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50音圖

日語50音圖

日語假名圖表
五十音圖,又稱五十音,是将日語的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以元音、子音為分類依據所排列出來的一個圖表。日語的每個假名代表一個音節(拗音除外),所以屬于音節字母。日語的假名共有七十一個,包括清音、濁音、半濁音和撥音。其中表示四十五個清音音節的假名,按照發音規律,可排列成表,這個假名表稱為五十音圖(ごじゅうおんず)。表的縱向稱為“段”,每段十個假名,共有五段。橫向稱為“行”,每行五個假名,共有十行。
  • 中文名:五十音圖
  • 外文名:ごじゅうおんず
  • 别名:
  • 所屬語言:日語
  • 主要内容:平假名、片假名的字形及讀音
  • 名稱出現時間:日本江戶時代
  • 個數:71
  • 始創人:吉備真備(きびのまきび)、空海(くうかい)

概述

日語50音圖是學習日語的基礎,通說的講日語50音圖就是日語的發音,日語50音圖對于日語就相當于拼音對于漢語一樣的。在日語學習的時候,日語50音圖很重要,首先要把日語五十音圖背熟,其次日語50音圖的發音要準确,隻有把發音發正确了,你的日語才能學好;但是對于日語50音圖的發音,嘴型很重要,隻有嘴型正确了,才能發出準确的音。

列表

假名中最基礎的是五十個清音,稱為“五十音”,它們每五個一行,一共是十行。它是以日語發音和平假名的基礎,拗音的列表是五十音圖的擴展,全體則是用平假名表示日語發音的基本單位(拍)的一覽表。

五十音圖中,豎排的叫做“段”,橫排的叫做“行”,每一行或列以它們該行或列的第一個假名命名。另外,加括号的假名是和其它重複的。を與お同音不同字,不過を隻用于助詞中。

段與行

表的橫向稱為行,每行五個假名,共有十行。縱向稱為段,每段十個假名,共有五段。各行各段的假名均以第一個假名命名,如あ行、か行、さ行……あ段、い段、う段……五十音圖中,「い」「え」各出現了3,「う」出現2次,所以實際隻有四十五個假名。撥音「ん」不屬于清音,但習慣上列入清音表中。表中,「あ」行假名代表五個元音,其他各行基本上表示輔音與元音相拼而成的音節。學習日語假名發音時,切莫與漢語拼音等同起來。一般日語工具書都是按五十音圖排列,日語動詞等詞尾變化也跟行段密切相關。

假名來源

平假名、片假名是以漢字為基礎創造的表音文字。書寫時多用平假名,片假名一般用于書寫外來語、拟聲詞等。假名是由漢字演變來的,所以寫法和漢字的書寫要領大緻相同,即筆順一般為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平假名象寫漢字的草體字那樣,有輕有重,有連筆。片假名是楷體。

安→あ阿→ア(阿的左側部分)

以→い伊→イ(伊的左側部分)

宇→う宇→ウ(宇的上的部分)

衣→え江→エ(江的右側部分)

於→お於→オ(於的左側部分)

加→か加→カ(加的左側部分)

幾→きき→キ(き的上半部分)

久→く久→ク(久的左側部分)

計→け介→ケ

己→こ己→コ(己的上的部分)

左→さ散→サ(散的左上部分)

之→し之→シ

寸→す須→ス(須的右側部分)

世→せ世→セ

曽→そ曽→ソ(曽的上的部分)

太→た多→タ(多的上的部分)

知→ち千→チ

川→つ川→ツ

天→て天→テ

止→と止→ト(止的右上部分)

奈→な奈→ナ(奈的左上部分)

仁→に二→ニ

奴→ぬ奴→ヌ(奴的右側部分)

祢→ね祢→ネ(祢的左側部分)

乃→の乃→ノ(乃的左側部分)

波→は八→ハ

比→ひ比→ヒ(比的右側部分)

不→ふ不→フ(不的左上部分)

部→へ部→ヘ(部的右側部分)

