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圖縣

昌圖縣

遼甯省鐵嶺市轄縣
昌圖縣位于遼甯省北部,遼河上遊東岸,東經123°32′~124°26′,北緯42°33′~43°29′,遼甯、吉林、内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北與吉林省的雙遼縣接壤,東與吉林省的四平市、梨樹縣相連,南毗開原、法庫,西與康平縣和内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以遼河為界。區域面積4317平方千米,南北距離104千米,東西寬73千米。[1]2019年,昌圖縣轄33個鎮:昌圖鎮、老城鎮、八面城鎮、寶力鎮、毛家店鎮、亮中橋鎮、三江口鎮、金家鎮、泉頭鎮、雙廟子鎮、馬仲河鎮、老四平鎮、頭道鎮、七家子鎮、鴜鹭樹鎮、四合鎮、朝陽鎮、大窪鎮、前雙井鎮、東嘎鎮、古榆樹鎮、付家鎮、四面城鎮、大四家子鎮、通江口鎮、曲家店鎮、十八家子鎮、太平鎮、下二台鎮、平安堡鎮、大興鎮、長發鎮、後窯鎮。全縣有60個社區,425個村。[2]2020年昌圖縣地區生産總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昌圖縣常住人口為711818人。[6]
    中文名:昌圖縣 外文名: 别名:中國熱谷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縣級市(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遼甯省鐵嶺市 地理位置:鐵嶺市北部 面積:4317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昌圖鎮、雙廟子鎮等 政府駐地:昌圖鎮政府路16号 電話區号:024 郵政區碼:112500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天橋山、太陽山、太平寺、鴜鹭湖等 機場:最近機場沈陽桃仙機場 火車站:昌圖站、昌圖西站、八面城站、雙廟子站 車牌代碼:遼M 地區生産總值: 建立時間:698年 主要街道:政府大路、文化大街 人口:711818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方言:東北話、普通話 地方特産:昌圖豁鵝 地區特産:榛子、豁鵝、黑豬、亮中橋幹豆腐 城市體育館:昌圖體育館,鐵南體育館 城市教育機構:實驗小學、一高、四中、四高等 行政代碼:211224 地區生産總值:138.4 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昌圖曆史悠久。遠在虞、夏、商、周時期、燕國為二龍湖古城。

秦、漢、晉時期,屬遼東郡北境。後為扶餘、鮮卑地。

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為契丹所占領;北魏、北齊屬扶餘地,曾一度為高句麗所占。

唐、五代時期,屬渤海國,建王都首府于扶餘城﹙今昌圖縣的四面城﹚。

遼代,設五道154州時期,隸屬東京道,境内,南有肅州﹙今昌圖縣的馬仲河﹚,北有韓州﹙今昌圖縣的八面城﹚,中有龍州後改通州﹙今昌圖縣的四面城﹚。

金代,設19路時期,屬鹹平路。

元代,實行全域行省制,屬中書省的開原路北境,為蒙古族遊牧地。

明代,實行軍政合一的衛所制,為清陽堡。  

清代,仍屬蒙古族科爾沁部遊牧地,嘉慶七年﹙1802年﹚置“常突額爾克”理事通判,嘉慶十一年﹙1806年﹚設昌圖廳,光緒三年﹙1877年﹚升廳為府;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為縣後,昌圖一直為縣級建制。

1954年,撤銷昌圖、昌北兩縣建置,合并建昌圖縣,政府駐地昌圖城(今昌圖老城),隸遼甯省。1956年,屬鐵嶺專員公署轄。1958年,隸沈陽市。1962年,縣政府機關由昌圖城遷到二道溝(今昌圖鎮)。1964年,屬沈陽專員公署轄。1964年後,沈陽專員公署多次更名,昌圖縣仍為其所轄。1984年,隸屬遼甯省鐵嶺地區行政公署。1984年9月,昌圖縣隸屬鐵嶺市。

