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東方鲀

暗色東方鲀

鲀科、東方鲀屬魚類
暗色東方鲀,為鲀科、東方鲀屬魚類。體呈筒形,體表密生小刺鱗,體内有氣囊,遇敵時将體表小刺鼓起以自衛。性魚類,生活于水體中層。肉嫩、味鮮。内髒和血液有劇毒。魚越大,毒性越強,更毒。古有“舍命食河豚”之說。暗色東方鲀主要特征為背側面具暗色橫紋5~6條,暗色橫紋常具小白斑。[1]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亞門 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 目:鲀形目 亞目: 科:鲀科 亞科: 族: 屬:東方鲀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暗色東方鲀 中文别名:河鲀、吹肚魚、氣泡魚、臘頭棒子。 分布:遼甯至廣東沿海

形态特征

背鳍條17-19(多數為17);臀鳍條15-17(多數為16);胸鳍條16-19;鰓耙外側7-9,内側9-12;脊椎骨21-24。體長為體高的2.7-4.2,為頭長的2.8-3.7倍,為尾柄長的4.4-6.1倍,為尾柄高的8.3-12.3倍。頭長為吻長的2.0-3.1倍,為眼徑的8.5-10.5倍,為眼間距的1.5一2.2倍。随着身體的增長,體高、吻長、眼間距的比例相對增大,而頭長、眼徑、尾柄高的比例相對減少。體稍延長,前部鈍圓,後部漸狹小。吻短,鈍圓。口小,端位,橫裂。上、下颔各具有2個闆狀門齒,中縫明顯。口唇發達,下唇兩端向上彎曲在上唇的外側。眼小,側上位。

眼間隔寬而微凸。鰓孔小,裂縫狀,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面自鼻孔後方至背鳍起點,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門均被小刺;吻部側面後部及尾部光滑。背鳍與臀鳍幾乎相對。胸鳍寬短,近方形。無腹鳍。尾鳍截形。側線顯着,上側位,至尾部向下彎至尾柄中央。側線在頭部多具分支,腹面在胸鳍下方開始有一腹支伸達尾鳍基部。體腔大,腹腔膜白色。腸長約等于體長。鳔大,1室,貼于體腔背面。有氣囊。背鳍前方的背側面具暗褐色的橫帶紋4-5條,橫帶紋之間具白色狹條紋3-4條。胸鳍後上方具一白緣黑色大斑;背鳍基部兩側合有一大黑斑,周緣為白色。性成熟個體暗色寬帶較暗淡,幼魚的暗色寬帶上散布有白色小斑。體背面灰褐色,腹部白色。臀鳍黃色。背鳍、胸鳍和尾鳍後緣均呈灰褐色。

繁殖習性

暗色東方鲀進入長江的都是性成熟的個體。3月間在長江捕獲的暗色東方鲀,雌魚卵巢為淡紫紅色或乳黃色,左右側卵巢大小常不相等,一般左大右小。卵巢中的卵粒充滿卵黃,不透明,易于分離,卵徑在0.9-1.0毫米,成熟系數自11.4-20.8不等,懷卵量一般為14-30萬粒。精巢較大,乳白色,Ⅳ期末的精巢松軟,輕壓腹部即能流出精液,成熟系數高達10.8-16.4。暗色東方鲀在長江中遊江段或洞庭湖、波陽湖水系産卵。産卵期從4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5月為産卵盛期。漁民認為,暗色東方的産卵後即死去,但我們尚無實際材料加以肯定。

食用方法

食用河鲀,首先要使肌肉保持新鮮,加工處理要極為嚴格。方法是沿脊骨剖開魚體,将皮膚撕下,砍掉頭,挖去内髒,将魚肉在清水中反複洗滌,徹底清除血液方可食用。

河鲀除鮮食外,它也可腌制、感制成鹹幹品,食用更為安全。腌制方法是:把洗淨之魚肉,加5-10%的鹽腌漬,半月後出曬,如在腌制過程加入一定量的堿性物質,如碳酸鈉等,能更有效地破壞河鲀毒素。

簡介

暗色東方鲀又名吹肚魚,氣泡魚。體呈筒形,體表密生小刺鱗,體内有氣囊,遇敵時将體表小刺鼓起以自衛。洄遊性魚類,生活于水體中層。肉嫩、味鮮。河髒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魚越大,毒性越強,生殖期更毒。古有“舍命食河豚”之說。暗色東方鲀主要特征為背側面具暗色橫紋5~6條,暗色橫紋常具小白斑。

體前部渾圓,尾部漸細。上下颌各具齒2枚。體背、腹部各有一群小刺。背鳍、臀鳍幾相對。胸鳍近方形。無腹鳍,尾鳍截形。洄遊性魚類,活動于水體中上層,遇敵害時腹部迅速鼓脹呈球形,體表小刺豎起,予以自衛和恫吓。雜食。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産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為中小型魚類,肉鮮美,富脂肪,蛋内質含量很高。肝髒、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食用時須特别慎重,一般以腌制後食用較安全,其毒性可提取用于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分布于東南沿海及江河下遊。

