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

書目答問

張之洞撰寫的舉要性目承書
張之洞所著《書目答問》一書,刊行于清朝光緒二年(1876),此後多有翻刻、校補、箋補、補正,并得以廣泛流布,仕門學子,幾乎達到了人手一冊、家置一編的程度。後人對《書目答問》及其“補正”、“斠補”的文章,以及對此書版本、著者及評價的論述,蔚為可觀。故而,有必要對張氏所著的《書目答問》進行總結。
  • 作品名稱:《書目答問》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張之洞
  • 創作年代:同治十三年(1874)
  • 作品出處:在四川成都大字寫刻初印
  • 文學體裁:文言文

作品介紹

《書目答問》是中國古籍推薦書目,清末張之洞撰。

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一字香濤。直隸南皮人。曆任要職,卒谥文襄公。

《書目答問》是張之洞撰寫的一本舉要性目承書。《書目答問》一書,是作者因諸生不知“應讀何書”及“書以何本為善”而為其開列的學習經史詞章考據諸學指示門徑的導讀目錄(一說系張委托缪荃孫代撰)。收錄者多為重要書籍,所選版本亦從當時習見者中取其不缺少誤者為主,而不追求所謂的宋椠元刊。

全書共5卷,收書2200餘種。所收圖書都經過精心選擇,較注重收錄清後期的學術著作和科技圖書。按經、史、子、集、叢書5部分類編排,大類之下再設小類,同類書按時代先後排列。著錄書名、作者姓名(當世作者隻記“今人”)、版本等。版本以當世習見為主。重要圖書還撰有按語,指明閱讀方法。書後附《别錄》和《清朝著述諸家姓名略》。

該書初刻于光緒二年(1874),曾多次翻刻重印。1931年後,範希曾(1901~1930)作《〈書目答問〉補正》5卷,糾正原書作者、姓名方面的一些錯誤,補記1874年以後各書補刊的版本,并增收1930年前出版的一些與原書所收錄性質相近的圖書,約1200餘種。該書1959年重印時,内容又有部分修訂。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孫文泱先生已出版《增訂書目答問補正》,該書凝結孫先生多年心血,價值甚高。

書後附有《别錄》及《清代著述諸家姓名略》。《别錄》與正文相配合,由淺及深,漸識途徑;《清代著述家姓名略》則列舉了諸位知名學者的姓名籍貫,從中也可窺見清代學術的淵源流别。此書介紹了中國古書大概和目錄版本常識,為學界所歡迎,重印再刻,流傳極廣。

善本《書目答問》

唐以後,雕版印刷術逐步得到應用,書籍反複刊印,廣泛傳播,開始出現“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書籍收錄文獻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殘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書籍版本出現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複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來更擴大了,清代張之洞在《書目答問》中說:“善本非紙白版新之謂,謂其為前輩通人用古刻數本,精校細勘,不訛不誤之本也。善本之義有三:一曰足本〔無阙卷、無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舊本〔舊刻舊抄〕。”清末藏書家丁丙對善本也提出了四條标準:一是舊刻;二是精本;三是舊抄;四是舊校。以後許多學者對善本的概念不斷總結歸納,最後形成了現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條”說。

善本的意義

《書目答問》中善本的“三性”指書籍應具備較高的曆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善本的“九條”是“三性”的補充和具體規定,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明代刻、抄寫的圖書;清代乾隆以前流傳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國及曆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刊印的圖書;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衆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過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術上能反映古代印刷術發展,代表一定時期技術水平的各種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畫、插畫的刻本;明代的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的钤印本,有特色的親筆題記等。應該指出的是,善本是一個曆史概念,随着時代的發展,其内容會不斷發展、更新。比如善本的時代下限,丁丙認為明本是善本;現在從書籍流傳的實際出發,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小故事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時期,他就酷愛讀書,認為讀書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會之理”。18歲時,為了謀生,他在做醫生還是當塾師之間選擇了後者,從此開始了“一生都教書”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學生讀書,晚上自己還要去拜先生學本領,因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給學生”。

徐特立讀書時很講究方法,積累了一套自學經驗。20歲的時候,他準備讀八股文,參加那時候的科舉考試。有一次,他步行80裡路,跑到長沙城裡,拜訪有名的陳雲峰先生,想請陳舉人看看自己的八股習作寫得怎樣。老舉人看過他的八股文,下了一個評語:尚有“一隙之明”。接着問他:為什麼不讀書,而要讀八股?陳舉人耐心地告訴徐特立: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八股文形式死闆,是束縛人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半年之後,徐特立又去拜訪陳雲峰,陳舉人這次送給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題寫了一段話:“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鄉村無師又無書,但書即師耳。

張之洞《書目答問》即買書之門徑,《輶軒語》即讀書門徑,得此二書,終生受用不盡。”徐特立非常高興,馬上跑到書鋪買了《書目答問》和《輶軒語》帶回家,當做自學指南。以後,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牢記在心。後來回憶往事時,徐特立很有感觸地說:“我一生知道讀書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舉人先生。”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一字香濤,号香岩,又号壺公、無競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隸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貴州,鹹豐二年(1852年)中順天鄉試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曆任教習、侍讀、侍講、内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對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還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并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