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明妃

漢元帝宮人
漢元帝宮人王嫱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之為明妃。南朝梁江淹《恨賦》: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宋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鬓腳垂。郭沫若《東方集·再出夔門》詩:屈子衣冠猶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
  • 本名:王嫱
  • 别名:王昭君、明妃
  • 字:
  • 号:
  • 所處時代:漢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郡秭歸
  • 主要作品:
  • 主要成就:維護漢匈關系長期穩定

人物生平

入宮n王昭君出生于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的地方普通的民家。漢元帝建昭元年,征集天下美女進後宮,王昭君就被選入宮。當時的皇帝漢元帝已經40多歲了,由于縱欲身體衰弱不堪。王昭君雖然是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戶,但不過是籠中之鳥,池中之魚而已。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按理要輪到王昭君不知什麼時候,而且即使輪到了又能怎樣?王昭君可能也就這樣湮沒于後宮之中。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變了王昭君的一生。這事要先從漢朝時最大的敵人——匈奴說起。

n漢宣帝時,匈奴發生内亂,五個單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于,被别的單于打敗,逃到漢朝來,親自朝見漢宣帝。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一住就是一個多月。等到他回去的時候,漢宣帝派了兩個将軍帶領一萬人護送他到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糧食,漢宣帝送去了三萬四千石糧食。呼韓邪單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朝對呼韓邪單于這麼好,也都争先恐後的同漢朝打交道。n出塞n漢宣帝駕崩後,他的兒子劉奭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宮的漢元帝。此時呼韓邪單于跟漢朝的關系已經很好 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這次他提出了和親的要求。“和親”的建議原本是漢高祖時婁敬德提出的,當時的形勢是匈奴強漢弱,呂後隻有一女,不忍心将她遠嫁番邦,因此和親一直都是挑一個宗室的女兒假做公主嫁出去的。不過這回,漢元帝決定挑一個宮女給他。原因可能是漢元帝時已經漢強匈奴弱,沒必要一定挑皇親國戚的女兒,皇親國戚的女兒們畢竟不多,宮女則多的是;再者,呼韓邪單于此時就在長安,讓宗親的女兒冒充公主,這麼的大事情怎麼可能瞞得過他。

n話說,漢元帝派人到後宮傳話,宮女們在皇宮猶如鳥兒在樊籠,都争着想出去,但一聽是去荒漠遙遠的匈奴,一個個起勁的勁頭頓時就沒了,不甘心做白頭宮女的王昭君毅然請命,自願去匈奴。傳說中這裡還發生了許多故事,比如畫師毛延壽的事情等,但大多數都是後人加上去的,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件和親事件的重要性。

n昭君出塞和親時望着漫天黃沙,孤雁南飛,不覺幽思自歎,無限感傷,便彈起琵琶,一首《出塞曲》寄托了濃厚的鄉愁和一絲憧憬,聲聲催人淚下,而南飛大雁望着驚豔的女子,聽着凄婉的琴聲而撲落于平沙之上,遂成“平沙落雁”的千古絕唱。n“昭君出塞”是漢匈交往上的大事,《漢書.匈奴傳》和《後漢書.南匈奴傳》都記載了這件事,尤以《後漢書》中的記載繪聲繪色:“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靓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于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複為後單于阏氏焉。”文中昭君自動求行和元帝為昭君的美麗所動“意欲留之”等故事性情節非常傳神,昭君之美躍然紙上。n婚後n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與呼韓邪單于非常恩愛,被封為“甯胡阏氏”,并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婚後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逝世。

n大阏氏的長子雕陶莫臯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臯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别嫁給匈奴貴族。

n雕陶莫臯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三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着實産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n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曾到長安皇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即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禅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但匈奴單于認為“非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邊疆叠起,禍亂無窮。

n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南9公裡處的大黑河畔,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冢”。

n關于“青冢”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雲青冢。”《塞北紀遊》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胧,遠見數十裡外,故曰青冢。”n曆來提到“青冢”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冢上,行人為澆酒。”杜牧的“青冢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雲秋。”杜甫的“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主要成就