行政區劃

2019年,昌圖縣轄33個鎮:昌圖鎮、老城鎮、八面城鎮、寶力鎮、毛家店鎮、亮中橋鎮、三江口鎮、金家鎮、泉頭鎮、雙廟子鎮、馬仲河鎮、老四平鎮、頭道鎮、七家子鎮、鴜鹭樹鎮、四合鎮、朝陽鎮、大窪鎮、前雙井鎮、東嘎鎮、古榆樹鎮、付家鎮、四面城鎮、大四家子鎮、通江口鎮、曲家店鎮、十八家子鎮、太平鎮、下二台鎮、平安堡鎮、大興鎮、長發鎮、後窯鎮。全縣有60個社區,425個村。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昌圖縣位于遼甯省最北部,松遼平原南端,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北與吉林省的四平市、梨樹縣、雙遼市接壤,西與沈陽市的法庫縣、康平縣,内蒙古的科左後旗隔遼河相望。地處東經123°32′——124°26′,北緯42°33′——43°29′,區域總面積4317平方公裡。

地形地貌

全縣地貌由東部低山丘陵向西部遼河平原過渡,土壤類型由東至西分布為暗棕壤、黑土或草甸土、風沙土。根據境内的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大體可劃分為四個區。東部低山丘陵區:本區為低山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上;春來層巒疊嶂,青翠欲滴,群峰聳峙,林壑幽美;盛産名貴的中草藥及山貨野果;該區多為棕壤性土壤,适于農果木綜合利用,多種經營,全方位發展。中部漫崗平原區:本區地處漫崗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土地利用率高,農業産業發達,是縣内重點産糧區之一。西部沿河區:本區分布在遼河、招蘇太河沖積平原上,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力較高,水利條件較好,适于稻麥生産。西北風沙區:本區因受内蒙風沙影響,多為風沙土壤。土質瘠薄,地力貧瘠,是縣内低産區;該區未利用地較多,适宜發展林牧業;在種植業方面适于發展花生、地瓜等經濟作物。

氣候條件

昌圖縣屬于中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明顯,雨熱同期。春季氣溫回升較快,多為降水少,春風大,空氣幹燥;夏季天氣多為悶熱多雨,最高氣溫可達36℃;秋季多是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溫迅速下降;冬季多是天氣寒冷,最低氣溫可達-33℃。

水文情況

昌圖縣西部是遼河沖積平原,西北為風沙區,河流除遼河外,主要支流有招蘇台河、二道河、亮子河等,均屬遼河水系。境内有遼河、東遼河、招蘇台河、二道河、亮子河、馬仲河等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裡的大中河流15條,已建成中小水庫64座,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總量達6.1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昌圖縣礦産豐富,水源充足。全縣境内現已探明的礦産資源有20餘種,其中石灰石品位較高,儲量達7000萬噸以上,花崗岩、河沙極為豐富,儲量分别達到5億噸。現已探明毛家店、亮中橋、昌圖站三處礦泉水,日湧水量達300噸,偏矽酸、锶含量均超過國家規定的優質标準。

東北煤田地質局2010年7月30日對外公布,這個局下屬的101勘探隊在遼甯北部發現一座大型煤田,初步掌握煤炭資源量逾10億噸,煤層氣資源量超過50億立方米。這是中國東北地區近20年來發現的最大煤田之一。據東北煤田地質局101勘探隊總工程師王生輝介紹,這個煤田位于遼甯北部的昌圖縣,以古榆樹鄉為中心,分布在周邊四個鄉鎮。

2008年,101勘探隊承擔了昌圖縣古榆樹煤和煤層氣綜合普查項目,在面積650平方公裡的勘探區内,發現煤田面積400平方公裡。項目預查階段設計鑽井83孔,已鑽井22孔,通過已鑽井的見煤情況,保守估算煤炭資源量超10億噸,同時還發現煤層氣資源量達50100億立方米。

古榆樹煤田的煤炭資源位于地下1200米至1500米處,煤層厚度為0.8米至9.13米,其中70%為長焰煤、30%為氣煤,均為優質煤種。

礦藏主要有鐵、銅、鋅、鉛、煤、石灰石、螢石、黃土、大理石、河沙、石油、天然氣。

中草藥有五味子、桔梗、柴胡、威靈仙、杏仁、車前子、茵陳、地丁、防風、知母、蒼術、玉竹、苦參、天南星等。

野生動物有蛇、蜥蜴、蟾蜍、山雞、野鴨、鹌鹑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末,全縣人口總戶數為344672戶,總人口為1041835人;其中男性為529952人,女性為511883人;非農業人口213263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昌圖縣常住人口為711818人。  

