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淚斬馬谡

揮淚斬馬谡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諸葛亮斬馬谡可謂是千古傳誦。可事實上諸葛亮沒有揮淚斬馬谡,事實上,馬谡在失街亭并沒有像廣為流傳的那樣去諸葛亮那裡自縛請罪,恰恰相反,他選擇了逃跑。後來,馬谡被子輯捕歸案,諸葛亮判處死刑。但還沒有來得及執行,馬谡就在獄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揮淚斬馬谡的事。與馬谡關系很好的向朗(向寵的叔父),在馬谡潛逃後,因知情不報而被革職,無所事事達二十年之久。(按)此論所據,見《三國志.蜀書.向朗傳》:“朗素與谡善(街亭之敗)谡逃亡,朗知情不舉......免官還成都......”。又同書《馬谡傳》:“(街亭之役)谡為郃所破,士卒離散,........谡下獄物故。”但是, 同書《諸葛亮傳》有“戮谡以謝衆”的說法。《三國演義》就是抓住了這句話,編成了故事。馬谡的伏法歸咎于他犯的軍法,馬谡的死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伏法。街亭對于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谡的人頭來換取民心。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谡雖然重要,但是卻不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争霸天下。馬谡被斬,是必然的原因。因為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的必然性。其實諸葛亮斬馬谡在曆史上是不存在的,這隻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曆史上在街亭失守後,馬谡根本沒見到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獄裡了。
    中文名:揮淚斬馬谡 外文名: 别名: 名稱:揮淚斬馬谡 拼音:huī lèi zhǎn mǎ sù 出處:《三國演義》 釋義:矛盾的、左右為難的決定

背景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争。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谡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谡:“街亭雖小,關系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并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谡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将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谡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谡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将大軍布于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緻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險。”馬谡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将,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将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馬谡固執己見,将大軍布于山上。

發展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馬谡占領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将馬谡部隊圍困于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饑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結果,張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谡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原因

馬谡違反了諸葛亮的調度,在山上紮營,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讓蜀漢軍隊喪失了繼續進取陝西的最好時機,作為将領,馬谡需要負主要責任。

諸葛亮斬馬谡可謂是千古傳誦。馬谡的伏法歸咎于他犯的軍法,但馬谡的死也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伏法。街亭一戰對于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而當時蜀漢政權的組成是荊州系和蜀地本土系構成,如果執法不嚴,不僅難行軍令而且難以平衡政治關系。

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人心惶惶。諸葛亮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谡的人頭。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谡雖然重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個人淩駕于國家利益之上,雖然失了街亭但是蜀國還能争霸天下。其次,馬谡的死雖與諸葛亮也有一定關系,但不能簡單說諸葛亮用人不明或失察,因為人在特殊數情況下是會變的難以預料,這方面的的例子很多,導緻整個形勢急速扭轉的主要原因是馬谡違亮節度,不僅打亂了軍事部署而且是喪失了戰略要地。諸葛亮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殺馬谡來起到威懾作用,這是必須的,馬谡被斬,是必然的。

結果

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谡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将馬谡革職入獄,斬首示衆。臨刑前,馬谡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

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緻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将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隻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将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衆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于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兒為義子。而後,全軍将士無不為之震驚。

影響

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說道:馬谡被推走了。諸葛亮拭幹眼淚,又宣布一道命令:對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獎,破格擢升為讨寇将軍。善于自省的諸葛亮斬馬谡,升王平之後,多次以用人不當為由,請求自貶三等一品丞相為三品右将軍,仍盡心竭力輔佐後主劉禅,欲圖中原,成就大業。

史書記載

蜀大将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遣大将軍曹真都督關右,并進兵。右将軍張合擊亮于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三國志·曹叡傳》)

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将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三國志·張郃傳》)建興)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将軍曹真舉衆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戎陳整齊,賞罰肅而号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谡督諸軍在前,與邰戰于街亭。谡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于漢中,戮谡以謝衆。(《三國志·諸葛亮傳》)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将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衆拔谡,統大衆在前,與魏将張邰戰于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谡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三國志·馬良馬谡傳》)

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谡先鋒。谡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谏谡,谡不能用,大敗于街亭。衆盡星散,惟平所領幹人鳴鼓自持,魏将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國志·王平傳》)

人物簡介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龍。諸葛亮于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 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①河南南陽卧龍崗;①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裡隆中)隐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于水鏡先生司馬徽。

後為了消除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曆史紛争,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寫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上,何須辨襄陽南陽。”

這是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所寫,因諸葛亮名高天下,兩省便争諸葛亮故居之處所,顧嘉蘅想不能開罪南陽,又怕承當出賣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聯,既贊諸葛亮,又抹平兩省争執,可謂公允。但這場争論并沒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發行《三國》郵票第二組“隆中對”小型張時,因湖北、河南兩省争奪“隆中對”的首發式地點,并組成代表團進京申訴,以至設計受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和北京師範大學魏晉南北朝研究所曾專門組織“諸葛亮躬耕地”學術讨論會,諸葛亮躬耕地在南陽的說法得到大多數的的贊同,同時史學家們也認為,就像文武赤壁一樣,襄陽南陽的諸葛勝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顧嘉蘅的題聯,真不愧為名聯絕作。

馬谡簡介

馬谡此人,是“馬氏五常”之一,劉備的重臣“白眉最良”馬良的弟弟。後世多評為趙括式的人物。素有才名,得到諸葛亮賞識。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并未聽取。北伐時期,諸葛亮力排衆議,任命馬谡為先鋒,結果蜀軍在街亭慘敗給魏将張郃,諸葛亮退軍漢中,馬谡下獄後死亡(一說是軍法處死),終年39歲。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

寓意:紀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系力就是團隊紀律。要建立團隊的紀律最首要的一點是:領導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維護紀律。 “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顧問公司的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深。”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及帶動團隊遵守紀律的人。 火爐面前人人平等,誰摸誰挨燙。

實際上在失街亭上,王平也有責任,如果不是王平帶走了一部分兵,馬谡會這麼容易被敵軍包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