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葉·比諾什

朱麗葉·比諾什

法國女演員
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1964年3月9日出生于法國巴黎,著名電影演員,歐洲影壇殿堂級影星。1985年,與讓·呂克·戈達爾合作《向瑪麗緻敬》一舉成名,之後出演多部經典文藝影片,是法國影壇20世紀90年代迄今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1]
    中文名:朱麗葉·比諾什 外文名:Juliette Stalens Binoche 别名:La Binoche 民族: 出生地:巴黎 身高:171厘米 體重: 畢業院校: 職業:電影演員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濃情巧克力》、《布拉格之戀》 主要成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4年3月9日 個人記錄:影史首個歐洲三大影展影後大滿貫

簡介

朱麗葉·比諾什雖然出生于藝術世家,但是由于父母離異,她在一個天主教寄宿學校度過了寂寞的童年,這段經曆似乎與她後來神秘的氣質和冷靜的表演不無關系。1986年,比諾什在法國年輕導演卡拉卡斯《卑賤的血統》中嶄露頭角,1988年,25歲的比諾什以影片《布拉格之戀》一舉成名。

迄今為止,她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關愛情的,她在表達燃燒在心靈深處的愛情時,不是通過強烈的外部動作,而是通過脈脈含情的眼神、含蓄隽永的語言在不經意的瞬間完成的,這種富有節制的表演往往比完全外露的情感更強烈、更深刻、更耐人尋味。

人物經曆

朱麗葉·比諾什于1964年3月9日出生于法國巴黎。她的母親是個演員,父親是個雕刻家。她于12歲開始接受演技訓練,畢業于巴黎恺撒獎後座。1982年開始涉足銀幕,《激情密約》中躍登為主角,獲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接着以《布拉格之戀》打開國際知名度。曾與前導演男友裡歐·卡霍合作過《壞痞子》及《新橋戀人》。

1992年,《新橋戀人》讓比諾什拿下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接着1993年,她嘗試改變形象與戲路,接演了基耶洛夫斯基《藍紅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藍色情挑》,本片為她拿下威尼斯、法國凱薩獎兩獎後座。隔年的《白色情迷》、《紅色情深》,她也都參與客串演出。

1994年比諾什為了生育大事而暫别銀光幕。當她再複出時,已成了法國片酬最高的女星。

1997年時,《英國病人》一片讓她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及英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柏林影後及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2001年,比諾什嘗試了充滿夢幻感的《濃情巧克力》。憑本片,她再添一次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獲獎紀錄,以及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卡等多項國際大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6年比諾什的《非法入侵》獲英國獨立影片獎提名最佳演員,同年的《隐藏攝像機》亦獲倫敦人影評協會提名最佳演員等諸多獎項。

2006年與華人導演侯孝賢合作了《紅氣球》、以及拍攝概念新穎的《巴黎我愛你》。2008年,比諾什又與塞德裡克·克拉皮斯導演合作了《巴黎》。

2010年,第63屆戛納電影節舉行頒獎禮,朱麗葉·比諾什憑借《合法副本》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朱麗葉比諾什1964年3月9日生于法國巴黎,她的母親是個演員,父親是個雕刻家。曾主演影片《卑賤的血統》《布拉格之戀》《新橋戀人》《藍色》《英國病人》《屋頂上的輕騎兵》《雪地裡的情人》等。

1988年她因出演影片《布拉格之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第一次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關注,時年23歲。在《布拉格之戀》中,朱麗葉比諾什扮演了丹尼爾·劉易斯美麗而純潔的妻子,這位被命運捉弄而又富有個性的小女人,深深地打動了觀衆的心靈,并赢得了評論界的一緻好評。芝加哥“太陽時代”的著名電影評論員羅傑-埃伯特在他有關電影電視回顧的專着中這樣評價朱麗葉-比諾什:她的“美麗和清純就像清新的空氣一樣透明。”

世界電影的大門向她敞開了,兩位電影大師幾乎同時向她伸出了友誼的大手,那就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藍色》和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日漸成熟的比諾什憑着對角色的藝術直覺,她選擇了《藍色》。