昌圖境内共有21個民族,絕大多數是漢族,占全縣總人口的97%;少數民族中,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錫伯族、回族等5個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相對較多,分别占全縣總人口的2.1%、0.7%、0.09%、0.04%和0.039%;此外,還有達斡爾族、高山族、侗族、苗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壯族、瑤族、白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彜族、土家族、水族、麼佬族等15個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均比較少。

交通運輸

昌圖位于沈陽、長春兩個省會城市的中心點和交通幹線的交彙點上,交通四通八達。京哈電氣化鐵路、京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籌建中的平齊鐵路,102國道、303國道,京哈高速公路、鐵阜高速公路,構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網絡。驅車向北,40分鐘可抵達四平市,2個小時可抵達長春市;向南,35分鐘到達鐵嶺市,一個半小時可到達沈陽桃仙機場,4個小時到達大連港,7個小時可到達首都北京。

全縣450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形成了以鄉鎮為中心,延伸村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絡。

到2010年末,全縣境内擁有公路601條,公路裡程達到3798.83公裡,其中國道2條(即102、303線)120.1公裡,全部達到二級路以上标準;省級路3條(即昌法、彰桓、新梨)142.898公裡,都已達到二級路标準以上,縣級路13條387.322公裡(即昌北、昌付、八亮、雙八、老老、昌威、東德、滿四、高雙、高昌、七三、寶曲、昌關)都已達到三級路标準;鄉級公路112條1208.757公裡,其中黑色路面裡程達到了871.995公裡;村屯道路471條1939.753公裡;全縣擁有橋梁419座11508.26延米;全縣公路密度達到了90.89公裡/百平方公裡。今後幾年,在公路建設方面,全縣将逐步對縣級公路進行全面改造,逐步提高技術等級和技術标準,全部實現黑色化。在“十二五”期内逐步向村屯公路水泥化延伸。

到2010年末,全縣共有營運車輛4200台(其中:貨運汽車3000台、柴油五輪車1200台);出租車899台;營運大客車116台、中巴112台;全縣渡口5處,4座浮橋;配貨和物流中心15家;維修廠家112家其中二類10家,三類102家;A級檢測線一個,全縣擁有客運線路129條,其中跨縣線路9條。為适應經濟發展需要,逐步使全縣客貨運輸行業集約化、規範化管理,全縣先後成立6家客運線路公司、4家出租車公司、3家貨運公司。新建了寶力、古于、三江口、付家、東噶、泉頭、通江口、老城8個四級站,雙井子、此路、雙廟子、十八家子4個五級鄉鎮客運站。

經濟

綜述

2009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完成150億元(GDP),同比增長28.2%,其中,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别完成46億元、53億元、51億元,同比分别增長12.7%、57.3%和20%;三次産業比由2008年的35:29:36調整到31:35:34,二産在昌圖經濟發展史上首次躍居首位,實現了曆史性突破。财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2億元,同比增長78.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86億元,同比增長5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30元,同比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60元,同比增長15.7%。全年引進域外固定資産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102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9個,引資額125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到位資金65億元,同比增長80.6%。全年實繳外資完成2000萬美元,同比增長64.9%;出口創彙完成7700萬美元,同比增長432.9%;對外勞務輸出完成280人,同比增長19.7%。全縣規模企業達到260戶,同比增加37戶,規模工業增加值、稅金分别實現46億元、6000萬元,同比分别增長67.3%和23.7%。  

2018年末,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20億元,同比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5.08億元,同比增長0.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100元,同比增長6.5%。  

2020年,昌圖縣地區生産總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66.1億元,增長3.9%;第二産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0.8%;第三産業增加值55.5億元,增長0.8%。  

