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鬥

才高八鬥

漢語成語
才高八鬥(拼音:cái gāo bā dǒu)是一則來源于曆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鬥之才》。“才高八鬥”的原義是形容曹子建文才出衆,天下文才總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鬥;後比喻才學[1]極高;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賓語。
  • 中文名:才高八鬥
  • 拼音:cái gāo bā dǒu
  • 近義詞:八鬥之才、才識過人、才華橫溢 、學富五車  
  • 反義詞:才疏學淺、才疏志淺 、才疏智淺   
  • 用法:褒義,定語
  • 結構:表述式

成語出處

文章多,謂之八鬥之才。謝靈運嘗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鬥之才》)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才高八鬥”。  

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他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植的創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  

南朝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名叫謝靈運,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歎懷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重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謝靈運的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争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職,并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 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鬥),其中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鬥。”既稱贊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視了天下人的才華。但這份不将天下人放在眼裡的自信與輕狂,又何嘗不是他内心孤獨的隐喻呢。後來,人們便稱曹植是“八鬥之才”,同時也将學問高、文才好的人形容為“才高八鬥”。    

成語寓意

“才高八鬥”是南朝詩人謝靈運對三國時期詩人曹植的評價。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兒子,也是他的兒子裡最具才華的。謝靈運雖然有些狂妄,但他的才華也是有目共睹的,并非浪得虛名。平時人們一定要勤奮學習,等到也擁有過人的才華時,也一樣會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贊賞。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才高八鬥”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識豐富。  

運用示例

宋·張景《飛丸記·第二二出》:“我味此詞,描情寫意,宛然在目,不讓長門洛神。聞得前日易生,他才高八鬥,想必是他。”  

現代作家陳國凱《代價》:“可是對那些和他一樣,對美術一竅不通的客人,他則大談古往今來的詩畫名幅了,往往使人肅然起敬,覺得丘建中确實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現代作家唐浩明《曾國藩》:“左宗棠這人雖然才高八鬥,器量卻不開闊。”  

上一篇:

下一篇:澎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