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探測儀

摩爾探測儀

高科技探測裝置
摩爾探測儀是一種可以穿過牆壁、箱子、冰面、甚至能準确找出十幾種爆炸物體、人體内藏毒等強大功能的探測器。它的使用非常簡單,隻需要人在走了時候産生的靜電就可以進行工作。[1]
    中文名:摩爾探測儀 外文名:Moore detector 類别:探測儀器 時間:1996年

由來

1996年,美國有一家叫Quadro的公司,聲稱可以提供一種僅使用同一芯片就可以探測各種分子的“高科技裝置”,價格從$395到$8000不等。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檢查了這種裝置,發現這種裝置由一個中空的盒子和一根天線組成,芯片由兩片塑料夾一片紙組成,成本大約2美元。後來因為FBI的介入,美國聯邦地方法院禁止了Quadro公司制造和出售這種裝置。

後來,Quadro公司的副總羅伊從美國跑到英國,繼續賣這種高科技裝置,并将其改名為“Mole(摩爾)”。資料顯示,這個羅伊即為麥考密克的公司人員。從公開報道來看,摩爾探測器功能之強大令人吃驚———探測半徑超過100米,可穿越牆壁、集裝箱乃至冰層,準确定位數十種爆炸物、毒品乃至人體;它不需要任何電源,僅靠使用者行走時産生的“人體靜電”即可工作。

工作原理

在摩爾探測器的售賣網站,是這樣介紹其工作原理的:每種物質都有其特定的分子結構,就好比人類的DNA一樣,這就意味着幾乎所有的物質都有其本身的“特征”。摩爾就是根據物質的分子結構,賦予物質一個“特征”,并且将這些“特征”固化到主機的記憶卡中。這樣,摩爾即可對附近區域中所有具有類似“特征”的物質進行定位。這是利用了分子共振、人體靜電和超低頻傳導技術等原理。

科學論證

華南理工大學物理系教授全宏俊說“不能理解這樣的工作原理,最難以置信的是探測器竟不需要電源,而人體産生的靜電十分微弱。”至于此類探測器以“記錄分子特征”來實施探測的工作原理,方舟子在2009年就曾說過“沒有哪個學科有這個理論,也根本就不會有科學家研究這個。”

更有力的駁斥來自國際著名反僞科學人士詹姆斯·蘭迪——他以百萬美元懸賞:任何人能通過雙方認可的實驗,證明超自然現象的存在,就可獲得100萬美元的獎勵。并同時邀請生産商參加百萬美元挑戰,但至今無人回應。

檢測

2002年1月29日,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對摩爾探測器進行了雙盲測驗。由中國安全防範産品行業協會與公安部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安防産品信息》,在2006年第2期的“海外安防”欄目裡,以《對摩爾(Mole)可編程探測系統的雙盲現場評估》為題,翻譯刊登了聖地亞國家實驗室這一評估報告。

根據這份報告,實驗室的測試過程如下:4個箱子分布在室内不同角落,其中一個藏有炸藥,共進行兩階段實驗。第一階段是“基線測試”。測試人員随機放置爆炸物,并将位置告訴操作員,操作員使用摩爾探測器進行20次探測,結果定位100%準确;第二階段是“雙盲測試”。在雙方均不知道炸藥位置的情況下,操作員用摩爾探測器進行20次探測,結果僅有6次成功。在統計學意義上,這并不比随機查找的結果好。

在國防科大、湖南省公安廳聯合發布的論文《摩爾探測器性能測試研究》中,也得出了“測試表明摩爾探測器的探測成功率非常低,不能證明摩爾探測器具有炸藥探測功能”的結論。

上一篇:車庫門

下一篇:http代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