第一産業

2009年,全縣糧食産量仍然達到22.5億斤。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全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3.5萬畝。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623個。産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新上、改建、擴建固定資産2000萬元以上農産品加工項目9個,全縣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99家,其中,規模企業57家,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8家。乾佳禾3萬噸花生油項目建成投産。成立了縣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完成無公害農産品認證23個、綠色食品标識認證4個,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全年完成植樹造林6.9萬畝,綠化村屯70個,開發榛子林1.8萬畝。畜牧業生産效益明顯提高,預計全年畜牧業總産值實現70.8億元,占農業總産值的58.5%。完成小型水源工程62項,治理澇區面積4萬畝,完成水土保持面積2萬畝,除險加固水庫11座,投資1407.3萬元的昌圖縣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項目全部竣工。

昌圖縣2009年林面積151萬畝,林木蓄積量385萬立方米,年采伐量5萬立方米。形成了東部山區以針閥混交林為主的水源涵養林體系、中部平原丘陵區以闊葉林為主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和西北部風沙區以樟子松、楊樹為主的防風固沙體系。

2009年有生豬生産基地10個、黃牛生産基地10個、豁鵝生産基地4個、肉雞生産基地3個、蛋雞生産基地4個。豬、牛、羊、禽良種推廣率達98%以上,年飼養量分别達到166萬頭、53.5萬頭、23萬隻和 3135萬隻。有肉牛、生豬、家禽大型深加工龍頭企業十幾家,帶動畜牧業迅猛發展。産品遠銷至歐、美、東南亞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全縣糧食總産量實現44.8億斤。投資1530萬元的侵蝕溝泉頭項目順利完工,投資1410萬元的紅英攔河閘項目接近尾聲,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2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750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萬畝,全縣農業标準化生産面積達到289.7萬畝,無公害農産品和綠色食品認證達到39個。肉類總産量實現23.65萬噸。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41家。農業産業化程度穩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5190家,家庭農場發展到592家,土地流轉面積192.8萬畝,占在冊土地面積的45.9%。農機總動力達到100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89%。  

第二産業

2009年全縣有縣營工業52戶,資産總額5.4億元,有職工1.5萬人。主要工業産品有糠醛、水泥、岩棉、油漆、磷肥、紅磚、白灰、白酒、礦泉水、塑料制品、針織品、肉牛、肉豬、肉雞等390多個品種,其中市以上優質産品30種,省部級優質産品15種。現有出口加工企業11家,出口産品達20多個品種。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92億元,同比增長4%;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總量達到34戶,其中年産值超億元企業7戶。  

第三産業

昌圖縣市場體系健全,城鄉商貿繁榮。全縣商業網點1.1萬個,從業人員3.5萬人。城鄉市場商品充足,物價平穩,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6.4億元。全縣個體私營工商戶達到3産萬戶,從業人員7.3萬人。注冊資金百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發展到36戶。全縣各類市場76處,較大的有昌圖農貿市場,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八面城蔬菜批發市場,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亮中橋黃牛市場,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

2018年,昌圖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9.1億元,同比增長1%;  

城鄉規劃

2018年,昌圖縣啟動了《昌圖城區總體規劃》(2017—2035年)編制工作。濱湖學校和縣中醫院投入使用,10千伏電力新建工程等項目順利完工。維護、改造北環路、學子路等9條道路,城區旱廁33座,新增垃圾分類試點8個,污水處理廠提标改造工程投入使用。  

社會事業

體育

2006年7月,鐵嶺市“百萬農民健身工程”在昌圖縣四合鎮舉行了啟動儀式,拉開了“百萬農民健身工程”的序幕。2008年,完成了北山體育文化廣場擴建,使用面積1萬多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40餘件,日參與健身活動的人次過萬。2009年,投入資金377萬元,改造完成了全民健身中心,建築面積2320平方米,可以承載乒乓球、棋牌、瑜伽、體育舞蹈等多種室内健身項目,日活動人數達五百人次。

