lamb.的名字用括号括起來,以表示對他的尊重。所以,杉木的學名是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形态特征

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3米;幼樹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内皮淡紅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對生或輪生,常成二列狀,幼枝綠色,光滑無毛;冬芽近圓形,有小型葉狀的芽鱗,花芽圓球形、較大。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側枝之葉基部扭轉成二列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呈鐮狀,革質、豎硬,長2-6厘米,寬3-5毫米,邊緣有細缺齒,先端漸尖,稀微鈍,上面深綠色,有光澤,除先端及基部外兩側有窄氣孔帶,微具白粉或白粉不明顯,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白粉氣孔帶;老樹之葉通常較窄短、較厚,上面無氣孔線。

雄球花圓錐狀,長0.5-1.5厘米,有短梗,通常40餘個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3(-4)個集生,綠色,苞鱗橫橢圓形,先端急尖,上部邊緣膜質,有不規則的細齒,長寬幾相等,約3.5-4毫米。球果卵圓形,長2.5-5厘米,徑3-4厘米;熟時苞鱗革質,棕黃色,三角狀卵形,長約1.7厘米,寬1.5厘米,先端有堅硬的刺狀尖頭,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向外反卷或不反卷,背面的中肋兩側有2條稀疏氣孔帶;種鱗很小,先端三裂,側裂較大,裂片分離,先端有不規則細鋸齒,腹面着生3粒種子;種子扁平,遮蓋着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暗褐色,有光澤,兩側邊緣有窄翅,長7-8毫米,寬5毫米;子葉2枚,發芽時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長環境

垂直分布的上限常随地形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在中國東部大别山區海拔700米以下,福建戴雲山區1000米以下,在四川峨眉山海拔1800米以下,雲南大理海拔2500米以下。

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适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的氣候條件。耐寒性大于它的耐旱能力,水濕條件的影響大于溫度條件。怕鹽堿,對土壤要求比一般樹種要高,喜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和越南。在中國栽培區北起秦嶺南坡、河南桐柏山、安徽大别山、江蘇句容、宜興,南至廣東信宜、廣西玉林、龍津、雲南廣南、麻栗坡、屏邊、昆明、會澤、大理,東自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北部、西部山區,西至四川大渡河流域(泸定磨西面以東地區)及西南部安甯河流域。

生長習性

淺根性,沒有明顯的主根,側根、須根發達,再生力強,但穿透力弱。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采集

    采用種子繁殖,選擇20年以上的優良母樹采種,采下果球後晾曬3-5天,脫出種子後再晾曬1-2 天,然後密封幹藏,供翌年春季育苗。 

      播前準備

      選擇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建圃。播種前細緻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采用高床育苗,床面寬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床面要平整,土塊要敲碎。春季播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用0.15-0.3%的福爾馬林液浸種15分鐘,然後,倒去藥液,封蓋1小時後播種。

        播種及播後管理

        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播種溝寬2-3厘米,深約1厘米,溝距20厘米左右。播後用細土覆蓋,厚約0.5厘米,上面再蓋草,保溫保濕以利發芽。當幼芽大部分出土時,要分批适量揭草,揭草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如遇低溫,可暫停揭草。同時,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松土時注意不要損傷幼苗,除草最好在雨後或灌溉後連根拔除。幼苗初期多施氮磷肥,中期多施氮磷鉀完全肥料,生長盛期過後應停施氮肥,酌施磷鉀肥。當苗高5-6cm時進入生長盛期,應開始間苗,以後看生長情況和苗木密度再進行1-2次。

        扡插

          扡插地的選擇

          床寬度以70厘米為宜,以便于人工操作;如果采用人工噴澆水勞動量太大,因而在噴澆水時主要采用全光照噴霧設施。扡插苗床整理好以後就必須将噴霧設施架設好。

            采穗與扡插

            春季3月母樹根部上的插條開始萌發,待萌發條生長至8-9厘米時開始采穗,采集穗條時要選擇長勢旺盛、頂芽明顯、枝條粗壯、葉片輪生狀的穗條,小土堆以上的萌發條要及時用利剪剪去,隻采扒開小土堆内的萌發條,并将所有達到8-9厘米的枝條全部剪下,而且要緊貼主幹剪,在剪下的枝條裡選出可以扡插的枝條,下面修剪出斜口,同時修剪下部4厘米的葉片。

            立即将修剪後的插條斜扡插入土中,與地面保持40°角,深度4.5厘米左右,株距5厘米,行距20厘米。插穗要與土壤密結,插條保持株對株、行對行整齊排列,以便于日後松土和除草管理。最後在扡插好的苗床上均勻撒1層0.5厘米厚的粉碎稻草。