生活習性

河鲀為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敵,腹腔氣囊則迅速膨脹,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借以自衛。每年3月由外海遊至江河口的鹹淡水區域産卵。唯有暗色東方鲀(Fugu obscurus ,英文名:Obscure puffer)一種成群溯河進入淡水,5-6月在江河中有産卵;懷卵量一般在4-5萬粒間。秋季水溫下降,開始降河,和其它種類一樣遊向深海區,12月初返回深海區越冬。

當年出生的幼魚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裡,在海裡長大至性成熟後再複進入江河産卵。進入長江的河鲀于4-6月,在中遊江段或洞庭湖、鄱陽湖中産卵。河鲀的食性雜,以魚、蝦、蟹、貝殼類為食,亦食昆蟲幼蟲、枝角類、桡足類以及高等植物的葉片和絲狀藻類。在生殖洄遊期間一般很少攝食。

在中國,從遼甯至廣東沿海共生活着30多種河鲀,其中的暗色東方鲀進入長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遊。一般體長在100-300毫米左右,大的可達630毫米以上。

河鲀在中國資源甚為豐富,估計年産量約達3-4萬噸,沿海一帶幾乎全年均可捕獲。在長江、珠江則在春、夏之間出現汛期,為沿海及江河中下遊的主要漁業對象之一。河鲀肌肉潔白如霜,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含蛋白質甚高,營養豐富。亞洲的日本、朝鮮及中國均極喜愛吃河鲀;凡品嘗過的人都贊美道:“不吃河鲀,不知魚味。”食用河鲀肉,除品嘗其鮮美外,還有降低血壓,治腰腿酸軟,恢複精力等功能。

但是河鲀毒性極大,如烹調不當,食後往往中毒,甚至危及性命。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髒,其次是腎髒、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如果魚死後較久,内髒毒素溶入體液中便能逐漸滲入肌肉内。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節的不同而有變異。每年2-5月為卵巢發育期,毒性較強;6-7月産卵後,卵巢退化,毒性減弱。肝髒也以春季産卵期毒性最強。

營養成份

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質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維生素B1-20微克,B2-100微克。河豚的毒性物質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河豚的種類頗多,體内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無毒者極少;不同的種類及不同的組織器官,其毒性的強弱亦有差異,以卵巢及肝髒的毒素為最多,腸及皮膚次之,肉則幾乎無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間,為河豚的産卵期,此時其肉味最美,但體中的毒素亦最多。

藥理作用

毒性極強

河豚毒素,毒性極強。對兔的緻死量(微克/公斤):口服為200,皮下注射為10,靜脈注射為3;對犬、貓、兔靜脈注射緻死量大緻相同,在3~4微克/公斤。50公斤之人皮下注

射緻死量可能為300微克。其作用屬一種強烈的神經毒,能阻斷神經幹的沖動傳導,麻痹橫紋肌及呼吸肌,使呼吸停止而死。它不影響神經,肌肉之靜息電位,卻可阻斷其興奮。對平滑肌之興奮無影響,在研究藥物對平滑肌的影響以及細胞膜及鈉、鉀離子轉運中,可用此作為藥理分析的工具。

無價之寶

河鲀的毒素雖毒卻是無價之寶,用極小劑量即可止痛,其效果比常用麻醉藥可卡因強16萬倍;若制成強鎮痛劑,對癌症病人止痛常有奇效。它對皮膚癢、癢疹、疥疹、皮膚炎、氣喘、百日咳、胃痙攣、破傷風痙攣、遺尿、陽萎等疾病,也均有顯着療效。國際上“河鲀毒素”每克售價高達5萬多美元,比黃金貴2萬倍!另外,除鲀毒素外,利用它的皮膚提煉的止血粉,對大出血亦有特效。

用魚籽同蜈蚣燒焦研末,調麻油後可搽治疥癬蟲瘡;用卵或肝焙幹研末,調和麻油,外塗患處能治瘡疖、無名腫毒、頸淋巴結核、乳腺癌。若被刺毒魚類刺傷,可用它的魚血外塗患處。在醫藥工業上,常利用它的精巢提煉魚精蛋白、精氨酸和魚素;它的卵巢、血液、内髒等,可提煉河鲀毒素;肝可提制甘油;膽可提制牛磺酸;皮可制成膠片。總之,河鲀全身幾乎無一廢物,關鍵在于人類如何利用。

毒性介紹

藏毒位置

河豚毒素存莅于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内。如煮食時處理不當,

即可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後約半小時至3小時内,即發生中毒症狀,先出現胃腸道局部刺激症狀,繼則口唇、舌、上下肢知覺遲鈍;而指尖尤甚,漸至四肢運動麻痹,呼吸困難,皮膚發紫,脈搏細小頻數,血壓體溫均下降。瞳孔散大,言語障礙,終緻呼吸麻痹而死。臨死時,意識大都清晰。

特征

河豚毒素是一種無色針狀結晶體,屬于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堿,為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其五千萬分之一,就能在30分鐘内麻醉神經,對人體的最低緻死量為0.5毫克。但是這種極強的毒素,能溶入水,易溶于稀醋酸中,240℃便開始炭化。在弱堿溶液裡(以4%氫氧化鈉處理20分鐘),馬上就被破壞為葡萄糖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在100℃加熱4小時或115℃加熱3小時,或120℃加熱30分鐘,或200℃以上加熱10分鐘,便可使毒素完全破壞,毒性消失。

上一篇:紫倉

下一篇:回轉壽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