2005年,在慶祝《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周年之際,昌圖縣以“發展體育運動、健康百萬人民”為主題,組織了大規模的全民健身活動;2006年,舉辦了以“新體育、新農村、新生活”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月啟動儀式暨昌圖縣中老年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5周年健身展示大會;2007年8月8日,在奧運倒計時一周年之際,舉辦了以“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為主題的“移動通信杯”全民健身展演活動;2008年5月5日,舉行了奧運倒計時100天全民健步走活動;2009年,為慶祝中國第一個“全民健身日”的實施,昌圖縣緊緊圍繞“8月8日相約健身”的主題,于8月1日至8日在全縣範圍内組織開展了内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同層次的慶祝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到2010年底,共為22個鄉鎮的社區,行政村體育休閑廣場配套了35套健身器材。十一五期間,争取體育彩票基金扶持,建設了7條健身路徑,為全縣培養了26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全縣有業餘體育學校1所、省級和普通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1所,社會辦體育學校6所。業餘體育學校和各傳統項目學校在訓學員達到700餘人,常年開展體育訓練,田徑、籃球、乒乓球、舉重、柔道等項目成績突出。向上級輸送優秀運動員80餘人,湧現出呂剛、李卓等世界冠軍2人,董文峰、張義、曾光等洲際冠軍5人,及全國冠軍10餘人。鐵嶺市運動會是鐵嶺市最重要的綜合體育賽事,1999年第4屆昌圖縣獲團體總分第4名。2003年第5屆獲第3名。2007年第6屆昌圖縣再創佳績,取得團體總分第2名,田徑總分第1名的曆史最好成績,并代表鐵嶺市參加了遼甯省縣區田徑比賽。2011年鐵嶺市第七屆運動會昌圖縣團體總分第一名。

衛生

昌圖縣現有縣鄉兩級醫療機構48所,公共衛生機構44所,縣衛生進修學校和縣新農合管理中心各一所。有職工4099人,其中在職職工2902人,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863人。縣一院和縣二院分别為二級甲等醫院和二級乙等醫院。

教育

昌圖縣教育系統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84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教師學校、職教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各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初中37所,小學42所,村小193所。共有在職教職工8674人,學生107556人;共有幼兒園237所(其中公辦51所),專任教師1017人,在園幼兒25008人。

旅遊名勝

昌圖縣境内旅遊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天橋山、太陽山風景區均距縣城9公裡。天橋山屬長白山餘脈,山姿俏麗,風光秀美。自然形成南北二峰,雙峰對峙,險峻淩空,兩峰山腰山脊相連,削壁懸崖,宛如天橋,行至橋上,目眩魂驚。登峰遠眺,群山環抱,郁郁蔥蔥;令人心曠神恰。天橋山腳溪水潺潺,有天然溶洞可供遊人納涼,是一處遊覽勝境。太陽山山勢綿亘婉蜒,大小山峰十餘座,山體植被豐茂,樹木品種繁多。碧波潋滟的太陽山水庫宛若一顆鑲嵌在群山環抱中的璀璨明珠,構成了一幅山水相連、風光旖旎的優美畫卷。坐落在太陽山腳下的常泰寺背山面水,聞名遐迩,吸引數萬遊客流連忘返。位于此路樹鎮的此路湖風景區,是著名作家、紅學家端木蕻良的家鄉,這裡因水草豐美,樹密林茂,常有鹭鸶栖息而得名,景區内碧水蕩漾,鳥語花香,處處顯現出回歸自然的景象。位于泉頭鎮境内的蕭家溝和傅家鎮樟子松母樹林,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景區内林木茂盛,喬灌叢雜,古木幽深,各界遊客歎為觀止。

太陽山

太陽山風景區位于昌圖鎮太陽山村距縣城7公裡,境内有昌威公路橫穿而過。風景區山勢綿亘蜿蜒,有大小山峰10餘座,最高山峰海拔306米,最低山峰208米。風光旖旎,碧波潋滟的太陽湖仿佛像一顆明珠鑲嵌在群山之中,構成一幅幅山水畫卷。風景區地處中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内,山體自然植樹被良好,樹木種類繁多,主要樹種有松樹、楊樹、柞樹、槐樹、楱樹、山楂樹等二十餘種。依山傍水而複建的常泰寺,更使風景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兼收并蓄。是昌圖得天獨厚的旅遊風景區。