              肥水與消毒

              當插條插入時開始噴霧,白天每隔2h噴霧1次,控制在8分鐘内,晚間、陰天和雨天不噴霧,以扡插苗上挂水珠為佳,也可以根據苗床實際情況改變噴霧時間,扡插的苗木30天後開始減少噴霧次數,增加苗木生根、煉苗時間,從而适應自然氣候等。

              插穗扡插以後,記錄每天情況,從第7天開始噴霧施0.2%尿素肥,以後每隔6天噴霧施肥1次,連噴8次後結束噴霧施肥。扡插的插穗在第10天噴1次0.2%的多菌靈水溶液,過15天後再噴1次多菌靈水溶液,對插穗和地面進行消毒處理。插穗噴藥一般在16:00進行,噴藥後12小時内不宜噴施其他藥劑。

              組培

                杉木優良品種的選擇

                杉木的類型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生長環境選擇合适的優良品種進行組織培養,待培養良種選定之後,确定外植體的部位,就目前研究來看,可以作為培養的杉木的外植體還不是很多,帶芽的外植體有莖尖、頂芽、根莖連接處的明蘖,已經分化的器官有嫩莖,在近幾年的研究中花粉作為單體細胞成功誘導的案例已經出現。用不同的外植體進行誘導,在誘導的過程中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利用莖尖以及頂芽作為外植體進行誘導時,主要是抑制主軸的發育,打破原有莖葉生長的頂端優勢,促進其進行腋芽的萌動生長,進而提高繁殖的系數。根莖連接處的明蘖作為外植體進行培養時,由于其含有幼年的芽,幼年的芽自身具有較強的生長動能,生根的難度較小。花粉需要經過誘導,進入到脫分化狀态,目前還沒有大面積應用于生産。在進行外植體的選擇時還要根據其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理狀态、不同的采集時間所取得的外植體的培養基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杉木的營養生長階段生長旺盛程度同年齡成正比,而進入到生殖生長階段,繁殖能力與年齡成反比,因此在選擇外植體時經常會發生由于過分的追求各項性狀的成熟度而造成了營養繁殖能力的缺失,從而給培養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在杉木的外植體選擇時,一般選擇樹齡在5-10年的樹木進行。既保證了各項性能的成熟又保持了較強的繁殖能力。進行培養的時間對于培養的成功與否也有着很關鍵的影響。一般的培養要避開冬季。

                  愈傷組織的誘導

                  外植體脫離母株以後,首先形成一定數量的愈傷組織才會形成芽以及根系。開始培養時,首先是誘導其形成不同形式的愈傷組織。誘導杉木形成愈傷組織的培養基有很多,應用最普遍的是1/2MS複配BA0.5毫克/升,再加上2,4-D0.5-2.0毫克/升。通過這種複配的培養基來完成莖尖以及頂芽或者是根莖連接處的芽形成愈傷組織的誘導。誘導花粉形成愈傷組織應用較多的培養基是1/2MS複配2,4-D1.0-1.5毫升/升。在杉木的愈傷組織的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2,4-D的濃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标,以莖尖為外殖體材料消毒方式,采用70%的乙醇處理40分鐘後,無菌水沖洗一遍,再用1%的升汞溶液處理7分鐘後用無菌水沖洗5次以上,再進行無菌生産。最佳的增殖培養基是1/2MS+6BA0.8毫克/升,最适于生根的增養基是MS培養基中+蔗糖30克升+IBA1.2毫克/升+NAA0.2毫克/升+ABI1.5毫克/升。2,4-D可以誘導脫分化以及未組織化細胞的生長或者是愈傷組織化,2,4-D的濃度較低時,培養基可以促成大小适當的愈傷組織,有些含有2,4-D濃度過高的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形成的愈傷組織的膨大突起較大,反而抑制了莖芽的誘導生長。同時愈傷組織的誘導過程中黑暗的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進行愈傷組織的培養過程中,要盡量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

                    芽組織的誘導

                    在杉木的誘導培養過程中較為容易的環節就是芽組織的誘導。在MS和1/2MS培養基中加入0.2-0.5毫升/升的生長素和0.5毫克/升的激動素便可以較為容易地誘導出數量較多的不定芽,生長旺盛的情況下還可以形成苗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一組實驗進行驗證芽組織的誘導效果:外植體消毒→75%C2H2OH1′→10%NaCl20′→清洗3次→1%HGCl20′→清洗3次→無菌活體→無菌體的發芽率可達40%。增殖MS+培養基中BA2.0叢芽誘導發芽率75%,而BA3.0叢芽誘導發芽率隻有60%;MS+TD2的培養基濃度為0.05時叢芽誘導發芽率68.8%,而濃度在0.1時叢芽誘導發芽率87.5%。我們把MS培養基中加入2.0的BA,然後加入0.5的KT叢芽誘導發芽率60.7%,加入1.0的IBA叢芽誘導發芽率46.4%,當增殖達到4-5代的時候開始衰退。