《藍色》是一部關于愛情、信念與自由的影片,朱麗葉比諾什飾演了一位慘遭車禍,痛失丈夫與女兒的年輕女子。影片中,她忍受着極大的痛苦,走出了絕望與封閉,重獲愛情和自由。基耶洛夫斯基對于人生的獨特感受和比諾什細膩、精湛的表演,使得這部影片榮獲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而比諾什則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朱麗葉比諾什有一雙堅定專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緊閉的雙唇和意味深長的微笑,讓人永遠無法體會她的内心是怎樣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在法國電影圈的麗人中,朱麗葉·比諾什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卻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國際影響的法國女演員,有人稱其為法國的梅麗爾·斯特利普。

在影片《英國病人》中,朱麗葉比諾什成功地扮演了女護士漢娜,展示了一個遭受戰争創傷的女人豐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雖然是配角,卻掩飾不住朱麗葉比諾什的個人魅力,她因此而獲得1997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在2001年3月25日揭曉的73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她又以影片《巧克力》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1992年朱麗葉完成了路易斯-馬勒的影片《Fatale》後,她的清純似乎一去不複返了。影片放映後,比諾什說:“馬勒正試圖改變我的形象,他認為角色需要更多的久經世故的成份。”一年後,在1993年的《Bleu》一片中,比諾什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這次埃伯特說:“比諾什有一張适合這個角色的臉龐,因為她能讓人相信,她是個既有思想又有感情的人,她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充分地表達這些。”拍攝完這部影片,她稍作調整,1994年,比諾什做了一位母親。

此後,她再次出山,在法國電影制作史上一部最為昂貴的影片(耗資達3500萬美元)《Hussard sur let toit,Le》中擔任女主角。“紐約時代”電影評論員斯蒂芬-霍爾登寫道:“比諾什在這部影片中傳達了一種熾熱精神情感,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神秘且魅力四射的女性。”舊金山“主考官”雜志電影評論員巴巴拉-舒爾加瑟甚至對比諾什的喜愛程度超過了電影本身及片中的男主角奧立佛-馬西尼斯,他認為比諾什的眼睛“晶瑩閃亮,性感的嘴唇使她的面容生動無比。”

代表作:《布拉格之戀》1988、《新橋戀人》1991、《藍色》1993、《英國病人》1996、《屋頂上的輕騎兵》1995所獲獎項:1994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7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事業如日中天的朱麗葉·比諾什,個人生活卻似乎不那麼一帆風順。1986年的冬天,比諾什帶着大圍巾,隻露出兩隻眼睛,獨自走過巴黎的街頭,被迎面走來的年輕導演列奧·卡拉克斯一眼相中,成為《卑賤的血統》的女主角,兩人也成為戀人。随後她又在卡拉卡斯耗時三年的大制作影片《新橋戀人》中擔任主角。1991年當影片面世的時候,這對令世人羨慕的戀人也宣告分手。

此後朱麗葉·比諾什和一位潛水員共同生活了三年,兒子Raphaël.Binoche出生不久,兩人又各奔東西。1995年在拍攝《屋頂上的輕騎兵》時,她與男主角奧裡威·馬蒂内墜入愛河,而後者最終不能忍受比諾什的成功帶給自己的巨大壓力,主動提出分手。後來傳聞她在拍《世紀兒女》時與比自己小12歲的男演員貝努瓦·馬奇梅假戲真做結情緣,可如今的比諾什與兒子Raphaël.Binoche.Halle獨自住在巴黎郊外。

感情生活

感情轶事

朱麗葉·比諾什在銀幕上演繹着不同女人的曲折命運,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起起落落,幾經波折。在經曆了幾段戀情之後,她現在依舊隻身帶着一兒一女生活,并且從未和任何男人結婚。相比在銀幕上的開放與坦率,朱麗葉·比諾什對自己的私生活卻是守口如瓶,但這絲毫不妨礙她和楊瀾就愛情和婚姻進行理論上的探讨。