王昭君的曆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曆史的好評。n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轶事典故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裡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嶙峋,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nn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裡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着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着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隻拉纖貼補家用。nn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和樂,與世無争,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親娴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饒有大家閨秀的風範。nn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nn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禦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于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痣,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餘,更以為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诏的宮女身份。nn五年的時間不算短,王昭君除了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餘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回,不免倍感凄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nn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nn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绮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nn二更裡,細思量,忍抛親思三千裡,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隻望進京見朝廷。nn三更裡,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nn四更裡,苦難當,凄凄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凄涼。nn五更裡,夢難成,深宮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抛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裡如此可奈何,自歎人生皆有定。nn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着濃重的鄉愁與一絲絲的憧憬。nn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着漫漫的長夜和日複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沉,"自歎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着"無定",漢元帝竟甯元年,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前來朝觐,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了突破性的變化。nn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凜冽的季節,真個是"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于在漫漫長路中病倒了,隻得暫時停止前進,養病期間,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于是挑燈披衣,濡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nn臣妾有幸得備禁脔,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适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家黜陟,移于賤工,南望漢阙,徒增怆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nn出了雁門關,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篷中,張燈結彩,歡騰達旦,呼韓邪單于封她為甯胡阏氏(亦即安甯胡地的皇後),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nn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君王若問妾顔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n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為高興,整天置酒作樂,并遣使緻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nn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nn大阏氏的長子雕陶莫臯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臯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别嫁給匈奴貴族。nn雕陶莫臯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着實産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nn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禅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于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邊疆叠起,禍亂無窮。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nn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漢宣帝時匈奴貴族争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nn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于。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nn毅然出塞: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裡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嫱,字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則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nn悔恨不知畫中人:傳說漢元帝回到内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nn和番救國: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裡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阏氏。封「甯胡阏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甯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争,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又「從胡俗」(※收繼婚制),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阏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國古典文獻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

史料記載

有關王昭君的史料記載,始見于東漢班固撰修的《漢書》。但作者并來指出王昭君是何地人,記載得也很簡略,對王昭君的家世幾乎沒有提及,隻是同朝人文穎在注解《漢書》時,稱王昭君是“本甫郡秭歸人也”。文穎曾任荊州從事,荊州被包括在南郡。也許有這個原因,文穎本來不是注釋《漢書》的名家,也得到後世尤其是唐代注家顔師古的肯定(見《漢書·元帝紀》)。在南朝人範晔著的《後漢書》中,也有一節關于王昭君的記載,隻是說王昭君是“南郡人”。

人物評價

昭君卒于何年,不得而知了。昭君死後,葬于青冢,而專家考證說,這隻是她的衣冠冢,王昭君到底埋葬在什麼地方,隻能是一個永遠的迷了。現代史學界對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的曆史功過意見分化嚴重,贊之毀之皆有。nn而騷人墨客幾乎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所以跟着也傷心同情。學者柏楊先生認為,中國固然繁華,但與王昭君何幹?她隻能困在宮廷的小小天地。而宮廷的小小天地,在匈奴汗國也是一樣,擁有頂尖的享受。并且,就在王昭君辭行後當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劉?#93;就死了。如果把她留下,最好的結局不過一個被漢元帝偶爾玩過的普通小宮女而已。她将守着靈樞,老死墳園。事實上,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她的幸福才真正開始,她成為匈奴汗國單于最寵愛的妃妾,因她的花容美貌和她的來自中國的強大背景,在匈奴汗國宮廷中有極為尊貴的地位。相形之下,她留在長安,隻能囚在墳園。塞外卻有廣闊的蒼穹,使她擁有豐富的愛情和人生溫暖。

人物

明妃是密宗佛教裡男性高級修行人的異性修行伴侶,也就是精神和肉體兩方面的修行伴侶的名稱,尊号。 一般來說這樣的明妃既是可以以觀想出來的佛母,女菩薩、或者是女神,也可以是思想和修行境界很高,而且長相倩麗标緻的女性。 在密宗修行裡,男性修行人象征慈悲,而女性修行人則象征智慧,因此,明妃也稱做智慧女或者手印女(手印是指永恒不變的真理)。

特點

而這樣的兩個特殊的修行人的結合,能使人的思想境界和身體狀況達到最高尚超脫的境界,因而具備了解救他人的功德能力---慈悲和智慧的一體能量,這就是密宗佛教所強調修持的“樂空雙運”或者一般人稱的“男女雙修”。

上一篇:劉全有

下一篇:顔夏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