                    實驗表明在杉木的芽組織培養中對于生長素的選擇性不是很強,對于目前應用較多的生長素例如IBA、IAA、NAA都可以應用。但是,不同的生長素同激動素的濃度配比對于誘導的生長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誘導過程中,一般生長素的作用是促進生長的,而激動素的作用是促進不定芽的形成以及分化的,經過研究認為中濃度的激動素和低濃度的生長素的配合有助于促進芽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根誘導

                      在杉木的培養過程中,根的誘導難度要遠遠大于芽誘導的難度。為此我們進行了關于培養基的反複實驗,具體數據如下:

                      杉木繼代4升MS培養基:大量20毫升、微量4毫升、鐵有機各40毫升,然後加入BA:2.8毫升、IBA1毫升、Vc4毫升、VB24毫升、活性炭0.8克、糖120克、瓊脂16克。

                      通過數據表明,雖然培養基地種類與芽組織誘導培養相近,但是其選擇性較強,一般采用在1/2MS培養基中加入20克/升的蔗糖,再添加NAA(IBA)0.2-0.5毫克/升。根的誘導過程中需要提高生長素以及激動素的濃度,因為要促進芽到根的分化的難度較大。

                      栽培技術

                      移栽

                      杉木大田移栽可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節令進行,各個節令的栽植方法有所區别,但一般都采用20×20×40米穴植法,栽植規格一般采用2×1.5米,栽植密度一般均在222株/畝。如果苗大,還可以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

                      春季栽植杉木:杉木栽植最好選擇在1-2月份進行,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動前進行,此時栽植,生根快,成活率高,長勢好。

                      選擇良種壯苗:良種壯苗,是速生豐産的首要條件,必須采用一年生苗高35厘米以上粗壯的、根系發達的Ⅱ級以上苗木。 

                      磷肥漿根:方法是每50千克黃泥土加10千克磷粉混合用糞水潑濕堆漚,發酵腐熟後使用,每250株苗木約用1千克混合後的磷肥進行蘸根。

                      林作間種:以耕代撫,特别是間種木薯、豆類效果好。同時對間種的作物要進行除草施肥,改變了林内的土壤環境和土壤肥力,對杉木生長很有利。 

                      撫育

                      中耕除草:以全面中耕除草為主,帶狀、塊狀松土為輔。造林的頭2年,每年松土除草2-3次,分别在3-4月,5-6月,8-9月間進行。第3年後,每年2次,在4-6月,7-9月進行。在雜草種子成熟前進行效果好。中耕深度為10-20厘米,頭年稍淺,以後逐年加深;樹冠範圍内稍淺,以外稍深。低山丘陵區,還應每隔3-4年在秋冬進行一次深翻撫育,在樹蔸30厘米外深挖30-40厘米。 

                      除蘖防萌:杉木根際有大量潛伏芽,當栽植過淺時,根際裸露,頂端優勢破壞,往往會萌發許多萌蘖條,造成一樹多幹,應按“除早、除小、除了”的要求,做好除萌抹芽等工作。同時為防止潛伏芽萌動成長,還要用厚土培蔸,改善樹蔸附近水肥條件,要及時扶正歪倒的幼樹,保護幼樹,不傷頂芽、樹皮,特别注意不要修活枝。

                      撫育間伐:對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密度大的林地要适時進行合理間伐時間。第一次間伐在造林後6-10年,第二次間伐約在第一次間伐後3-5年進行,每畝保留株數視土質好壞和培育大小材種而定,立地條件好的培育大徑材,每畝保留80-100株;立地條件中等的培育中徑材,每畝保留100-120株;立地條件差的培育小徑材,每畝保留120-160株。按“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彎、杈留優,砍病蟲木留健康木,均勻分布保留木”的原則,确定去、留木,并結合砍伐雜灌進行墾挖撫育。

                      适度施肥:肥料應以富含有機質的土雜肥為主,也可用适量的尿素或複合肥,每株施200-300克/株,施肥要距離樹幹約10厘米以外,平地采用環狀施肥,坡地施在樹幹上方,要打溝覆土。

                      嫁接

                      2022年3月24日,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完成了全國第一個杉木第4代種子園嫁接工作。

