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斯特凡•茨威格創作的自傳體文學作品
《昨日的世界》是奧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創作的自傳體文學作品,寫于1939年至1941年間,是茨威格在臨終前被迫流亡的日子裡完成的。在茨威格離世以後,于1942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版。作品以叙述19世紀末生于維也納的年輕猶太藝術家開始,跨越世紀之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叙述故事的同時,作者穿插了許多名人轶事,使用第一人稱的表述。作品嘗試以客觀的心态描述當年歐洲的文化藝術,并通過“我”的看法呈現給讀者。
  • 書名: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 别名:昨日的世界
  •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
  • 裝幀:
  • ISBN:
  • 外文名: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 文學載體:自傳體回憶錄

内容簡介

在這部作品裡,茨威格把個人命運與時代融為一體,通過自己所經曆的人與事,展示了他生活過的城市和國家的文化生活風貌,記錄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動蕩的歐洲社會,描述了他與一些世界聞名的詩人、作家、雕塑家、音樂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時穿插了作者各種細膩的心迹。茨威格從出生的城市維也納和自己的猶太家庭寫起,一直寫到1939年9月已滿60歲的時候,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認為,這是“我們這些六十歲人的時代徹底結束”。

圖書目錄

前言I

太平世界5

上世紀的學校32

情窦初開69

大學生活93

永葆青春的城市——巴黎127

我的崎岖道路163

走出歐洲182

歐洲的光彩和陰暗197

一九一四年戰争爆發初期220

為崇高的情誼而奮鬥244

在歐洲的心髒261

重返奧地利288

又回到世界上310

日落331

希特勒的崛起365

和平的瀕死狀态397

······

創作背景

二戰爆發後,身為猶太人的茨威格被迫流亡到巴西。與戰火紛飛的歐洲和亞洲不同,當時的南美洲保持了相對平靜的環境。

20世紀上半葉是世界政治形勢風雲變幻的年代,茨威格作為一個奧地利猶太人、作家、人道主義者與和平主義者,恰好站在了“地震最劇烈的地方”。他曾經在歐洲文化之都維也納度過了自己豐富多彩的青年時代,随之又親眼目睹了世界大戰的殘酷與無情;他曾經享受過最充分的個人自由,也親身品嘗了數百年來人類最大的不自由。出于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即使是手無寸鐵、無能為力,茨威格也仍然無法讓自己置身局外,他覺得應該為後世留下這個時代分崩離析的真實圖像,這既是他的義務,也是他無從逃避的責任。于是,茨威格寫作了《昨日的世界》,他試圖以自己的文字證明,強權與暴政固然能夠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卻永遠也無法剝奪他讓自己的心靈自由飛翔的權利。

創作曆程

1941年上半年完成《巴西》後,茨威格便全力以赴寫作自傳。

盛夏時節他遷居紐約的奧西甯,首先是因為弗裡德裡克幾周前遷到這裡來了。為了寫自傳,他需要常常和弗裡德裡克一起商量,征求她的意見,經常和她一同回憶往事。他常到弗裡德裡克的寓所去,更勾起了他無限的感觸。有一次他絕望地承認,他真想呆在她那裡,永遠也不要再離開她。可是已經太遲,已經無路可退。

有位朋友發現,這時茨威格對各種毒藥,它們緻命的劑量,以及臨死前最後時刻的心理極感興趣。在他給保爾·柴希的一封信裡,講到魏斯和哈森克萊弗這兩位作家的自殺:“他們失去耐心了。我們能夠因此而指責他們,責怪他們背叛嗎?我絕不會這樣做。”他對這些失去耐心、不幸自殺的作家充滿了同情。也許不久他自己也會失去耐心,但是現在他還忙着寫他的自傳。這一年他在這裡度過的盛夏是緊張工作的一個月。日複一日,每天工作9小時,就仿佛茨威格在和時間賽跑,急于在一個指定的日子裡完稿似的。綠蒂竭力趕上他的速度,阿利克斯也幫忙打字,書稿進展迅速。到1941年7月底,自傳已大體完成。

至于寫作此書的意圖,茨威格在“序言”開篇說:“我從未把我個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至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曆史向别人講述不可。隻是因為在我鼓起勇氣開始寫這本以我為主角——或者确切地說以我為中心的書以前,所曾發生過的許許多多事,遠遠超過以往一代人所經曆過的事件、災難和考驗。”

作品影響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生前最後一部散文作品。

雖然當年寫作時,茨威格給友人的信中說“出于絕望我正在寫我一生的曆史”,但此書絕不是一般的傳記,事實上這本書主要不是寫他的生平。《昨日的世界》的副标題是“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正因為如此,茨威格超越了個人,而成為那個時代歐洲的見證者,“成了理性遭到最可怕的失敗和野蠻在時代的編年史上取得最大勝利的見證人”(《序言》)。該部作品由于思想深邃、文筆優美,也被人稱之為“思想式回憶錄”和“抒情式自傳”。

作品評價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教研室副教授舒昌善:(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以詩人的感情、小說家的技巧來再現曆史,融哲理于抒情。因此,任何盡人皆知的曆史事實,在他的筆下便會變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生于維也納一個猶太資産階級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曆,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并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斯蒂芬·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的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斯蒂芬·茨威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以德語創作赢得了不讓于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于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他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緻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範圍都有着經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之一。

上一篇:西湖民間故事

下一篇:藍色小考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