盡管一直未婚,但朱麗葉·比諾什坦陳自己是相信婚姻的,内心深處也存在着實現婚姻的願望,隻是她需要的是有“真正付出”的婚姻,真正的“我願意”,而不是“褪色的我願意”。她認為,人必須對自己真實,并且盡力去尋找什麼對自己是真實的。

朱麗葉·比諾什并不看重婚姻所能帶來的形式上的安頓和穩定,相反婚姻應該是“大膽、瘋狂的分享需求”,“專一、願意付出、成熟的男性”是朱麗葉·比諾什最為看重的。

生活轶事

朱麗葉·比諾什不僅是一個出色的演員,1994年她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畫展,還設計并繪制了自己主演的多部電影的海報,她出版詩集和畫冊,她在百老彙的舞台上主演哈羅德·品特的《背叛》,獲得了美國戲劇托尼獎。

主要作品

文字與圖像Words and Pictures(2014)

哥斯拉2014godzilla (2014)

1915年的卡蜜兒Camille Claudel, 1915(2013)

把心打開 À cœur ouvert (2012)

丹的真實生活(2007)

Irrésistible(2007)

Quelques jours en septembre 九月的日子(2006)

Paris,je t'aime 巴黎我愛你(2006)

Disparus,Les (2006)

Breaking and Entering(2006)

Cache 躲避 (2005)

Bee Season集會季節(2005)

Mary瑪麗(2005)

Toyer (2005)

Jet Lag 時差 (2002)

Code Unknown未知密碼(2000)

The Widow of Saint-Pierre雪地裡的情人(2000)

Chocolat濃情巧克力(2000)

The Children of the Century世紀之愛(1999)

Damage愛情重傷(1992)

毀滅(中)/烈火情人(台)/愛情重傷(港)

Wuthering Heights新呼嘯山莊(1992)

The Lovers On The Bridge新橋戀人(1991)

新橋戀人(中)/新橋戀人(台)

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藝術的魅力(1991)

Un tour de manège(1989)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布拉格之戀(1988)

Bad Blood壞血(1986)

They've Killed Her! 家庭慘劇(1985)

Rendez-vous 激情密約(1985)

Hail Mary向瑪麗緻敬(1985)

Family Life家庭生活(1985)

Meilleur de la vie,Le(1985)

Fort bloqué(1985)

The Chicks女人女人(1984)

Liberty Belle 美國的自由(1983)

Dorothée,danseuse de corde(1983)

人物評價

她有一張有靈魂的面孔。知性與感性在比諾什的臉上勢均力敵,水火不容,最終化成一個深邃的眼神,一個勉強的微笑。在銀幕上,這張臉會散發一種柔和的智慧光芒,讓人屏住呼吸。她的身體并不勻稱、欠缺精巧,卻能爆發出極具震撼性的激情,這激情在《烈火情人》中将深愛她的人燃燒毀滅。

我們很難分辨作為一個女人,何時是比諾什最美的時光。因為,她最美麗的容顔,就是她在銀幕上的一段段時光。《藍》中默默壓抑悲傷的堅強女子,《新橋戀人》中憤世嫉俗卻信仰愛情的邊緣者,《解構生活》中面對情感與現實激烈交鋒的隐忍母親。沒有一絲矯揉造作、一絲精心修飾,她的美是獨一無二的。

比諾什為藝術片而生。90年代,所有導演都躲不開她。2007年,侯孝賢也要去巴黎,去拍比諾什的臉。2008年,她在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的電影時光中繼續安靜從容的美麗着。這樣的女人不怕老。要放聲大笑,任由皺紋在眼角偷偷生長。也可以撕心裂肺的哭泣,任由臉頰松弛下陷。在她終有一日也将衰老的臉上,你聽得見靈魂的聲音呢。(時光網評)

評價

朱麗葉·比諾什具有超凡脫俗的美,被法國媒體視若神明,經常被稱為“La Binoche”。導演卡拉卡斯對她的評價是:“她把一種高雅的氣質和影星那種神秘的氣質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上一篇:梅子黃時雨

下一篇:李雪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