                      病蟲防治

                      病害

                        杉苗猝倒病

                        危害症狀:該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4-5月雨季時易流行蔓延,發生嚴重時可導緻杉苗大面積死亡。

                        防治方法:為了預防該病害發生,在幼苗出土後7-10天就應定期噴灑0.1%敵克松或0.5-1%的硫酸亞鐵溶液,以後10天左右噴1次。幼苗猝倒病多在雨季流行,施用藥液容易流失,可用草木灰拌生石灰粉(8:2)撒于床面或條播溝内,用量100-150千克/667平方米。晴天可用0.3%漂白粉液、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

                          杉木炭疽病

                          杉木感染此病後,輕者針葉枯萎,重者大部分嫩稍枯死。造林時要适地适樹,平地、低窪地及土壤粘重闆結地不宜栽杉。丘陵紅壤地區的杉木幼林,宜采取開溝培土,除萌打蘖、清除病枝,深翻撫育和間種綠肥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杉木炭疽病的發生。

                          蟲害

                            雙條杉天牛

                            危害症狀:該蟲為害輕時可使樹葉發黃,長勢衰退;重則使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幼蟲孵化盛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200倍液噴殺。用敵敵畏300倍液注入蟲孔,然後用黃泥封閉蟲孔,毒殺進入木質部為害的幼蟲。

                              杉梢小卷蛾

                              危害症狀:幼蟲蛀入杉樹嫩梢頂部或頂芽為害,造成枯梢。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并燒毀被害梢或用黑光燈誘殺羽化的成蟲。初齡幼蟲可用80%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噴灑防治。

                              主要價值

                              生态

                              杉木樹姿端莊,适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可做行道樹及營造防風林。

                              經濟

                              杉木為中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栽培最廣、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緻,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供建築、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杆、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皮含單甯。

                              藥用

                              【藥用部位】 以根或根皮、樹皮、心材及樹枝、樹幹結節、葉、種子、球果、木材中的油脂入藥。

                              【中藥名】樹皮:杉木皮。心材及樹枝:杉木。枝幹結節:杉木節。葉: 杉木葉。種子:杉子。球果:杉塔。木材中的油脂:杉木油。

                              【主要成分】根或根皮主要含有遊離氨基酸,甾體化合物,脂肪酸和維生素等。根含揮發油,主要為α-蒎烯(α-pinene)、檸檬烯(limonene)、對傘花烴(p-cymene)、α-柏木烯(α-cedrene)等成分。葉主要含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紅杉雙黃酮(sequoiaflavone)、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榧雙黃酮(kayaflavone)、南方貝殼杉雙黃酮(robustaflavone),尚含揮發油等成分。種子含杉木酸(cuningharnic acids)A、B。

                              【藥理作用】 葉:抗炎,解痙。

                              【性味功能】 根或根皮、心材及樹枝、樹幹結節、葉、種子、球果:辛,微溫。木材中的油脂:苦、辛,溫。根或根皮:祛風利濕,行氣止痛,理傷接骨。樹皮: 利濕,消腫解毒。心材及樹枝:辟惡除穢,除濕散毒,降逆氣,活血止痛。樹幹結節:祛風止痛,散濕毒。葉:祛風,化痰,活血,解毒。球果:溫腎壯陽,殺蟲解毒,甯心,止咳。木材中的油脂:利尿排石,消腫殺蟲。

                              【主治用法】 根或根皮:風濕關節痛,骨折,血瘀崩漏。樹皮:水腫,腳氣,漆瘡,流火,燙傷,金瘡出血,毒蟲咬傷。心材及樹枝:腳氣腫滿,奔豚,霍亂,心腹脹痛,風濕毒瘡,跌打腫痛,創傷出血,燒燙傷。樹幹結節:風濕骨節疼痛,胃痛,腳氣腫痛,帶下,跌打損傷,臁瘡。葉:風疹,咳嗽,牙痛,鵝掌風,跌打損傷。種子:疝氣痛。球果:遺精,陽痿,白癜風,乳癰,心悸,咳嗽。木材中的油脂:淋證,尿路結石,遺精,帶下,疔瘡。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品種

                              灰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cv. Glauca):葉灰綠色或藍綠色,兩面有明顯的白粉。散生于杉木林中。

                              軟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 cv. Mollifolia):葉質地薄,柔軟,先端不尖。産于中國雲南及湖南,生于杉木林中;南京有栽培。

                              科技成果

                              2022年6月26日,中國林學會發布了“十三五”期間林草科技十大進展。其中,構建了重要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體系,攻克了杉木等速生樹種良種壯苗工廠化育苗。

上一篇:科學管理原理

下一篇:倒挂金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