太陽湖建于遼河三級支流太平溝河上,流域面積16.6km2,始建1970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兼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小Ⅰ型水庫。太陽湖風景秀美,水質清澈,幾百畝水面被青色山峰圍繞,昌威公路穿谷而過,南望風景區,北倚常泰寺,交通便利,襯着水天一色,極為誘人。水庫中魚種豐富,有鯉魚、草魚、鲢魚、武昌、嘎魚等多種,庫中白條成群,鯉魚、草魚随時可見,并且肉質鮮美,口感極佳,是休閑垂釣的理想之地。

天橋山

天橋山北靠昌圖鎮東明村劉家屯,南鄰天橋山村。距縣城9公裡。是昌圖第三高峰。山姿俏麗,風光秀美。山有南北二峰,相距百餘米。南峰日天橋峰,山體怪石嶙峋,狀如蜘蛛,亦稱蜘蛛峰。海拔457米,相對高度230米。北峰山形凹陷,日大窪峰(大架子峰),海報468米,雙峰對峙,險峻淩空。兩峰山腰處有橋形山脊相連,削壁懸崖,宛然天橋,故稱天橋山。

北山公園

北山公園位于昌圖城區北端,依北山而建。東臨站前大街。西臨文化大街,南靠北環路,北接迎賓路,規劃占地面積1.03平方公裡。是縣城人們休閑、娛樂、晨練的主要場所,登北山可縱觀昌圖縣城全景。公園内植被良好,樹木茂盛,主是樹種有黑松、樟子松、冷松、桧柏、新疆楊、刺槐、楓樹等十餘種。花開似錦、姹紫嫣紅,主要花卉有紅刺玫、黃刺玫、忍冬、連翹、樹錦雞、接骨木、萬壽菊、孔雀草、美女櫻、景天等。公園内配有仿古牌,仿古亭、石桌石凳、甬路等設施,突出了以人為本、人文合一。娛樂項目有人工湖、水船、賽車、射擊、健身房等。北山公園最高日遊量達數千人,已具綜合性公園雛型。

大架子山自然風景區

大架子山位于下二台鄉艾家村。大架子山亦稱光頂子山或稱廟嶺(因山口處曾有三處仙廟)是遼吉兩省界山。三峰并列巍然壯觀。主峰光頂子山海拔532米,相對高度300米,是昌圖縣最高山峰,因山勢磅礴陡峭,峰頂岩石裸露而得名。

峰頂的“人立石”遠望之如人立,别有情趣。山北側有清泉,長年噴湧,注入忙牛南河。峰頂有三角形木架,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沙俄侵占東北時,設立的軍事标志。因此人們稱為大架子山,日本侵占時,又豎旗于架上,人們又稱旗架子山,記錄首帝國主義的罪惡史。建國以來通過封山育林,秃山變綠,樹木成林。山角周圍奇石随處可見,是藏石愛好者的旅遊勝地。

昌圖榆城公園

榆城公園位于昌圖縣内老城鎮内,始建于1913年。日寇入侵後公園被破壞,便成了“花園大坑”。1992年老城鎮政府在原址複建。公園占地面積一萬二千平方米,園内有湖面1000平方米,湖内建有仿古水榭一座高5米,建築面積30平方米。園内東南方建有四角涼亭一座,占地20平方米,高3米。四周楊柳錯落有緻。公園正門為仿古大門,門楣上有昌圖籍的全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佟韋所書的“榆城公園”。整個公園小巧玲珑,布局合理。山水亭榭落戶園内,形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卷,是老城人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昌圖太平寺

太平寺位于昌圖縣毛家店太陽村的太平寺,建于1796年的清嘉慶年間。原有三層殿,文革期間被毀。二十世紀90年代重新複建。寺院占地3000餘平方米,有二層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正門兩側建有鐘樓、鼓樓,有齋房7間,僧舍面積近1000平方米。監院1人,出家僧人近二十人,居士十幾人寺院外正門右側有一棵與寺院同齡的柳樹,這棵神奇的古樹根部空心,在空心内每年自燃幾次,每次燃燒幾天後自滅,雖然樹内被火燒空心,但仍然枝繁葉茂,生生不息。當地百姓每逢孩子有病将紅布條挂在樹上,燒香拜樹便大病痊愈,雖然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此習俗沿用至今。

