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車理論

搭便車理論

公共管理學名詞
公共管理學名詞,由美國經濟學家曼柯·奧爾遜于1965年提出的,其基本含義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奧爾森的搭便車理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抓住了人類活動的核心——對公共物品的普遍追求,以及決定這一追求成功與否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變量——群體規模。[1]
  • 中文名:搭便車理論
  • 外文名:
  • 别名:
  • 表達式:
  • 提出者:
  • 适用領域:
  • 首先提出者:曼柯·奧爾遜
  • 含 義: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名稱

搭便車理論

簡介

集體行動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體的成員都能從中受益,包括那些沒有分擔集體行動成本的成員。例如,由于罷工的勝利,工人獲得加薪,這對所有工人都有好處。但那些參加罷工的工人卻承擔了所有風險和成本。這種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結構導緻搭便車的行為。“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車者的祖師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混進了宮廷樂隊。雖然他實際上沒有參加樂隊合奏這個“集體行動”,但他表演時毫不費力的裝模作樣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國王獎賞這個“集體行動”的成果。

弱的搭便車理論(Brubaker提出)認為現實中雖然有些人樂意為公共資源做出貢獻,但人數不多。

原因分析包括害怕與貪婪兩類:

“害怕”動機指的是決策者由于擔心别人采取“欺騙”方案時而自己卻采取了“合作”方案發生的自己利益的損失;所以他會在認為對方采取“欺騙”方案時采取同樣的欺騙方案,但該動機不會導緻當認為對方會采取“合作”方案時采取“欺騙”方案。

“貪婪”動機指的是決策者認為對手采取“合作”方案時采取“欺騙”方案,以便獲得更多的個人利益。

上一篇:運動單位

下一篇:眼科醫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