保→ほ保→ホ(保的右下部分)

末→ま矛→マ(矛的上的部分)

美→み三→ミ

武→む牟→ム(牟的上半部分)

女→め女→メ(女的下半部分)

毛→も毛→モ

也→や也→ヤ

由→ゆ由→ユ(由的右側部分)

與→よ與→ヨ

良→ら良→ラ(良的右上部分)

利→り利→リ(利的右側部分)

留→る流→ル(流的下半部分)

禮→れ禮→レ(禮的右側部分)

呂→ろ呂→ロ(呂的上的部分)

和→わ和→ワ(和的右上部分)

遠→を乎→ヲ

無→ん尓→ン

特點

日語“i”的發音比漢語中的“衣”、“醫”向左右展開得要小,并且舌位也低。日語“u”的發音和“烏”、“屋”的發音口型稍有不同。日語的“u”發音時,雙唇呈扁圓型,嘴唇不向前突出,舌位也低。

日語中“ふ”的發音部位與漢語的fu的發音部位不同。“ふ”是通過雙唇縫隙間的呼氣發出的無摩擦音。

日語的“ら”行可成為顫音。發音時,首先将舌尖彎向硬颚,開始發出聲音時舌尖會輕彈一下上齒齒龈,發出有聲音。

拔音“ん”是聲音通過鼻腔發出的有聲音。但是“ん”的發音部位是根據“ん”的下一個音的發音部位而有所變化的,即“ん”的發音要為發下一個音做準備,漢語的n表示韻尾的閉鎖,但是日語的“ん”一定要保持一下拍節。

促音“っ”隻是出現在か行,さ行,た行,ぱ行前面的一個特殊音。在促音“っ”後面為か行(いっかい,一回),た行(いったん,一反),ぱ行(いっぱい,一杯)音時,在發完促音前的假名後,立即停頓一排,然後再發出後面的假名,在促音“っ”後面さ行(いっさい,一歲)時,發完促音前的假名,立即停頓一拍,在停頓期間露出s的音。

が行的發音位置與か行的發音位置相同,隻是在發音的一開始聲帶就開始震動,成為有聲音。

ざ行的發音位置與さ行的發音位置相同,隻是在發音的一開始聲帶就開始震動,成為有聲音。

だ行的發音位置與た行的發音位置相同,隻是在發音的一開始聲帶就開始震動,成為有聲音。“ぢ、づ”的發音與“じ、ず”完全相同。“ぢ、づ”隻出現在“はなぢ”、“みかづき(三日月)”等連濁詞中。

ぱ行音雖然稱為半濁音,但實際上是清音,與漢語的pa、pi、pu、pě、po無區别。

“きゃ、きゅ、きょ(kya、kyu、kyo)”等拗音的發音分别是輔音k經過i,然後轉到後面元音a、u、o成為一拍節的音。如果後面的a、u、o再拉長一拍就成為長音。

其他

(1)日語發音的基本單位是用平假名表示的一個一個的音拍。因此,日語被稱為音拍語(mora語言),漢語則是音節語(syllable語言)。每一拍是一個“元音”或“輔音+元音”。“元音”有5個,即“あいうえお”,而“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等則是“輔音+元音”。但是有兩種情況屬例外,一是“ん”/n/和“っ”/q/,都隻有輔音無元音。而且“ん”難以單獨發音,“っ”也不能單獨發音。但他們發音的長度卻各占一拍。另一個是“きゃ、きゅ、きょ”等,則由/kya//kyu//kyo/,即“輔音+y+元音”構成,是來自古代漢語的發音。

(2)日語的音調就是音拍的高低位置。它不像漢語音調那樣在一個音節内發生高低變化,日語裡的一個音拍的詞在音調上不分高低。例如“日(ひ)”和“火(ひ)”按照東京音調就沒有差别。但如果後續助詞“が”,成為兩拍,“日が”和“火が”按照東京音調就出現差别。

以上音調标記,若以東京音調為準,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是否下降”“從哪一拍開始下降”。這就是所謂的音調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