地方特産

昌圖縣物華天寶,特産豐富。“金塔雁”昌圖豁鵝具有抗病、耐寒、産蛋率高等特點,是鵝類中最優良品種,被譽為鵝類“水中之王,蛋中之冠”。生長發育快,産蛋率高。年均産蛋100—150枚。全縣豁鵝飼養量已達到600萬隻,年出欄 450萬隻,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墨象”昌圖黑豬具有繁殖率高、适應性強、愛粗食和抗病力強等特點,其二元雜交豬胭體瘦肉率為52.2%,三元雜交豬胴體瘦肉率為54.4%,豬肉品質好,聞名全國。亮中橋幹豆腐聞名遐迩,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具有豆質純正、香味宜人、色澤光亮、薄如紙張、韌性極強等品質,被遼甯省确定為“遼甯十大土特産品”之一,遠銷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昌圖白蘑屬天然野生植物,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被譽為“蘑中之王”。“山雁王”白酒,酒味香醇,被遼甯省評為“遼甯十大名酒”之一。

昌圖豁鵝

昌圖豁鵝屬中國白色鵝種的著名小型鵝,具有産蛋多、生長快、肉質好、耐粗飼等特點,其中産蛋量居全世界鵝中之最,有“鵝中來航”之稱。1984年在全國鵝種評比會上被譽為“王牌鵝種”和“國寶” ;1998年榮獲埃及“金字塔”獎牌,在國内外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昌圖豁鵝最初原産地是山東萊陽。由于曆史上曾有大批的山東移民移居東北,其中萊陽的移民就将一種長有豁眼的鵝帶到了遼河東岸的遼甯省最北部地區昌圖縣。由于在民間的長期飼養,自然就混入了本地鵝的血緣,加之多年的群選群育、特殊地理環境的因素、典型寒冷幹燥大陸性氣候的鍛煉,才造就出了這一優秀蛋用鵝品種。1979年經遼甯省專家鑒定,正式命名為“昌圖豁鵝”,編入了《遼甯省畜禽品種志》;1982年通過國家鑒定,編入《全國家禽品種志》;1995年在全國首批百家特産之鄉大會上,昌圖縣被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

昌圖豁鵝體型較小,體斜長30厘米左右,體軀呈橢圓形,全身羽毛潔白如雪,姿态優美。頭較小,頭頂部肉瘤明顯,呈桔黃色,公鵝比母鵝大。眼大小中等、呈三角形,眼睛不太靈活,虹彩為藍灰色,在眼睑後上方有自然豁口,故名豁鵝。喙扁平,長7厘米、寬2.8厘米左右,桔黃色。頸細長,向前呈弓形,頸長27厘米,頸圍10厘米左右。胸深10厘米左右,胸寬11厘米左右,龍骨長17厘米左右,背寬廣平直,挺拔健壯。骨盆寬、長各11厘米左右。兩腿粗壯有力,跖蹼均為桔黃色,跖長8厘米左右。公鵝體型略大,有好鬥性,叫聲高而宏亮,體重4-5公斤;母鵝體型略小,體重3.5-4公斤,性情溫順,叫聲低而清脆,腹部有少量不太明顯的皺褶,俗稱“蛋包”。

名人

昌圖人傑地靈,養育了一批知名人士和優秀兒女。民國時期有東北保安副總司令、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中将旅長梁中甲等;抗日戰争時期及解放戰争年代有趙晉陽、金田三、孫西村、許芝、劉勇新等著名英烈人物。建國後更是名人才輩出,如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著名航天科學家王永志,著名橋梁專家、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劉樹勳,金融專家、輕工部顧問何松亭,江西省委書記劉瑞森,工業部常務副部長張昭,留美著名科學家孫國封,核工業專家黃河和艾連友,化工專家任景文,能源專家翟玉林,寶石鑒定專家劉湧泉和劉萬,著名作家、紅學家端木蕻良,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佟韋,原遼甯省政協主席孫奇,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原台灣“立法院”院長梁肅戎,著名詩人李松濤,兒童文學作家薛濤,世界舉重冠軍呂剛,亞洲舉重冠軍李卓等等。

城市榮譽

2019年9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确認昌圖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上一篇:北湖區

下一篇:梁子湖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